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田灭茬旋埋联合整地机的研究
1
作者 李向军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实现水田秸秆全量还田、减少机具进地作业次数、提高作业效率,根据水田整地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水田压茬旋埋联合整地机,主要对机具的整体结构、工作过程、核心部件设计进行详细阐述。通过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一次下地作业可完... 为实现水田秸秆全量还田、减少机具进地作业次数、提高作业效率,根据水田整地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水田压茬旋埋联合整地机,主要对机具的整体结构、工作过程、核心部件设计进行详细阐述。通过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一次下地作业可完成灭茬混拌、秸秆压茬、肥料条施、泥浆整平等多项作业,作业后的地表状况满足后期插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灭茬 水田耕整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衣拼布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现状
2
作者 黄晓彤 谢雪君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165-167,共3页
水田衣是中国传统拼布服饰的重要代表,凭借其边角布料的循环利用和几何拼接,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资源的珍视及其独特的审美智慧。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技术的阐述与美学分析,对水田衣拼布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性转化研究... 水田衣是中国传统拼布服饰的重要代表,凭借其边角布料的循环利用和几何拼接,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资源的珍视及其独特的审美智慧。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技术的阐述与美学分析,对水田衣拼布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性转化研究较为薄弱。国内外关于水田衣及拼布艺术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支持,尤其是在如何将水田衣拼布元素与现代女装设计相结合的实际操作层面。对此,文章基于大量水田衣相关文献及历史资料,分析了前人对水田衣拼布元素的探讨与研究方法,以期为水田衣拼布艺术的现代转化和可持续时尚设计提供基础性参考,并探索如何将传统拼布元素与现代慢时尚理念融合,为水田衣在当代时尚设计中的创新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拼布元素 女装设计 可持续时尚 慢时尚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川东南冬水田稻鱼共作系统下杂交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富贤 周兴兵 +6 位作者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郭长春 蒋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21,共13页
【目的】利用川东南冬水田区连续多年稻鱼共作系统,研究施氮(N)量对免耕栽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制定稻鱼共作系统下免耕栽培杂交稻长期、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2年在川东南冬水田区开展了... 【目的】利用川东南冬水田区连续多年稻鱼共作系统,研究施氮(N)量对免耕栽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制定稻鱼共作系统下免耕栽培杂交稻长期、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2年在川东南冬水田区开展了5年大田定位试验,供试杂交稻品种为蓉优1015和内6优103,耕作方式为免耕。设置N 0、45、90、135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记作N_(0)、N_(45)、N_(90)、N_(135)。在水稻收获期,调查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0—20 cm土层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和pH,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施氮量与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因子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稻鱼共作系统下,年份、施氮量对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5年间,杂交稻产量与施氮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70^(**)~0.9720^(**)),与低氮量处理N_(45)相比,N_(90)和N_(135)处理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了6.37%~26.53%、9.11%~25.11%,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也显著增加。而N_(90)处理杂交稻产量与N_(135)处理相当或更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产量构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t=2.20*~9.1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分别为0.8754和0.4987)和总贡献(分别为0.6364和0.3598)较大,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N_(0)、N_(45)处理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随稻鱼共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而在N_(90)、N_(135)处理下随稻鱼共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而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杂交稻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提高磷素、钾素供给能力是稻鱼共作系统杂交稻高产的重要基础。【结论】川东南冬水田区稻鱼共作系统下,年施氮90 kg/hm^(2)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进而维持甚至提高水稻产量。连续施用中、高量氮肥还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随稻鱼共作年限延长呈增加趋势;土壤pH值则随稻鱼共作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稻鱼共作 氮肥管理 水稻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耕地质量对耕地水田化的空间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慧 栾思雨 丛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7-334,共8页
[目的]耕地水田化过程对耕地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明确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对耕地水田化的空间响应,是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方法]构建LESA耕地质量评价体系,采用CRITIC模型、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揭... [目的]耕地水田化过程对耕地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明确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对耕地水田化的空间响应,是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方法]构建LESA耕地质量评价体系,采用CRITIC模型、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耕地质量和耕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空间响应关系。[结果](1)研究区耕地水田化现象剧烈,呈现出东部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的时空分异格局;(2)研究区耕地质量变化显著,耕地质量下降比例低于质量提升比例,表现出中部下降最高、西部下降次高、东部下降最低的时空格局;(3)研究区耕地质量对水田化的响应具有双重效应,负向响应更为敏感,整体呈现出东部耕地质量响应程度高于其他区域的空间格局。[结论]研究区耕地水田化对耕地质量具有正、负两种效应,依据效应方向进行耕地利用结构调整,是保护黑土耕地的重要途径。对于具有正向效应的区域应适度推进旱改水项目,而针对具有负向效应的区域应停止旱改水工程,积极进行水田休耕,并可适当地将其恢复为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耕地水田 CRITIC模型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 黑土区 富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动力底盘逆向建模与质心验证——基于Geomagic Design X
5
作者 何剑飞 曾志浩 +5 位作者 郭梓游 李贵蓉 钟文能 钟顺 王在满 李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8-253,共6页
针对目前农业机械仿真和优化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构建精确模型的逆向建模方法。应用光学扫描仪采集点云数据,基于Geomagic Design X处理点云数据并重构零部件模型,在SolidWorks中完成水田动力底盘的装配。以VP6D-CQ型水田动... 针对目前农业机械仿真和优化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构建精确模型的逆向建模方法。应用光学扫描仪采集点云数据,基于Geomagic Design X处理点云数据并重构零部件模型,在SolidWorks中完成水田动力底盘的装配。以VP6D-CQ型水田动力底盘为例,将测得的实际质心位置与所建的模型质心位置进行比较,并对提出的逆向建模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以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总质量、x坐标、y坐标、z坐标的误差值分别为4.55%、3.62%、2.23%、4.81%,误差值均在5%内。此方法可构建准确的三维模型,为后续仿真优化数据精确性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研发相比较,可缩短农业机械研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动力底盘 逆向建模 质心验证 Geomagic Design X 数字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盖志佳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6期2-4,共3页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但是近几年由于水稻种植效益低、部分区域水稻产量低、大豆价格高收益高以及其它因素影响,导致水田改种大豆面积不断增加。本文对水田改种大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稻土的特点阐述了水田改种大豆...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但是近几年由于水稻种植效益低、部分区域水稻产量低、大豆价格高收益高以及其它因素影响,导致水田改种大豆面积不断增加。本文对水田改种大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稻土的特点阐述了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三江平原地区水改旱种植大豆实现高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旱田 大豆 高产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福涛 伟利国 +3 位作者 赵博 苑严伟 周利明 董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74,共8页
针对我国水田平整时窗短、平整作业精度要求高、缺乏高效水田平整作业机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研发了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平地控制系统,应用北斗卫星RTK定位技术,将北斗卫星天线置于平地铲上方,可实现平... 针对我国水田平整时窗短、平整作业精度要求高、缺乏高效水田平整作业机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研发了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平地控制系统,应用北斗卫星RTK定位技术,将北斗卫星天线置于平地铲上方,可实现平地铲高度的厘米级精准定位。开发的智能终端采用阈值-多项式插值算法将实时高程信息转换成点云图,可直接反映水田平整后地势情况,供二次平整作业参考。设计了液压控制系统和悬挂式挂载结构的双液压缸驱动平地机,平地机载荷能力强,高程调节过程更加稳定。进行了系统定位精度及控制输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平地控制系统定位精度为䥺SymbolqB@1.0cm,控制部分输出稳定。为验证悬挂式水田宽幅卫星平地机的工作性能,对其进行了水田平整试验,并将田间采样高程数据进行了田块纵横单行数据拟合曲线对比分析及统计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田面最大高差d从19.6cm平整至5.9cm,采样点标准差Sd从4.9cm平整至2.6cm,作业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水田平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平地机 北斗卫星定位 差分定位 悬挂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丘陵区水田改旱地后土壤磷的有效性及淋失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昌富 张璐 +2 位作者 陈波浪 文石林 蔡泽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改旱地后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红壤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种母质(石灰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及相邻的水田改旱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 【目的】研究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改旱地后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红壤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种母质(石灰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及相邻的水田改旱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和无机磷组分(Al-P、Fe-P、Ca-P和O-P)的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随机森林分析,探究水田改旱地后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水田改为旱地后,石灰岩、砂页岩发育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0.48和17.60 mg/kg (P<0.05),但水溶性磷含量均低于磷素环境阈值;土壤磷活化系数分别提高了2.67和2.22个百分点;Al-P含量分别增加了46.07和51.28mg/kg;石灰岩发育的土壤Fe-P含量增加了62.11 mg/kg。相关分析表明,水田改旱地后,Fe-P、Al-P与磷活化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CA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Fe-P、Al-P是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湘南红壤丘陵区水田改为旱地后,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磷素有效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石灰岩和砂页岩发育的土壤磷素有效性由于铁磷和铝磷在全磷中比例的增加而显著提升。3种母质发育的水田改旱地后,其水溶性磷含量均低于环境磷阈值,引发磷淋失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成土母质 水田改旱地 磷活化系数 无机磷组分 磷淋失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RTK水田平地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廖龙祥 陈学海 杨光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5,14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GNSS-RTK的水田平地机,并根据水田平整作业要求,设计了水田平地机的机械结构、液压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GNSS-RTK卫星定位技术,采用Cortex M3系列控制器及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完成了平地铲高程的高精度检测,... 设计了一种基于GNSS-RTK的水田平地机,并根据水田平整作业要求,设计了水田平地机的机械结构、液压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GNSS-RTK卫星定位技术,采用Cortex M3系列控制器及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完成了平地铲高程的高精度检测,实现了平地铲高度的自动调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机机构设计合理,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平整精度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对水田平地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机 水田 GNSS-RTK RT-THR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水田智能控灌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佟尚谕 黄操军 +3 位作者 高学文 袁鑫宇 李爱传 周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为了提高大区块水田用水效率、增加水稻产能,建立了大区块水田智能控灌装备体系,并结合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种以STC15F2K60S2为主控芯片的水田智能控灌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在系统内部设定的“经济用水灌溉”“浅湿晒灌溉... 为了提高大区块水田用水效率、增加水稻产能,建立了大区块水田智能控灌装备体系,并结合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种以STC15F2K60S2为主控芯片的水田智能控灌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在系统内部设定的“经济用水灌溉”“浅湿晒灌溉”“稻渔共生灌溉”3种不同的智能控灌模式,并利用田间终端传感器采集水田内水温、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参数,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数据库,供远程控制中心或用户智能终端软件调用。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科技园区的田间试验表明:智能控灌系统可以远程监测大区块水田实时情况,下位机之间的距离在2100m以内时数据传输稳定,可快速地对操作指令进行反应,最终达到节水控制灌溉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区块水田 智能控灌 农业物联网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搅浆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毓凯 于兴龙 +2 位作者 王林鹤 时雁 王洋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为揭示水田不同搅浆方式对寒区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旱平免搅浆(HP)、水平地免搅浆(SP)、常规搅浆(CK)3种搅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对各生育期水稻根系形态结构指标、... 为揭示水田不同搅浆方式对寒区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旱平免搅浆(HP)、水平地免搅浆(SP)、常规搅浆(CK)3种搅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对各生育期水稻根系形态结构指标、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干物质量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形态指标在抽穗扬花期趋于稳定,与CK相比,HP处理下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直径分别显著增加14.1%、8.79%、7.16%和4.06%,SP处理下仅总根长显著增加6.43%。水稻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在抽穗扬花期达到最大值,与CK相比,HP和SP分别使根系氧化活力显著增加16.1%和5.51%,根系伤流强度显著增加10.2%和5.74%。同时,与CK相比,HP和SP的水稻产量分别显著提高7.65%和4.03%。综上所述,HP能够明显改善根系形态,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生理活性,进而促进水稻植株地上部生长和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搅浆方式 水稻根系 形态结构 生理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布秩序之美——明式“水田衣”文化及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婧怡 田甜 +1 位作者 刘立军 李晓英 《丝网印刷》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明式“水田衣”作为明清女性特色服装,是利用零碎面料缝制成一件完整精美的服装,从制作方式、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上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深厚底蕴。文章依托文献研究法针对明式水田衣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及艺术价值方面进行系统的... 明式“水田衣”作为明清女性特色服装,是利用零碎面料缝制成一件完整精美的服装,从制作方式、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上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深厚底蕴。文章依托文献研究法针对明式水田衣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及艺术价值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当代时尚阐述了明式水田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拓展的设计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式水田 秩序美 服饰 拼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R模型的广州市花都区垦造水田成效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晓 凌宇豪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84-89,96,共7页
实施垦造水田项目是近年来广东省的耕地保护措施之一,该项目能有效解决用地指标难题,落实占补平衡政策,实现耕地质量的提升。基于PSIR模型构建垦造水田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 实施垦造水田项目是近年来广东省的耕地保护措施之一,该项目能有效解决用地指标难题,落实占补平衡政策,实现耕地质量的提升。基于PSIR模型构建垦造水田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的垦造水田项目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垦造水田项目总体成效为优;压力层评估结果为优,其中水田面积、产值增加率均达到优;状态层评估结果为良,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排保证率和排水条件提升率均为优;影响层评估结果为优,其中景观形状指数降低率和道路通达度提升率均为优;响应层评估结果为优,其中产能和投入产出比增加率均为优。研究区的垦造水田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对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产生了正影响,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造水田 PSIR模型 成效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冬水田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筛选与评价
14
作者 邹红梅 邓丽 +5 位作者 吕强 肖结 贾敏 钟习兵 张林 杨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90-94,201,共6页
再生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措施之一。强再生力品种是保证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20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以宜香优2115为对照,在川南冬水田宜机化水肥管理模式下,研究调查其再生力及头季和再... 再生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措施之一。强再生力品种是保证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20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以宜香优2115为对照,在川南冬水田宜机化水肥管理模式下,研究调查其再生力及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再生力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的产量及其穗粒结构差异显著;再生季产量与出鞘率、发苗率和穗茎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再生芽出鞘率、再生稻发苗率和再生稻穗茎比高,再生季产量就越高。本试验筛选出再生能力强、头季和再生季产量优势兼具的品种有双优573、内6优103,头季分别较对照增产15.60%、8.30%,再生季分别较对照增产0.24%、14.63%,可在该生态区中稻—再生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杂交稻 再生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山区旱地改水田选址影响因素分析——以德江县为例
15
作者 杨政富 汪发勇 +2 位作者 张丽 王小宇 鲁云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选址是旱地改水田项目实施的第一步,通过内业筛选及外业核查,逐步排除无法满足项目立地条件、政策限制等耕地,在剩余具备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耕地中,寻找最适宜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区域。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为例,采用结构熵权法,基于贵... 选址是旱地改水田项目实施的第一步,通过内业筛选及外业核查,逐步排除无法满足项目立地条件、政策限制等耕地,在剩余具备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耕地中,寻找最适宜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区域。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为例,采用结构熵权法,基于贵州省地形地貌特殊性,构建了旱地改水田选址评价体系,分析各指标因子对项目选址的影响程度,以期为贵州省其他地区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改水田 结构熵权法 评价指标 因地制宜 选址影响因素 贵州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流域垦造水田潜力分析与关键技术探索
16
作者 秦刚 赵涛 李明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01-203,235,共4页
安宁河流域拥有四川第二大平原,资源禀赋优越,光热资源富集,具备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先天优势。以安宁河流域为例,开展垦造水田潜力测算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为科学安排实施垦造水田项目提供决策参考,对牢牢守住四川省耕地... 安宁河流域拥有四川第二大平原,资源禀赋优越,光热资源富集,具备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先天优势。以安宁河流域为例,开展垦造水田潜力测算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为科学安排实施垦造水田项目提供决策参考,对牢牢守住四川省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推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造水田 潜力分析 关键技术 安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识别与诊断
17
作者 郭飞 周晓艳 张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183-186,共4页
基于生态位理论,以建设高产水田为目标,选取影响旱地改水田的生态因子,构建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识别与诊断评价体系,根据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确定其阈值或最适值,结合具体项目,进行障碍因子识别与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 基于生态位理论,以建设高产水田为目标,选取影响旱地改水田的生态因子,构建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识别与诊断评价体系,根据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确定其阈值或最适值,结合具体项目,进行障碍因子识别与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识别与诊断的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和提出的消减措施,可切实解决具体到某一项目“能不能建、怎么建、建什么”的问题。研究可为旱地改水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对于保障旱地改水田成功实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改水田 障碍因子 识别与诊断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农田水利优化设计及应用——以南雄市珠玑镇古田村项目为例
18
作者 陆建君 陈伟平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31-35,42,共6页
为贯彻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耕地占补平衡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努力实现“藏粮于田”,2016年初广东省政府正式谋划垦造水田工作,南雄市珠玑镇古田村是全省垦造水田试点项目和市级示范项目。该文以古田村项目为例,对垦造水田工... 为贯彻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耕地占补平衡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努力实现“藏粮于田”,2016年初广东省政府正式谋划垦造水田工作,南雄市珠玑镇古田村是全省垦造水田试点项目和市级示范项目。该文以古田村项目为例,对垦造水田工作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入库形成水田指标几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该项目通过对符合条件的旱地、荒地水源条件及灌排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结合土壤改良等其他技术措施,最终将旱地、荒地垦造为水田,水利设施的优化设计起到关键作用,研究成果可为垦造水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造水田 设计 关键技术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造水田生态评价体系及生态建设措施
19
作者 徐福乐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7期38-40,共3页
农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落实生态化农业管理措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开展垦造水田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强化垦造水田的生态化管理效果,将一些土地资源重新盘活,使其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核... 农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落实生态化农业管理措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开展垦造水田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强化垦造水田的生态化管理效果,将一些土地资源重新盘活,使其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该文介绍了垦造水田生态建设的定义,着重论述了如何构建垦造水田生态评价体系,并对垦造水田生态建设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造水田 生态评价体系 生态建设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水田段水利工程渠道结构型式探究--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为例
20
作者 董劲 苏春 窦攀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4期75-78,85,共5页
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水田占比较大,冬水田为黏土层,属高液限黏土,土质一般呈饱和状态,透水性微弱,具有弱膨胀性和高压缩性,抗剪强度极低,渠道边坡无法自稳及基础承载力低为其主要的工程特点。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为例,对该地层渠道进行了边... 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水田占比较大,冬水田为黏土层,属高液限黏土,土质一般呈饱和状态,透水性微弱,具有弱膨胀性和高压缩性,抗剪强度极低,渠道边坡无法自稳及基础承载力低为其主要的工程特点。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为例,对该地层渠道进行了边坡稳定计算,并分析了边坡的破坏形式。根据稳定计算结果,提出了水利工程渠道结构型式及基础处理方式。该文可为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水田段水利工程渠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河供水一期 高液限黏土 水田 渠道设计 基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