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盐储热系统对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和调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洪波 王顺 +5 位作者 景锐 贾振国 管洪军 何锁盈 张立强 高明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为了研究耦合熔盐储热系统在同时供应工业蒸汽和供暖蒸汽的情况下对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和调峰性能的影响,采用Ebsilon软件对耦合熔盐储热系统300 MW亚临界机组进行建模,聚焦机组同时供应工业蒸汽和供暖蒸汽工况,对比研究了8种储/放热方案... 为了研究耦合熔盐储热系统在同时供应工业蒸汽和供暖蒸汽的情况下对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和调峰性能的影响,采用Ebsilon软件对耦合熔盐储热系统300 MW亚临界机组进行建模,聚焦机组同时供应工业蒸汽和供暖蒸汽工况,对比研究了8种储/放热方案的循环热效率、调峰容量和熔盐流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储热过程中,方案3和方案6的循环热效率最高,达到25.77%;方案7和方案8的调峰容量最大,为50 MW;在放热过程中,放热方式采用预热给水时机组的循环热效率和调峰容量最高,分别为33.50%和16.85 MW;在储/放热循环过程中,方案3的循环热效率最高,达到29.64%;方案7的调峰容量最大,达到66.85 MW。综合各方案的指标,方案7为该机组在同时供应工业蒸汽和供暖蒸汽工况下的最优储/放热方案。该研究可为耦合熔盐储热系统的火电机组调峰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系统 熔盐储热 热经济性 调峰性能 工业供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热蒸汽抽汽-熔盐储热的火电系统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宇恒 宋晓辉 +1 位作者 杨荣贵 李小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4,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热蒸汽-抽汽熔盐储热的火电联合系统,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效率进行了分析。为了使熔盐放热过程匹配主蒸汽温度,需要在抽汽充热过程之后再配置电加热器对熔盐提温,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充热过程平均换热温差... 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热蒸汽-抽汽熔盐储热的火电联合系统,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效率进行了分析。为了使熔盐放热过程匹配主蒸汽温度,需要在抽汽充热过程之后再配置电加热器对熔盐提温,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充热过程平均换热温差、放热过程夹点温差、低温储热温度对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热过程中维持10 K平均换热温差,放热夹点温差从5 K增加至15 K会导致最高等效往返效率从88.2%降低至85.0%,同时最佳储热温度从314℃升高至324℃;放热过程中维持10 K夹点温差,充热过程的平均换热温差从5 K增加至15 K时,最高等效往返效率从89.5%降低至85.8%;2个温差均在10 K时,机组的最高等效往返效率为87.1%,该条件下运行时机组最低负荷可从30%下调至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热储能 抽汽蓄能 熔盐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调峰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明成 孙春启 韩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为提高火电机组的调峰性能及其灵活性,在某1000MW火电机组中引入了熔盐储热系统,并提出了多种火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方案。建立了火电机组热力学系统模型,并分析了火电机组在不同耦合方案下调峰容量、调峰深度、耦合系统热效率等,提... 为提高火电机组的调峰性能及其灵活性,在某1000MW火电机组中引入了熔盐储热系统,并提出了多种火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方案。建立了火电机组热力学系统模型,并分析了火电机组在不同耦合方案下调峰容量、调峰深度、耦合系统热效率等,提出了最优的火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方案。研究表明:储热阶段电锅炉加热熔盐的耦合系统热效率最高,其调峰深度可达到14.45%,与调峰深度最高的抽取主蒸汽联合电锅炉加热熔盐的方案仅相差0.34%;释热阶段取水点从除氧器至1号高加,其耦合系统热效率依次降低,在4号高加入口处取水耦合系统效率最高可达到45.86%;在不同机组负荷下,释热阶段耦合系统热效率随着机组负荷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耦合系统热效率最高差值为4.45%,机组负荷对调峰系统的耦合系统热效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对火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调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熔盐储热 调峰深度 调峰容量 系统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熔盐储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变负荷发电效率提升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蒋睿 李明佳 +2 位作者 马腾 杜燊 章子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共11页
针对非设计工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效率大幅度降低,系统运行经济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CO_(2)循环系统变负荷发电效率提升方法。该方法在系统设计方案上,采用多个小容量机组代替传统的单一大容量机组;在运行模式上,... 针对非设计工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效率大幅度降低,系统运行经济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CO_(2)循环系统变负荷发电效率提升方法。该方法在系统设计方案上,采用多个小容量机组代替传统的单一大容量机组;在运行模式上,采用多机组之间串并联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通过建立耦合熔盐储热的SCO_(2)循环系统实时动态模型,对比了多机组方案和传统单一机组方案的变负荷发电效率、调峰范围以及运行经济性,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额定功率为300 MW的单一机组,当输出功率从额定功率降低至20%额定功率时,其发电效率将从55.01%降低至21.97%;以串并联相结合模式运行的多机组方案相比于单一机组,在全工况范围内可将效率平均提高7.92%,同时可将调峰范围由100%~20%额定功率扩大至100%~3.33%额定功率;在参与调峰时,多机组方案相比于传统单一机组可节省12%的热盐消耗量。所提SCO_(2)循环系统变负荷提效方法对提高电站发电效率和运行经济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熔盐储热 变负荷发电效率 多机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350MW超临界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麒麟 王禹朋 +1 位作者 苗闪闪 殷亚宁 《锅炉制造》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燃煤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新型技术方案,依托某新建350MW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调峰项目,提出采用抽汽+电加热联合式加热熔盐的技术路线。为提高系统效率并最大化利用高温蒸汽携带的热量,抽取的主汽采用部分凝结释放潜热加热... 本文设计了一种燃煤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新型技术方案,依托某新建350MW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调峰项目,提出采用抽汽+电加热联合式加热熔盐的技术路线。为提高系统效率并最大化利用高温蒸汽携带的热量,抽取的主汽采用部分凝结释放潜热加热熔盐的方案,抽取的主汽未凝结部分与熔盐换热后回到再热器冷段,解决了因抽主汽流量过多导致的再热器壁温超温问题,该方案不需要对现有机组方案做任何改动,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同时,能够使机组实现从30%THA负荷降至20%THA负荷的深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 部分凝结 灵活性调峰 抽汽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锅炉耦合熔盐储热的火电灵活性调峰系统方案
6
作者 郑麒麟 魏国华 王建伟 《锅炉制造》 2024年第6期16-17,27,共3页
本文以某电厂350MW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调峰需求和运行工况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极热水锅炉和熔盐储热的灵活性调峰系统方案。为了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充分利用蒸汽携带热量提高储热效率,储热过程提出采用只抽主蒸汽加热熔盐、... 本文以某电厂350MW超临界机组灵活性调峰需求和运行工况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极热水锅炉和熔盐储热的灵活性调峰系统方案。为了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充分利用蒸汽携带热量提高储热效率,储热过程提出采用只抽主蒸汽加热熔盐、主蒸汽部分凝结的技术路线;考虑到熔盐在换热过程中的冷凝和流动性质,放热过程提出采用电极锅炉和高温熔盐联合加热除氧器出口给水,产生蒸汽回到原机组的技术路线。本文经过对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可以使机组实现从30%THA降至25%THA负荷的灵活性调峰目标。本方案的提出能够为火电机组的灵活性调峰改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锅炉 熔盐储热 灵活性调峰 抽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储热技术在油田生产的探索与应用
7
作者 刘兵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6期38-40,61,共4页
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我国新能源转向全面推广的关键期,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首当其冲。目前国内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消耗普遍占比较高,都在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熔盐储能技术是利用熔盐高热容、高分解温度、高流动性、低腐蚀性... 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我国新能源转向全面推广的关键期,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首当其冲。目前国内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消耗普遍占比较高,都在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熔盐储能技术是利用熔盐高热容、高分解温度、高流动性、低腐蚀性等特点,以其作为储热介质,将谷时电或绿电等以热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再利用储存的热能放热进行工业生产的技术,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火力发电机组的调峰调频、供暖与余热回收利用等领域.目前对熔盐储热技术的研究普遍以太阳能光热发电为中心展开,探索熔盐储热技术如何在油田生产系统中得到应用,分析熔盐物性,研究其蓄热温度区间,适宜的加热方式、关键设备部件及系统工艺流程等,实现以较为低廉的谷时电加热熔盐进行储热放热循环,满足油田生产加热需求,提高油田绿电消纳水平,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绿色低碳 熔盐储热 油田生产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储热技术在火电机组调峰顶峰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段丽 郭爱武 梁双荣 《节能技术》 202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本文以某330 MW亚临界凝汽式机组为例,在分析机组不同运行负荷供汽能力的基础上,研究热再抽汽熔盐储热和电加热熔盐储热两种方式参与机组调峰顶峰运行时最大供汽量与调峰时长的关系;分析两种熔盐储热技术的差别和各自适用特点;对熔盐储... 本文以某330 MW亚临界凝汽式机组为例,在分析机组不同运行负荷供汽能力的基础上,研究热再抽汽熔盐储热和电加热熔盐储热两种方式参与机组调峰顶峰运行时最大供汽量与调峰时长的关系;分析两种熔盐储热技术的差别和各自适用特点;对熔盐储热技术在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运行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机组灵活性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技术 调峰顶峰运行 热电联产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盐储热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灵活运行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于靖雯 曹丽华 +1 位作者 王川 司和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9-221,共3页
为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一种熔盐储热耦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方式,并给出了灵活运行策略。结果表明,这种运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燃气能源利用率,并且可以根据终端用能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保证燃机高效运... 为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一种熔盐储热耦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方式,并给出了灵活运行策略。结果表明,这种运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燃气能源利用率,并且可以根据终端用能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保证燃机高效运行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启动、变负荷、停机过程中的燃机乏气余热进行储热,可操作性强。以终端供热情况为例,计算了耦合熔盐储热和未耦合熔盐储热时联合机组的经济收益,发现耦合熔盐储热时机组的运行收益是原来的11.8倍。提出的运行方式为高效灵活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灵活运行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盐储热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晓利 高继录 +3 位作者 李博 付强 张立业 王智 《节能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熔盐蓄热供能技术是新兴的供能技术,是引导清洁供能、改善环境、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储热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储能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本文基于自主研发建设的双罐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平台,研究提出了带有熔盐储... 熔盐蓄热供能技术是新兴的供能技术,是引导清洁供能、改善环境、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储热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储能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本文基于自主研发建设的双罐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平台,研究提出了带有熔盐储热的风、光、储一体化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开发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延伸,覆盖电/热/冷/水的带有熔盐储热的分布式能源多联供功能模块,并对系统用能进行了预测。系统具备多场景应用模式下的商业推广价值,为熔盐储热技术在供热制冷领域、热电解耦以及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 分布式能源 多联供 系统用能 热电解耦 综合智慧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盐在电化学冶金与储热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朱钊海潭 贾亚东 王明涌 《矿冶》 2025年第2期185-197,共13页
熔盐是由盐类化合物熔融形成的一类高温离子熔体,在电化学冶金、储热、材料合成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熔盐种类繁多、配比复杂,且存在严重的高温腐蚀性,因此不同的应用领域对熔盐种类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有较大差异。熔盐配方优选... 熔盐是由盐类化合物熔融形成的一类高温离子熔体,在电化学冶金、储热、材料合成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熔盐种类繁多、配比复杂,且存在严重的高温腐蚀性,因此不同的应用领域对熔盐种类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有较大差异。熔盐配方优选与物理化学性质解析是其应用性能的关键。本文归纳了熔盐电化学冶金技术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储热熔盐体系、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热能存储领域的应用潜力,展望了熔盐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对绿色低碳冶金发展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电化学 低碳冶金 熔盐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熔盐储热换热器流动传热特性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宋园园 周科 +3 位作者 鲁晓宇 李明皓 卫子钰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18-128,共11页
为进一步提升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并实现燃煤机组与电力系统的热电解耦,针对燃煤-熔盐耦合系统中储热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新型模块化熔盐储热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实际运行工况中的现场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熔盐侧换热系数... 为进一步提升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并实现燃煤机组与电力系统的热电解耦,针对燃煤-熔盐耦合系统中储热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新型模块化熔盐储热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实际运行工况中的现场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熔盐侧换热系数并对汽水系统的流动传热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基于流动网格系统法将汽水管束进行划分并建立流量分配和压降计算模型,将熔盐泵启动工况下实际测量的运行数据与程序计算得出的系统总压降进行对比,相对误差为2.13%,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计算分析了设计工况下汽水系统的压力分布、流量分配、出口汽温、管壁金属温度等特性参数,并进行热负荷受到扰动时的流动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熔盐泵不启动时,工质出口汽温为327.7℃;熔盐泵启动时,工质出口汽温为362.2℃;两种运行工况下系统总压降与最大管壁金属温度均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且不会发生流动不稳定的现象。该研究全面评价了熔盐储热换热器运行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耦合燃煤发电的熔盐储能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换热器 熔盐侧换热系数 流量分配 压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熔盐储热系统效率研究
13
作者 郑永辉 姚鹏飞 +3 位作者 张晓旭 张锦 刘翔 方永平 《能源工程》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了探讨熔盐储热系统对燃煤电厂效率提升的影响,本文归纳了用于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各种储能工艺和储能系统改造对火电机组效率影响的研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热力学模型的效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改造前后燃煤电厂的能量流和热力学参数... 为了探讨熔盐储热系统对燃煤电厂效率提升的影响,本文归纳了用于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各种储能工艺和储能系统改造对火电机组效率影响的研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热力学模型的效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改造前后燃煤电厂的能量流和热力学参数进行分析,总结出了熔盐储热系统的应用对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的计算方法。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为燃煤电厂进行熔盐储热系统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广和应用熔盐储热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改造 熔盐储热 效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加热储热技术在园区供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俊芬 虞启义 李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5期183-186,共4页
熔盐具有使用温度高、热稳定性强、高比热容和低饱和蒸汽压等优点,是优良的传热储能介质。工业园区通过大容量熔盐储能与供热/发电系统耦合,构建分布式储能-灵活供热供电系统,不仅可解决新能源电力大幅并网后的消纳问题,还为园区供热提... 熔盐具有使用温度高、热稳定性强、高比热容和低饱和蒸汽压等优点,是优良的传热储能介质。工业园区通过大容量熔盐储能与供热/发电系统耦合,构建分布式储能-灵活供热供电系统,不仅可解决新能源电力大幅并网后的消纳问题,还为园区供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文通过对某园区熔盐低碳供热示范项目分析,探究熔盐电加热、熔盐储能及蒸汽发生系统相关技术方案,为园区熔盐供热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供热 熔盐电加热器 熔盐储热 传热储能介质 供热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集成储热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杨海生 吴瑞涛 +3 位作者 李路江 唐广通 苗林 刘明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5-653,共9页
为了提高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熔盐进行储热的系统能效,建立了集成三罐熔盐储热系统的燃煤机组系统构型,并在典型储热-放热工况下对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和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THA工况下进行储热时,受汽轮机... 为了提高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熔盐进行储热的系统能效,建立了集成三罐熔盐储热系统的燃煤机组系统构型,并在典型储热-放热工况下对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和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THA工况下进行储热时,受汽轮机低压缸的最低蒸汽通流量限制,燃煤机组的输出功率最高可降低81.60 MW,占机组额定负荷的12.36%;而在50%THA工况下放热时,燃煤机组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52.45 MW,占机组额定负荷的7.95%;集成系统的等效循环效率受放热基准工况的影响,在50%THA工况下放热时的等效循环效率最大,可达75.35%,而在100%THA工况放热时的等效循环效率最小,为5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运行灵活性 熔盐储热 热力学性能 等效循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汽源加热熔盐储能模式在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中的分析研究
16
作者 冯垚飞 冯林魁 +5 位作者 卢可 王平 谷志德 赵凯 谢生璐 任艳男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熔盐储能对能量具有迁移性的特点,结合蒸汽品位、蒸汽分流比等影响参数分别对单汽源、多汽源加热储-释热策略下的调峰能力、热效率、等效往返效率及综合煤耗等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熔盐系统... 以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熔盐储能对能量具有迁移性的特点,结合蒸汽品位、蒸汽分流比等影响参数分别对单汽源、多汽源加热储-释热策略下的调峰能力、热效率、等效往返效率及综合煤耗等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熔盐系统储-释热特性得到了机组在储热、放热阶段热电特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储热模式下,单汽源、多汽源加热熔盐基本可以达到同样的调峰深度,多汽源加热储热策略下的热效率更高,提高蒸汽分流比有利于提升调峰深度;释热模式下,释热量一定,释热蒸汽为冷再蒸汽时,顶峰能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 多汽源 调峰 顶峰能力 热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式熔盐加热器内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东锋 赵四海 +7 位作者 张国龙 赵洋 王伟 倪平 张建元 吴波 雒青 王飞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7-1483,共7页
高温熔盐电加热器是储热系统中实现电热转换的核心设备,掌握内部温度分布特性是推动其结构优化的关键。文章建立了传统电阻式熔盐加热器计算模型,采用CFD软件,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和能量方程,研究了加热器内部温度分布特点,得到了电加... 高温熔盐电加热器是储热系统中实现电热转换的核心设备,掌握内部温度分布特性是推动其结构优化的关键。文章建立了传统电阻式熔盐加热器计算模型,采用CFD软件,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和能量方程,研究了加热器内部温度分布特点,得到了电加热器内部温度分布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流动方向上熔盐和管壁温差逐渐增加,而多组串联布置能够有效降低传热温差,在加热器连接处二者温差可从27℃降低至2℃;同时,由于内部加热管密集程度不一致,横截面内中心位置熔盐、电阻丝、填充材料温度明显高于边缘位置,且伴随着负荷的增加温度梯度也逐渐增加,当平均热流密度从5.71 W/cm^(2)增加至28.57 W/cm^(2)时,截面熔盐温差从49℃升高至68℃,可以看出,合理分配电加热管排布是降低截面温差、减小热应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 电加热器 数值模拟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火电厂灵活改造的卡诺电池储能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于博旭 韩瑞 +3 位作者 刘倩 廖志荣 巨星 徐超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1470,共10页
将储能技术与电厂改造技术相结合,能够在实现可再生能源稳定并网的同时解决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的问题。本工作将熔盐卡诺电池储能系统与火电厂灵活性改造相结合,基于典型600 MW亚临界燃煤电站,利用Aspen Plus搭建了电厂、热泵储热和抽汽... 将储能技术与电厂改造技术相结合,能够在实现可再生能源稳定并网的同时解决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的问题。本工作将熔盐卡诺电池储能系统与火电厂灵活性改造相结合,基于典型600 MW亚临界燃煤电站,利用Aspen Plus搭建了电厂、热泵储热和抽汽储热耦合的系统模型,分析了火储、火储-热泵联合及热泵三种储热形式在不同储热负荷下储能过程、释能过程及全过程的系统效率、调峰容量及调峰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不同储/释能负荷和方案下耦合系统的效率和调峰性能。研究表明,火储储热方式能够在电厂低负荷运行时实现更高的耦合系统效率。热泵储热方式的调峰性能表现更优,其单位储热负荷的最大调峰容量相较于火储储热方式可以提高69%。增加储热模块能够在仅损失少量耦合系统运行效率时显著提高电厂的调峰性能,当电厂满负荷运行且储/释热负荷均为90 MW时,通过火储-热泵联合储热可以使得调峰容量和调峰深度分别增加78.29 MW和13.04%,此时系统效率仅降低0.16%。储能过程抽取中压缸的再热蒸汽并在其释热后送回除氧器,释能过程中通过旁路将部分给水加热送入锅炉,这种火储储热的耦合方式兼顾了蓄热量、调峰容量、调峰深度以及循环效率,是一种优选的耦合方案。本工作有助于指导利用熔盐卡诺电池对火电厂进行灵活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诺电池 火电厂灵活性改造 熔盐储热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究
19
作者 郭磊 张迪 +1 位作者 米嘉昊 李鹏宇 《太阳能》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方式。以温度匹配、能量梯级利用为原则,将采用三熔盐储热罐的储热系统与燃煤机组和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耦合,建立了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并通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方式。以温度匹配、能量梯级利用为原则,将采用三熔盐储热罐的储热系统与燃煤机组和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耦合,建立了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并通过考虑燃煤机组常规调峰能力和改造成本,以能量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对该互补发电系统的参数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储热时长增加,光-煤-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先增加后下降;当储热时长为350 min时,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达到最大值,为88.82%;单日净节煤量为36.49 t,这表明燃煤机组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储热系统结合后,具有较好的调峰性能和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燃煤机组 熔盐储热 储热系统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调峰 能量利用率 互补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永乐 张晓明 +2 位作者 吴玉庭 鹿院卫 马重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19-325,共7页
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到低谷电加热熔盐储热供暖领域,搭建熔盐电磁感应加热实验系统,以感应加热器为研究对象,探究熔盐以及线圈冷却水在不同熔盐流速和线圈电流工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计算加热效率和冷却水热损失率。结果表明:电磁感... 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到低谷电加热熔盐储热供暖领域,搭建熔盐电磁感应加热实验系统,以感应加热器为研究对象,探究熔盐以及线圈冷却水在不同熔盐流速和线圈电流工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计算加热效率和冷却水热损失率。结果表明:电磁感应加热器可以快速加热熔盐,熔盐温升主要集中在开始加热80~240 s之间,温升速率在100 s时最大;改变线圈电流或熔盐流速,可以产生不同终温的熔盐,流速0.177 m/s时,熔盐在不同电流下出口温度分别为201.452℃、203.891℃、207.599℃、212.975℃和221.454℃;熔盐流速一定,熔盐和线圈冷却水吸热量随线圈电流的增加而升高;线圈电流不变,熔盐吸热量随流速的增加而升高、线圈冷却水吸热量随流速增加而降低;熔盐流速0.296 m/s、线圈电流600A时,熔盐加热效率为69.28%,线圈冷却水热损失率为1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储热供暖 电磁感应加热 线圈电流 流速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