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间污泥预处理技术研究前沿及热点——基于Wo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焱中 孙云鹏 +3 位作者 吴倩倩 隋佳依 王子超 宋有涛 《人民珠江》 2021年第10期82-90,共9页
污泥预处理对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理清近十年国际上污泥预处理领域研究前沿与热点,以2010—2020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核心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领域发文量、国家... 污泥预处理对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理清近十年国际上污泥预处理领域研究前沿与热点,以2010—2020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核心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领域发文量、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间污泥预处理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发文量呈指数形式上升,中国在该领域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污泥预处理研究主要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高水平期刊,具备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污泥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多集中于在预处理技术对污泥消化性能影响、变化机理及其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预处理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工艺条件可能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方向。明确总结了污泥预处理的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和热点转变轨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预处理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预处理及深度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贺蒙 李红欣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4期9-12,共4页
介绍了3类常用的污泥预处理技术及3种污泥深度处置技术。污泥预处理技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3类,化学法有酸处理、碱处理和高级氧化法,物理法有超声法、热处理和冻融法,生物法以生物沥浸技术为主。污泥深度处置技术分为卫生填埋... 介绍了3类常用的污泥预处理技术及3种污泥深度处置技术。污泥预处理技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3类,化学法有酸处理、碱处理和高级氧化法,物理法有超声法、热处理和冻融法,生物法以生物沥浸技术为主。污泥深度处置技术分为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技术3种,重点介绍了污泥焚烧技术。目前,常用的焚烧技术可以归纳为3类:单独焚烧、混合焚烧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理。其中,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理污泥是真正做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的方式,研究详细描述了其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和问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预处理 卫生填埋 生物堆肥 焚烧 水泥窑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游离亚硝酸联合预处理污泥强化厌氧消化的机制解析
3
作者 雷谨旭 谢立 +5 位作者 吴宛励 张健 谢春敏 朱琦 李超 汤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0-190,共11页
本研究对超声波(US)预处理、游离亚硝酸(FNA)预处理及超声波-游离亚硝酸(USFNA)联合预处理对于污泥有机质溶出、絮体分散、细胞内容物释放及产甲烷性能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US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使絮体分散与胞外聚合物溶出,FNA预... 本研究对超声波(US)预处理、游离亚硝酸(FNA)预处理及超声波-游离亚硝酸(USFNA)联合预处理对于污泥有机质溶出、絮体分散、细胞内容物释放及产甲烷性能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US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使絮体分散与胞外聚合物溶出,FNA预处理则是使细胞内容物释放。US-FNA联合预处理后,污泥甲烷产率较未预处理增加了37.1%,分别达到US预处理的1.07倍和FNA预处理的1.08倍,但US与FNA在联合预处理中所发挥作用各自独立,并未发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引入FNA会降低污泥厌氧消化初期产气速率,未对累积产气量造成显著影响。根据发酵后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解析,发现FNA是影响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游离亚硝酸 剩余污泥预处理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物理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泾涛 唐治 +3 位作者 吴波 耿宇聪 周正 尹小波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0,52,共6页
通过对预处理污泥的微观形态,破解度(DDCOD),挥发性脂肪酸(VFAs)含量,产气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了高压均质和超声波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均质和超声波预处理都显著地破坏了污泥的絮体结构... 通过对预处理污泥的微观形态,破解度(DDCOD),挥发性脂肪酸(VFAs)含量,产气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了高压均质和超声波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均质和超声波预处理都显著地破坏了污泥的絮体结构,但前者破坏作用更加强烈。经过高压均质预处理,污泥VFAs提高206.5%,DDCOD达5.4%,厌氧消化12 h后VFAs较对照组提高589.4%,20 d底物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提高57.2%和51.4%;经过超声波预处理,污泥VFAs提高22.9%,DDCOD达2.0%,厌氧消化12 h后VFAs较对照组提高507.0%,20 d底物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提高18.5%和17.3%。试验结果证明采用高压均质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提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预处理 高压均质 超声波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强化抗生素废水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路雪婷 徐享 +6 位作者 刘吉宝 张俊亚 左壮 张玉秀 佟娟 魏源送 郭盼盼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章研究了微波组合工艺、热水解、臭氧3种预处理工艺对污泥厌氧消化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组合工艺、热水解、臭氧3种预处理方法均可促使剩余污泥释放大量的SCOD,分别为原污泥的13.99倍,24.50倍和6.45倍,其中溶解性蛋白质分别比原污... 文章研究了微波组合工艺、热水解、臭氧3种预处理工艺对污泥厌氧消化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组合工艺、热水解、臭氧3种预处理方法均可促使剩余污泥释放大量的SCOD,分别为原污泥的13.99倍,24.50倍和6.45倍,其中溶解性蛋白质分别比原污泥增加了31.21倍,38.83倍和8.17倍,多糖分别增长了28.60,28.18,6.45倍,污泥的SCOD/TCOD由原污泥的0.01分别提高到0.20,0.36,0.11。经过30天BMP实验,相对于对照组(原污泥),微波、热水解、臭氧预处理污泥的产气量分别为原污泥的2.11倍,2.86倍、1.64倍,有机物分解率分别为26.38%,39.28%和25.01%,高于原污泥的19.25%。污泥预处理工艺对于污泥溶胞效果及厌氧消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预处理 微波 热水解 臭氧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促进剩余污泥破胞及厌氧消化产气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侯银萍 蔡斌斌 +3 位作者 张安龙 王先宝 裴立影 杜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9,27,共8页
水解阶段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预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将污泥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提高污泥的水解效率和产甲烷量.本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以热解温度、初始pH值为预处理参数,对比研究不同条件下... 水解阶段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预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将污泥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提高污泥的水解效率和产甲烷量.本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以热解温度、初始pH值为预处理参数,对比研究不同条件下热解、碱解、热碱联合三种预处理方式对污泥破解率和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解(120℃)、碱解(初始pH=12)和热碱联合(120℃、初始pH=12)后,污泥中溶解性COD(SCOD)、溶解性蛋白质与多糖等物质的浓度均有大幅度提高,污泥的最大破胞率分别为28.9%、29.7%和53.3%,SCOD的最大浓度分别可达到118.88 mg/gMLSS、121.84 mg/gMLSS、228.70 mg/gMLSS.三种预处理均对污泥减量化起到的一定的促进作用,热解(120℃)SS去除率达到了9.7%,VSS达到了14.7%,碱解pH=12时,SS去除率达到了9.6%,VSS达到了10.8%,热碱联合(120℃、初始pH=12)SS去除率达到了14.2%,VSS达到了31.6%.同时,污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未处理污泥相比,经热解、碱解、热碱联合预处理后污泥产甲烷效率分别提高了72.4%、46.2%、135.8%.综合对比污泥破胞效果、污泥减量化及产甲烷效果等方面,热碱联合预处理在相同的预处理条件下,优于单独热或单独碱预处理的效果.生物化学甲烷势(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BMP)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佳热碱联合预处理条件下,甲烷产气量是对照组的2.33倍,甲烷产气率可达303.70 mL/gVSS,净效益为14.16×10^(-4)元/gV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预处理 破解率 厌氧消化 减量化 生物化学甲烷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与超声预处理污泥中温混合厌氧消化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朝勇 王琨 +2 位作者 张伟贤 赵庆良 于航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6,共5页
文章以牛粪和超声预处理污泥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5℃±1℃及底物浓度为15 gVS·L^(-1)的条件下,采用正常运行的大型沼气池沼液作为接种物,研究不同配比(VS_(污泥)∶VS_(牛粪)分别为1∶0,2∶1,1∶1,1∶2,0∶1)对混合厌氧消化效果... 文章以牛粪和超声预处理污泥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5℃±1℃及底物浓度为15 gVS·L^(-1)的条件下,采用正常运行的大型沼气池沼液作为接种物,研究不同配比(VS_(污泥)∶VS_(牛粪)分别为1∶0,2∶1,1∶1,1∶2,0∶1)对混合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5℃±1℃条件下,超声预处理污泥与牛粪的比例为1∶2时累积产气量高于其他4种比例,VS产气率达到了470.33 mL·g^(-1),甲烷产量在发酵稳定后达到了58.68%。发酵过程中pH值,NH_4^+-N,COD的变化表明了混合厌氧消化能够平衡营养物质,稀释有毒物质,具有协同作用,发酵过程中未出现酸抑制以及氨抑制。进一步研究得出,将超声预处理污泥与牛粪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可以将产气高峰提前,并出现"双峰",提升产气速率,大幅提升了原料的产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预处理污泥 牛粪 混合厌氧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软化污泥处理回用的工程实例
8
作者 邱琛 倪慧刚 +1 位作者 姚志宏 黄菲菲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5期138-140,共3页
为了对原水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高效回收利用,通过研究电厂脱硫机理,并对污泥进行化学分析,提出一种将污泥直接输送至脱硫的新型处理方法,利用污泥中含有的大量CaCO_3代替脱硫中石灰石。结果表明,随污泥使用量增加,脱硫效率基本... 为了对原水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高效回收利用,通过研究电厂脱硫机理,并对污泥进行化学分析,提出一种将污泥直接输送至脱硫的新型处理方法,利用污泥中含有的大量CaCO_3代替脱硫中石灰石。结果表明,随污泥使用量增加,脱硫效率基本不受影响,石膏纯度有所降低,但依然保持在允许范围内。该工程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污泥处理及脱硫物料消耗费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水预处理污泥 脱硫效率 石膏纯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园园 张光明 +3 位作者 张盼月 杨光 宋欢 杨安琪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从产氢菌富集和基质污泥预处理两方面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产氢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氢菌富集最为常用的预处理是热处理,其所占比例为30%;其次为酸、碱处理。基质污泥预处理中常用热、酸、碱、灭菌、酶等方法,其中55%预处理方法采用... 从产氢菌富集和基质污泥预处理两方面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产氢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氢菌富集最为常用的预处理是热处理,其所占比例为30%;其次为酸、碱处理。基质污泥预处理中常用热、酸、碱、灭菌、酶等方法,其中55%预处理方法采用物理预处理。污泥共消化产氢基质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固体废弃物,其中,餐厨垃圾作为有效共消化基质备受关注。最后对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菌 基质污泥 污泥预处理 发酵制氢 预处理 共消化 产氢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解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雪 王明丽 +2 位作者 刘长青 廖足良 张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针对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及产气量低等问题,采用新型热水解(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nt,THP)技术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并结合高温厌氧消化技术进行小试试验,考察THP对污泥粒径、有机物的溶出率及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研究... 针对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及产气量低等问题,采用新型热水解(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nt,THP)技术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并结合高温厌氧消化技术进行小试试验,考察THP对污泥粒径、有机物的溶出率及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THP预处理之后,污泥粒径明显减小,为后续厌氧消化处理的水解酸化提供了有利条件;THP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释放,预处理后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中的SCOD、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和溶解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4,95,19倍和29,45,19倍;THP明显提升了污泥高温厌氧产气性能,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消化单位有机物(VS)累计产气量分别较未经THP处理的污泥提高了19.96%和39.14%。试验结果可为城市污泥高温厌氧消化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解 污泥预处理 高温厌氧消化 产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污水处理场三泥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天波 李晋 陈春茂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60-64,共5页
炼化污水经隔油池、气浮池和生化单元处理的同时,产生大量的隔油池底泥、气浮池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统称为炼化三泥。针对炼化三泥含水率高(90%~99%)、产量大的特点,污水处理场主要以混合脱水,外运委托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处理费用约1 000... 炼化污水经隔油池、气浮池和生化单元处理的同时,产生大量的隔油池底泥、气浮池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统称为炼化三泥。针对炼化三泥含水率高(90%~99%)、产量大的特点,污水处理场主要以混合脱水,外运委托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处理费用约1 000~3 000元/t,加重了污水处理场的运营成本。三泥混合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炼化三泥的处理难度,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介绍了炼化三泥混合脱水处理技术,含水率可降至60%~80%。相比而言,隔油池底泥油分回收(回收率60%~90%),焦化回炼气浮池浮渣(创效50元/t),剩余活性污泥厌氧消化等三泥分类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三泥的处理成本,实现资源回收,是未来炼化三泥处理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 污水处理 三泥处理 污泥预处理 混合污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空化工程初步
12
作者 徐德龙 李超 +2 位作者 林伟军 邓京军 白立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5-830,共6页
声空化气泡内的高温、高压和高密度是声空化工程的机理和基础。该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声空化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针对当前在液体中进行工业规模声处理等声能应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声能应用的一种可能途径——声空化空... 声空化气泡内的高温、高压和高密度是声空化工程的机理和基础。该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声空化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针对当前在液体中进行工业规模声处理等声能应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声能应用的一种可能途径——声空化空间分布控制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文中给出了基于空化空间分布控制方法在稠油井口辅助降黏和高固污泥预处理方面取得声空化工程初步应用的两个例子。现场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声空化工程化样机在实际现场工况条件下,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最后,对当前声空化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空化工程 超声处理 声化学 稠油降黏 高固污泥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