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游客中心功能配置与规模计算研究
1
作者 徐志昊 罗奇 汪攀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游客中心作为旅游景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因目前已有的建设标准不够完善,建设中存在功能配置不合理以及面积配比失衡造成空间资源上的浪费等现象。通过归纳以往国内外游客中心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实地调研,以游客量为核心数据,引入旅游地生命... 游客中心作为旅游景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因目前已有的建设标准不够完善,建设中存在功能配置不合理以及面积配比失衡造成空间资源上的浪费等现象。通过归纳以往国内外游客中心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实地调研,以游客量为核心数据,引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复合体建筑的概念,试图系统性地提出游客中心功能选配以及规模估算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以实际算例加以佐证,为今后游客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规模估算 功能配置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游客中心,华阴,陕西,中国 被引量:1
2
作者 庄惟敏 张葵 +4 位作者 陈琦 章宇贲 张广源 王成刚 Dandan WANG 《世界建筑》 2015年第10期70-75,共6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色雄奇瑰伟,风姿独具,大气磅礴。考虑到华山的这种磅礴气势以及它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历史传承,我们采用了尊重自然、尊重华山的设计理念。设计首先严格遵循了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其次也充分考虑了华山未... 华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色雄奇瑰伟,风姿独具,大气磅礴。考虑到华山的这种磅礴气势以及它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历史传承,我们采用了尊重自然、尊重华山的设计理念。设计首先严格遵循了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其次也充分考虑了华山未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可能性。考虑到大量游客来此旅游都是为了观仰华山。而游客中心仅仅是为其观山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在设计立意上。整个建筑体现了"宜小不宜大、宜藏不宜露"的原则。建筑匍匐在华山脚下,融入用地的自然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导游服务 磅礴气势 世界自然遗产 历史传承 人文景观 TOURIST 设计立意 landscape 咨询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所·微介入·融合——徐州泉山森林公园游客中心及阳光广场建筑创作 被引量:2
3
作者 祁斌 《建筑技艺》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徒步行走在这样一个纯粹自然的环境中.身心完全放松。满眼的绿色,充耳的鸟鸣,深呼吸一口带着泥土和树木混合味道的空气.顿感身心被放空般轻盈。创作的思考籍此回归原点,抛开一切模式化的思维,静静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 徒步行走在这样一个纯粹自然的环境中.身心完全放松。满眼的绿色,充耳的鸟鸣,深呼吸一口带着泥土和树木混合味道的空气.顿感身心被放空般轻盈。创作的思考籍此回归原点,抛开一切模式化的思维,静静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建筑对于环境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创作 游客中心 森林公园 广场 阳光 徐州 场所 模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龙雪山风景区游客中心选址与SWOT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波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4期45-46,共2页
根据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景区内的游客中心需要重新选址建设,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甘海子游客接待中心、老收费站、老机场和旅游文化学院周边四处选址地点,分别从区域交通格局、旅游发展格局、景观生态格局和潜在开发格局四个角... 根据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景区内的游客中心需要重新选址建设,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甘海子游客接待中心、老收费站、老机场和旅游文化学院周边四处选址地点,分别从区域交通格局、旅游发展格局、景观生态格局和潜在开发格局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选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SWOT分析 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游客中心
5
作者 庄惟敏 陈琦 +1 位作者 张葵 章宇贲 《世界建筑》 2011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2011年5月,华山游客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主创建筑师,回顾近3年来的设计过程,记录如下。 2008年仲夏,第一次接触到华山游客中心项目的时候,经了解,该项目已经进行过数轮的投标与设计竞赛,并且其中一个酷似人民大会堂的体量宏大的方... 2011年5月,华山游客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主创建筑师,回顾近3年来的设计过程,记录如下。 2008年仲夏,第一次接触到华山游客中心项目的时候,经了解,该项目已经进行过数轮的投标与设计竞赛,并且其中一个酷似人民大会堂的体量宏大的方案已经得到了业主中某些人一定程度的青睐。承接该项目设计工作后,我们首先详细踏勘了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华山 人民大会堂 设计过程 设计竞赛 设计工作 建设用地 建筑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牛首山景区游客中心,南京,中国
6
作者 王建国 朱渊 +1 位作者 姚昕悦 吴云鹏 《世界建筑》 201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牛首山景区是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文化项目,以长期安奉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为主题。本项目是牛首山东麓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既是景区接待量最大的游客中心,也作为公共广场为城市服务。设计在建筑意向上体现佛教文化主题,总... 牛首山景区是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文化项目,以长期安奉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为主题。本项目是牛首山东麓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既是景区接待量最大的游客中心,也作为公共广场为城市服务。设计在建筑意向上体现佛教文化主题,总体抽象撷取简约唐风,回应社会和公众所预期的集体记忆。形态上合理利用地形特点,采用两组连续折叠的建筑体量布局,高低错落、虚实相间,是对山形的呼应和江南灵秀婉约气质的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首山 佛顶骨舍利 景区游客 公共广场 游客中心 建筑意 摩尼 建筑体量 集体记忆 释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的空间吟说——谈安徽九华山佛文化展示中心暨景区游客中心设计
7
作者 王迪 张天宇 《华中建筑》 2010年第3期77-80,共4页
在"九华山佛文化展示中心暨景区游客中心"项目的设计中,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并以代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最高成就之一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安排组织空间序列,形成仪式化的行程编排,... 在"九华山佛文化展示中心暨景区游客中心"项目的设计中,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并以代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最高成就之一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安排组织空间序列,形成仪式化的行程编排,以求获得一种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心理的空间吟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空间设计 借景 对景 框景 夹景 空间序列 起、承、转、合 安徽九华山佛文化展示 景区游客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的建筑——西昌邛海泸山景区游客中心
8
作者 郑勇 肖迪佳 《建筑技艺》 2018年第12期70-77,共8页
西昌邛海泸山景区游客中心选址在西昌市邛海湿地西北侧的三期入口区域,项目用地北临民族大道,南至海河,西临观海路,东接湿地三期入口。整个游客中心建筑面积约3 000m^2,项目规模虽小,但因其紧邻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且距离崔愷院士设计的... 西昌邛海泸山景区游客中心选址在西昌市邛海湿地西北侧的三期入口区域,项目用地北临民族大道,南至海河,西临观海路,东接湿地三期入口。整个游客中心建筑面积约3 000m^2,项目规模虽小,但因其紧邻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且距离崔愷院士设计的火把广场很近,是西昌市打造邛泸5A景区的标志性项目,因此项目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城市地标建筑的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建筑面积 西昌市 邛海 景区 生长 湿地公园 入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中心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以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为例
9
作者 孙晶晶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这一新兴行业开始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并带动着游客中心建筑的建设。然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浪潮的出现使得如今游客中心建筑的设计规行矩步、如出一辙,既忽略了历史文化传统,又丧失了地域民族特色。面对现状,众...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这一新兴行业开始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并带动着游客中心建筑的建设。然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浪潮的出现使得如今游客中心建筑的设计规行矩步、如出一辙,既忽略了历史文化传统,又丧失了地域民族特色。面对现状,众多建筑设计师追本溯源,开始关注建筑差异性,促使当今的游客中心设计向地域性方向迈进。如今,建设者们愈发重视对游客中心建筑地域性设计原则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地域性设计原则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我国成功游客中心案例,总结地域性设计策略,希望能为游客中心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地域性 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游客中心设计——以柳叶湖停车场及湘西北旅游集散中心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亮 魏春雨 《中外建筑》 2012年第12期90-92,共3页
本文结合柳叶湖停车场及湘西北旅游集散工程实例,结合对地形环境的思考与分析,对柳叶湖停车场及湘西北游客集散中心建筑的规划、布局、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细节进行概括性阐述。初步提出游客中心设计的地域性、要与自然景观环境的契合。
关键词 游客中心 集散广场 地域性 地形形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旅游建筑造型的诗意建构——以沙坡头游客中心及庐山西海服务码头群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才勇 《建筑技艺》 2016年第9期96-101,共6页
伴随近年来国民旅游的普遍化、多元化及快速化发展,大众观光的"门票旅游时代"开始向深度休闲度假的"泛旅游时代"迅速转变,旅游过程中的综合体验需求也在促使游客配套建筑的不断升级,从最初提供单一的旅游信息服务的小空间,逐渐发展... 伴随近年来国民旅游的普遍化、多元化及快速化发展,大众观光的"门票旅游时代"开始向深度休闲度假的"泛旅游时代"迅速转变,旅游过程中的综合体验需求也在促使游客配套建筑的不断升级,从最初提供单一的旅游信息服务的小空间,逐渐发展成为集合接待、展示、交通枢纽、商业娱乐的新型旅游综合体,"游客中心"已不仅作为一种服务设施的存在,其设计质量、文化内涵都将影响游客的旅游心情与体验品质。旅游建筑的"造型语言"旅游景区服务类建筑有其独特的地域展示性,通过开发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这是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信息服务 游客中心 建筑造型 旅游景区 沙坡头 码头 山西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肯湖游客中心,厄德斯赫格,瑞典 被引量:1
12
作者 项琳斐 《世界建筑》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瑞典东约特兰省野生动物保护区托肯湖的游客中心竞赛,要求建筑既要隐匿在环境中,又要具有让人惊叹的形象。 获胜方案将入口小心翼翼地布置在森林和湖泊的边界。
关键词 游客中心 瑞典 野生动物保护区 建筑 布置 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更新·生长与融合——以呼和浩特市大召片区游客中心设计研究为例
13
作者 王思雨 韩瑛 李昊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5期68-69,共2页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各城市的旅游街区。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大召片区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与大召片区游客中心设计之间的传承与更新,以及大召片区游客中心与周边...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各城市的旅游街区。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大召片区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与大召片区游客中心设计之间的传承与更新,以及大召片区游客中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文化 旅游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堡城堡游客中心,海德堡,德国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克斯.杜德勒 李菁 《世界建筑》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拣拾场地内现存的历史建筑元素并对它们进行重新解释,新的游客中心以一种保守的方式融入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堰坝系统之中。在收银台和商店所在的区域,还设有一个卫生区和围绕主要功能区的办公室。建筑的开口符合内部的功能,同... 通过拣拾场地内现存的历史建筑元素并对它们进行重新解释,新的游客中心以一种保守的方式融入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堰坝系统之中。在收银台和商店所在的区域,还设有一个卫生区和围绕主要功能区的办公室。建筑的开口符合内部的功能,同时也为面向城堡群的视野提供了景框。辅助功能,比如技术用房和楼梯间,位于2m厚的拱腹之内。立面采用的是当地非常典型的红色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中心 海德堡 城堡 德国 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元素 辅助功能 红色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湖游客中心的体验性设计策略
15
作者 孙子辰 贾晓浒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5期46-47,共2页
以体验性设计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游客中心的体验性设计概念进行阐释,并分析游客中心旅游体验的类型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游客中心设计和体验旅游相关理论,对游客中心体验性设计策略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镜湖 游客中心 体验性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景区游客中心规划建筑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晓巍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8期212-213,共2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旅游休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风景区的游客中心的建立意味着旅游业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助旅游阶段,由此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因此,游...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旅游休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风景区的游客中心的建立意味着旅游业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助旅游阶段,由此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因此,游客中心规划是否合理,修建质量的好坏,对景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针对风景区游客中心的规划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游客中心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泰坦尼克号贝尔法斯特游客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丹 《城市建筑》 2012年第7期37-42,共6页
2012年3月31日,由CivicArts/Eric R Kuhne&Associates与Todd Architects联合设计的泰坦尼克号贝尔法斯特游客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历时7年的设计、建造.该中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以泰坦尼克为主题的景点以及北爱尔兰最大的旅游项目。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 游客中心 贝尔 英国 联合设计 ERIC 对外开放 旅游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与综合性——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筠之 查金荣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当前,全国各地景区的游客量迎来巨大增长,游客中心发挥的作用愈加综合,扮演多重角色。本文以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为例,浅析此类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作为那拉提景区基础设施建筑,在功能和交通组织上具有特殊性和复... 当前,全国各地景区的游客量迎来巨大增长,游客中心发挥的作用愈加综合,扮演多重角色。本文以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为例,浅析此类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作为那拉提景区基础设施建筑,在功能和交通组织上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将该项目置于“形式逻辑”“功能统合”“交通组织”3个关键词下进行解读。游客中心以融入当地特色景观的姿态,成为景区标志性的符号;作为一个复合功能的建筑,以合理的形式统合各种功能;同时承担着交通枢纽的作用,组织多重交通流线,以确保游客出入景区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游客中心 地域性 标志性 业态复合 交通枢纽 场站设计 那拉提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赤水游客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浩波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5期64-69,共6页
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赤水游客中心位于贵州省黔北地区的赤水市复兴镇的长江半岛西北端,基地占地面积约13.8hm^2,北接赤水旅游大道,南靠陡峻山峰,东依起伏的群山,西朝蜿蜒壮阔的赤水河,是一片依山傍水、生长着红色丹霞石,有着复杂地... 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赤水游客中心位于贵州省黔北地区的赤水市复兴镇的长江半岛西北端,基地占地面积约13.8hm^2,北接赤水旅游大道,南靠陡峻山峰,东依起伏的群山,西朝蜿蜒壮阔的赤水河,是一片依山傍水、生长着红色丹霞石,有着复杂地形地貌特征的山地场址:场地主体呈现为由北向南逐级走高的平行台地,有着由西北向东南的明确的斜向山脊线:基地的醒目特质系北部起伏平缓的开澜地与南部突兀山峰的交接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游客中心 赤水市 黔北地区 占地面积 地貌特征 复杂地形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交通组织模式的设计思路
20
作者 刘浩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0期363-363,369,共2页
合理的交通组织不仅是游客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目前游客中心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从研究思路的框架着手,提出了游客中心内外交通组织与区域路网整体性设计的思路,以寻求游客中心交通组织模式的设计之道。
关键词 游客中心 内外结合 区域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