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4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企业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探讨
1
作者 于智博 卢艳琳 +3 位作者 周娟 顾超珲 吴萌西 郭璐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提升国有企业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必须重视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同推进、相互促进。油气田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针对产业链各环节构建...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提升国有企业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必须重视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同推进、相互促进。油气田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针对产业链各环节构建相应的、可量化的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对企业发展能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系统科学、业务主导、持续完善三大原则,构建油气田公司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结合业务类型特点和功能定位,将油气田所属企业划分为四大板块,分类建立通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②以通用指标为主、个性指标为辅的原则,选取生产板块26项指标、市场竞争板块20项指标、保障板块20项指标和科研板块23项指标的全覆盖指标体系;③明确主要指标的定义和计算说明。结论认为,针对各产业链环节构建相应的、可量化的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对油气田企业进行全面诊断,客观评价企业价值贡献,查找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管理向精细化和精益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公司 企业发展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盈利能力 竞争能力 可持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的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建设
2
作者 宋旭 李宏斌 +3 位作者 单吉全 章瑞 王永东 许斌 《天然气与石油》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油气田地面方案设计涉及的油气田类型、工程类型、设计专业、成果资料类型等众多,方案设计工作专业度高、难度大且复杂,方案设计质量过于依赖个人工作经验,存在方案成果共享、再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亟需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以地... 油气田地面方案设计涉及的油气田类型、工程类型、设计专业、成果资料类型等众多,方案设计工作专业度高、难度大且复杂,方案设计质量过于依赖个人工作经验,存在方案成果共享、再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亟需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以地面工程知识体系为基础,基于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融合技术构建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以实现智能检索、智能辅助设计、智能辅助审查等应用场景,自动推荐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周边环境、采标、相似工艺方案、审查要点、历史专家意见,自动抽提项目报告中的关键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主要工程量,智能推送对比分析结果等应用。通过在北一区断西东块二类抗盐聚合物产能建设项目方案和龙西地区塔21-4区块产能建设方案的试用验证,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可节约资料检索耗时,实现“一键即得”,提升自查自审质量、有效减少项目多轮审查频次,实现项目资料在线管理、共享应用,提高设计、审查工作效率超50%,有效提高方案设计审查工作质效。油气田地面方案智能平台可为类似油气田地面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地面方案设计 知识图谱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浅析
3
作者 王鹏里 鱼涛 +4 位作者 郭志强 张晓飞 马锐 杨博 屈撑囤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标准,探讨了国际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策略,包括处理后石油烃和含水率的限制标准,比较了各国标准中的不同点。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检测项目和限值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提... 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标准,探讨了国际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策略,包括处理后石油烃和含水率的限制标准,比较了各国标准中的不同点。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检测项目和限值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完善含油污泥管理和处理处置体系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我国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含油污泥 标准化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D多层管柱探伤测井技术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
4
作者 武林芳 马焕英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MTD多层管柱探伤测井技术目前是海上油气田多层管柱完整性评价的主流技术,该技术利用近场脉冲涡流原理检测多层管柱电磁感应信号的变化来评价各层管柱的剩余壁厚及损伤情况。该技术在海上油气田取得了成功应用,实现了三层管柱的损伤级... MTD多层管柱探伤测井技术目前是海上油气田多层管柱完整性评价的主流技术,该技术利用近场脉冲涡流原理检测多层管柱电磁感应信号的变化来评价各层管柱的剩余壁厚及损伤情况。该技术在海上油气田取得了成功应用,实现了三层管柱的损伤级别定量评价,确定管柱变形深度位置及排查井下管柱的居中度,与噪声技术组合测试可精准获得浅层管柱的漏失位置,为修井作业提供有力依据,提高了作业时效,盘活低产低效井,助力油气田增储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管柱探伤测井技术 海上油气田 技术应用 套管居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油气成藏富集新认识与大型油气田发现
5
作者 薛永安 杨海风 +3 位作者 黄志 徐春强 许鹏 李龙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9,共12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规模性构造圈闭钻探殆尽、在产油田资源接替不足的挑战,近20年间利用丰富的地质、钻井、化验和地震资料,在浅层新近系和深层潜山勘探领域进行持续攻关,分别形成了“汇聚脊”控藏和“湖盆成气”地质新认识。“汇... 针对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规模性构造圈闭钻探殆尽、在产油田资源接替不足的挑战,近20年间利用丰富的地质、钻井、化验和地震资料,在浅层新近系和深层潜山勘探领域进行持续攻关,分别形成了“汇聚脊”控藏和“湖盆成气”地质新认识。“汇聚脊”控藏认识核心包括:(1)“汇聚脊”与断层配置控制源外油气差异富集;(2)浅层疏松砂岩发育“枝蔓式”大型岩性圈闭;(3)构造弱活动控制的隐性断裂形成大规模“隐性”圈闭。“湖盆成气”认识内涵为:(1)渤中凹陷晚期快速沉降控制沙河街组烃源岩爆发式生气;(2)构造应力主导太古宇花岗岩潜山双层立体成储;(3)超压动力封闭背景下早油晚气快速强充注动态成藏。上述认识指导发现了垦利10-2、渤中19-6等18个大中型优质高产油气田,实现了渤海海域原油向隐蔽型油藏勘探方向的战略转移,同时在油型盆地实现了大气田的战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汇聚脊 湖盆成气 油气田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非洲油气田太阳能利用潜力分析
6
作者 程浩力 脱哲 +4 位作者 龙尚军 于宗臣 王宗强 庞轩植 张志超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伴随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和化石能源价格波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度演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企业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中国石油在非洲有大量能源投资,虽然非洲的社会基础设施较差,但丰富的太阳... 伴随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和化石能源价格波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度演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企业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中国石油在非洲有大量能源投资,虽然非洲的社会基础设施较差,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乍得为例,分析了乍得油田电力需求现状及增加光伏发电对稳定油田生产的意义,探讨了光伏发电在油田油气集输、储运、营地建设以及服务当地社区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光伏供电技术在道路交通、供电设施等社会依托较差的乍得地区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逐渐推广应用光伏发电,对中石油低碳转型及在海外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太阳能 光伏发电 非洲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气测解释图版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杨旭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5年第1期6-12,49,共8页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现有气测图版(三角图版、3H图版、比值图版、对数图版)对油气显示的解释结论相互矛盾且与完井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快速评价油气显示,以顺北油气田157口已钻井为研究对象,汇总并筛选...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现有气测图版(三角图版、3H图版、比值图版、对数图版)对油气显示的解释结论相互矛盾且与完井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快速评价油气显示,以顺北油气田157口已钻井为研究对象,汇总并筛选了部分井录井显示、完井测试结果等数据,分析了天然气在地层中的存在形式差异、各组分在水中及原油中的溶解析出差异及综合录井仪气相色谱分析原理,确定了湿度系数与油水分离系数两项识别参数,建立交会图版,在顺北油气田28口新钻井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烃与组分虽为两套分析系统,但通过各组分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其在全烃中的占比;②湿度系数可以较好地使气层与油层、水层在图版中分离,并相对集中,油水分离系数可以使水层与油层在图版中明显分离并相对集中。结论认为,通过全烃与各组分之和的差值可以定性地反映流体中重组分含量;②利用湿度系数与油水分离系数两项识别参数作为图版的纵轴与横轴建立图版,可以较好地识别顺北油气田的流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气测解释 油水分离系数 湿度系数 交会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的油气田实施井口平台管理系统设计
8
作者 陆明 张峰 孟庆雷 《河南科技》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对油气田远程监控和管理进行优化,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5G通信技术的油气田井口平台管理系统,探索其在提高操作效率和确保作业安全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和通信工程技术,基于5G的高速、大... 【目的】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对油气田远程监控和管理进行优化,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5G通信技术的油气田井口平台管理系统,探索其在提高操作效率和确保作业安全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和通信工程技术,基于5G的高速、大容量和低延时特点,设计井口平台管理系统。其次,结合模块化设计理念,集成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并利用实时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系统架构设计、数据集成处理、远程操作控制机制及安全应急响应策略。最后,通过模拟环境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其各项功能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控制精度普遍较高(均超过99.75%)。该管理系统能有效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精确控制,显著提高井口平台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该系统的实施有效减少操作延时,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增强远程监控和紧急响应的能力。【结论】基于5G通信的油气田井口平台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还能加强安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 油气田 实施井口 平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富砂砾型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与启示——以珠江口盆地惠州26洼古近系恩平组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长贵 高阳东 +4 位作者 刘军 彭光荣 刘培 熊万林 宋朋霖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7,共14页
基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勘探实践,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测定、储集体发育形貌恢复及镜下岩矿表征、圈闭封盖指标实测比对、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提取、凝析气成因判别及成藏条件解剖,系统分析惠州26洼古近系恩平组油气资源潜力、大... 基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勘探实践,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测定、储集体发育形貌恢复及镜下岩矿表征、圈闭封盖指标实测比对、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提取、凝析气成因判别及成藏条件解剖,系统分析惠州26洼古近系恩平组油气资源潜力、大型砂砾岩优质储集层发育特性、断裂圈闭有效性及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总结南海东部古近系富砂砾型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洼内古近系文昌组发育“面积广、厚度大”的半深湖—深湖亚相优质烃源岩,具有“早期大量生油、晚期大量排气”的典型倾油型烃源岩排烃特征,为恩平组油气成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洼内断裂陡坡带与转换带联合控制下近源规模性砂砾岩体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具有“有利相带-颗粒组分-微裂缝”三元分级控储特性,等粒、低泥质(含量小于5%)、高含量长石组分及近断裂组合的(水下)分流河道有利于甜点储集层发育;(3)稳定湖泛泥岩封盖下的走滑增压型圈闭是油气保存的必备条件,斜交主应力的北东及近东西向断裂控圈效果最优;(4)优质烃源岩-断裂输导/封堵-砂砾岩储集层时空配置共同控制油气富集程度,自上而下划分为低充满带、过渡带和高充满带3个油气聚集单元,且近增压型通源断裂带河道主体区利于规模性油气富集。研究成果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规模性富砂砾型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新方向,并实现了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惠州26洼 古近系 恩平组 砂砾岩 大中型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油气田CCUS/CCS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雍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4,I0001,共15页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是中国西南地区首个天然气年产量超400×10^(8) m^(3)的油气生产企业,其天然气新建产能、产量的增量分别占到全国增量的1/4和1/3,预计2030年天然气开发的碳排放量将突破500×10^(4)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是中国西南地区首个天然气年产量超400×10^(8) m^(3)的油气生产企业,其天然气新建产能、产量的增量分别占到全国增量的1/4和1/3,预计2030年天然气开发的碳排放量将突破500×10^(4) t。为解决天然气高质量上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刚性增长的问题,西南油气田主动围绕“天然气+CCUS”的战略规划,积极部署CCUS/CCS工作,以期打造“绿色能源西南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此,系统阐述了西南油气田在CCUS/CCS业务规划、标准体系、技术系列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其CCUS/CCS业务在资源、技术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面临的技术成熟度不高、经济效益缺乏、社会接受度不高等挑战,最后作出了展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建议:①攻关形成具有气田特色的CCUS/CCS技术体系,打造气田CCUS/CCS原创技术策源地;②建立气田CCUS/CCS标准体系,推广应用气田CO_(2)驱气提高采收率(CCUS-EGR)和CO_(2)埋存技术;③依托西南油气田自有碳捕集、输送、驱气、封存等技术,进一步延伸拓展传统油气主营业务产业链,建立西南片区CCUS/CCS产业集群和碳库,助力中国石油成为CCUS/CCS产业链链长;④探索页岩气注CO_(2)及混合气体提高采收率技术,支撑在页岩气领域开辟新的CCUS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油气田 CCUS/CCS CCUS-EGR 封存技术 发展战略 天然气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深地工程”关键工程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文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推动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总结了顺北油气田的关键工程技术进展情况,该油气田研究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破碎带垮塌防治技术、井眼轨迹与地质甜点优化技术、储层保护技术及超深超高温定向技术等钻井关键技术,高精... 为推动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总结了顺北油气田的关键工程技术进展情况,该油气田研究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破碎带垮塌防治技术、井眼轨迹与地质甜点优化技术、储层保护技术及超深超高温定向技术等钻井关键技术,高精度应力场反演算法、高性能酸压液体、工具–暂堵复合分段改造技术和高效支撑技术等完井关键技术,采油气管柱安全经济决策技术、经济效益配产优化、油气藏开发一体化方案设计和深层泡沫调驱、堵水技术等采油关键技术,构建了超深层开发工程技术体系。指出下一步的技术攻关方向,需聚焦于提高储量动用率的钻井技术、深井高效智能完井技术和深层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实现更低丰度储量区的高效开发,拓展油气藏类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油气开发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碳酸盐岩 断控型油气 工程技术 顺北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做法与关键技术
12
作者 杨敏 鲍典 +3 位作者 焦保雷 张娟 罗发强 罗攀登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借鉴。顺北油气田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立了独有的“五有五提升”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少井高产”七要素关键技术。近几年,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了质的飞跃,落实了4号、8号断裂带2个亿吨级资源阵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为1.53×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620×10^(8)m^(3),4号断裂带共部署井位20口,两年建成了130×10^(4)t油当量产能阵地。与2016年开发动用的1号断裂带相比,高产井成功率提升了35%、单井产能提升了316%、单井发现探明储量提升了55%,实现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其经验对其他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断控缝洞型油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少井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油气田企业碳资产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平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油气田企业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涉及节能减排领域多,开展自愿减排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参与市场碳交易程度较低,碳资产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开发工作规划性不足等因素制约碳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在阐述油气田企业碳资产开发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油气田企业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涉及节能减排领域多,开展自愿减排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参与市场碳交易程度较低,碳资产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开发工作规划性不足等因素制约碳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在阐述油气田企业碳资产开发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油气田企业碳资产开发流程、潜在开发领域及合作模式,分析了目前碳资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推动油气田碳资产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企业 碳资产管理 碳资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田节能技术综述
14
作者 陈衍飞 梁月玖 +2 位作者 徐薇 张哲 柳英明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3期37-41,47,共6页
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地位高度空前提升。油气田企业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其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油气田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双碳”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文中通过常规油气田节能技术在非常规油气田的适应性分析,结合非常... 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地位高度空前提升。油气田企业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其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油气田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双碳”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文中通过常规油气田节能技术在非常规油气田的适应性分析,结合非常规油气田实际生产特点和工况,按照页岩油、致密油、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等,分类分系统梳理总结非常规油气田地面生产节能技术和典型案例。结合能源管控推进以及油气田与新能源融合绿色低碳发展等总体趋势,提出未来非常规油气田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田 页岩油 页岩气 煤层气 节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气田站场管道安全预警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捍军 张啸枫 +2 位作者 赵瑞东 朱梓文 徐晴晴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油气田站场管道承担着接收、增压、分输、清管、计量等具有高度危险性工作,一旦管道出现异常状况容易引起重大燃烧和爆炸事故,因此对油气田站场管道状态进行监测及安全预警十分重要。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监测数据处理方法,首先确... 油气田站场管道承担着接收、增压、分输、清管、计量等具有高度危险性工作,一旦管道出现异常状况容易引起重大燃烧和爆炸事故,因此对油气田站场管道状态进行监测及安全预警十分重要。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监测数据处理方法,首先确定油气田站场管道应变数据作为状态监测指标,采集油气田站场管道的应变监测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实验,获得并验证管道应变预测模型,利用控制图理论筛选出异常数据并对异常数据分类分级,同时依据危险等级类别进行安全预警并制定预案。该方法在风险发生初期就能发现异常状态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站场管道 安全预警 状态监测 BP神经网络 控制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超深井目的层测井施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烈 邵皓枫 +3 位作者 尹贝 何青青 杨红满 韩军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针对顺北油气田超深井目的层测井免测率高、资料获取率低的情况,分析测井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井漏造成测井井控风险高、测井仪器性能不满足施工条件、无配套测井井控操作规程以及无配套漏失井测井工艺。针对难点,从施工前准... 针对顺北油气田超深井目的层测井免测率高、资料获取率低的情况,分析测井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井漏造成测井井控风险高、测井仪器性能不满足施工条件、无配套测井井控操作规程以及无配套漏失井测井工艺。针对难点,从施工前准备、井控措施及测井工艺三方面着手,施工前做好井眼准备及测井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期间制定有针对性的井控应急预案,并引入仪器性能高、井控风险低的直推存储式工艺。实践表明,采用直推存储式工艺及配套方案,顺利完成了顺北油气田近100井次目的层的测井施工,测井资料获取率从2017年的31.25%提升至2022年的93.80%,为顺北油气田的地层认识与储层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测井资料保障,有助于加快油田勘探开发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超深井 测井井控 施工措施 直推存储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田开发实践、挑战与展望
17
作者 胡文瑞 张书通 +1 位作者 徐思源 王雪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随着国内油气资源劣质化程度加剧、增储上产难度加大、技术要求不断攀升、开发成本持续升高,油气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系统梳理了百年来中国油气田开发实践,详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油气储量产量... 随着国内油气资源劣质化程度加剧、增储上产难度加大、技术要求不断攀升、开发成本持续升高,油气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系统梳理了百年来中国油气田开发实践,详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油气储量产量趋势与构成,重新划分了油气田开发阶段。按照陆相、海相、低渗、海洋、页岩油气等角度深入总结了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技术,聚焦当前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勘探开发理论创新难度极大、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油气开发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勘探开发与征地环保矛盾进一步凸显等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结合新的发展形势,研究提出了向智能化转型是油气企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非常规油气开发将在国内油气开发中占据主要地位、绿色低碳转型是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等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理论 技术 地面工程 开发 实践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水伴生资源提取技术进展及应用
18
作者 高云云 文绍牧 +3 位作者 范锐 陈立 谭遥 宋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力度的逐渐增大,油气田水量逐年增加,由此带来诸多环境问题,而部分油气田水中的伴生元素的含量均超过工业开采品位,适合综合开采或者单独开采。因此,分析油气田水中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具有...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力度的逐渐增大,油气田水量逐年增加,由此带来诸多环境问题,而部分油气田水中的伴生元素的含量均超过工业开采品位,适合综合开采或者单独开采。因此,分析油气田水中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对油气田水的水质特点和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剖析了油气田水中伴生元素锂、溴、钾提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盐湖卤水中锂、溴、钾提取技术对于油气田水的适用性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油气田水中伴生元素提取技术和应用现状,认为吸附法提锂+热溶冷结晶法(或冷分解−浮选工艺)提钾+电氧化法提溴是油气田水中伴生有价元素综合利用可行的技术路线。目前的油气田水产业化只针对提锂,应尽快打通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全流程,寻求环保经济的油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处理工艺,为进一步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油气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采出水 伴生元素 提锂 提溴 提钾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上油气田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的提出与探索——以渤海油田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米立军 范廷恩 +2 位作者 苑志旺 付殿福 段瑞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中国海上油气面临低品位储量占比持续增加、主力油田高含水且稳产难、工程设施局部饱和及地下资源与地面工程亟待整体协同等问题,特别是在“双碳”战略下,传统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提出了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即将单个海域作... 中国海上油气面临低品位储量占比持续增加、主力油田高含水且稳产难、工程设施局部饱和及地下资源与地面工程亟待整体协同等问题,特别是在“双碳”战略下,传统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提出了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即将单个海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时空域协同统筹地下油气资源“一网”与地面工程“五网”(油、气、水、电、信),构建协同、共享、高效、绿色的开发新模式。以渤海油田为例,系统梳理地下油气资源和地面工程设施特征,构建地下油气资源“一网”和地面工程设施“五网”,开展“一网”+“五网”协同方案研究,优化了多项现有工程设施,统筹了多个新建工程设施预留,提出多项未来工程设施整体布局,推动向标准化、移动共享、绿色开发转型升级,助力渤海油田高质量上产稳产4000万吨。海域整体开发模式是支撑海上油田增储上产稳产的前瞻性探索,为国内外海上其他油气田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海域整体开发 新模式 地下资源网 地面工程网 时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调节阀选型计算与应用研究
20
作者 孟祥婷 蒋志鹏 +2 位作者 苏锋 朱万林 李昱杰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调节阀是海上油气田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调节品质。作为终端元件,除了调节阀产品本身的质量、现场的安装方式、生产人员的操作维修外,正确的选型和计算对于在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中使用调节阀来说... 调节阀是海上油气田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调节品质。作为终端元件,除了调节阀产品本身的质量、现场的安装方式、生产人员的操作维修外,正确的选型和计算对于在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中使用调节阀来说十分重要。本文以国内海上平台某项目为例,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气动调节阀的选型方法及相关尺寸计算,通过在实际项目中的实践与应用,供相关海上设施项目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调节阀 选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