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的实验教学装置研制
1
作者 张民 权利敏 +3 位作者 国珍 王勇 赵静 郭慧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以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详细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器件选型,涵盖DC-DC高升压电路的运行工况、耦合电感、电容以及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同时设计辅助电路与控制单元,采用光耦隔离驱动方式和霍尔电压传感器,实现信号的... 以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详细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器件选型,涵盖DC-DC高升压电路的运行工况、耦合电感、电容以及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同时设计辅助电路与控制单元,采用光耦隔离驱动方式和霍尔电压传感器,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与精确检测,并结合DSP控制系统完成闭环稳定调控。为验证设计的有效性,搭建200 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该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稳定输出特性、较高转换效率及在闭环控制下快速响应输入变化的能力。该设计为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且实用的实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 电路设计 闭环控制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交联电缆接头局部放电的电容耦合法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姜芸 闵虹 +1 位作者 夏荣 李文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05-2011,共7页
为研究110kV交联电缆接内部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特性,设计并构造了5种典型绝缘缺陷,通过建立电缆接头局放试验研究平台,采用电容耦合法获取不同绝缘缺陷下的放电信号,构造出三维PRPD(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 为研究110kV交联电缆接内部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特性,设计并构造了5种典型绝缘缺陷,通过建立电缆接头局放试验研究平台,采用电容耦合法获取不同绝缘缺陷下的放电信号,构造出三维PRPD(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谱图表征缺陷放电状态,并采用单次放电脉冲时域波形的3、4阶特征参量萃取放电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电容耦合法检测法可有效检测出电缆接头内部缺陷引起的局放,且不影响电缆接头及本体的绝缘性能;所构建的5种典型缺陷在工频电压激励下,放电脉冲序列在放电区间、放电重复率等统计特征有很大的不同,用时域波形的3、4阶特征参量所描述的放电特性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特征可用作放电类型识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局部放电 缺陷模型 电容耦合 放电特性 PRPD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电容耦合式信号传输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史军刚 李小平 +2 位作者 谢锴 刘彦明 郭世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解决旋转运动机构中导电滑环、集流器等接触式电信号传输机构的磨损、信号漂移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容耦合的非接触信号传输新方法.设计出信号传输结构,分析了其分布参数及等效电路,对信号传输环进行建模仿真,并对参数进... 为解决旋转运动机构中导电滑环、集流器等接触式电信号传输机构的磨损、信号漂移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容耦合的非接触信号传输新方法.设计出信号传输结构,分析了其分布参数及等效电路,对信号传输环进行建模仿真,并对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出相应的数据收发电路,建立了原型系统并进行了测试.实测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400kbit/s,实现了运动部件间的数据实时透明传输,并消除了接触和摩擦,通过扩展可进行多路信号传输.该方法可应用于国防军事、风力发电、医疗等领域取代传统的接触式导电滑环信号传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滑环 电容耦合 非接触 信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法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的在线校正 被引量:7
4
作者 蒙绍新 王昱力 +1 位作者 夏荣 杨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66-3774,共9页
为建立高压电缆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现场在线校正方法,基于高压电缆绝缘接头外置式电容耦合局部放电检测校正回路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电缆模拟接头与真型接头的校正试验,分析了带电检测的在线校正与离线校正方法的等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为建立高压电缆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现场在线校正方法,基于高压电缆绝缘接头外置式电容耦合局部放电检测校正回路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电缆模拟接头与真型接头的校正试验,分析了带电检测的在线校正与离线校正方法的等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实际运行线路超高压电缆接头上的电容耦合法校正比对试验,提出了电容耦合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的现场在线校正与灵敏度评估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线与离线校正等效系数为接头绝缘法兰两侧等效电容与信号注入侧接头等效电容之比,与检测回路阻抗及旁路杂散电容无关;绝缘接头中的局部放电量受接头绝缘法兰两侧等效电容分流及杂散电容影响,现场检测灵敏度为在线校正注入中的最小可检出信号与校正等效系数之积;现场带电检测与校正中,检测用电容耦合传感器的电容值应≥500 p F,并应尽可能接近绝缘环两侧,校正用电容耦合传感器应安装在检测电容外部两侧、且具有良好对称性结构的位置以减少校正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局部放电 电容耦合 等效回路 在线校正 离线校正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无机阳离子的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分离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峰 杨丙成 +3 位作者 陈令新 马继平 王海龙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研制出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检测器使用两个5mm长的管状电极套在分离毛细管的外面,电极相距2mm并与函数信号发生器连接。对影响检测器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的激发频率、峰峰电压(Vp p)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频率为25~35kHz、Vp p... 研制出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检测器使用两个5mm长的管状电极套在分离毛细管的外面,电极相距2mm并与函数信号发生器连接。对影响检测器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的激发频率、峰峰电压(Vp p)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频率为25~35kHz、Vp p在30V时检测器有最佳的信号噪声比;以2 N 吗啡啉乙磺酸(MES) 组氨酸(His)为缓冲体系,用自制的检测器对Li+,Na+,K+,Mg2+,Ca2+和Ba2+等几种常见的无机离子进行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优化了缓冲溶液的pH值、浓度和分离电压等条件,当缓冲液中MES与His的浓度均为10mmol/L、pH值为5 0和分离电压为10kV时,体系有最好的分离效果;在最佳的分离检测条件下,6种离子的检测限依次为:16,13,5,10,10和8μmol/L,响应线性范围为10-6~10-3mol/L,相关系数大于0 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阳离子 毛细管电泳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分离检测 电化学检验 分离电压 缓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模型的低气压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宇天 张百灵 +3 位作者 李益文 樊昊 高岭 庄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3-778,共6页
针对磁流体流动控制技术对大体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需要,开展了低气压下平板型电容耦合放电特性实验研究,并基于均匀射频放电模型,联立能量平衡方程建立诊断模型对等离子体参数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气压较低时,放电为α模式,整个放电... 针对磁流体流动控制技术对大体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需要,开展了低气压下平板型电容耦合放电特性实验研究,并基于均匀射频放电模型,联立能量平衡方程建立诊断模型对等离子体参数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气压较低时,放电为α模式,整个放电空间发光较为均匀,当气压大于500 Pa时,放电转变为γ模式,在电极附近出现负辉光区,但负辉光区较厚占据了整个放电空间,随着气压增大,负辉光区、法拉第暗区厚度减小,并在放电区域中心出现明显正柱区,正柱区面积随负载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放电为γ模式时,电流将随负载功率增大而增大,而电压先不变后增大,并且转折点负载功率随着气压增大而增大;电子数密度ne随负载功率的增大线性增大,而电子温度T_e只是略有增大,约为5500 K(0.47 e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射频放电 等离子体诊断 均匀模型 电子数密度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并行电阻测量原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保良 徐升继 +2 位作者 冀海峰 黄志尧 李海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0-665,共6页
传统的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电极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电极极化、电化学腐蚀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测量技术与ERT技术相结合的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是目前... 传统的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电极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电极极化、电化学腐蚀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测量技术与ERT技术相结合的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是目前该系统的电阻测量原理决定了其测量模式是串行的,成为限制系统数据采集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该问题,本文引入了新的测量模型,提出了并行电阻测量原理,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速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新型传感器的测量模型,提出了新的电阻求解方法;利用有限元法获得了新测量模型下管道内灵敏场分布;研制了相应的12电极样机系统。初步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具有较好测量精度的同时,其数据采集速度可达120帧/s,有效提高了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 并行 非接触 有限元 相敏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保良 张伟波 +2 位作者 黄志尧 冀海峰 李海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针对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的优化设计,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12电极传感器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后续图像重建所需的传感器灵敏场,之后将该仿真模型与实际传感器相应的测量数据及重建图像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仿真与实验结... 针对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的优化设计,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12电极传感器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后续图像重建所需的传感器灵敏场,之后将该仿真模型与实际传感器相应的测量数据及重建图像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仿真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为对传感器性能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基础。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以该原始模型为基准,分别对两种不同结构的传感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研究其对系统测量值的影响。最后,在选定了传感器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对传感器性能影响最小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该传感器尺寸进行优化。本研究为系统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层析成像 电容耦合 传感器优化设计 非接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友强 戴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3-2139,共7页
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基于高频电场耦合来实现的,与现有的电感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IPT)技术相比,CPT技术克服了磁场能量不能在金属屏蔽环境里进行传输的缺点,还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及电磁干扰(EMI)。本文分析了CPT系统的工... 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基于高频电场耦合来实现的,与现有的电感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IPT)技术相比,CPT技术克服了磁场能量不能在金属屏蔽环境里进行传输的缺点,还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及电磁干扰(EMI)。本文分析了CPT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等效电路模型。由于CPT系统包含电力电子开关和谐振网络,其时域微分方程模型呈现高阶非线性,本文给出了系统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GSSA),将系统的时域非线性模型转换成为频域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CPT系统进行了稳态和暂态动力学行为仿真,分析了电路参数变化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及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 非接触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极及心电信号获取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斌 董永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2-1078,共7页
电极与皮肤间接触所导致的不适感,是穿戴式心电信号测量系统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心电信号测量系统。采用印刷电路板制作的测量电极,借助电容耦合测量位移电流的方式获取心电信号。采用反接二极管提供测量所需的高阻... 电极与皮肤间接触所导致的不适感,是穿戴式心电信号测量系统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心电信号测量系统。采用印刷电路板制作的测量电极,借助电容耦合测量位移电流的方式获取心电信号。采用反接二极管提供测量所需的高阻值偏置电阻,结合高输入阻抗仪表放大器,制作了测量电极信号提取电路。测量系统由两个测量电极与一个直接与测量电路地相连的参考电极组成。选择金属铝板、导电纤维和导电橡胶作为参考电极,实验研究了共模干扰抑制性能与参考电极接触阻抗之间的量化关系。将主元分析与奇异谱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心电信号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棉质线衣外侧有效获得满意的心电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电容耦合电极 可穿戴器件 主元分析 奇异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互感的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涨落(英文)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晓萍 张寿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正则变换和幺正变换的方法研究了有互感存在的情况下的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当电路元件确定的时候,尤其是当L1/L2的值很小的时候,随着耦合程度的加深,一个回路的电荷的涨落很小,而另一个回路的电荷的涨落很大。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正则变换 幺正变换 介观电容耦合电路 量子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及芯片毛细管电泳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信煌 陈缵光 +2 位作者 李全文 蔡沛祥 莫金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综述了毛细管电泳(CE)及芯片毛细管电泳(MCE)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的研究状况;并分别对其装置、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引用文献81篇。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芯片毛细管电泳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 非接触电导检测 高频电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孔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效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嵇英华 雷敏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文将三网孔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系统看作一个正则系综,通过计算正则系综的密度矩阵方程得出有限温度下耦合电路中电荷和磁通量的量子涨落.高频下,电路中电荷的量子涨落类似于低温下的情形,表现为典型的量子噪音;磁通量的量子涨落则... 本文将三网孔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系统看作一个正则系综,通过计算正则系综的密度矩阵方程得出有限温度下耦合电路中电荷和磁通量的量子涨落.高频下,电路中电荷的量子涨落类似于低温下的情形,表现为典型的量子噪音;磁通量的量子涨落则不单是零点的量子涨落,总是和温度有关;绝对零度下,输入、输出网孔中电荷和磁通量不确定度的乘积保持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电路 正则系统 量子涨落 介观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峰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介绍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的检测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 50篇。C4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新检测技术。C4D检测器的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集成化,不污染检测电极,因而很... 介绍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的检测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 50篇。C4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新检测技术。C4D检测器的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集成化,不污染检测电极,因而很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 微流控芯片电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H型石英陀螺电容耦合分析与电极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立辉 张志雄 +2 位作者 崔芳 王健 孙雨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双H型石英陀螺的音叉结构具有电极工艺简单的优点,但该陀螺的电容耦合噪声比H型石英陀螺的电容耦合噪声大。为减小电容耦合噪声,分析了双H型音叉的电容耦合噪声的影响和产生机理,采用ANSYS软件分析电容耦合噪声。在驱动电极上加载电压载... 双H型石英陀螺的音叉结构具有电极工艺简单的优点,但该陀螺的电容耦合噪声比H型石英陀螺的电容耦合噪声大。为减小电容耦合噪声,分析了双H型音叉的电容耦合噪声的影响和产生机理,采用ANSYS软件分析电容耦合噪声。在驱动电极上加载电压载荷,采用静态分析功能,在后处理器POST1中获取敏感电极的电荷量,利用电压和电荷的关系获取检测电极的耦合分布电容,采用这一指导原则,设计了一种新电极分布的音叉;通过仿真和测试对比了新电极和旧电极音叉的耦合分布电容,测试结果表明,新的电极设计的耦合电容值为旧电极的耦合电容值的50%左右。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极结构的双H型石英陀螺,并给出耦合电容的仿真分析及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指导石英陀螺电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陀螺 电容耦合噪声 ANSYS仿真 耦合电容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益文 王宇天 +3 位作者 张百灵 庄重 何国强 张茗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78-3084,共7页
针对如何产生均匀和稳定的超声速非平衡等离子体这一科学问题,为进一步探究超声速气流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特性,建立了超声速非平衡电离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开展了Ma=3.4条件下,超声速气流边界层与主流中心区的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特性研... 针对如何产生均匀和稳定的超声速非平衡等离子体这一科学问题,为进一步探究超声速气流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特性,建立了超声速非平衡电离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开展了Ma=3.4条件下,超声速气流边界层与主流中心区的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特性研究;同时针对超声速放电等离子体的实时诊断问题,基于均匀射频放电模型,联立能量平衡方程,建立等离子体诊断模型对平均电子数密度与电子温度等参数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超声速气流条件下,通过电容耦合射频可以产生均匀和稳定的放电等离子体;分子数密度是影响超声速气流放电特性的主要因素,同时超声速气流对平均电子温度的影响很小,约为0.46 e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电离 电容耦合射频放电 等离子体诊断 电子数密度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O_2高气压下电容耦合辉光放电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庆军 司马文霞 +4 位作者 杨庆 袁涛 刘兴华 邹立峰 李玉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41-2847,共7页
采用一维的等离子体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氦气-氧气高气压下电容耦合放电过程。分别给出了间隙为1.6,2.4和3.2mm时外加电压的有效值与放电电流有效值特征曲线,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电压-电流特征曲线与实验数据符... 采用一维的等离子体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氦气-氧气高气压下电容耦合放电过程。分别给出了间隙为1.6,2.4和3.2mm时外加电压的有效值与放电电流有效值特征曲线,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电压-电流特征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研究发现:氦气-氧气高气压下电容耦合放电过程中荷质比较大的离子在鞘层中的分布随着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而荷质比较小的粒子在整个放电区域基本不随外电场变化而变化;同时杂质形成正负离子在主等离子体区域两端出现了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模型 电容耦合辉光放电 粒子数密度 空间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互感电容耦合双谐振电路在压缩真空态下的量子涨落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兴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7-50,61,共5页
对介观互感电容耦合电路作双模耦合谐振子处理,将其量子化.通过三次幺正变换,将体系的哈密顿量对角化,给出了体系的本征能谱,研究了压缩真空态下回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
关键词 介观电路 互感耦合 电容耦合 幺正变换 压缩真空态 量子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单电子晶体管有源负载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波 蒋建飞 蔡琪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5-67,共3页
本文基于单电子隧道效应的半经典模型,由电容耦合单电子晶体管的本征,电流电压特性出发,研究了在各种组态下,电容耦合单电子晶体管有源负载的本征电流电压特性,讨论了它们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关键词 电容耦合 单电子晶体管 有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部分有电阻时介观电容耦合电路中的量子涨落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麦林 袁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从电阻产生的物理机制即电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出发,对耦合部分有电阻的电容耦合电路进行了量子化.分析了耦合部分的电阻对量子涨落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温度效应.结果表明,耦合电容会减小分回路及耦合部分电荷的量子涨落.
关键词 电容耦合电路 阻尼 量子涨落 量子效应 振荡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