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拉特旗汉语方言的将行体标记
1
作者 杨金月 《今古文创》 202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与更北边的包头市隔着黄河相望。作为晋语大包片的一部分,达拉特旗汉语方言中存在两个将行体标记“呀”和“□[kia]”,在对二者的句法分布和语义功能进行细致地考察,并探究“呀”和“□[kia]”在句中...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与更北边的包头市隔着黄河相望。作为晋语大包片的一部分,达拉特旗汉语方言中存在两个将行体标记“呀”和“□[kia]”,在对二者的句法分布和语义功能进行细致地考察,并探究“呀”和“□[kia]”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发现将行体标记“呀”来源于完成体标记“呀”,“□[kia]”是“圪”和“呀”的合音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特旗汉语方言 将行体 “呀” “□[kia]” 祈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词汇“门槛”的音义溯源
2
作者 何易 《今古文创》 202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方言材料和古籍资料,针对方言用具类词汇“门槛”进行音义溯源。研究发现语素“槛”作为“门槛”的表义字源自晋语区及其他小部分地区的传统叫法“门限”,这一传统已经固化为部分方言的口头传承和文化表现形式。针对部...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方言材料和古籍资料,针对方言用具类词汇“门槛”进行音义溯源。研究发现语素“槛”作为“门槛”的表义字源自晋语区及其他小部分地区的传统叫法“门限”,这一传统已经固化为部分方言的口头传承和文化表现形式。针对部分语素声母读音出现软腭擦音和声门擦音的特殊现象,推测“限”与“槛”可能源自更古老的词形“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本字考 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年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动态与展望
3
作者 吕晓玲 黄晶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近三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汉语方言学界全体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在区域方言语法深度研究、多功能词及其语法化、参考语法、接触语言学、地理语言学、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 近三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汉语方言学界全体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在区域方言语法深度研究、多功能词及其语法化、参考语法、接触语言学、地理语言学、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当前汉语方言语法领域呈现出的发展动态,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须重视汉语方言语法的系统性及方言语法内部的比较,要加强汉语方言语法调查工具书的编纂,推进海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深入,促进方言语法研究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任重而道远,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语法 新动态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牧地汉语方言声母考析
4
作者 郭红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古牧地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下辖镇。古牧地汉语方言属于兰银官话北疆片。文章着力分析古牧地汉语方言声母的语音演化及其特点,具体包括古牧地汉语方言中的双焦点辅音、知庄章组字的混读、端组字细音前的腭化、见晓组开口二等字的... 古牧地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下辖镇。古牧地汉语方言属于兰银官话北疆片。文章着力分析古牧地汉语方言声母的语音演化及其特点,具体包括古牧地汉语方言中的双焦点辅音、知庄章组字的混读、端组字细音前的腭化、见晓组开口二等字的文白异读、影疑母的今读及日母合口字的两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牧地汉语方言 语音特点 声母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饮食动词的词化模式与类型特点
5
作者 段勇义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汉语方言中饮食动词极为丰富。从概念化及词化的视角出发,运用“两次分类”的理论框架,将汉语方言中的饮食动词的词化模式分为两个层级:主导词层级和特征词层级。主导饮食动词是单一型的“食”或“喫/吃”。特征词层级词化方式复杂多样... 汉语方言中饮食动词极为丰富。从概念化及词化的视角出发,运用“两次分类”的理论框架,将汉语方言中的饮食动词的词化模式分为两个层级:主导词层级和特征词层级。主导饮食动词是单一型的“食”或“喫/吃”。特征词层级词化方式复杂多样。从词汇类型学视角看,认为汉语方言饮食动词的词化方式既有世界语言的共性之处,也存在着汉语特有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饮食动词 词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音系及音韵特点
6
作者 杨春艳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既受到民族语的影响,又受到周边汉语方言、普通话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这在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的音系及其音韵特点。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有24个声母,它的主... 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既受到民族语的影响,又受到周边汉语方言、普通话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这在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的音系及其音韵特点。丽江纳西族汉语方言有24个声母,它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清化,尖团不分,具有[ts、tsʰ、s、z]和[tʂ、tʂʰ、ʂ、ʐ]两套声母等。有31个韵母,它的主要特点是:韵尾简化,韵头简化,以及具体韵摄的分合等。有阴平、阳平、去声、入声4个声调,它的主要特点是:古平声字按照声母的清浊今演变为阴平和阳平,清声母、次浊声母上声字与阴平合流,全浊声母上声字今读去声,古入声字今自成一个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纳西族 汉语方言 音系 声母 韵母 声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的韵母分调现象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志耘 王莉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7,共9页
文章把由韵母的元音、韵尾等因素使得声调产生分化的现象称为"韵母分调",把汉语方言中现已发现的韵母分调现象归纳为韵尾分调和元音分调两大类。韵尾分调包括塞尾与非塞尾分调、前塞尾与后塞尾分调、鼻尾与非鼻尾分调、开尾... 文章把由韵母的元音、韵尾等因素使得声调产生分化的现象称为"韵母分调",把汉语方言中现已发现的韵母分调现象归纳为韵尾分调和元音分调两大类。韵尾分调包括塞尾与非塞尾分调、前塞尾与后塞尾分调、鼻尾与非鼻尾分调、开尾与非开尾分调。元音分调包括长元音与短元音分调、高元音与低元音分调、单元音与复元音分调。文章全面整理介绍了上述韵母分调现象,并作了一些必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声调 分调 改调 语音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而今”的读音及用字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小平 曹瑞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9,共9页
文章首先利用已有文献材料和新的专题调查材料展示现代汉语方言中表"现在"义的"而今"一词的读音及用字情况,随后运用语音历史层次演变思路分析"而"和"今"的读音演变由来,并辨析"而"... 文章首先利用已有文献材料和新的专题调查材料展示现代汉语方言中表"现在"义的"而今"一词的读音及用字情况,随后运用语音历史层次演变思路分析"而"和"今"的读音演变由来,并辨析"而"和"今"的用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而今 读音 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的老师当得好”及汉语方言的名物化 被引量:39
9
作者 邓思颖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7,共9页
黄正德(2008)讨论了"他的老师当得好"等"形义错配句"的派生方式,并且提出了动名词的分析。沈家煊(2007)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老师当得好"句式通过"类推糅合"的方法产生。文章通过汉语... 黄正德(2008)讨论了"他的老师当得好"等"形义错配句"的派生方式,并且提出了动名词的分析。沈家煊(2007)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老师当得好"句式通过"类推糅合"的方法产生。文章通过汉语南北方言的比较,首先指出派生说和糅合说的一些问题,然后论证"形义错配句"应该由动名词名物化所产生的,跟"类推糅合"没有关系,而汉语方言的差异由形成动名词的移位参数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义错配 动名词名物化 类推糅合 移位 参数理论 汉语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上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莉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9,共8页
文章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汉语方言中全浊上与次浊上声调相分的现象进行考察,整理描写这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指出上声全次浊分调是一种官话型的音变,在方言地图上以"漏斗式"的演变模式... 文章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汉语方言中全浊上与次浊上声调相分的现象进行考察,整理描写这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指出上声全次浊分调是一种官话型的音变,在方言地图上以"漏斗式"的演变模式向东南方言扩散,东南方言在完成上声全次浊分调的过程中,有数种不同的演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声调分化 上声 全浊 次浊 漏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兰兰 阮咏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汉语方言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早为学界所重视。通过对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梳理主要围绕方言分区、研究内容两大部分展开,认为目前方言进入对外汉语教学较为表面,多集中在语言要素的零散分布上。此外,从研究角度和方法... 汉语方言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早为学界所重视。通过对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梳理主要围绕方言分区、研究内容两大部分展开,认为目前方言进入对外汉语教学较为表面,多集中在语言要素的零散分布上。此外,从研究角度和方法、教学模式、社会宏观层面等,对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策略等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方言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低频的小称变调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颂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文章考察了将乐城关和樟坪畲话的低变调,认为这种调值为[21]的声调和黎川等地方言中高频的小称变调具有一样的性质。同时指出这些方言存在的小称变调形式具有语言地理类型学的意义,也为探讨赣方言中今读声母为塞音和塞擦音时却又不送气... 文章考察了将乐城关和樟坪畲话的低变调,认为这种调值为[21]的声调和黎川等地方言中高频的小称变调具有一样的性质。同时指出这些方言存在的小称变调形式具有语言地理类型学的意义,也为探讨赣方言中今读声母为塞音和塞擦音时却又不送气的阳调字的成因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畲话 方言 低调 小称 阳调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受事话题句类型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思颖 《语言科学》 2006年第6期3-11,共9页
文章采用生成语法学的动词移位理论对汉语方言受事话题句的类型现象作出重新分析,并且论证话题化的“强弱”本身不是参数,动词移位才是一项参数,话题化的差异和汉语方言词序的差异最终由动词移位来决定。文章的发现还可以进一步在汉语... 文章采用生成语法学的动词移位理论对汉语方言受事话题句的类型现象作出重新分析,并且论证话题化的“强弱”本身不是参数,动词移位才是一项参数,话题化的差异和汉语方言词序的差异最终由动词移位来决定。文章的发现还可以进一步在汉语方言体标记的形态和无定量名短语宾语的分布等现象中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事话题句 动词移位 参数理论 汉语方言语法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构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缇 董印其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形成,与历史上汉民族的迁徙、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共同生活有直接的原因,词汇系统中既有继承古汉语中的词汇、其他方言来源的基础词汇,也有长期使用中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特征词和西域少数民族语借词,反映出词...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形成,与历史上汉民族的迁徙、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共同生活有直接的原因,词汇系统中既有继承古汉语中的词汇、其他方言来源的基础词汇,也有长期使用中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特征词和西域少数民族语借词,反映出词汇在动态变化发展过程中更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 词汇系统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语方言的特点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洋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研究 普通话 少数民族语言 北京官话 新疆方言 中原官话南疆片 方言 《金瓶梅》 维吾尔语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的XA式状态形容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龚娜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87-93,共7页
XA式状态形容词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广泛,官话、湘语、赣语、客家话、徽语等均有分布,但数量不一。进入XA式的A多是单音节形容词;X多意义虚化,只表示A程度很高,许多X有音无字;X与A搭配可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从历史来源看,XA式应是中古... XA式状态形容词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广泛,官话、湘语、赣语、客家话、徽语等均有分布,但数量不一。进入XA式的A多是单音节形容词;X多意义虚化,只表示A程度很高,许多X有音无字;X与A搭配可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从历史来源看,XA式应是中古以后由联合、动宾等短语经过词汇化后重新分析而来,是同一历史来源的形式在不同方言区沿着不同的轨迹各自发展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XA式状态形容词 地理分布 历史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话的归属和汉语方言分类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凡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9-517,共9页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平话划为独立的大方言,学术界对此存在疑虑和犹豫。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类型是汉语方言分类的主要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勾漏粤语应归属平话,晋语应回归官话。徽语是独立的混合型方言。赣语和客家话是根据文化认同分立...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平话划为独立的大方言,学术界对此存在疑虑和犹豫。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类型是汉语方言分类的主要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勾漏粤语应归属平话,晋语应回归官话。徽语是独立的混合型方言。赣语和客家话是根据文化认同分立的两大方言。现代汉语可以分为九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平话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徽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话 勾漏粤语 汉语方言分类 九大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元音分尾现象 被引量:4
18
作者 栗华益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301,共11页
元音分尾指同摄的入声韵韵尾因主元音不同而分化演变,改变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或合并或弱化或消失,变成其他韵尾。表现为:高元音使韵尾-t化、低元音使韵尾-k化,后元音使韵尾弱化,低元音使韵尾消失。另外,低元音使-t尾边音化,元音分尾在... 元音分尾指同摄的入声韵韵尾因主元音不同而分化演变,改变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或合并或弱化或消失,变成其他韵尾。表现为:高元音使韵尾-t化、低元音使韵尾-k化,后元音使韵尾弱化,低元音使韵尾消失。另外,低元音使-t尾边音化,元音分尾在闽语入声韵里表现出一定的深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声韵尾 元音 语音演变 汉语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之管见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俭明 《语言科学》 2004年第2期92-98,共7页
本文分析了汉语方言语法凋查研究滞后的原因,对怎么开展汉语方言语法凋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文章强调进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与研究需要由一定的理论来支撑,最后指出只要我们多调查,多研究,多总结,多交流,一定会迎来汉语方言语... 本文分析了汉语方言语法凋查研究滞后的原因,对怎么开展汉语方言语法凋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文章强调进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与研究需要由一定的理论来支撑,最后指出只要我们多调查,多研究,多总结,多交流,一定会迎来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大突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语法 口语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 被引量:8
20
作者 顾会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赤峰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分别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关键词 赤峰汉语方言 普通话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