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提振策略
1
作者 吉万年 陆彩兰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建设全民友好型数字社会,离不开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提升。当前,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加快提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显得尤为迫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生成离不开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数字体验等因素的重要推动。其中,数... 建设全民友好型数字社会,离不开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提升。当前,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加快提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显得尤为迫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生成离不开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数字体验等因素的重要推动。其中,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和数字体验有效分别是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生成的内在动力、关键要素、基础保障和核心目标。针对老年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和数字体验等方面困境,需要转变消费观念,重视教育与帮扶,鼓励适老化改造与创新,强化政策引导,让数字技术为老年群体所知、所感、所用,促进老年群体数字参与的常态化和便捷化,真正让老年群体拥有更多数字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数字获得感 生成逻辑 数字需求 数字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金伟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充沛精神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充沛精神力量、确立正确价值导向的时代价值,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取得胜利提供经验、方向和力量源泉。推动红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创新精神文化滋养共建共享模式,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聚焦红色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精神文化获得感;探索红色文化现代化治理创新性发展,引领精神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与区域发展融合,建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文化赋能 生成逻辑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知识生成逻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以人教版数学“倍的认识”教学为例
3
作者 尹洪森 《四川教育》 2025年第2期43-44,共2页
作为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纽带,“倍的认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遵循数学知识独有的发展和生成逻辑,从学生生活体验切入,既要重视概念生成性,又要通过创设关注知识整体性、统一性... 作为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纽带,“倍的认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遵循数学知识独有的发展和生成逻辑,从学生生活体验切入,既要重视概念生成性,又要通过创设关注知识整体性、统一性和发展性的学习任务,不断拓宽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情境 生成逻辑 高阶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实践指向
4
作者 马钥钥 刘海霞 《领导科学论坛》 2025年第2期4-9,共6页
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市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生态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城市生态建设、开展什么样的城市生态建设、如何... 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市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生态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城市生态建设、开展什么样的城市生态建设、如何开展城市生态建设等基本问题,为新时代推进美丽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遵循。在城市生态建设实践中,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开拓城市生态建设新局面;挖掘生态本底,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擘画城市人居环境新图景;统筹自然资源,以技术赋能构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城市生态建设 生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国际电影节地理美学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进路——一种基于艺术地理学的实践考察
5
作者 李宇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5年第2期55-58,共4页
作为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力图成为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接轨的桥梁。同时,上影节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在地艺术实践,从艺术地理学视域下予以观照,可以发现上影节自身策展的方法论及价值观。研究将从艺术地理学视角考... 作为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力图成为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接轨的桥梁。同时,上影节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在地艺术实践,从艺术地理学视域下予以观照,可以发现上影节自身策展的方法论及价值观。研究将从艺术地理学视角考察上影节地理美学的生成逻辑,并根据当下的现实困囿,对其做进一步的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电影节 艺术地理学 地理美学 生成逻辑 提升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实践指向
6
作者 魏晋 杨洁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在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并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教师新的崇高使命。教育家精神源起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坚守,铭刻了中华文明的烙印,包含着习近平... 在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并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教师新的崇高使命。教育家精神源起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坚守,铭刻了中华文明的烙印,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的独有情怀。新征程上,弘扬教育家精神需在理解教育家精神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从情感上促进教师乐教爱生情怀,从意志上锤炼教师的风骨品质,从行为上强化教师的使命担当,使教育家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生成逻辑:内涵意蕴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钊 闫朔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14,25,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根源,以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为历史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土壤,以新时代党在面临历史重大机遇和挑战时的主动作为为时代背景不断形成与发...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根源,以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为历史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土壤,以新时代党在面临历史重大机遇和挑战时的主动作为为时代背景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理论、历史、文化、现实四个维度对其生成逻辑探析,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精神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
8
作者 李倩 魏书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应对世情变化中萌生、在适应国情变化中发展、在把握党情新变化中不断深化...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应对世情变化中萌生、在适应国情变化中发展、在把握党情新变化中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助于充分发掘人民群众的创新力量,推动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 生成逻辑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师范院校线上教学质量标准的生成逻辑及其体系建构
9
作者 甄国红 王颖 +1 位作者 郭淑颖 睢忠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56,共6页
基于职业师范院校线上教学质量标准价值取向的思考,通过理论溯源与解析,系统诠释了线上教学质量标准的生成逻辑,即理念与方法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统一、定性和定量的联结。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CIPP质量评价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 基于职业师范院校线上教学质量标准价值取向的思考,通过理论溯源与解析,系统诠释了线上教学质量标准的生成逻辑,即理念与方法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统一、定性和定量的联结。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CIPP质量评价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搭建逻辑坐标,通过探索理论内涵与标准维度的逻辑关系,按照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3个类别提炼34个核心指标,构建了职业师范院校线上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以此为依据,从全域化质量生态、全链条质量监控、多维度质量评价和全方位质量保障角度提出了该体系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师范院校 线上教学 质量标准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主体自觉的生成逻辑及基本规律
10
作者 史巍 迟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28,共6页
主体自觉是主体对其本质特征及发展阶段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主体自觉的程度决定对事物与主体关系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主体对自身未来发展态势的判断和权利义务的定位。现代化中的主体自觉问题就是将自身摆在现代化征程... 主体自觉是主体对其本质特征及发展阶段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主体自觉的程度决定对事物与主体关系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主体对自身未来发展态势的判断和权利义务的定位。现代化中的主体自觉问题就是将自身摆在现代化征程中定位自身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的主体性特征,主动认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责任、主体权利和主体义务,进而形成自身对现代化的新理解、新认识和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现代化在中国”,“中国式”限定语表明其是从自我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这一进程的关键在于实现主体自觉。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自觉发展逻辑,进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主体自觉的发展规律及其形成的现代化观,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主体自觉 生成逻辑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
11
作者 王德召 黄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37,共4页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从生成语境来看,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斗...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从生成语境来看,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理论;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斗争实践;孕育于中华文化的斗争基因。进入新时代,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斗争精神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12
作者 刘丽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5-39,共5页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心任务内涵极为丰富,其背后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一体化的三维建构。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近现代发展经验教训、继承创新党已有的思想理论成果为主要构成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理...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心任务内涵极为丰富,其背后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一体化的三维建构。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近现代发展经验教训、继承创新党已有的思想理论成果为主要构成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理论、党的指导思想为理论先导的理论逻辑;以三件大事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为现实需要、三大规律为内在要求的现实逻辑是梳理分析党的中心任务的重要视角。中心任务的话语及其实践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聚焦驱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人类探索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三个层面,是深入理解并落实中心任务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 生成逻辑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特质内涵与时代价值
13
作者 吴宁 付成宇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72-80,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经验的智慧结晶,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厚植了文化根脉,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党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经验的智慧结晶,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厚植了文化根脉,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真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通、民族化与世界化相契合等特质。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现代文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捍卫党的文化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 生成逻辑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审美在中国当代自然题材舞蹈中的生成逻辑
14
作者 尹航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124-126,共3页
以大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现对象的中国当代自然题材舞蹈有着生态审美内涵。从学理上看,这一审美活动是沿循“舞蹈审美——自然审美——生态审美”的逻辑路线,在观众对舞蹈作品所反映与表现的大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之和谐共生关系的... 以大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现对象的中国当代自然题材舞蹈有着生态审美内涵。从学理上看,这一审美活动是沿循“舞蹈审美——自然审美——生态审美”的逻辑路线,在观众对舞蹈作品所反映与表现的大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之和谐共生关系的审美观照中生成的。对中国当代自然题材舞蹈中的生态审美及其生成逻辑进行分析有利于扩展学术界对该类舞蹈审美活动的认识,也能够揭示该类舞蹈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独特而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自然题材舞蹈 生态审美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冬奥项目跨项选材的生成逻辑、功能定位与制度供给构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芳 李赞 +1 位作者 谢云 李鑫 《山东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35-44,共10页
跨项选材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创新举措,为我国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系统梳理了我国冬奥项目跨项选材的生成逻辑和功能定位,并基于其功能定位的彰显,从制度供给构想层面进行了... 跨项选材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创新举措,为我国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系统梳理了我国冬奥项目跨项选材的生成逻辑和功能定位,并基于其功能定位的彰显,从制度供给构想层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冬奥项目跨项选材的生成逻辑主要体现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其功能定位表现为为冬奥项目参赛提供人力助力、为传统的冬奥选材提供有益补充、促进冬奥不同项目的均衡发展、拓宽运动员就业领域、助推大众冰雪运动规模化发展五个方面。在制度供给构想层面,该文从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四方面为跨项选材提供制度保障,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高效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项目 跨项选材 生成逻辑 功能定位 制度供给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思维方法与现实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凯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重要实践的凝练表达,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基础,在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应运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重要实践的凝练表达,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基础,在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应运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蕴含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思想延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 生成逻辑 思维方法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生成逻辑、核心特征和建构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新荣 赵田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96,共3页
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文化话语的综合表达,是构筑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来源,是凝聚民族精气神、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载体。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生成遵循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科学逻辑,并体现了政治性为本质属性、人民... 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文化话语的综合表达,是构筑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来源,是凝聚民族精气神、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载体。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生成遵循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科学逻辑,并体现了政治性为本质属性、人民性为价值底色、包容性为生长特质的核心特征。建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需要从内容诠释时代化、表达场域多层化、传播载体多样化等方面不断推进,确保党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话语体系 生成逻辑 核心特征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宁 符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 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应从理想信念、精神力量、行为准则三个层面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把握知信行循序渐进的内在转化逻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与载体,推动爱国主义与技能教育融合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法》 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院校 科学内涵 生成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逻辑、内涵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职阳 曹洪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教育对象分众化趋势,为保证教育实践精准实施,增强教育实效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理论逻辑在于:分众化理念中受众多样性适契于教育对象差异性学习所需;受众选择性契合于教育对象内容选择... 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教育对象分众化趋势,为保证教育实践精准实施,增强教育实效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理论逻辑在于:分众化理念中受众多样性适契于教育对象差异性学习所需;受众选择性契合于教育对象内容选择偏好所需;受众交互性适切于教育实践交互主体性原则要求所需。现实逻辑源于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大众传播方式转变及传统教育模式改革对教育理念的实际需要。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要求上强调教育对象设置群体化,教育目标突出层次性,教育内容强调针对性、教育方法遵循适应性。推进路径是: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分众化教育理念;技术赋能群体精准定位,着力分众化教育模式构建;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 生成逻辑 内涵要求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及时代价值
20
作者 谢晓锐 彭泽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21,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聚焦于“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效”,以真理致善治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新”,开创新局面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共”,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真理力量,开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聚焦于“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效”,以真理致善治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新”,开创新局面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共”,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真理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也是实践力量,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教育基础,为世界教育贡献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教育治理必须遵循的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国家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生成逻辑 理论特质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