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以《赵氏孤儿》与《天窗》为例
1
作者 程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9-11,共3页
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舞台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音乐剧《赵氏孤儿》和话剧《天窗》这两部作品,探索了现实主义戏剧题材的精神本质、人物塑造和舞美设计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精神本质 人物塑造 舞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假定性与表演真实性视域下现实主义戏剧人物性格化呈现研究
2
作者 孙盈 邹子赣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戏剧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审美要求与戏剧艺术假定性的审美特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探寻人物表演性格化在现实主义戏剧中的审美意义。方法:文章以戏剧的审美形式和审美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戏剧史的文献资料整理,梳理戏剧对真实性的审美... 目的:研究戏剧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审美要求与戏剧艺术假定性的审美特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探寻人物表演性格化在现实主义戏剧中的审美意义。方法:文章以戏剧的审美形式和审美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戏剧史的文献资料整理,梳理戏剧对真实性的审美要求和戏剧假定性的审美认识之间交互发展的认识规律,找到现实主义戏剧对人物性格化呈现的客观需求和审美依据。结论:虽然舞台上的一切呈现都是人为的假定性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接受的是虚情假意的演出。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所追求的舞台幻觉真实感的基础,就是演员通过表演将文本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这既是观众期望从假定性的舞台上获得真实的情感共鸣的方式,又是表演艺术在假定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平衡点——演员既在舞台上运用真实的自我情感,又塑造出戏剧文本所假定的角色。结果: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源于生活,注重对生活的理解。戏剧舞台上的创作材料源于自然生活,但戏剧舞台的事物不等同于自然世界的事物。当演员在塑造角色时,要认识到角色与演员、真实与假定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物性格化呈现作为结合点去诠释艺术的真实性。舞台上的角色是否可信,在于演员是否能在一次性直观呈现的舞台假定性中,通过外部和内部的表演塑造将人物性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真实性 戏剧假定性 现实主义戏剧 人物性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现实主义戏剧正名——评列夫·多金作品《兄弟姐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之薇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6期95-102,共8页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我国戏剧人奉为圭臬,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以现实主义为最正宗、最主流的戏剧传统。然而近几年,现实主义戏剧屡遭质疑,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第七届林兆华戏剧...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我国戏剧人奉为圭臬,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以现实主义为最正宗、最主流的戏剧传统。然而近几年,现实主义戏剧屡遭质疑,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开幕大戏列夫·多金的《兄弟姐妹》登陆中国,导演多金用比原著小说更浓缩的内容展示了自己对前苏联那个时代的直面与反思,也用自己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精湛继承,让中国观众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多金 《兄弟姐妹》 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内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石惊破水中天——浅谈英国新现实主义戏剧
4
作者 潘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16,共3页
"二战"以后,以约翰·奥斯本、阿诺德·韦斯克为代表的一代"愤怒的青年"以新现实主义戏剧为武器,向英国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与传统的戏剧戒律发起了冲击和挑战。他们的戏剧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与回响,改变了当... "二战"以后,以约翰·奥斯本、阿诺德·韦斯克为代表的一代"愤怒的青年"以新现实主义戏剧为武器,向英国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与传统的戏剧戒律发起了冲击和挑战。他们的戏剧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与回响,改变了当时英国戏剧脱离现实人生的状况,推动了英国剧坛第二次浪潮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 愤怒的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桑琦 《上海戏剧》 2021年第3期33-35,共3页
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也有着重要位置。伴随着当今艺术与娱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戏剧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推陈出新。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舞美设计... 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也有着重要位置。伴随着当今艺术与娱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戏剧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推陈出新。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舞美设计上的难点,再针对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舞美设计上的特点提出我认为的突破口,最后以三部作品为例总结我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美设计 现实主义戏剧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新时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剧作“密码”——从话剧《谷文昌》和《桂梅老师》说开去
6
作者 赖斌 丁文庆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言及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似乎总有一份甩不脱的偏见在其身后蹒跚着——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无非是在拼凑和缝补着一串试图感动观众的“好人好事”。这般责难不无道理,毕竟长久以来“主旋律创作”被赋予的定义,即是如此:作品的社会主... 言及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似乎总有一份甩不脱的偏见在其身后蹒跚着——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无非是在拼凑和缝补着一串试图感动观众的“好人好事”。这般责难不无道理,毕竟长久以来“主旋律创作”被赋予的定义,即是如此: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文艺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服务。[1]基于这一根本任务,主旋律创作常常成了教育人的创作,教育人又渐渐成了刻板的代名词。[2]于是话剧的舞台上曾舞动着大量“假大空”的纸片人也就不足为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现实主义戏剧 精神文明建设 谷文昌 主旋律 话剧 假大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戏剧在小剧场的成功经验
7
作者 王帆 《上海戏剧》 2000年第7期29-31,共3页
从九十年代初《留守女士》的一鸣惊人到九十年代末《去年冬天》的深受好评,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在小剧场中闯出一条成功的新路,称的上是九十年代中国戏剧界的一大收获。 首先,这些成功的小剧场现实主义戏剧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不同戏剧流... 从九十年代初《留守女士》的一鸣惊人到九十年代末《去年冬天》的深受好评,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在小剧场中闯出一条成功的新路,称的上是九十年代中国戏剧界的一大收获。 首先,这些成功的小剧场现实主义戏剧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不同戏剧流派对时代感的要求不尽相同。先锋或荒诞派戏剧的创作往往从意念出发,有意淡化时空观念,而现实主义戏剧直面现实的本质决定了它对时代感的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小剧场 九十年代 戏剧流派 留守女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现实主义戏剧
8
作者 郭继德 《山东外语教学》 1984年第3期19-23,共5页
我国高等学校过去一直把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课程。近年来,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展开,英语专业单独开设美国文学课程的越来越多。但一般说来对美国戏剧却提及甚少,有的甚至只字不提。一些美国人对自己的戏剧也重视不够。例如。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美国戏剧 英语专业 奥尼尔 英美文学 中美文化 美国现实主义 田纳西·威廉斯 等待莱弗蒂 谢尔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卜生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影响探析
9
作者 肖琳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6期27-27,共1页
最伟大的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五四时期影响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萌芽、发展和成熟,对中国剧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易卜生生平,然后从思想主题、题材选择、人... 最伟大的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五四时期影响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萌芽、发展和成熟,对中国剧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易卜生生平,然后从思想主题、题材选择、人物形象、情节设计、结构安排和创作方法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易卜生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中国现实主义戏剧 社会问题剧 “五四”问题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实主义戏剧空间的一次解构——原创话剧《民生巷11号》舞美设计后记
10
作者 刘海峰 郭荣庆 《剧影月报》 2014年第3期62-63,共2页
舞台上一幢高大的"老宅",将民国建筑独有的魅力展现在眼前,观众一走进剧场便不由自主感到震撼!由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话剧《民生巷11号》近日在宁首演时,以各种绝妙的创意,令观众深深地感受到南京创造的"... 舞台上一幢高大的"老宅",将民国建筑独有的魅力展现在眼前,观众一走进剧场便不由自主感到震撼!由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话剧《民生巷11号》近日在宁首演时,以各种绝妙的创意,令观众深深地感受到南京创造的"南京记忆、南京味道"。南京市文广新局重点推出的这部原创新剧目,具有浓郁的南京本土特色,在记忆碎片中折射出城市文化的风土人情与深厚底蕴,寄托着人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留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巷 舞美设计 现实主义戏剧 艺术研究所 城市文化 本土特色 栖身之地 现实主义风格 人物精神 玻璃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新时期戏剧探索的归宿地
11
作者 陈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19,共6页
现实主义:新时期戏剧探索的归宿地陈龙话剧探索自然是危机产生之后的对策,同时,话剧探索的兴起又得益于西方现代戏剧、蓬勃兴起的影视艺术,乃至中国古典艺术的多方滋养。七十年代末,当国门开放西学再次涌进之时,中国的戏剧家们便... 现实主义:新时期戏剧探索的归宿地陈龙话剧探索自然是危机产生之后的对策,同时,话剧探索的兴起又得益于西方现代戏剧、蓬勃兴起的影视艺术,乃至中国古典艺术的多方滋养。七十年代末,当国门开放西学再次涌进之时,中国的戏剧家们便开始贪婪地吸吮起布莱希特戏剧、荒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戏剧探索 新时期 探索剧 西方现代派戏剧 探索戏剧 心理真实 现实主义戏剧 《车站》 艺术假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世界的忧郁”中朴实地希望着——论契诃夫戏剧的现实主义策略
12
作者 周慧华 《艺苑》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伟大的俄罗斯小说家和戏剧家。戏剧评论家通常将戏剧分为两种,一种是莎士比亚式的传统戏剧,一种就是以契诃夫为代表的现代戏剧。为了获得高潮居中的戏剧性效果,传统的欧洲戏剧分幕一般都采取奇数结构...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伟大的俄罗斯小说家和戏剧家。戏剧评论家通常将戏剧分为两种,一种是莎士比亚式的传统戏剧,一种就是以契诃夫为代表的现代戏剧。为了获得高潮居中的戏剧性效果,传统的欧洲戏剧分幕一般都采取奇数结构,三幕或者五幕;而契诃夫却"违背所有戏剧法规",把多幕剧都写成四幕剧,以其令人惊异的概括性、不确定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现实主义戏剧 戏剧 俄罗斯 策略 樱桃园 忧郁 现代戏剧 传统戏剧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剧的“真实”之辩——从古希腊到现实主义
13
作者 刘韬 赵辰玮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114-115,122,共3页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艺术与真实的关系作出了各种解释,对于艺术之真实的讨论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模仿说,到了近代的现实主义,沿袭了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架,又为摹仿的艺术做出了新的解释,黑格尔、别林斯基的哲学观念具体影响到戏剧上,构成了现实...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艺术与真实的关系作出了各种解释,对于艺术之真实的讨论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模仿说,到了近代的现实主义,沿袭了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架,又为摹仿的艺术做出了新的解释,黑格尔、别林斯基的哲学观念具体影响到戏剧上,构成了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基石。这是一脉相承的体系,但在"真实"的概念和对象上悄然流变,论文亦在讨论这一变化的理论节点和承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叙事 现实主义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期中国话剧现实主义思潮的观照
14
作者 曹凌燕 《上海艺术家》 1998年第2期20-22,共3页
十年动乱,百花凋零,话剧艺术几近枯萎。新时期伊始,长期遭受思想禁锢的人们热切希望发泄胸中愤懑,于是揭示文革现实灾难、批判种种丑恶现象、清算历史罪行、充满革命现实主义战斗精神的问题剧应运而生,《于无声处》(宗福先)、《权与法》... 十年动乱,百花凋零,话剧艺术几近枯萎。新时期伊始,长期遭受思想禁锢的人们热切希望发泄胸中愤懑,于是揭示文革现实灾难、批判种种丑恶现象、清算历史罪行、充满革命现实主义战斗精神的问题剧应运而生,《于无声处》(宗福先)、《权与法》(邢益勋)、《报春花》(崔德志)、《救救她》(赵国庆)等一大批剧作均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然而,轰动一时的问题剧仅仅热了二、三年便再次受到观众的冷落。面对危机,人们开始反思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话剧艺术 中国话剧 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精神 新时期 问题剧 革命现实主义 人文主义精神 关注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话剧的现实性思考——以老舍的戏剧改编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杭 《艺术广角》 2018年第5期41-49,共9页
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引进中国已逾百年,它以何种方式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特征呢?从中国现代戏剧(话剧)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其一,其主流特征是现实主义,但现实主义不是一种中国独有的特征,不是产自中国本土的。那么中国的现实主义戏... 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引进中国已逾百年,它以何种方式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特征呢?从中国现代戏剧(话剧)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其一,其主流特征是现实主义,但现实主义不是一种中国独有的特征,不是产自中国本土的。那么中国的现实主义戏剧中是否产生了某种中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戏剧改编 现实 现实主义戏剧 老舍 中国现代戏剧 艺术形式 中国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自然主义戏剧的力作──评《朱丽小姐》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缨 张金春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自然主义 斯特林堡 朱丽 小姐 现实主义戏剧 古典主义戏剧 浪漫主义 文艺思潮 自然法 诺贝尔文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时代西方戏剧的演变──兼谈物质技术因素在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诗焱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75,81,共6页
本文从本雅明关于“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的论述出发,从舞台美术、演员表演以及观众感受三个方面对影视时代西方戏剧的演变进行了一番思考,并着重分析了物质技术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西方传统现实主义戏剧 影视技术 西方现代戏剧 物质技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理论思维方式的革新──评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5-116,共2页
戏剧理论思维方式的革新──评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周可长期以来,现代欧美戏剧史一直是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不仅所投入的研究量较少,而且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所达到的学术水准,比之现代西方小说、文论以至于... 戏剧理论思维方式的革新──评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周可长期以来,现代欧美戏剧史一直是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不仅所投入的研究量较少,而且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所达到的学术水准,比之现代西方小说、文论以至于诗歌的研究,尚有一定距离。为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戏剧 理论思维方式 戏剧理论 戏剧 戏剧流派 现代戏剧 剧作家 创作个性 现实主义戏剧传统 戏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的评价与借鉴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继德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2期19-24,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戏剧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毋庸置疑,对外国戏剧的引入和借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如何看待当代西方戏剧的主流、如何客观地评价西方五彩缤纷的现代派戏剧、如何摆正对外...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戏剧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毋庸置疑,对外国戏剧的引入和借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如何看待当代西方戏剧的主流、如何客观地评价西方五彩缤纷的现代派戏剧、如何摆正对外国戏剧借鉴与戏剧民族化道路的关系等问题上,戏剧评论界还是有不少分歧的。例如,如何评价荒诞派戏剧就是一个长期有争论的问题。特别是自1986年魏明伦的荒涎川剧《潘金莲》在《戏剧与电影》杂志第二期上发表并得到上演之后,不仅荒诞剧作纷至沓来,而且成了戏剧评论界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荒诞剧热”似乎已经降温的今天,再回头研究一下西方荒诞戏剧的起源、思想理论基础、艺术特点和社会意义,以及它跟中国荒诞剧的不同等,也许是不无裨益的。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戏剧 荒诞剧 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 爱德华·阿尔比 剧作家 贝克特 现实主义戏剧 《潘金莲》 戏剧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戏剧的流变轨迹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天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当代戏剧,是从20世纪中叶,即1949年,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中开始的。伴随着20世纪的结束,21世纪的来临,中国当代戏剧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了。50余年,对于中国戏剧,尤其是只有100余年历史的中国话剧来说,时间不算太短。何况这期间的中... 中国当代戏剧,是从20世纪中叶,即1949年,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中开始的。伴随着20世纪的结束,21世纪的来临,中国当代戏剧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了。50余年,对于中国戏剧,尤其是只有100余年历史的中国话剧来说,时间不算太短。何况这期间的中国剧坛,虽然有过风风雨雨,有过坎坷和曲折,便更有着轰轰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西方现代主义 当代戏剧 传统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戏剧 戏剧发展 艺术手法 戏剧思潮 象征主义戏剧 中国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