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王福利 苏渲迪 +2 位作者 王玉瑾 冉洁 夏多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眼表疾病,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眼睑美容手术、肿瘤及其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常引发异物感、流泪、眼痛、视物疲劳等不适,这些眼部持续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眼表疾病,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眼睑美容手术、肿瘤及其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常引发异物感、流泪、眼痛、视物疲劳等不适,这些眼部持续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可用于临床诊断,新型单克隆抗体D2-40作为扩张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病理诊断中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既往的研究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各异,传统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结膜损伤,近年来有报道提出,抗VEGF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有效且并发症小。文章对这一少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一些基本情况做一综述,以期对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 D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研究进展
2
作者 字颖 施雨辰 施荣杰 《临床荟萃》 202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由异常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引起的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罕见疾病。以肺部受累最为常见,临床特征性表现为肺部囊性破坏、乳糜积液和腹部肿瘤(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淋巴管平滑肌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由于该...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由异常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引起的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罕见疾病。以肺部受累最为常见,临床特征性表现为肺部囊性破坏、乳糜积液和腹部肿瘤(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淋巴管平滑肌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由于该病的罕见性,其诊断及治疗为临床工作亟待攻克的难题。本文就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生物标志物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异位支气管源性囊肿二例
3
作者 孙恒 赵名君 倪志福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例误诊为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的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婴幼儿首次均因发现颈部包块入院,均误诊为颈部淋巴管... 目的探讨婴幼儿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例误诊为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的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婴幼儿首次均因发现颈部包块入院,均误诊为颈部淋巴管瘤,行淋巴管瘤硬化剂注射术。因颈部包块未完全消退,再次入院后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随访至今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虽然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较少见,颈部淋巴管瘤相对常见,但对于新生儿以颈部包块就诊时应考虑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可能,特别是对诊断性穿刺结果有疑问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仔细查体、全面分析,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颈部疾病 误诊 淋巴管 婴幼儿 术后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丹 郭磊 +4 位作者 王亮 周洁 刘壮 李静 张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微囊型病变则在超声引导下直接弥散性注射泡沫硬化剂。以临床表现、术后超声检查或MRI表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LMs患儿中,巨囊型LMs 12例、混合型LMs 11例、微囊型LMs 2例,平均治疗次数为1.4次。所有患儿均随访6~12个月,其中显效18例、有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未能获得临床改善3例(混合型2例、微囊型1例)。1例患儿因合并囊内出血而出现病变肿胀,后自行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溃疡、疼痛、感染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17例LMs在一次治疗中获得了有效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LMs安全有效,且外观恢复满意,可作为巨囊型和混合型LMs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儿童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血管淋巴管瘤1例
5
作者 张燕宁 许少策 +3 位作者 谢龑峰 冯彦虎 王祥 王鹏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1-653,共3页
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腺、脾脏和下肢,很少发生在胃肠道。2020年我们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治疗1例直肠血管淋巴管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1个... 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腺、脾脏和下肢,很少发生在胃肠道。2020年我们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治疗1例直肠血管淋巴管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就诊于我科,无便血、里急后重。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及粪检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血管淋巴管 阳性体征 肿瘤标志物 血生化 CA125 临床资料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淋巴管新生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梦洁 朱玉莹 张建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9-544,共6页
角膜淋巴管新生在眼部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角膜是一种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组织,这种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状态对角膜的透明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然而,一些疾病或创伤可能引起角膜血管和淋巴管的新生,从而破坏角膜的结构和功能... 角膜淋巴管新生在眼部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角膜是一种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组织,这种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状态对角膜的透明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然而,一些疾病或创伤可能引起角膜血管和淋巴管的新生,从而破坏角膜的结构和功能。尽管已有多种针对角膜血管新生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但尚无特异性针对角膜淋巴管新生的药物。因此,本综述将介绍与角膜淋巴管新生相关的因素,探讨与之相关的眼部疾病,同时对目前的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淋巴管新生相关的眼部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为基于角膜淋巴管新生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淋巴管新生 淋巴管新生相关因子 眼部疾病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的B超/CT图像表现及诊断(附11例分析)
7
作者 娄琰琰 刘元涛 +2 位作者 许宗兰 田永会 郝长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的B超/CT图像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8例为女性,3例为男性;发病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2 d~4 a;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腹部肿物、... 目的总结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的B超/CT图像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8例为女性,3例为男性;发病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2 d~4 a;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腹部肿物、腹胀、无症状各1例。B超/CT检查:单房型囊状淋巴管瘤3例,多房型囊状淋巴管瘤8例;淋巴管瘤位于一个区域9例,累及腹腔内2个区域1例,累及颈部和腹腔1例;直径3.3 cm×3.4 cm~18.5 cm×5.8 cm;9例呈液性低密度(密度均匀一致),1例为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可见脂性密度灶,部分病灶内见点状钙化密度影),1例囊实性占位病变。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剥除淋巴管囊肿,其中10例在囊壁完整有张力情况下剥除,1例行肠系膜囊肿引流+肠系膜肿瘤切除术。11例随访4个月~9 a,均未复发。结论腹腔脏器外囊状淋巴管瘤B超/CT检查提示为囊性、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尚清,沿解剖间隙蔓延,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多房者囊壁及间隔菲薄,无血流信号;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囊状淋巴管 腹痛 B超检查 CT检查 腹膜淋巴囊肿剥除术 肠系膜淋巴囊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深淋巴管的分布及其与肝浅淋巴管的交通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1 位作者 王金平 冷志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肝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的交通 ,以及肝淋巴管的交通在肝脏病理学方面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采用普鲁士蓝注射、厚片透明和组织切片的方法 ,在 52例小儿和 8例胎儿的肝脏对肝淋巴管作了形态学观察。结果 :肝深淋巴管包括小叶间... 目的 :探讨肝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的交通 ,以及肝淋巴管的交通在肝脏病理学方面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采用普鲁士蓝注射、厚片透明和组织切片的方法 ,在 52例小儿和 8例胎儿的肝脏对肝淋巴管作了形态学观察。结果 :肝深淋巴管包括小叶间淋巴管和小叶下淋巴管 ,分别位于门管区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小叶下静脉的外膜内。星状浅淋巴管和少数区域淋巴管经肝表面的小凹或裂隙注入小叶间淋巴管。阻断肝深淋巴管时 ,注射剂经肝深淋巴管返流入肝浅淋巴管。结论 :肝浅淋巴管和肝深淋巴管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交通关系。当肝深淋巴管引流受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分布 形态 淋巴管 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癌淋巴管血管侵犯发生机制及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马国洪 刘羽 +1 位作者 李勇 王辰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112-114,F0003,共4页
淋巴管血管侵犯(LVI)包括血管侵犯和淋巴管侵犯。血管侵犯主要与癌细胞侵袭、肿瘤微环境、病理性血管生成等过程有关。在血管侵犯过程中,需要肿瘤微环境内免疫细胞、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类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依次完成... 淋巴管血管侵犯(LVI)包括血管侵犯和淋巴管侵犯。血管侵犯主要与癌细胞侵袭、肿瘤微环境、病理性血管生成等过程有关。在血管侵犯过程中,需要肿瘤微环境内免疫细胞、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类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依次完成增殖、侵袭和内渗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可能通过促进病理性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为癌细胞侵袭脉管系统创造机会。癌细胞的淋巴管侵犯是主要通过破坏淋巴内皮屏障、诱导细胞连接不稳定及淋巴管入口形成等步骤实现。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影响黏附连接处VE-钙黏蛋白的表达增加淋巴管通透性,使其更易于被癌细胞侵入;癌细胞促使淋巴管内皮层形成孔隙,诱导淋巴管壁形成通道,使整个癌细胞簇可以到达淋巴管腔。LVI在胃肠癌预后预测方面有重要价值。LVI可预测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癌预后,LVI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在淋巴结检出数量达标不足(<16个)的pN0胃癌患者中,合并有LVI阳性的患者预后差;LVI阳性同时出现神经受侵或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Q成员1低表达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血管侵犯 肿瘤微环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预后 胃癌 结肠癌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淋巴管造影技术在猫乳糜胸诊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康博 郭瑞泽 张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90-4899,共10页
乳糜胸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继而引起乳糜进入胸腔的疾病,保守治疗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鉴于不同猫的胸导管解剖结构差异大,在胸导管结扎前对猫胸导管及其分支进行造影成像是外科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 乳糜胸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继而引起乳糜进入胸腔的疾病,保守治疗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鉴于不同猫的胸导管解剖结构差异大,在胸导管结扎前对猫胸导管及其分支进行造影成像是外科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技术在犬猫淋巴管造影中的逐步应用,各种CT淋巴管造影方法被提出。本文汇总了目前猫乳糜胸诊疗中的CT淋巴管造影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淋巴管造影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海云 程永波 解璇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在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对60例结直肠息肉和18例结直肠癌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进行计数,分析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在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对60例结直肠息肉和18例结直肠癌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进行计数,分析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中LVD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中LVD显著高于结直肠息肉[(6.7±1.3)个vs(3.5±1.1)个,P<0.001]。不同类型的结直肠息肉中,炎性息肉中LVD低于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病变[(2.1±0.7)个vs(3.6±0.7)个,(4.1±1.1)个,P<0.05]。直径≥10 mm的息肉中LVD高于直径<10 mm的息肉[(3.6±1.1)个vs(2.7±1.0)个,P<0.05]。伴有异形增生的息肉中LVD显著高于不伴有异形增生的息肉[(4.0±1.0)个vs(3.0±1.0)个,P<0.001]。而LVD在不同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D有可能作为反映结直肠息肉预后的重要指标,为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随访间隔与结直肠癌的预测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癌 淋巴管密度 LYVE-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内涵及促进因素
12
作者 赵汉青 刘静远 +3 位作者 李焰 孙沛 徐凯峰 程重生 《叙事医学》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目的分析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患者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及生命质量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创伤后成长的内涵及促进因素。方法2021年10月,通过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世界卫生... 目的分析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患者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及生命质量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创伤后成长的内涵及促进因素。方法2021年10月,通过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登记在册的226例LAM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及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并探究三者间的关系;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索参与上述研究的患者中筛选出的9例LAM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内涵及促进因素。结果LAM患者表现出中等水平的创伤后成长和生命意义感,生命质量水平高于罕见病群体的平均水平;LAM患者的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生命意义感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呈两两正相关,且生命意义感在创伤后成长和生命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LAM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表现在人生感悟、与他人的关系、新的可能性和自我转变4个方面,通过调节认知、合理应对、社会支持、贡献他人,可以促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结论通过促进LAM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创伤后成长 生命质量 生命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贺新玉 张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2163-2169,共7页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例确诊肺癌性淋巴管炎且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例确诊肺癌性淋巴管炎且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总积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血氧分压(P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肺弥散功能和咳嗽、气喘、发热、口渴、面红、便结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EGF、CEA、CA125、CYFRA21-1、CRP、PCT、IgA、IgG、IgM、CD_(3)^(+)、CD_(4)^(+)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PO2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CO_(2)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程度骨髓抑制、皮肤反应、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可缓解,2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性淋巴管 痰热清注射液 清金化痰汤 痰热壅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淋巴管生成的内源性调控因素及新生淋巴管相关眼表疾病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子然 李柯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正常角膜无血管和淋巴管。角膜感染、化学烧伤、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性刺激可破坏促淋巴管生成因素与抗淋巴管生成因素间的平衡,致使淋巴管从角膜缘向角膜中央延伸。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与多种调控因素及细胞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深入研究... 正常角膜无血管和淋巴管。角膜感染、化学烧伤、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性刺激可破坏促淋巴管生成因素与抗淋巴管生成因素间的平衡,致使淋巴管从角膜缘向角膜中央延伸。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与多种调控因素及细胞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并阐明角膜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将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炎症性疾病、干眼症和肿瘤转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本文综述了角膜淋巴管生成的内源性调控因素及新生淋巴管相关眼表疾病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新生淋巴管 内源性调控因素 眼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气并调治疗以淋巴液渗出为主症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1例
15
作者 闵川 谭华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88-190,共3页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是一种诱发于其他疾病的淋巴管扩张性皮肤疾病,其临床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病理学检查前极易误诊。西医治疗方法多样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治疗方案。本文介绍1例以津气并调为治法论治的以淋巴液渗出为主症的外阴获得性淋巴...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是一种诱发于其他疾病的淋巴管扩张性皮肤疾病,其临床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病理学检查前极易误诊。西医治疗方法多样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治疗方案。本文介绍1例以津气并调为治法论治的以淋巴液渗出为主症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医案。初诊前患者已于外院确诊为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其以外阴渗液的主症,可将其归属为中医学“水饮病”范畴,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津液运化失司、正气亏虚水液调摄失司,治疗上予参苓白术散强卫气助运化、五苓散加黄芪调三焦补中气,最终获效甚佳。本案以“以证统病,祛邪扶正”为指导思想论治罕、少疾病,其中医诊疗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 水饮病 津气并调 参苓白术散 五苓散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临床分析
16
作者 焦玉浩 陈程浩 +5 位作者 李三林 郭向峰 曹佳捷 熊祎 狄奇 申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8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眼眶周淋巴管畸形的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收治的儿童眼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儿出生后发现右眼肿胀,先后误诊为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分别进行硬化治疗和动静脉... 目的探讨眼眶周淋巴管畸形的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收治的儿童眼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儿出生后发现右眼肿胀,先后误诊为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分别进行硬化治疗和动静脉畸形组织胶栓塞,症状有所缓解,但间断反复发作。经过完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在超声引导下局部穿刺眶周囊腔术中抽出淋巴液确诊为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时间11年。确诊后经过硬化治疗联合西罗莫司治疗后,患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未再次复发。结论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易误诊,需要联合影像检查和多学科团队进行共同评估,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周 淋巴管畸形 误诊 动静脉畸形 硬化疗法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六例误诊分析
17
作者 杨慧 崔静 +4 位作者 苏丹妮 吕玲 刘思萌 姚玉芳 陈永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2月初诊误诊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因大阴唇及大阴唇外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充满... 目的 探讨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2月初诊误诊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因大阴唇及大阴唇外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充满液体水疱,部分水疱因摩擦后破裂,局部表现为鲜红色糜烂面就诊,病程3个月~4年。就诊初期误诊为尖锐湿疣3例、生殖器疱疹2例、血管角皮瘤1例,误诊时间2 d~5个月。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为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均给予液氮冷冻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例复发,4例未复发。结论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组织病理学检查前易误诊。当患者因外阴水疱、丘疹、结节就诊时,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手术史,掌握疾病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及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减少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早期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 误诊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血管角皮瘤 冷冻疗法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生成在心肌损伤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
18
作者 吴家玮 杨向群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成熟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减少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死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淋巴引流在心肌再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促进淋巴管的生成可及时控制和消退炎症反应,... 成熟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减少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死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淋巴引流在心肌再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促进淋巴管的生成可及时控制和消退炎症反应,有利于心脏的修复与再生。反之,若淋巴管功能缺损,则心肌水肿和纤维化加重。因此,了解心脏淋巴管的生成过程及其机制十分重要。笔者综述了心脏淋巴管的基本结构、来源以及功能,淋巴引流在心肌损伤后的作用,并总结了几种与淋巴管生成有关的分子机制,为从淋巴系统的角度促进心肌再生提供潜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心肌梗死 心肌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
19
作者 王梦 孟婷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总结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无创机械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改善低氧血症、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select bronchial occlusion,SBO)治疗难治性气胸、特殊药物西罗莫司的用药护理、开展个性化的早期肺... 总结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无创机械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改善低氧血症、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select bronchial occlusion,SBO)治疗难治性气胸、特殊药物西罗莫司的用药护理、开展个性化的早期肺康复训练指导。经过30 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成功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气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孟晓瑜 田美丽 高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周边区LVD(P-LVD)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及P=0.033),且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肿瘤中心区LVD(I-LVD)则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均无关。结论 P-LVD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检测LYVE-1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为进一步临床制定抗淋巴管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 预后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