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博 吴京 +2 位作者 马明 李萍萍 于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眼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7例(48眼),病程6~14个月;分为雷珠单抗组24例24眼,曲安奈德组23例24眼;分别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眼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7例(48眼),病程6~14个月;分为雷珠单抗组24例24眼,曲安奈德组23例24眼;分别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与曲安奈德0.05 mg,比较两组治疗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压及眼底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情况,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雷珠单抗组与曲安奈德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得到提高,分别为0.08±0.02与0.06±0.03、0.21±0.03与0.17±0.05、0.29±0.07与0.27±0.04,治疗后短期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2、0.092、0.320);治疗6个月后,曲安奈德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18±0.03)有5例出现回降现象;而雷珠单抗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28±0.09)变化趋于稳定,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雷珠单抗组与曲安奈德组患眼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36.00±94.71)μm与(378.00±89.74)μm、(251.00±63.55)μm与(273.00±81.29)μm、(263.00±59.42)μm与(267.00±49.32)μm、(238.00±42.61)μm与(298.00±33.27)μm,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7、0.071、0.053、0.058)。另外,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并且黄斑区荧光渗漏均无明显增强现象。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和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发展并能改善视力。两种疗法的疗效在短期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雷珠单抗疗效的稳定性优于曲安奈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娣 张玲 +3 位作者 杨静 廖沁 黄舸 贾蒙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10 g·L^(-1)),待新生血...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10 g·L^(-1)),待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眼压控制完全成功者10眼(58.82%),部分成功者7眼(41.18%)。末次随访时7眼(41.18%)矫正视力提高,8眼(47.06%)视力稳定,2眼(11.76%)视力降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及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康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 全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希敏 祁颖 +2 位作者 张凤妍 赵庆新 秦云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PDR患者共45例(57眼)。根据手术...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PDR患者共45例(57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者为对照组,共24例31眼,年龄(51.27±17.15)岁;玻璃体切割术术前3~5d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者为观察组,共21例26眼,年龄(50.34±13.94)岁。随访时间为3~6个月。主要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1,P〉0.05),两组术后BCVA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34,P〈0.05)。两组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升,x^2值分别为10.927、18.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d观察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4P〈0.05),术后3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1,P〉0.05)。两组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7d时比较均明显变薄(t值分别为8.706、5.4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75±8.9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1.58±14.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5,P〈0.05)。两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34,P〉0.05)。对照组术中应用电凝止血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97,P〈0.05);对照组术中填充硅油的眼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48,P〈0.05);两组术后出血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57,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提升术后BCVA、加快黄斑水肿消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38
4
作者 金昱 石安娜 刘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1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 目的初步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1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5例15眼;病程4~11个月;均给予患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mL(0.5mg),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测量,观察用药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ld、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08±0.04、0.13±0.05、0.25±0.09、0.31±0.14、0.29±0.12,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47.57±116.67)μm、(371.48±83.74)μm、(246.32±34.51)μm、(249.40±47.87)μm,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2眼局部球结膜下出血,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治疗后眼压正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松峰 邓光达 +2 位作者 刘敬花 马燕 卢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17例(31眼)ROP患儿,在48 h内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注射后无反应...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17例(31眼)ROP患儿,在48 h内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注射后无反应者,重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或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术后1 d、1个月内每周随访观察复诊。结果所有治疗眼中,单纯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27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4眼。28眼进行了一次治疗,3眼经过了二次注射治疗;4眼进行补充视网膜激光治疗。所有的ROP治疗均有效,随访期内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ROP的治疗效果可靠,尤其对于病情严重、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儿,其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黄斑囊样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鹿晓燕 史小玲 +2 位作者 万文萃 曾奎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的黄斑囊样水肿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6例10眼,10眼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1 mL,含雷珠单抗1 mg)治疗,病情反复者可...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的黄斑囊样水肿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6例10眼,10眼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1 mL,含雷珠单抗1 mg)治疗,病情反复者可重复注射。随访不少于12个月,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多焦电生理峰值的变化。结果视力注射前为5/400~20/200,注射后12个月提高至10/200~10/50。注射前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526.8μm,注射后12个月为192.4μm。9眼黄斑区多焦电生理的峰值术后恢复至正常水平,1眼改变不明显。随访期间2眼有一过性眼压升高,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的黄斑囊样水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黄斑囊样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敏 薛黎萍 +2 位作者 肖丽波 胡竹林 李云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经过术前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中联合...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经过术前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中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复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89.3%,再次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100.0%。术前Log MAR视力为1.98±0.50,术后Log MAR视力为1.17±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1,P〈0.05)。末次随访眼压(16.2±3.7)mm Hg(1k Pa=7.5 mm Hg),与术前眼压(6.4±2.3)mm 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13,P〈0.05)。术后有15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3例白内障加重,1例发生后发性白内障,5例术后少量结膜下出血。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中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1
8
作者 万文萃 刘宇莹 +3 位作者 尹向可 杨果果 荣军博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AP-ROP)的疗效。方法将自2014年3月至12月我院经广角照相系统(retcamⅢ)行ROP筛查后诊断为AP-ROP的2...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AP-ROP)的疗效。方法将自2014年3月至12月我院经广角照相系统(retcamⅢ)行ROP筛查后诊断为AP-ROP的26例3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病变转归情况。结果 36眼中病变位于1区者20眼,病变位于2区者16眼;合并虹膜新生血管者2眼,合并玻璃体积血者10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未见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眼内炎等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行一次玻璃体内注射治愈者32眼,治愈率为88.89%。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1周内,合并虹膜新生血管的2眼新生血管均消退。2眼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AP-ROP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翠平 田锁成 +2 位作者 李慧俐 徐蕾 焦亮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玻璃体内注射TA...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每组28眼。其中联合治疗组在注药后1个月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分别观察2组患者激光后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眼压、眼底改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9±0.15、0.22±0.15,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21.23±112.43)μm、(267.80±104.11)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4、0.29±0.14;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37.62±97.21)μm、(245.21±99.46)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观察期间联合治疗组7眼出现眼压升高,药物治疗3~7d恢复正常;1眼患者晶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结论 TA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短期内黄斑水肿减轻明显、视力提高,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等仍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丽英 李洁 +1 位作者 温晓英 张月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的23 G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的23 G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剥除+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术,术后随访3.0~18.0(8.3±2.4)个月,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随访期末,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30眼,不变者8眼,下降者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00)。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术前为(315.62±132.12)μm,术后为(233.42±146.32)μ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2,P=0.000)。术后视网膜少许出血6眼,玻璃体积血1眼,一过性高眼压6眼;3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激光治疗后,行玻璃体内C_3F_8填充,视网膜在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加速黄斑水肿消退,降低黄斑前膜复发,促进视功能恢复。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内注射 曲安奈德 继发性黄斑前膜 内界膜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1
作者 鲁铭 朱晶 肖泽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3-875,879,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7年就诊于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3个月仍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58例(58眼)纳入本研究,并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史分为无糖尿病组(A组)14例(14眼)、...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7年就诊于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3个月仍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58例(58眼)纳入本研究,并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史分为无糖尿病组(A组)14例(14眼)、有糖尿病但无糖尿病眼底病变组(B组)14例(14眼)及有糖尿病伴非增殖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组(C组)15例(15眼),三组患者均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同时设立对照组(未行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治疗的黄斑水肿患者)15例15眼。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BCVA及C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B组及C组的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1个月A组CMT为(303.1±30.9)μm、B组CMT为(298.5±33.2)μm,治疗后3个月A组CMT为(244.6±24.8)μm、B组CMT为(255.9±29.2)μm,治疗后6个月A组CMT为(249.1±26.3)μm、B组CMT为(241.3±23.9)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治疗后3个月、6个月C组CMT分别为(220.4±22.3)μm、(215.5±20.1)μm,与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药次数:A组为(2.61±0.87)次,B组为(2.57±0.94)次,C组为(2.73±0.96)次。各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眼压异常升高及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能显著减轻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尤其是对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黄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淑文 蔡洁 +3 位作者 唐东永 谢子康 王芬 梁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VR患者7例13眼。患者全身用药为更...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VR患者7例13眼。患者全身用药为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注射液,更昔洛韦 5.0~7.5 mg·kg^-1,每天2次静脉滴注;成人每次给予膦甲酸钠3 g,每天3次静脉滴注;同时在局部玻璃体内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对比的指标有: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情况、视觉诱发电位、眼电图和视网膜电图等检查;检测指标包括CD4+T细胞计数,血液、前房水、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等。通过检查结果辅助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72±0. 83) logM AR,较治疗前(1. 14±0. 83) logM AR提高(P=0. 001),其中1例患者经过全身和局部抗病毒治疗后视力不提高。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为(13. 62±3. 04) mmH g(1 kP a=7. 5 mmH g),治疗后为(12. 77±2. 89) mmH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19)。注药后患者眼底病变范围逐渐变小(P <0. 05)。治疗1个月后,患者视觉诱发电位N2-P2振幅及眼电图光峰电位较治疗前升高(均为P <0. 05),视觉诱发电位P2潜伏期和视网膜电图(明适应) a波及b波潜伏期和振幅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3例患者治疗前血液中CMV-DNA病毒载量检测为阴性,1例患者2眼经过治疗后眼内液中CMV-DNA病毒载量检测为阴性。治疗前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前房水,而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又明显高于血液(均为P <0. 05),说明三个部位的CMV-DNA病毒载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玻璃体>前房水>血液。治疗后玻璃体、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治疗前后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与眼内液、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 <0. 05);治疗过程中,CD4+T细胞计数与眼内液CMV-DNA病毒载量无相关关系(均为P> 0. 05),与血液CMV-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关系(P <0. 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 0. 05)。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玻璃体CMV-DNA病毒载量与前房水CMV-DNA病毒载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20 178. 973+0. 165X,Y=171 849. 77+0. 168X,均为P <0. 05)。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小剂量更昔洛韦是治疗AIDS合并CMVR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玻璃体内注射 更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轶 姚进 蒋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对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30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25g·L-1 Avast...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对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30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25g·L-1 Avastin0.05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术眼虹膜新生血管均在注射Avastin后3d内消退;1例1眼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过程中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再次注入Avastin,完成光凝后加行周边视网膜冷凝,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光凝后3d平均眼压为(21.8±5.8)mmHg(1kPa=7.5mm-Hg),1周为(18.4±2.3)mmHg,6个月眼压为(17.1±1.1)mmHg,与治疗前(51.2±7.3)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仅2眼视力有改善,其余视力无明显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明显消退虹膜新生血管,联合睫状体光凝控制眼压,对治疗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新生血管 睫状体光凝 AVASTIN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瑞莹 李仕永 +1 位作者 陈晖 牛文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36例(36眼)Ⅱ型视盘血管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17例和单纯组19例。联合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内注...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36例(36眼)Ⅱ型视盘血管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17例和单纯组19例。联合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片),单纯组患者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单纯组中有3例患者在病程中改变了治疗方案,3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未计入结果,最终比较了17例联合组和16例单纯组患者的BCVA及CRT。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的眼底表现、BCVA、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眼底表现、BCVA、眼压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情况。结果联合组和单纯组治疗前BCVA分别是(0.96±0.33)logMAR和(0.92±0.36)logMA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BCVA均有提高,联合组BCVA在治疗后3个月达到最佳,单纯组BCVA在治疗后6个月达到最佳,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联合组均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在治疗后1个月黄斑水肿均有明显减轻,联合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CRT接近正常,单纯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CRT接近正常,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CRT、3个月的CRT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CR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能够更快地减轻患者的黄斑水肿并能提高患者的预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糖皮质激素 玻璃体内注射 Ⅱ型视盘血管炎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志南 邓国华 江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NV患者100例(100眼),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讨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NV患者100例(100眼),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行激光光凝,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后行激光光凝。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CNV变化及临床疗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同时采用OCT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1.2±10.3)μm、(351.3±10.2)μm,治疗后分别为(150.4±7.8)μm、(252.3±9.6)μm,两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90、49.98,均为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25,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裸眼视力均为0.2±0.1,治疗后分别为1.0±0.3、0.3±0.3;两组治疗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9、2.24,均为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3,P〈0.05)。结论CNV患者光凝前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视力恢复显著,有助于视功能及视网膜形态的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脉络膜新生血管 黄斑区视网膜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聪 刘东宁 徐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4-867,共4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方法 CEC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患眼32例,对比分析单次玻璃体内注射Lucen...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方法 CEC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患眼32例,对比分析单次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变化。结果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BCVA分别为0.72±0.07、0.68±0.16、0.39±0.10、0.15±0.08;黄斑中心厚度(fovea centralis thickness,CMT)分别为(439.20±101.16)μm、(321.10±98.20)μm、(257.35±69.85)μm、(267.52±65.37)μm。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与治疗后1周相比,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间相比,BCVA、C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FA检查显示:治疗后1周: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21眼(65.63%),持续渗漏11眼(34.38%);治疗后1个月: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28眼(87.50%),持续渗漏4眼(12.50%);治疗后3个月: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27眼(84.38%),持续渗漏5眼(15.63%),1眼(3.13%)出现渗漏复发。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可以在短期内部分或完全封闭CEC所致的CNV,减轻黄斑水肿、提高BCVA,为CE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光动力疗法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秉文 吴星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1,274,共5页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方法4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41眼)渗出型AMD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联合组21例21眼,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PDT与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对照组20例20眼,仅行PDT联合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若发现CNV部分闭合或仍有渗漏则再次行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改变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联合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末次随访时,联合组21眼CNV完全闭合16眼(占76.2%),大部分闭合5眼(占23.8%);对照组20眼CNV完全闭合15眼(占75.0%),大部分闭合5眼(占25.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中央视网膜厚度与CNV复合体厚度均明显减少,联合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减少更明显。所有治疗眼均接受1次PDT治疗,联合组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的治疗次数为(1.38±0.50)次,对照组为(1.96±0.83)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随访期内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PDT及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与PDT联合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渗出型AMD的CNV均安全有效;三联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视力、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同时减少重复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具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 光动力疗法 玻璃体内注射 RANIBIZUMAB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秉文 吴星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7-900,共4页
病理性近视是仅次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可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主要原因,且是50岁以下患者发生CNV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不仅被广泛... 病理性近视是仅次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可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主要原因,且是50岁以下患者发生CNV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不仅被广泛用于AMD的治疗,在病理性近视CNV患者中也显示出较好疗效。本文主要就近年来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IBIZUMAB 玻璃体内注射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运平 包欣 +2 位作者 谢田华 傅东红 史惠琴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分次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20例(20只眼)缺血型BRVO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1mg/0.1ml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分次氩激光治疗。观测治疗前...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分次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20例(20只眼)缺血型BRVO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1mg/0.1ml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分次氩激光治疗。观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d、3d、1周、1个月、3个月时视力、眼压、眼内炎性反应、晶状体、眼底,3个月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logMAR视力0.84±0.47,术后3d、1个月、3个月视力分别为0.59±0.32、0.62±0.35和0.59±0.34,视力明显上升(P<0.05),FFA显示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治疗后暂时性眼压轻度升高6只眼,经局部药物治疗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白内障1只眼,行超声乳化吸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愈。所有患眼未见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分次氩激光是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有效手段,对于黄斑水肿发生时间较短者治疗效果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氩激光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中凯 陈瑞合 张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5-866,869,共3页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黄斑水肿患者分为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每组20眼,分别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40g·L-1曲安奈德0.1mL治疗,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黄斑水肿患者分为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每组20眼,分别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40g·L-1曲安奈德0.1mL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2组患者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术前平均视力分别为0.11±0.09和0.12±0.10,黄斑中心厚度分别为(535±147)μm和(527±145)μ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注药组平均视力分别为0·19±0.09和0.42±0.09、0.24±0.09和0.38±0.10、0.24±0.09和0.42±0.09;黄斑厚度分别为(405±150)μm和(248±164)μm、(354±124)μm和(279±133)μm、(325±124)μm和(285±118)μ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凝组术后1例患者眼压升高,联合注药组6例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联合注药组治疗后2例患者黄斑水肿复发,经再次注药后1例治愈;随访期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可较快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水肿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