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河姆渡文化资源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振英 卢焕达 +3 位作者 李天杰 王华健 杨焕勇 于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以河姆渡遗址群考古报告为数据源,通过信息提取、实体链接等方法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管理和检索。参考学术论文及考古研究,设计一种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的本体知识体系,并提出一种从考古... 以河姆渡遗址群考古报告为数据源,通过信息提取、实体链接等方法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管理和检索。参考学术论文及考古研究,设计一种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的本体知识体系,并提出一种从考古报告中提取图像与知识图谱实体进行对齐的算法,实现了多模态文化资源与实体节点的精准匹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河姆渡文化资源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多模态检索、图谱化展示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式、可视化的数据浏览和分析工具,有助于用户更深入地理解和利用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也可为研究人员、文化机构和公众提供便捷的工具,以更好地探索和理解河姆渡文化,为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知识图谱 河姆渡文化 资源管理 本体知识 实体链接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的滥觞——河姆渡文化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望衡 《美育学刊》 2013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河姆渡文化考古发现大量精美的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作品,说明当时就有了专业的艺术家。河姆渡文化标志性的艺术是现命名为"双鸟朝阳纹"的雕刻,此雕刻可以看作是凤凰崇拜的萌芽,但并没有太阳崇拜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为远古初民... 河姆渡文化考古发现大量精美的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作品,说明当时就有了专业的艺术家。河姆渡文化标志性的艺术是现命名为"双鸟朝阳纹"的雕刻,此雕刻可以看作是凤凰崇拜的萌芽,但并没有太阳崇拜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为远古初民的生殖崇拜。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以家畜与水稻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看作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最早的审美开显。河姆渡的象牙匕形器、蝶形器以及较为精美的陶器具有礼器的意味。河姆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原始艺术 审美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河姆渡文化
3
作者 方酉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6-80,共5页
河姆渡文化以河姆渡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长征下游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遗址发现于1973年,经1973年至1974年、1977年至1978年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 考古发掘 杭州湾 长征
全文增补中
河姆渡遗址史前水文化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可可 谌洁 《中国水利》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充分反映了河姆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大量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以及与水稻生产相联系的众多骨耜的出土,说明稻作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象征。稻作文化又是建立在水...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充分反映了河姆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大量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以及与水稻生产相联系的众多骨耜的出土,说明稻作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象征。稻作文化又是建立在水利的基础之上,加上遗址中水井和干栏式建筑物的发现,说明了水利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精髓。独木舟、船桨、陶灶、石碇、企口板等器物以及大量河口与海洋生物骨骸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河姆渡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因素,反映出海洋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一道亮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学角度看先秦时代中日文化交流
5
作者 张中一 《云梦学刊》 1993年第2期14-16,共3页
日本学者大宫真人先生从研究日本九洲岛某些地名上的古音与中国楚辞中上古音的诸多相同之处,发现远在中国的先秦时代,中日两国间就存在文化交流,并发现中国伟大诗人屈原曾到过日本,留下很多行踪地名。这一发现,使屈学界震惊,并促使我们... 日本学者大宫真人先生从研究日本九洲岛某些地名上的古音与中国楚辞中上古音的诸多相同之处,发现远在中国的先秦时代,中日两国间就存在文化交流,并发现中国伟大诗人屈原曾到过日本,留下很多行踪地名。这一发现,使屈学界震惊,并促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探索先秦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史。我们认为屈原去过日本还需要进一步参证。比方说,要考证屈原在日本登陆的港口、行踪地是否有绳纹文化晚期的遗址,这里出土的文物是否具有中国先秦时代楚国文物的特征。而大宫真人先生的考证跳出了考古学的一般范围,开辟了古音韵考古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伟大诗人屈原 先秦时代 绳纹文化 大宫 上古音 良诸文化 日本列岛 旧石器时代文化 河姆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文化玉器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7-84,共8页
玉器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器物之一。我国的玉器制作源远流长,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遗址中,普遍有玉器出土。其中,良渚文化玉器数... 玉器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器物之一。我国的玉器制作源远流长,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遗址中,普遍有玉器出土。其中,良渚文化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繁、制作最精,为全国同时代制玉业之冠。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余杭县反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文化遗址 考古 文物 瑶山 大汶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姆渡时期稻田的获取和整治 被引量:3
7
作者 俞为洁 《古今农业》 1993年第4期36-43,共8页
沼泽型农业是农业起源的一大类型,这种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在国内直到近些年,沼泽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问题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发现于浙江境内的河姆渡遗址是典型的沼泽农业史前遗址。游修龄先生曾指出:“自从农业萌芽以来,它... 沼泽型农业是农业起源的一大类型,这种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在国内直到近些年,沼泽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问题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发现于浙江境内的河姆渡遗址是典型的沼泽农业史前遗址。游修龄先生曾指出:“自从农业萌芽以来,它的目的虽然是生产籽实纤维,但人们劳动的对象首先是土地,怎样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鸟田 沼泽地区 游修龄 农业起源 阳鸟 牛踩田 稻作农业 田面 牟永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纳中外,别立新宗——鲁迅的中西文化观
8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5期4-15,共12页
绍兴,中国江南著名的水乡,自古以来文化灿烂,英俊辈出。距绍兴以北一百多里的杭州良渚镇,已发现约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绍兴以东的余姚河姆渡村,又发现了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绍兴界于这两个新石器文化遗址之间,说明它也是... 绍兴,中国江南著名的水乡,自古以来文化灿烂,英俊辈出。距绍兴以北一百多里的杭州良渚镇,已发现约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绍兴以东的余姚河姆渡村,又发现了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绍兴界于这两个新石器文化遗址之间,说明它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在近代,这里又濒临资本主义入侵的前沿,接触外来事物较多,甚得维新风气之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鲁迅 资本主义 古代文化 绍兴 外来事物 中华民族 新石器文化遗址 河姆渡文化 江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文化信息网开通
9
作者 闻言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3期3-3,共1页
关键词 浙江文化 河姆渡文化 文化社区 产业平台 文化艺术 文化广场 文化信息 美术长廊 专题数据库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的记忆
10
作者 余秋雨 《今日教育》 2009年第7期8-11,共4页
从十九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比较著名的也有一百多条。我们现在有条件跳出各个学术流派的争议,在一般意义上来描述一下文化是什么了。我们总是把人类最早在地球上活动的遗迹说成是“文化”,例如河姆渡文化、半坡... 从十九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比较著名的也有一百多条。我们现在有条件跳出各个学术流派的争议,在一般意义上来描述一下文化是什么了。我们总是把人类最早在地球上活动的遗迹说成是“文化”,例如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等,因为那里出现了人在自然界的创造。后来文化的高度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记忆 国际学术界 河姆渡文化 十九世纪 学术流派 文化 半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雕美玉传文化
11
作者 王人天 《天工》 2019年第12期88-90,共3页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项雕刻传统文化,因使用玉石加工雕刻成工艺品而得名。考古界认为,在5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玉璜、玉珠等雕刻了的玉器,然而在出土文物中不仅如此,在辽宁鞍山海城东南45千米处,有一个小孤山出土的三件用...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项雕刻传统文化,因使用玉石加工雕刻成工艺品而得名。考古界认为,在5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玉璜、玉珠等雕刻了的玉器,然而在出土文物中不仅如此,在辽宁鞍山海城东南45千米处,有一个小孤山出土的三件用岫岩老玉沟的玉料打制成的砍斫器,距今有12000年,后又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文化内涵更是深厚广博,由此可见,中国玉雕文化源远绵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界 河姆渡文化 玉璜 小孤山 辽宁鞍山 出土文物 雕刻 工艺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唤醒
12
作者 周新华 《中国美术》 1995年第2期17-19,共3页
文化的唤醒周新华在喧嚣的都市里生活忙碌的现代人,日日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与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恐怕越来越少有闲情逸致去发思古之幽情了。生活的压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商轻文的价值观逆转……造就了这样一个矛盾而悲哀的事... 文化的唤醒周新华在喧嚣的都市里生活忙碌的现代人,日日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与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恐怕越来越少有闲情逸致去发思古之幽情了。生活的压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商轻文的价值观逆转……造就了这样一个矛盾而悲哀的事实:一面是侈谈文化的浮华习尚,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特征 钢筋水泥 周新华 浮躁心态 越瓷 专业书籍 历史视野 河姆渡文化 万物之灵 青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展园:海上花园在成都绽放
13
作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古称“明州”,位于东海之滨,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院士之乡,也是7000年文明史“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宁波与成都同处北纬30度黄金带上,都是兼备文化与商业双动力的城...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古称“明州”,位于东海之滨,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院士之乡,也是7000年文明史“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宁波与成都同处北纬30度黄金带上,都是兼备文化与商业双动力的城市。宁波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共建共治共享“大美宁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森林城市 海上花园 双动力 东亚文化之都 明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移动 逐浪“数智蓝海”,潮“甬”东海之滨
14
作者 舒文琼 《通信世界》 2024年第9期52-53,共2页
从7000多年前开创“河姆渡文化”,到唐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历史上的宁波璀璨夺目、底蕴厚重;从拥有中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到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今天的宁波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宁波简称“甬”,拥有传承千年的历史... 从7000多年前开创“河姆渡文化”,到唐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历史上的宁波璀璨夺目、底蕴厚重;从拥有中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到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今天的宁波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宁波简称“甬”,拥有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工业体系 货物吞吐量 海上丝绸之路 河姆渡文化 长三角 宁波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漆画艺术形式的探寻
15
作者 陈天荣 《美术大观》 2009年第7期248-248,共1页
中国漆艺的历史是从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的。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件木胎漆碗,呈现朱色,这是世界上至今出土最早的漆器。1957—1960年江苏吴江出土了漆绘黑陶杯和漆绘黑陶罐,属良渚黑陶文化,证明我国最早... 中国漆艺的历史是从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的。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件木胎漆碗,呈现朱色,这是世界上至今出土最早的漆器。1957—1960年江苏吴江出土了漆绘黑陶杯和漆绘黑陶罐,属良渚黑陶文化,证明我国最早将漆应用于陶器。而中国的漆画,是我国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现代工艺、现代材料相结合的新兴画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中国 漆画 传统工艺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 现代科学 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旅游产品开发基础条件及定位分析
16
作者 舒卫英 《北方经济》 2009年第9期52-53,共2页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位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产业基础较好:东方大港、河姆渡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摇篮、佛教圣地.复合型旅游资源优势突出。这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和...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位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产业基础较好:东方大港、河姆渡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摇篮、佛教圣地.复合型旅游资源优势突出。这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宁波把大力发展旅游作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加以建设.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开发 宁波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 旅游资源优势 特色旅游资源 长江三角洲 河姆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结中朝日的稻米之路
17
作者 林华东 《古今农业》 1993年第4期44-47,共4页
近几年来,关于传入日本的稻米之路在那里,既是中日学术界研究的热门,又是一个争论很大的国际学术问题。目前主要有华南说、华中说和华北说三种观点,笔者拟就管窥所见作一讨论,以求教於先进硕学。就我看来,从中国华南地区经由台湾及至琉... 近几年来,关于传入日本的稻米之路在那里,既是中日学术界研究的热门,又是一个争论很大的国际学术问题。目前主要有华南说、华中说和华北说三种观点,笔者拟就管窥所见作一讨论,以求教於先进硕学。就我看来,从中国华南地区经由台湾及至琉球群岛,然后传入日本的华南路线,按国分直一和木下尚子教授的研究,可知琉球群岛开发较迟,而且这里早先传承的是渔捞经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华南地区 硕学 琉球 弥生时代 良诸文化 瓮棺葬 东夷 河姆渡文化 弥生文化 夏家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流变
18
作者 郝巍东 《艺海》 2011年第3期83-83,共1页
装饰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本性需求,它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长江流域形成的"河姆渡文化"特有的建造"筑土构木"的建筑以及在黄河流域孕育出的原始文明"仰韶文化"其中的建筑群,就不难发现,都在力求建筑与装饰的合理、... 装饰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本性需求,它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长江流域形成的"河姆渡文化"特有的建造"筑土构木"的建筑以及在黄河流域孕育出的原始文明"仰韶文化"其中的建筑群,就不难发现,都在力求建筑与装饰的合理、舒适、安全。他们使自然装饰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装饰艺术 流变 中国 人类生存 河姆渡文化 建筑群 仰韶文化 原始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资料)精选》的出版
19
作者 赵沨 《艺术探索》 1994年第1期3-3,共1页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资料)精选》的出版赵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从目前考古家已经证明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1973年在浙江出土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的骨笛,经测定是七千年前的遗物)。中华民族的...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资料)精选》的出版赵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从目前考古家已经证明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1973年在浙江出土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的骨笛,经测定是七千年前的遗物)。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不仅是国内各兄弟民族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河姆渡文化 兄弟民族 骨笛 曲颈琵琶 世代传承 民间歌曲 宫廷音乐 说唱音乐 四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汉笛子初研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方建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21,共9页
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古代笛类乐器的实物在我国一些地区有了少量出土,这为我们研究它的早期历史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资料.本文主要根据考古发现的先秦和西汉时期(为便利计,本文权且称之为先汉)的笛类乐器,结合文献记载并通过对几... 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古代笛类乐器的实物在我国一些地区有了少量出土,这为我们研究它的早期历史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资料.本文主要根据考古发现的先秦和西汉时期(为便利计,本文权且称之为先汉)的笛类乐器,结合文献记载并通过对几支出土品的仿制实验,就先汉笛子的发现、名称、形制、奏法、起源等问题试行初步的研究.一、考古发现五十年代初以来,在豫、浙、甘、青、鄂、湘、贯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先汉笛类乐器,己发表或见于报导的有以下几项.1.新石墨时代的笛类乐器河南舞阳贾湖装李岗文化墓葬出土距今约八千年的骨笛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类乐器 笛子 形制 考古发现 出土 河姆渡文化 骨笛 新石器时代 曾侯乙墓 诺木洪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