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2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用暖通设备的性能化研究
1
作者 王晓梅 《汽车维修技师》 2025年第6期50-51,共2页
随着汽车工业对环境保护与能效的双重要求日益严格,汽车用暖通设备性能的优化成了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深入分析现有设备的性能瓶颈及环境适应性问题,本研究明确了提高设备性能的关键障碍。研究指出,设计缺陷、不合理的材料使用以及非最... 随着汽车工业对环境保护与能效的双重要求日益严格,汽车用暖通设备性能的优化成了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深入分析现有设备的性能瓶颈及环境适应性问题,本研究明确了提高设备性能的关键障碍。研究指出,设计缺陷、不合理的材料使用以及非最优控制策略是导致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包括创新设计优化、高效材料应用及智能控制技术在内的综合解决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显著提升暖通设备的性能与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暖通设备 性能优化 提升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用PCB可靠性研究
2
作者 袁欢欣 林旭荣 张学东 《印制电路信息》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得到快速普及,给车载印制电路板(PCB)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概述新能源智能化五域模型即动力域、智驾域、车身域、底盘域和座舱域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动力域快充与逆变器PCB的高压导电阳极丝(CAF)保证性、智驾域感知层...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得到快速普及,给车载印制电路板(PCB)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概述新能源智能化五域模型即动力域、智驾域、车身域、底盘域和座舱域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动力域快充与逆变器PCB的高压导电阳极丝(CAF)保证性、智驾域感知层毫米波雷达PCB的高频天线稳定性、智驾域决策层域控器PCB的高阶制作可靠性、智驾域执行层线圈板PCB的高精电感准确性、座舱域高密通信模组PCB的高质锡裂可控性等5类重点问题进行了相关技术阐述和案例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新能源汽车 智能化汽车 毫米波雷达 域控 锡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感知研究
3
作者 曾若辰 石鼎鑫 《上海管理科学》 2025年第2期43-47,共5页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是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导致了诸多问题,例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费者需求,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各方面的评价信息,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是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导致了诸多问题,例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费者需求,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各方面的评价信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传统的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消费者的需求和质量评价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信息,探究用户需求与痛点。研究发现,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性价比、内饰、空间等方面。同时,研究也发现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外观等方面满意度普遍较高,对于舒适性等方面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数据挖掘 用户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刹车电机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4
作者 徐海亮 李建尾 +2 位作者 刘委 彭富华 叶盛林 《消费电子》 2025年第6期227-229,共3页
永磁同步刹车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brake motor,PMSM)因其高效、紧凑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PMSM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包括电磁设计中的拓扑结构选择、材料优化及参数调优... 永磁同步刹车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brake motor,PMSM)因其高效、紧凑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PMSM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包括电磁设计中的拓扑结构选择、材料优化及参数调优;热管理系统的设计,重点在于热传导机制分析、冷却系统优化以及热应力和寿命预测;控制策略与系统集成方面,介绍了控制算法设计及系统级调试方法,强调接口设计和整机联调的重要性[1]。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讨论了实验结果及其对提高电机性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永磁 同步刹车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脉冲加热性能研究
5
作者 罗宝权 黄擎 王威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下降,导致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延长、动力性衰减,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基于脉冲加热的电池自加热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差小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脉冲加热性能... 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下降,导致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延长、动力性衰减,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基于脉冲加热的电池自加热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差小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脉冲加热性能专项试验,研究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起始荷电状态(SOC)、初始温度、截止温度、电量等条件下的温升效果,明确了环境温度、电池状态与温升速率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电池、电驱关键参数及状态同脉冲加热效果之间关系不明的问题。本研究为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池热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磷酸铁锂电池 脉冲加热 低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汽车用户体验提升研究
6
作者 杜盼盼 韦靖靖 《汽车电器》 2025年第5期45-47,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汽车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创新的核心。通过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互系统和个性化服务等,智能汽车不仅改变了驾驶方式,还显著提高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文章探讨基于...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汽车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创新的核心。通过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互系统和个性化服务等,智能汽车不仅改变了驾驶方式,还显著提高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文章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汽车用户体验提升的多种策略,分析其在自动驾驶、智能交互与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并针对当前面临的技术、数据隐私及用户信任等挑战,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度应用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出行体验,推动智能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汽车 用户体验 个性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深冷压力容器制造工艺与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田思思 齐恩新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5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研究了深冷压力容器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其制造工艺与控制技术。首先介绍了深冷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其提升汽车零部件性能的潜力,然后详细分析了深冷压力容器的设计要点、材料选择、制造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策略。通过实验验证深冷处... 本文研究了深冷压力容器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其制造工艺与控制技术。首先介绍了深冷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其提升汽车零部件性能的潜力,然后详细分析了深冷压力容器的设计要点、材料选择、制造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策略。通过实验验证深冷处理对汽车关键零部件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显著提高零部件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旨在为汽车行业提供一种高效的材料性能提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压力容器 汽车制造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智能功率器件短路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
8
作者 庞壹夫 殷梦迪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5期188-193,共6页
基于汽车智能化和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使用半导体器件替代传统保险丝、继电器的汽车智能配电方案,并围绕AEC-Q100-012-REV-2006测试标准对汽车用智能功率器件短路可靠性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汽车配电方案 智能功率器件 短路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交流充电桩电网适应性测试分析
9
作者 孙田 高燕万 +1 位作者 李泉融 赵倩然 《汽车电器》 2025年第2期60-62,共3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其充电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备受企业和用户关注。对充电设施进行电网适应性测试,能有效判断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可靠性。为此,文章梳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因各类电网异常所导致的充电失效现象,选取不同谐波电压波...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其充电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备受企业和用户关注。对充电设施进行电网适应性测试,能有效判断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可靠性。为此,文章梳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因各类电网异常所导致的充电失效现象,选取不同谐波电压波形、过零点及任意相位点电压振荡、交流供电零电位偏移,以及全球典型异常电网波形适应性这4种工况,对某国产品牌交流充电桩展开电网适应性测试,并分析试验结果,旨在为行业覆盖更多充电工况、提升充电设施工作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设施 电网适应性 交流充电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电动汽车用户云端大数据的工况构建及整车能耗分析
10
作者 程静 伍魏明 +2 位作者 郑叶明 窦炜 刘臻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准确反映车辆真实能耗,对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已脱敏的整车云端大数据获取短行程片段,基于短行程片段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多组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 为准确反映车辆真实能耗,对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已脱敏的整车云端大数据获取短行程片段,基于短行程片段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多组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使用AVL Cruise软件搭建整车能耗仿真模型进行工况曲线的能耗仿真,最后实车进行整车转毂测试获取曲线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不同地区、月份、车型的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没有明显的能耗差异;与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工况、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工况曲线相比,构建的工况曲线更能反映用户真实的驾驶能耗;用户工况曲线能耗比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工况曲线高8.8%,可以用于指导整车能耗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大数据 纯电动汽车 用户真实道路 驾驶工况曲线 CLTC 能耗仿真 能耗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摩擦性能检测与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海华 周崎 李浩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安全性的生活方向发展,而进口汽车在这一需求下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进口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是汽车制动系统中最关键的安全零件,对制动效果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取样法对汽车盘式制动器衬片的摩擦...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安全性的生活方向发展,而进口汽车在这一需求下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进口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是汽车制动系统中最关键的安全零件,对制动效果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取样法对汽车盘式制动器衬片的摩擦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并针对进口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摩擦性能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 摩擦性能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户画像分析及多模型预测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靖涵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针对汽车用户画像的数据集,基于Voting集成学习算法进行汽车用户的分类和预测。在Python环境中,构建一个基学习器为支持向量机、决策树、K-近邻的基于Voting的集成学习算法模型,使用经过预处理的训练数据训练、分类和预测该模型。将所... 针对汽车用户画像的数据集,基于Voting集成学习算法进行汽车用户的分类和预测。在Python环境中,构建一个基学习器为支持向量机、决策树、K-近邻的基于Voting的集成学习算法模型,使用经过预处理的训练数据训练、分类和预测该模型。将所建立的基于Voting集成学习算法应用到实际中,与SVM、决策树、K-近邻等基学习器算法进行比较,从准确率、召回率、F-score、混淆矩阵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基于Voting集成学习算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户画像 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 投票方式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汽车用车速表指示误差测试方法
13
作者 严金霞 陈雄 +2 位作者 邓高攀 袁卫波 向世林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3期13-14,19,共3页
依据GB 15082—2008《汽车用车速表》的规定进行汽车用车速表指示误差测试试验,针对现有测试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汽车用车速表指示误差测试方法,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汽车 车速表 指示误差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微观组织及耐蚀性研究
14
作者 曾东保 何毅鹏 廖文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8,155,共5页
为提升车用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蚀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并研究了熔覆层的相组成、元素分布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为提升车用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蚀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并研究了熔覆层的相组成、元素分布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熔覆层由单一FCC相组成,组织为枝晶、枝晶间结构,各元素在熔覆层中均匀分布,无明显偏析现象,Cr元素的均匀分布对提升涂层耐蚀性具有积极作用;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的极化电阻(101.65 kΩ)高于304基体的极化电阻(90.56 kΩ),耐蚀性明显高于304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熔覆层 表面处理 激光熔覆 CoCrNi 中熵合金 耐蚀性 304不锈钢 汽车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汽车用棒材轧制氧化黑带宽度智能测量模型
15
作者 祝夫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耳子缺陷是棒材轧制的常见缺陷种类,且不易消除,为实现耳子缺陷的的智能化预判并指导消除,文章通过观察发现,在轧制过程中,棒材与空气接触的部分会被空气氧化,形成一个黑色条状表面,而该黑带宽度越窄,越容易产生耳子。但是该黑带宽度的... 耳子缺陷是棒材轧制的常见缺陷种类,且不易消除,为实现耳子缺陷的的智能化预判并指导消除,文章通过观察发现,在轧制过程中,棒材与空气接触的部分会被空气氧化,形成一个黑色条状表面,而该黑带宽度越窄,越容易产生耳子。但是该黑带宽度的自动测量,目前几乎没有相关研究。实际生产中,对于哈夫面宽度的测量主要依靠人工目测,主观随机性较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相机快速抓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识别,可以对哈夫面氧化黑带宽度进行智能测量,能够为相关后续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也对进一步指导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棒材轧制 氧化黑带宽度 图像处理 智能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微电机齿轮装配工位数字孪生系统研究
16
作者 李峰 黄金勇 胡万里 《汽车电器》 2024年第6期32-34,38,共4页
为了解决某汽车用微电机的齿轮装配工位因压头压力过大、过小和无压力导致的各种品质问题,文章提出建立数字孪生系统。此系统能够实时展现实物工位的运行状况和压头的位移和压力值,能对压力值异常情况进行故障报警和诊断。经过一周的试... 为了解决某汽车用微电机的齿轮装配工位因压头压力过大、过小和无压力导致的各种品质问题,文章提出建立数字孪生系统。此系统能够实时展现实物工位的运行状况和压头的位移和压力值,能对压力值异常情况进行故障报警和诊断。经过一周的试验测试,产品的合格率提升40%,达到99%以上,解决因大量不合格品的返修而造成的时间和成本的浪费问题,说明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实现产品品质和效率的提升,最终使得成本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微电机 齿轮装配 数字孪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像处理的汽车用棒材轧制孔型深度检测方法
17
作者 祝夫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1期120-122,136,共4页
目前国内棒材轧制孔型深度的检测,全部依靠人工卡量,不同的人员测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进而可能会导致辊缝设置存在较大的偏差。为实现上述孔型深度的自动测量目的,文章研究了一种以标准对比磁棒为标本、平行光源光学成像为手段、图像... 目前国内棒材轧制孔型深度的检测,全部依靠人工卡量,不同的人员测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进而可能会导致辊缝设置存在较大的偏差。为实现上述孔型深度的自动测量目的,文章研究了一种以标准对比磁棒为标本、平行光源光学成像为手段、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棒材机架孔型深度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建模及算法。上述方法能够兼顾现场换辊操作及生产准备的便利性和精度,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现场实验表明,以图像处理为基础的孔型深度检测方法,其实测精度可以达到0.2 mm以内,且比较稳定,对指导实际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棒材轧制 辊缝测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户高级感感知评价体系的研究
18
作者 邱梓豪 李欣月 +2 位作者 杨振 刘宏艳 胡信奎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为解决目前测量汽车高级感感知的工具缺乏与用户对高级感体验产生多样化和品质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方法从汽车高级感的感知维度,构建汽车高级感感知评价体系。编制汽车高级感感知测量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汽车高级感感知测量... 目的为解决目前测量汽车高级感感知的工具缺乏与用户对高级感体验产生多样化和品质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方法从汽车高级感的感知维度,构建汽车高级感感知评价体系。编制汽车高级感感知测量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汽车高级感感知测量问卷共30题,其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均良好;信度检验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以上。结论汽车高级感感知测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能够满足汽车全链路产品高级感感知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自动驾驶 高级感 汽车 问卷编制 Canopy-Kmeans 测量 文本挖掘 半结构化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硫化物的分析进展
19
作者 成春喜 王目周 +1 位作者 申友军 雷军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用氢气中的痕量硫化物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使电池的性能显著下降。各标准组织均对氢燃料电池用氢气中的硫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值,要求硫化物的含量(以H_(2)S或S_(1)计)低于0.004μmol/mol,这对硫化物的分析提出了很高的...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用氢气中的痕量硫化物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使电池的性能显著下降。各标准组织均对氢燃料电池用氢气中的硫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值,要求硫化物的含量(以H_(2)S或S_(1)计)低于0.004μmol/mol,这对硫化物的分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气体分析领域中各种痕量硫分析的方法和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它们在FCV用氢中痕量硫分析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气 痕量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31467—202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解读与分析
20
作者 牛萍健 郝维健 +2 位作者 苏智阳 师盛坤 柳邵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72-3679,共8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相关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场景需求,结合我国动力蓄电池电性能测试经验,充分参考相关国际标准,GB/T 31467—2023经修订后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相关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场景需求,结合我国动力蓄电池电性能测试经验,充分参考相关国际标准,GB/T 31467—2023经修订后发布,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电性能测试提供了方法。本文详细对比了GB/T 31467—2023与GB/T 31467.1—2015、GB/T 31467.2—2015以及ISO 12405-4:2018的测试项目与技术内容,并对通用测试条件、通用测试、基本性能测试等部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解释说明,可为相关动力电池产品研发和验证提供参考。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一方面考虑国内技术水平及整车对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的需求,增加了外观、极性、能量密度、充电性能以及工况放电的测试方法;另一方面,结合整车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充放电电流以及运行环境,对所有测试项目的充放电电流进行修改,并对无负载容量损失、能量效率、高低温启动功率等测试项目的测试温度进行协调统一,有利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研发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包和系统 电性能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