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改良电休克治疗超高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例 |
崇杉
熊娜娜
范滕滕
|
《四川精神卫生》
|
2025 |
0 |
|
2
|
改良电休克疗法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徐妍
张雪
瞿颖莹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5 |
0 |
|
3
|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人格特质与无抽搐电休克疗效的关系探讨 |
张彦华
吕琳
高超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25 |
0 |
|
4
|
重复经颅磁刺激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
王美洁
时亚杰
杨鹏
王建军
李迎寅
崔健
张校明
|
《四川精神卫生》
|
2024 |
1
|
|
5
|
中文版电休克治疗认知评估量表在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中的心理测量特征研究 |
于红晔
刘君
沙莎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
2024 |
1
|
|
6
|
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焦雪影
苏珍
|
《淮海医药》
CAS
|
2024 |
1
|
|
7
|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
李晔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4 |
1
|
|
8
|
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
邱双杰
|
《中国医学工程》
|
2024 |
1
|
|
9
|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改良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最佳剂量 |
沈俊
周敏
张雨
朱光亮
戚克俊
张俊
李晓明
|
《山东医药》
CAS
|
2024 |
0 |
|
10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城乡差异 |
谢宏成
冯双双
王婷婷
梁峻钒
仁佳俊
张虹俐
林资圆
王思入
向波
刘可智
|
《四川精神卫生》
|
2024 |
0 |
|
11
|
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
朱永兴
沈振中
唐芙蓉
陈梦云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4 |
0 |
|
12
|
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氯化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
费海涛
商芬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4 |
0 |
|
13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李崇恩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4 |
0 |
|
14
|
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病人不良反应的观察 |
肖爱祥
梁绮美
帅少萍
陈妙珍
|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2001 |
13
|
|
15
|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
王丽娟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2024 |
0 |
|
16
|
无抽搐电休克辅助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伴躁狂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因子的影响 |
孟凡芳
徐亚南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2024 |
0 |
|
17
|
血氧饱和度对两种电休克疗效影响的对照研究 |
周小东
李建勋
侯再金
吴德华
卢修福
李争鸣
陈倩
尹大荣
张惠
|
《四川精神卫生》
|
1997 |
1
|
|
18
|
首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迟发性谵妄1例 |
马文婷
高新学
李功迎
|
《四川精神卫生》
|
2020 |
1
|
|
19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及对患者自杀意念改善情况观察 |
张琦
郭银淼
王慧娟
王晓一
马文有
李凌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20
|
电休克治疗方法专家共识(2017版) |
周小东
王江
邓伟
孔庆梅
武建平
方七五
安建雄
无
|
《临床荟萃》
CAS
|
2017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