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利用效果评估
1
作者 胡锦波 罗祖豪 +4 位作者 王莹 罗心诚 王麒 刘珊 杨亚珍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探索蚯蚓对城市污泥的利用效果,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选取湖北省荆州市城南、红光和草市3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蚯蚓的食物来源,通过对比分析蚯蚓在不同食源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以及污泥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评... 为探索蚯蚓对城市污泥的利用效果,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选取湖北省荆州市城南、红光和草市3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蚯蚓的食物来源,通过对比分析蚯蚓在不同食源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以及污泥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评估污泥的利用效果。结果显示,3种污泥均未对蚯蚓生长周期产生影响,且在喂养第25天蚯蚓(城南、草市)体重达到最大值。城南污泥对蚯蚓生长和繁殖最为有利,蚯蚓体重增加了0.739 g,是初始体重的3.07倍。蚯蚓食用污泥后,污泥中的全氮含量显著下降,其中城南污泥全氮含量下降最为显著,达21.09%;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有所降低,尤其是总汞、总铬和总铜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蚯蚓体重增长与污泥中有效磷含量正相关。这些结果为蚯蚓处理后的污泥安全性评估及蚓粪有机肥的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证实了蚯蚓在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中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城市污泥 蚯蚓生长 污泥养分 污泥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镇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选择与设计
2
作者 陈冰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第1期106-107,117,共3页
福建省宁德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提标改造后污泥产量增大,污泥外运处置费也随之增高。为了降低运行费用,污水厂进行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改造。污水厂原污泥机械脱水设备采用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出泥含水率为80%,改造后污泥脱水工艺采用叠螺... 福建省宁德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提标改造后污泥产量增大,污泥外运处置费也随之增高。为了降低运行费用,污水厂进行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改造。污水厂原污泥机械脱水设备采用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出泥含水率为80%,改造后污泥脱水工艺采用叠螺式污泥脱水机+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污泥低温干化脱水机,出泥含水率低于60%,污水厂原45t/d(80%含水率)的污泥外运量缩减至20t/d(55%含水率),污泥减量近25t/d,污水厂的年污泥处置费可节省约365万元,大大降低了污水厂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低温干化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 污泥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排焚烧炉生活垃圾掺烧渗滤液污泥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彭丹 高天宇 +3 位作者 姜华伟 景玉博 曹海 吴玉新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提升,在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电方式已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占比已超过90%...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提升,在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电方式已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占比已超过90%。然而,在生活垃圾掺烧渗滤液污泥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掺烧城市生活垃圾和渗滤液污泥条件下炉排焚烧炉内的燃烧状态对实现焚烧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某700 t/d逆推式垃圾焚烧炉为对象,利用FLIC软件和FLUENT软件分别对炉排床层燃料燃烧和燃烧室气相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气体组分浓度场。通过与现场运行数据对比,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10%,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炉排移动速度和污泥质量分数进行了优化,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研究发现,降低炉排移动速度可以改善燃烧状态,提高燃烧效率,而适量的污泥掺烧可以降低炉内局部高温,减轻后墙二次风喷口处由于烟温过高而造成的结焦。然而过量的污泥掺烧会导致干燥段延长,使燃烧室高温区域向后墙靠近,反而不利于焚烧炉的稳定运行。因此,建议炉排移动速度控制在3.56 m/h,污泥质量分数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 炉排炉 城市生活垃圾 渗滤液污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超声联合厌氧发酵强化污泥释磷及蓝铁矿法磷回收研究
4
作者 马娟 周怡君 +4 位作者 蔡雨麒 周园 张贤庆 赵龙 于占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污泥厌氧处理过程中不同铁源,无定形铁(γFeOOH)、赤铁矿(Fe_(2)O_(3))及针铁矿(αFeOOH),被异化金属还原菌(DMRB)还原的难易及酸碱+超声联合预处理对污泥释磷乃至蓝铁矿生成的提升影响。结果表明... 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污泥厌氧处理过程中不同铁源,无定形铁(γFeOOH)、赤铁矿(Fe_(2)O_(3))及针铁矿(αFeOOH),被异化金属还原菌(DMRB)还原的难易及酸碱+超声联合预处理对污泥释磷乃至蓝铁矿生成的提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源体系铁还原率分别为γFeOOH(68.28%)、αFeOOH(20.92%)、Fe_(2)O_(3)(5.32%),铁被还原的难易受铁源结晶度的影响最大,结晶度越低,越易被微生物利用。酸/碱+超声预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磷的释放,且超声条件相同,碱性环境的释磷性能显著优于酸性环境,初始pH=9和11条件下PO_(4)^(3-)释出量相较中性条件分别提高了68%和80%。另外,中性偏碱环境也有利于DMRB的异化铁还原过程,有利于系统内释出的磷和还原态铁结合,从而促进蓝铁矿的生成。相较于单独厌氧发酵体系,预处理联合厌氧发酵系统的PO_(4)^(3-)释放量增加94%,蓝铁矿产量提升至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处理 超声 磷回收 蓝铁矿 市政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免烧砖的制备及闷料效应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邵国建 夏亭 《非金属矿》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本试验以建筑垃圾、水泥、含水率54%的污泥及减水剂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免烧砖。通过探究养护时间、污泥掺量、污泥与减水剂闷料时间对免烧砖性能的作用,探讨了影响污泥免烧砖强度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当污泥免烧砖的配合比设定为25%水... 本试验以建筑垃圾、水泥、含水率54%的污泥及减水剂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免烧砖。通过探究养护时间、污泥掺量、污泥与减水剂闷料时间对免烧砖性能的作用,探讨了影响污泥免烧砖强度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当污泥免烧砖的配合比设定为25%水泥、40%污泥、35%建筑垃圾,且污泥与减水剂闷料1 h,在标准养护箱里养护28 d后抗压强度提升到13.4 MPa,吸水率降低为18%,软化系数提高为0.90,20次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到1%和0.8%。X射线衍射(XRD)微观试验表明,水化产物钙矾石的衍射峰较高,其含量最大,衍射峰值最大可达7016.7 s^(-1),促进了污泥免烧砖的水泥水化反应。扫描电镜(SEM)微观试验结果显示,此时试样的致密度达到最佳状态,表观密度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闷料 免烧砖 抗压强度 抗冻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建材化利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崔彦发 王世雄 +1 位作者 王珣 董志冬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综述了污泥处理和建材化利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污泥的成分特征,介绍了水分、有机质、病原体和重金属离子等不同组分的处置方法;并从化学组分分析污泥建材化利用的可行性,着重介绍了污泥在胶凝材料、烧结砖、烧结陶粒、微晶玻... 综述了污泥处理和建材化利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污泥的成分特征,介绍了水分、有机质、病原体和重金属离子等不同组分的处置方法;并从化学组分分析污泥建材化利用的可行性,着重介绍了污泥在胶凝材料、烧结砖、烧结陶粒、微晶玻璃、固化土等建材制品利用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不同建材化利用方式的污泥类型、掺杂量、配料等,归纳不同建材化利用方式的优缺点和消纳潜力;最后针对当前污泥建材化应用的研究和应用特点,提出污泥建材化利用需要重视有害组分的便捷处置和污泥前端利用,为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污泥的建材化处置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置 污泥成分 建材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在污泥干化领域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冰冰 杜佳鑫 《区域供热》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机组应用项目的热力计算、运行测试和分析,探究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的使用情况,并与传统的污泥烘干进行对比,得出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有较高的能效、经济性和较短的静态回收周期,污泥处理效果明显;列举了影响污...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机组应用项目的热力计算、运行测试和分析,探究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的使用情况,并与传统的污泥烘干进行对比,得出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有较高的能效、经济性和较短的静态回收周期,污泥处理效果明显;列举了影响污泥干化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对空气源热泵污泥干化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污泥干化 热泵干燥 污泥干化工艺 空气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与不同无机调理剂复配调理对填埋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安莹 唐晨 +3 位作者 幸韵欣 郗家福 周振 林莉峰 《净水技术》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目的】探究聚丙烯酰胺(PAM)与不同无机调理剂复配对填埋污泥的脱水性能、流变特性以及胞外聚合物(EPS)分布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填埋污泥脱水处理提供更有效的调理方案。【方法】研究采用PAM与FeCl_(3)、PAM与Al_(2)(SO_(4))_(3)、PAM与... 【目的】探究聚丙烯酰胺(PAM)与不同无机调理剂复配对填埋污泥的脱水性能、流变特性以及胞外聚合物(EPS)分布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填埋污泥脱水处理提供更有效的调理方案。【方法】研究采用PAM与FeCl_(3)、PAM与Al_(2)(SO_(4))_(3)、PAM与CaO等3种脱水调理方案对填埋污泥进行化学调理,测定调理后污泥的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流变特性、粒径分布、Zeta电位、EPS以及污泥压滤后的泥饼含水率,综合评估调理效果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混凝剂为Al_(2)(SO_(4))_(3)时,污泥的SRF在投加量为80 mg/(g DS)时最小,为3.88×10^(7) s^(2)/g。基于流变特性分析,3种调理污泥的极限黏度顺序为:CaO>FeCl_(3)>Al_(2)(SO_(4))_(3),填埋污泥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差距则呈现FeCl_(3)>Al_(2)(SO_(4))_(3)>CaO的特点,当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时,CaO调理下填埋污泥的储能模量明显高于FeCl_(3)和Al2(SO4)。在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调理后填埋污泥中的蛋白质含量均呈现FeCl_(3)<CaO<Al_(2)(SO_(4))_(3)的特点。【结论】3种脱水调理方案对填埋污泥进行预处理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FeCl_(3)和Al_(2)(SO_(4))_(3)通过改善填埋污泥的流动性和黏度,显著提高其脱水性能;而CaO则主要通过增加填埋污泥粒径,从而提升其脱水效果。若从填埋污泥的混凝脱水效果角度考虑,FeCl_(3)作为混凝剂较佳。若考虑填埋污泥的传输和能耗等方面,CaO作为混凝剂更为适宜。鉴于填埋污泥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填埋污泥的脱水调理优选铁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污泥 药剂调理 污泥脱水性能 流变特性 胞外聚合物(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泥陶粒制备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芳 冯奕程 +4 位作者 吴佳育 关博文 房建宏 温小栋 李超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8,共9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政污泥产量逐年增加。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陶粒是降低处置成本、避免二次污染和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市政污泥陶粒制备工艺及其基本流程,明确了影响污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政污泥产量逐年增加。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陶粒是降低处置成本、避免二次污染和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市政污泥陶粒制备工艺及其基本流程,明确了影响污泥陶粒性能的关键因素;综述了污泥陶粒改性方法及性能提升的机制;最后讨论和展望了污泥制陶粒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原料比、预热条件、焙烧条件、外加剂的添加以及养护方式均会对污泥陶粒的性能产生影响;而碱处理、憎水处理和高温处理等改性方法则可强化其本征性能、力学特性、固化效果和吸附能力。优化污泥陶粒制备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是污泥陶粒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陶粒 资源化利用 改性 提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泥的多元固废体系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磊 张忆庆 田文峰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为缓解水泥生产和污泥等固废处理带来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浪费问题,该文以硅灰、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4种固废为研究对象,与污泥构成二元、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通过改变体系内固废种类及掺加比例,共替代20%的水泥,设计12个配合比。从抗... 为缓解水泥生产和污泥等固废处理带来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浪费问题,该文以硅灰、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4种固废为研究对象,与污泥构成二元、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通过改变体系内固废种类及掺加比例,共替代20%的水泥,设计12个配合比。从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吸水率3个方面进行宏观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显微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法(XRD)三种方式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探究二元、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的力学性能远优于二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污泥-硅灰-粉煤灰替代体系替代效果最优,抗压强度相较于对照组A1和A2分别提高4.2%和12.5%,这是因为硅灰和粉煤灰混合对污泥有更好的激发作用使其参与水化反应,生成较多钙矾石(AFt)和C-S-H凝胶体等水化产物,使微观物相和孔隙结构均得到提升。研究可为污泥等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多元胶凝体系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糖脂预处理污泥协同木质碳源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
11
作者 别文萱 郑滢颍 +2 位作者 马晓军 江天宇 李冬娜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针对生物质厌氧发酵水解速率慢、产酸效率低等问题,利用生物糖脂预处理接种污泥,以橡胶木酶水解液为辅助碳源,探究了鼠李糖脂(RL)、槐糖脂(SL)、烷基糖苷(APG)对污泥预处理及其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糖脂提高了接种污泥的... 针对生物质厌氧发酵水解速率慢、产酸效率低等问题,利用生物糖脂预处理接种污泥,以橡胶木酶水解液为辅助碳源,探究了鼠李糖脂(RL)、槐糖脂(SL)、烷基糖苷(APG)对污泥预处理及其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糖脂提高了接种污泥的破解度和胞外聚合物裂解,增强了接种污泥水解和提高发酵液中的有机质含量。RL预处理木质碳源发酵体系最大产酸量达3783.91 mg/L,相比对照组的产酸量提高了74.83%。产物分析表明,RL预处理木质碳源发酵产物以乙酸和丙酸为主,SL预处理木质碳源发酵产物以乙酸和丁酸为主,APG预处理木质碳源发酵产物以乙酸为主。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和强化产酸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糖脂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酶水解 接种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泥质特点看城镇污泥处置方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同斌 《水工业市场》 2012年第6期46-49,共4页
污泥泥质特点决定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及最终的归宿。我国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同样污泥的处理也需要借鉴,但更多地应探讨我国实际特点。污水是流体介质,主要成分基本一样,物理学公式可以通用... 污泥泥质特点决定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及最终的归宿。我国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同样污泥的处理也需要借鉴,但更多地应探讨我国实际特点。污水是流体介质,主要成分基本一样,物理学公式可以通用,但污泥处理则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污泥处理 污泥处置 处理处置 污水处理厂污泥 污泥厌氧消化 城市污泥 重金属 污泥土地利用 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浅析
13
作者 王鹏里 鱼涛 +4 位作者 郭志强 张晓飞 马锐 杨博 屈撑囤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标准,探讨了国际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策略,包括处理后石油烃和含水率的限制标准,比较了各国标准中的不同点。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检测项目和限值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提... 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标准,探讨了国际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策略,包括处理后石油烃和含水率的限制标准,比较了各国标准中的不同点。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检测项目和限值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完善含油污泥管理和处理处置体系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我国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含油污泥 标准化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及强化研究进展
14
作者 廖庆 陈琳 +3 位作者 刘志强 杨辉 夏斌 董华平 《发酵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颗粒污泥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具有沉降性好、稳定性强和脱氮效率高等优点,备受研究者关注。传统自凝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周期长、稳定性差和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硝态氮废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金属阳离子的加入会影响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具有沉降性好、稳定性强和脱氮效率高等优点,备受研究者关注。传统自凝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周期长、稳定性差和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硝态氮废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金属阳离子的加入会影响颗粒污泥的形成、加速污泥造粒及提高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以及增强颗粒污泥结构的相关措施,旨在为硝态氮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颗粒污泥 金属离子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某市城区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实践分析
15
作者 叶峰 季叶飞 +1 位作者 杨天 杨小丽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09-113,154,共6页
【目的】随着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管网养护部门对排水管道的清掏维护逐渐成为常态化举措,因而通沟污泥产量随之增加,亟须探究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途径。【方法】文章总结分析了江苏省内主要通沟污泥处理站... 【目的】随着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管网养护部门对排水管道的清掏维护逐渐成为常态化举措,因而通沟污泥产量随之增加,亟须探究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途径。【方法】文章总结分析了江苏省内主要通沟污泥处理站运行工艺及处理处置途径,并以苏南某市城区通沟污泥处理站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通沟污泥产生量计算及处置系统工程设计,考察了处置效果与运行成本。【结果】江苏省内目前对于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大多采用湿机械法工艺,案例工程处理规模为60 t/d,采用湿法分离核心技术,解决了物料分选过程中的垃圾堆积和缠绕问题,实现产物的多级分离,砂分离效率高达97%;其中粒径>3 mm的渣料、0.1~3 mm的轻质有机物和<0.1 mm的泥饼外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粒径为0.1~3 mm的砂回收用于建材,尾水就近汇入相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结论】工程通过对通沟污泥脱水减量,减少了外运填埋量,节省了外运费用和宝贵的土地资源;通过对污泥中的砂进行筛选和洗涤,便于其资源化利用;通过对污泥进行洗涤和压榨脱水,减少了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和影响;项目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工程为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沟污泥 处理处置 资源化利用 湿机械法 物理筛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共消化的影响
16
作者 王测文 张景新 何义亮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95-103,共9页
【目的】盐度高低对有机固废厌氧处理与产甲烷的影响较大,文章拟开展不同盐度条件对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盐度质量浓度(0~2 g/L)对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过程的影响,重点围绕产甲烷... 【目的】盐度高低对有机固废厌氧处理与产甲烷的影响较大,文章拟开展不同盐度条件对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盐度质量浓度(0~2 g/L)对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过程的影响,重点围绕产甲烷效率、可溶性有机物(DOM)降解率以及荧光特性变化、体系电化学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分析盐度对厌氧共消化产甲烷的作用机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盐度可有效提升餐厨与污泥共消化的产甲烷效率,当盐度质量浓度添加到1.0 g/L时达到最佳产甲烷效果,较空白组提升26.45%,且有效促进了高分子量DOM的水解并提升了低分子量DOM的生物利用效率。同时,盐度添加促进了细胞色素c(c-Cyts)的产生,在促进细胞代谢的同时提高了体系电子传递效率,有利于强化微生物的种间电子转移过程。适当的盐度促使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和联合菌门(Synergistota)等互营代谢细菌的丰度提升,通过强化微生物群落协同产甲烷,促进了嗜氢产甲烷代谢路径,最终提高了甲烷产率。【结论】在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共消化过程中,1.0 g/L的盐度有利于促进厌氧共消化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微生物电子转移速率,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强化甲烷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餐厨垃圾 共消化 盐度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波动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17
作者 鞠鸿林 毕学军 徐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研究了实际污水中盐度波动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污染物去除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繁的盐度波动(ΔC_(Na Cl)>3.84 g/L)会显著抑制污泥颗粒化进程,系统内颗粒污泥比例最高仅为24.57%,且颗粒结构松散、易解... 研究了实际污水中盐度波动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污染物去除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繁的盐度波动(ΔC_(Na Cl)>3.84 g/L)会显著抑制污泥颗粒化进程,系统内颗粒污泥比例最高仅为24.57%,且颗粒结构松散、易解体。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受盐度波动影响较大,尤其是紧密结合型蛋白质(TB-PN),其含量在前3次波动过程中分别下降了34.31%、12.54%和47.35%。氮去除效能受盐度波动影响较小,系统内NH^(+)_(4)-N、TIN去除率稳定在99%和50%左右,而PO_(4)^(3-)-P去除能力在盐度波动过程中几乎完全丧失。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微丝菌属(Candidatus_Microthrix)的相对丰度与颗粒比例及结构稳定性呈正相关,表明丝状菌在颗粒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盐度波动 胞外聚合物 污染物去除效能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菌强化高温好氧堆肥降解污泥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18
作者 陶樱鹭 宋天文 +2 位作者 王凯玫 武书晓 夏文香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大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在污水污泥填埋和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进入环境,对居民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该问题,以污泥、玉米芯、玉米秸秆和麦麸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利用生物炭作为载体固定CPAM降解功能菌Bacillus noval... 大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在污水污泥填埋和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进入环境,对居民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该问题,以污泥、玉米芯、玉米秸秆和麦麸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利用生物炭作为载体固定CPAM降解功能菌Bacillus novalis,并对其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强化作用使得高温好氧堆肥的温度最高达63.9℃,CPAM的去除率达到76.85%,比强化前提高了16.49%。固定化功能菌的加入加快了堆肥进程,提前10 d达到腐熟标准,堆肥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为12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2.21%~62.91%)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此外,unclassified_f__Streptosporangiaceae(family Streptosporangiaceae,链孢囊科)和norank_f__JG30-KF-CM45也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 高温好氧堆肥 功能菌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软件的污泥和生物质共气化制备合成气工艺模拟
19
作者 杜征宇 李志远 +3 位作者 刘晴川 余桥 任少辉 郭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为了提高污泥气化制备合成气的品质,通过Aspen Plus软件研究了污泥和生物质的共气化特性,分析了气化温度、空气当量比、气化压力对不同共混比下污泥和生物质共气化过程中合成气组分浓度、低位热值、冷气效率、合成气浓度及CO选择性的影... 为了提高污泥气化制备合成气的品质,通过Aspen Plus软件研究了污泥和生物质的共气化特性,分析了气化温度、空气当量比、气化压力对不同共混比下污泥和生物质共气化过程中合成气组分浓度、低位热值、冷气效率、合成气浓度及CO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提高,H_(2)浓度先升高再下降,CO浓度呈上升趋势,CH_(4)和CO_(2)浓度呈下降趋势。当气化温度为700℃时,合成气的低位热值、冷气效率、合成气浓度及CO选择性均达到峰值。空气当量比和气化压力过高均不利于污泥和生物质的共气化过程。共混比是通过改变气化原料的C/H、C/O、O/H比值,进而影响污泥和生物质的共气化特性。综合考虑模拟结果和制备高品质合成气的需求,得到了优选的污泥和生物质共气化反应工况:气化温度700℃,空气当量比为0.25,气化压力为0.1 MPa,共混比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污泥 生物质 共气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镍电镀污泥中镍的分离与硫酸镍的制备研究
20
作者 焦奥博 刘牡丹 +4 位作者 吕先谨 刘勇 吕建芳 冯嘉颖 周吉奎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102,共7页
采用酸浸-氧化沉淀除杂-溶剂萃取深度除杂的方法有效分离与回收高镍电镀污泥中镍,并制备高纯六水合硫酸镍。首先通过硫酸浸出污泥,使污泥中绝大部分镍、铜、铁和铝进入浸出液;然后往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沉淀除铁,适宜的终点pH值为3... 采用酸浸-氧化沉淀除杂-溶剂萃取深度除杂的方法有效分离与回收高镍电镀污泥中镍,并制备高纯六水合硫酸镍。首先通过硫酸浸出污泥,使污泥中绝大部分镍、铜、铁和铝进入浸出液;然后往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沉淀除铁,适宜的终点pH值为3;再采用硫化钠除杂,适宜的硫化钠过量系数为1.2,铁和铜沉淀率分别达到了99.43%和98.13%;调节沉淀后液pH值,得到氢氧化镍沉淀后用硫酸溶解为硫酸镍溶液,并用P204萃取剂深度除杂,Cu、Fe、Al二级萃取率分别达到了98.41%、99.99%、95.15%,Ni萃取率仅9.4%;萃余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得纯度超过99.95%的六水合硫酸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酸浸 溶剂萃取 除杂 硫酸镍 除铁 沉铜 除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