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蛭石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白瑞雪 刘松阳 +1 位作者 王梦晴 高卫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文章以癸酸-棕榈酸(CA-PA)二元共晶物作为相变材料,膨胀蛭石(EVM)作为支撑材料,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癸酸-棕榈酸/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CA-PA/EVM)。通过FT-IR,DSC,TG,热循环等测试方法对癸酸-棕榈酸/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化... 文章以癸酸-棕榈酸(CA-PA)二元共晶物作为相变材料,膨胀蛭石(EVM)作为支撑材料,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癸酸-棕榈酸/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CA-PA/EVM)。通过FT-IR,DSC,TG,热循环等测试方法对癸酸-棕榈酸/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化学兼容性、储热性能、热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膨胀蛭石通过物理作用吸附癸酸-棕榈酸二元共晶物至其层状孔隙结构,且二者化学兼容性良好;癸酸-棕榈酸/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融化和凝固相变温度分别23.61,20.41℃,熔化和凝固相变潜热分别为67.22,64.87 J/g;膨胀蛭石中癸酸-棕榈酸的封装量可达52.22%,在工作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癸酸-棕榈酸/膨胀蛭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经过100次热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热可靠性,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酸-棕榈酸 膨胀蛭石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正国 邵刚 方晓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8-702,共5页
以膨胀石墨为基体,石蜡为相变储热介质,利用膨胀石墨对石蜡良好的吸附性能,制备出了石蜡/膨胀 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由于毛细作用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石蜡在固-液相变时,很难从膨胀石墨的微孔中渗 透出来。实验结果表明,石蜡/膨胀石... 以膨胀石墨为基体,石蜡为相变储热介质,利用膨胀石墨对石蜡良好的吸附性能,制备出了石蜡/膨胀 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由于毛细作用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石蜡在固-液相变时,很难从膨胀石墨的微孔中渗 透出来。实验结果表明,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没有改变膨胀石墨的结构和石蜡的固-液相变温度, 且其结合了石墨高的导热系数和石蜡大的相变潜热,因而储热密度较高,导热性能好。其相变潜热与对应质量 分率下的石蜡相当,储/放热时间比石蜡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膨胀石墨 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热材料Na_2SO_4·10H_2O的过冷和相分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欣 高学农 方玉堂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499-503,共5页
Na2SO4.10H2O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合适的相变温度,是比较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2SO4.10H2O存在过冷和相分离两个致命点亟需解决,有效克服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将大大提高无机水合盐的储热性能,延长... Na2SO4.10H2O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合适的相变温度,是比较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2SO4.10H2O存在过冷和相分离两个致命点亟需解决,有效克服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将大大提高无机水合盐的储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文对前人关于过冷和相分离现象的解决方案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4 10H2O 过冷 相分离 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酯酸/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方晓明 张正国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4,27,共3页
采用“液相插层法”制备出了硬酯酸/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在34%的硬酯酸质量含量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XRD图谱与有机膨润土和硬酯酸的混合物明显不同,是硬酯酸嵌入到膨润土的纳米层间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相变材料。DSC分析表明,... 采用“液相插层法”制备出了硬酯酸/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在34%的硬酯酸质量含量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XRD图谱与有机膨润土和硬酯酸的混合物明显不同,是硬酯酸嵌入到膨润土的纳米层间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相变材料。DSC分析表明,此材料在熔融和凝固过程中都出现了两个相邻的相变峰,其相变温度比硬酯酸略低,相变潜热与复合相变材料中硬酯酸百分含量的对应值相当。500次连续循环储热/放热实验表明,此材料的层间距和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变化很小,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酯酸 膨润土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相变温度 层间距 密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十八烷含量膨润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艳芹 董连洋 +2 位作者 张正国 方晓明 方玉堂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4,共3页
以十八烷为相变材料,膨润土为支撑结构,采用微波加热法与熔融插层法相结合制备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十八烷/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十八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67%2、5%和33.33%。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 以十八烷为相变材料,膨润土为支撑结构,采用微波加热法与熔融插层法相结合制备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十八烷/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十八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67%2、5%和33.33%。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十八烷质量分数的增加,膨润土的纳米层间距增大,并且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也逐渐增大并接近十八烷的相变温度;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比对应质量分数下十八烷的潜热略低。对十八烷质量分数为33.33%时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进行了500次加热/冷却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层间距及相变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相变潜热减少约3%,具有良好的结构与性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膨润土 十八烷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储气性能的研究Ⅳ——相变储热材料对吸附热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进富 李兴存 李术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实验制备出一种相变储热材料(PCM),其质量百分比基本组成为:Na2HPO4·12H2O(87.0%),Na2B4O7·10H2O(8.7%),CaCO3(4.3%)。DSC测得其相变热与热容分别为95.97 J/g和0.75J/(g·K)。利用该相变储热材料进行了甲烷吸附储存时... 实验制备出一种相变储热材料(PCM),其质量百分比基本组成为:Na2HPO4·12H2O(87.0%),Na2B4O7·10H2O(8.7%),CaCO3(4.3%)。DSC测得其相变热与热容分别为95.97 J/g和0.75J/(g·K)。利用该相变储热材料进行了甲烷吸附储存时吸附热效应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罐中加入体积含量为6.1%的相变储热材料后,甲烷吸附时能使储罐中心最高温度降低21.3℃,而脱附时能使储罐中心最低温度提高22.3℃。在吸附储罐内加入PCM能使甲烷的有效释放体积比提高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材料 吸附剂 吸附效应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红武 李晓野 王宏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194,197,共4页
研制可用于日光温室生产的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配置的复合相变材料。根据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日光温室的温度,选择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配置的合适比例。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配置按照不同的质量配合成复合相变材料试样,比例为7:3,6:4... 研制可用于日光温室生产的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配置的复合相变材料。根据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日光温室的温度,选择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配置的合适比例。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配置按照不同的质量配合成复合相变材料试样,比例为7:3,6:4,5:5,4:6,3:7。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制备的试样及纯石蜡和硬脂酸正丁酯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热流密度随温度升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优于单纯的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并且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质量配合比为5:5的复合材料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相变储热材料 硬脂酸正丁酯 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热材料的热物性及石蜡的焓增量与相对容积增量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则韶 葛新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1983年第1期9-15,共7页
本文报道了用多功能热物性测定仪测定的石蜡等七种相变储热材料的tf*、γ、固相和液相的cps和cpl、λs、λl、αs、αl。介绍了利用定温器——毛细管装置测定石蜡在相变过程中的体膨胀系数β的方法。根据测定结果,找到了石蜡的cp与β的... 本文报道了用多功能热物性测定仪测定的石蜡等七种相变储热材料的tf*、γ、固相和液相的cps和cpl、λs、λl、αs、αl。介绍了利用定温器——毛细管装置测定石蜡在相变过程中的体膨胀系数β的方法。根据测定结果,找到了石蜡的cp与β的比例关系,即在温度改变Δt时石蜡的焓增量ΔH与相对容积的增量Δ(?)之间的比例关系。所测国产石蜡的比例系数K为2500[千焦耳/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材料 石蜡 石油蜡 物性 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盐/金属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新波 李传常 +4 位作者 谢宝珊 张波 陈荐 陈中胜 李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7-1185,共9页
储热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储热材料是其实际应用的关键。熔融盐具有传热、储热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储热技术中。熔融盐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5~1.0 W/(m·K),作... 储热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储热材料是其实际应用的关键。熔融盐具有传热、储热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储热技术中。熔融盐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5~1.0 W/(m·K),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存在导热系数低的问题。而通过将其与金属材料复合可以大幅提高其导热系数,增强其储热性能,熔融盐/金属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已成为熔融盐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总结了镍、铝、铜、镁等金属元素以颗粒、泡沫、翅片等结构形式与熔融盐复合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熔融盐/金属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热发电方面的应用,同时概述了高温熔融盐对金属的腐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盐 金属 浸渍法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腐蚀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电石渣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辉祥 熊亚选 +4 位作者 任静 药晨华 宋超宇 吴玉庭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19-3827,共9页
为循环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降低储热系统成本,以工业固废电石渣替代传统骨架材料,采用冷压烧结法创新制备7种不同配比的Na_(2)CO_(3)/电石渣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恒速增压法、电子显微法、高温热冲击法、X射线衍射法... 为循环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降低储热系统成本,以工业固废电石渣替代传统骨架材料,采用冷压烧结法创新制备7种不同配比的Na_(2)CO_(3)/电石渣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恒速增压法、电子显微法、高温热冲击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方法研究其储热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热循环稳定性和化学兼容性。结果表明,电石渣与碳酸钠结合可形成性能优异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电石渣与碳酸钠质量比为52.5∶47.5时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NC5)综合性能最佳,储热密度在100~900℃内达到993 J/g,抗压强度达到22.02 MPa,最高导热系数为0.62 W/(m·K);样品NC5中不同组分均匀分布,组分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样品NC5经1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仍具有优异的储热性能,可为固废资源化利用和低成本储热材料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骨架材料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性能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捉对废弃混凝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曦 熊亚选 +5 位作者 任静 赵彦琦 晋世豪 李烁 杨洋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09-3719,共11页
为充分资源化利用废弃混凝土,捕捉和储存CO_(2),本工作利用废弃混凝土进行碳捕捉,分别采用经固碳和未固碳废弃混凝土为骨架材料,硝酸钠为相变材料,制备出了7种不同质量配比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在最佳实验工况... 为充分资源化利用废弃混凝土,捕捉和储存CO_(2),本工作利用废弃混凝土进行碳捕捉,分别采用经固碳和未固碳废弃混凝土为骨架材料,硝酸钠为相变材料,制备出了7种不同质量配比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在最佳实验工况下固碳效率高达24.7%;在添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变材料情况下,固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熔化潜热高于未固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样品SS2的抗压强度高达121.54 MPa,固碳废弃混凝土及其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抗压强度均有较大提升,最高热导率[0.648 W/(m·K)]低于未固碳样品[0.884 W/(m·K)];固碳前后的废弃混凝土骨架材料均与相变材料颗粒结合致密,材料各组分间的化学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固碳 骨架材料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膨胀石墨/石墨烯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闫嘉森 韩现英 +2 位作者 党兆涵 李建刚 何向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320,共7页
以石蜡(PA)作为相变储热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主导热材料和支撑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作为导热增强材料和辅支撑材料制备了PA/EG/GA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GA添加量对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 以石蜡(PA)作为相变储热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主导热材料和支撑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作为导热增强材料和辅支撑材料制备了PA/EG/GA复合相变材料,研究了GA添加量对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80%PA-17%EG-3%GA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良好,循环稳定性出色.与80%PA-20%EG复合材料相比,该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以及循环稳定性无明显变化,但导热系数由4.089 W/(m·K)提升到了5.336 W/(m·K),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材料 石蜡 膨胀石墨 增强 石墨烯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林韩 凌凯莉 +2 位作者 任瑞清 陈瑶 高建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141,共10页
【目的】高导热的填料虽然能够提升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速率,但存在的易团聚现象无法使其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本研究旨在利用溶液还原法,由内而外地在轻木基体内原位生成单分散的金属铜颗粒,为提高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目的】高导热的填料虽然能够提升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速率,但存在的易团聚现象无法使其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本研究旨在利用溶液还原法,由内而外地在轻木基体内原位生成单分散的金属铜颗粒,为提高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性能探索绿色、经济的道路。【方法】首先利用酸性亚氯酸钠溶液对轻木进行脱木素处理以提高其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率。然后利用CuSO_(4)溶液与抗坏血酸溶液在脱木素轻木内利用溶液还原法多次循环制备单分散金属Cu颗粒,并将反应完全后的轻木利用真空浸渍法与石蜡(PW)制备具有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试仪和温度巡检仪对材料的微观、结晶、化学结构及储放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轻木经脱木素处理后其对石蜡的封装效率从64.9%提升至了82.6%。经过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作用,在轻木基体内原位制造出了Cu。然而循环次数过少,Cu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木材基体内,而过多的循环次数则会过量地影响轻木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果;其中3次的循环次数最为合适,以此所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导热系数提升了1.76倍,熔融与凝固潜热分别高达143.7、142.9 J/g,同时储热与放热时间分别缩短了23.7%与32.6%,展现出了更好的温度调节潜力。【结论】利用溶液还原法能够有效地在轻木基体内均匀制备金属Cu颗粒,并且以3次循环制备的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储放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木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莫来石陶瓷与AlSi_(12)合金制备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树山 智丽飞 +2 位作者 张敏刚 郭锦 闫时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7-302,共6页
以莫来石陶瓷和AlSi_(12)合金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相变储热材料。分析服役期间相变储热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相组成、显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探讨AlSi_(12)合金的氧化损坏对相变储热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经莫来石陶瓷... 以莫来石陶瓷和AlSi_(12)合金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相变储热材料。分析服役期间相变储热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相组成、显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探讨AlSi_(12)合金的氧化损坏对相变储热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经莫来石陶瓷封装的AlSi_(12)合金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持续服役1 000 h后,AlSi_(12)合金的氧化增重率仅为3.75%;服役期间,AlSi_(12)合金中部分Al元素被氧化成Al_2O_3,导致了AlSi_(12)合金的相变温度范围变窄,储热量随之减小,从而影响了AlSi_(12)合金的储热性能;AlSi_(12)合金不会严重腐蚀莫来石陶瓷,也不会向莫来石陶瓷渗透,且部分Al_2O_3积聚在莫来石陶瓷表面,从而降低了AlSi_(12)合金在服役后期的氧化速度。研究结果为利用AlSi_(12)合金制备相变储热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陶瓷 AlSi12合金 相变储热材料 性能 氧化增重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捉对电石渣-钢渣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洋 熊亚选 +4 位作者 任静 赵彦琦 李烁 田曦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90-3698,共9页
为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降低储热系统成本,选取电石渣和钢渣1∶1混合进行CO_(2)捕集和封存,将封存CO_(2)的电石渣-钢渣混合材料作为骨架材料制备7种不同配比的NaNO_(3)/固碳电石渣-钢渣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探究电石渣-钢渣... 为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降低储热系统成本,选取电石渣和钢渣1∶1混合进行CO_(2)捕集和封存,将封存CO_(2)的电石渣-钢渣混合材料作为骨架材料制备7种不同配比的NaNO_(3)/固碳电石渣-钢渣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探究电石渣-钢渣混合材料的固碳性能,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高温热冲击法、X射线衍射法、电子显微法表征其储热性能、热循环稳定性、化学相容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电石渣-钢渣混合材料的固碳率为24.48%;最佳热性能样品CC-SC4中NaNO_(3)、电石渣和钢渣的质量比为2∶1∶1,100~400℃工作温度内储热密度达到444.2 J/g,热导率为1.057 W/(m·K),各组分间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样品CC-SC4经历144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仍具有优异的储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骨架材料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固碳 性能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合金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骏 于思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93-97,共5页
铝基合金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大、热稳定较好、相变体积变化小、储热密度较大等优点,在高温储热应用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总结了铝基合金相变储热材料在储热性能、储热基础理论、容器相容性、铁基容器腐蚀机理和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研... 铝基合金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大、热稳定较好、相变体积变化小、储热密度较大等优点,在高温储热应用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总结了铝基合金相变储热材料在储热性能、储热基础理论、容器相容性、铁基容器腐蚀机理和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合金 相变储热材料 性能 基础理论研究 腐蚀与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木素对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封装效率及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林韩 凌凯莉 +2 位作者 刘士瑞 陈瑶 高建民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7,59,共7页
为探讨脱木素对木粉孔结构及对相变材料封装效率的影响及作用关系,以轻木木粉为封装基体,将木粉脱木质素处理后,通过真空浸渍法将聚乙二醇(PEG)封装于木粉中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为探讨脱木素对木粉孔结构及对相变材料封装效率的影响及作用关系,以轻木木粉为封装基体,将木粉脱木质素处理后,通过真空浸渍法将聚乙二醇(PEG)封装于木粉中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分析了脱除木质素对其孔径结构及封装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后木粉介孔增多,孔结构得到改善,相变材料的封装效率提升至75.1%。熔融温度和潜热分别为53.3℃和137.8 J/g,且在热循环实验后表现出良好的热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脱木素木粉 封装效率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电热锅炉的分时配比供热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浩 唐志伟 +2 位作者 王昊 金翼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03-3010,共8页
本工作研究了基于高密度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电热锅炉的分时配比供热系统,对高密度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电热锅炉进行了描述。结合冬季供热的负荷系数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对分时配比供热系统蓄热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分时配比... 本工作研究了基于高密度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电热锅炉的分时配比供热系统,对高密度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电热锅炉进行了描述。结合冬季供热的负荷系数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对分时配比供热系统蓄热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分时配比供热系统的优化原则。结合城市供热的示范工程,分时配比供热系统与全蓄热式供热系统比较,不仅能够节省锅炉房空间31%,节约初投资33%,与传统直热式电锅炉比较节省运行费用46%,同时减少了锅炉房的用电负荷,降低了电力增容压力。通过供热负荷分析说明了分时配比供热系统具备极寒天气的供热调峰能力和设备备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分时配比供系统 运行费用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暖用中低温相变储热材料的筛选与测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洋 王彩霞 +2 位作者 宗军 方攸同 马吉恩 《能源与节能》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对当前主要应用的有机类(石蜡、脂肪酸为代表)和无机类(无机水合盐为代表)相变储热材料进行综合比较,结合未来民用建筑供暖系统的应用场景,最终筛选出Mg(NO3)2·6H2O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步冷、DSC、TG、冷热循环及模拟环境... 通过对当前主要应用的有机类(石蜡、脂肪酸为代表)和无机类(无机水合盐为代表)相变储热材料进行综合比较,结合未来民用建筑供暖系统的应用场景,最终筛选出Mg(NO3)2·6H2O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步冷、DSC、TG、冷热循环及模拟环境充放热测试。可看出,Mg(NO3)2·6H2O是目前综合性能较高的储热材料,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其熔点高于90℃,导致对其加热部分为压力容器,从而导致成本大幅提升。如果要避免压力容器存在,则相变储热装置中的换热结构设计需要很强的换热能力,或未来对其进一步改性,通过材料添加剂等手段降低其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 相变储热材料 测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站的Na2SO4基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1-1615,共5页
膨胀珍珠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利用膨胀珍珠岩作为封装基体能够降低Na2SO4的泄漏风险。文章以膨胀珍珠岩和Na2SO4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储热材料,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该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性能、热稳定性等。分析结果表明:膨胀珍... 膨胀珍珠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利用膨胀珍珠岩作为封装基体能够降低Na2SO4的泄漏风险。文章以膨胀珍珠岩和Na2SO4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储热材料,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该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性能、热稳定性等。分析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能够吸附大量的Na2SO4,并且可以将Na2SO4输送至其空腔结构内,形成相变储热材料;热循环期间,相变储热材料中的Na2SO4不会泄露,也不会与膨胀珍珠岩发生反应;热循环1 000 h后,相变储热材料的质量、相变潜热分别仅减少了4.60%,7.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NA2SO4 相变储热材料 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