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子竞技演进路径的探析及谱系结构的厘清——基于传统体育与电子游戏双向融合的考察 |
李含宜
郭振
于思远
李晨曦
|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网络小说中的电子游戏经验及其反思 |
许潇菲
周志雄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电子游戏产业发展研究 |
唐贾军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电子游戏使用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 |
彭霁
周宗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Paidia的消逝:从电子游戏商品透视当代消费-劳动的诱惑修辞 |
夏莹
潘沈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6
|
电子游戏文学:从制造可能世界到改造数字生态 |
唐小林
潘鹏程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7
|
电子游戏长期保存研究:全球实践态势与挑战应对 |
加小双
林妍歆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电子游戏文化认同机制的哲学阐释——基于唐·伊德的文化诠释学 |
倪山川
蔡仲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9
|
互动叙事的两面性——电子游戏叙事中的作者复归 |
张成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0
|
电子游戏规则著作权法保护路径之否定 |
邵天朗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电子游戏规则可版权性问题的比较经验与本土反思 |
徐聪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论数字媒介叙事的互动主体——以电子游戏为例 |
乔柯
龙迪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茶元素与国产电子游戏的融合形式研究 |
黎依琪
王郁
|
《中国茶叶》
|
2024 |
1
|
|
14
|
电子游戏图像本土化对中国玩家的传播效果研究 |
梁海彤
谢颙丞
林海敏
郭佳
|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34名沉缅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
冯砚国
阎喜英
郭新胜
王长虹
李转青
安宝富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6
|
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 |
郭晓丽
江光荣
朱旭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3
|
|
17
|
电子游戏的消极影响及争议 |
赵永乐
何莹
郑涌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2
|
|
18
|
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 |
高雪梅
赵偲
周群
翁蕾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9
|
家长对教育电子游戏的接受倾向和使用偏好 |
赵永乐
何莹
蒋宇
马颖峰
贺宝勋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20
|
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 |
郑宏明
孙延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