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顾黔琳 徐丹 张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比较两组CK-MB、cTnI和NT-pro BNP水平;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CK-MB、cTnI、NT-pro BNP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持续压低53例、ST段压低动态衍变67例。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K-MB、cTnI及NT-pro BNP是发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OR=3.515、4.683、3.577,P<0.05)。CK-MB、cTnI、NT-pro BNP单一及联合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95%CI:0.649~0.851)、0.748(95%CI:0.649~0.847)、0.731(95%CI:0.631~0.832)、0.827(95%CI:0.739~0.915)。结论CK-MB、cTnI、NT-pro BNP可用于辅助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且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肌钙蛋白Ⅰ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向阳 唐良秋 +5 位作者 江志平 张社兵 李爱华 万槐斌 范文茂 陈宝峰 《现代医院》 2012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为A组(n...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为A组(n=46例),住院期间行择期PCI治疗者为B组(n=42),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测量NT-proBNP,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A组NT-proBNP在入院后较B、C组明显下降,B组NT-proBNP在心肌梗死第11天及以后较C组明显下降;心功能方面:A、B组,A、C组及B、C组在第45天及半年时差异明显;A、B、C三组心血管事件组间差异明显;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或择期PCI后NT-proBNP明显下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急诊PCI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NT-pro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联合CAMI-STEMI评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存状况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小菊 李勇 +2 位作者 郭丽娟 李占虎 李凤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269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者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①PCI术后6个月内共有51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19.0%,其中支架内血栓2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死亡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90±1.36)μg/L比(2.79±1.18)μg/L,(1830.45±237.53)pg/L比(642.02±121.4)pg/L,(3.63±1.33)比(1.96±0.86);P均<0.05].②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CAMI-STEMI评分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6、0.792、0.853),三者联合对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901).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位于血管近段、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CAMI-STEMI评分均是MACE出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是术后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CAMI-STEMI评分价值最高,三者联合的预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 1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CAMI-STEMI评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华 刘佳梅 +1 位作者 李奎宝 高明明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7例发病24 h之内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术后入院即时血浆NT...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7例发病24 h之内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术后入院即时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根据相应程度或等级分组,对比各组间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 NT-pro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P=0.000),与LVEF呈负相关(r=-0.29,P=0.000);入院时killip分级Ⅲ~Ⅳ级组和Ⅱ级组NT-proBNP水平高于I级组(P均<0.01);随着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的延迟,NT-proBNP水平依次增高(P均<0.01)。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LVEF、killip分级、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阵 刘韬 +3 位作者 刘亚凤 胡念丹 苏薇薇 李文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期14-15,20,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一旦发病极为凶险,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早期识别ACS患者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急诊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一旦发病极为凶险,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早期识别ACS患者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急诊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ACS的发生与进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回顾过往相关文献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向阳 唐良秋 李爱华 《现代医院》 2017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1例非冠心病患者及52例冠心病患者,完成动态心电图,选时域指标中SDANN代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1例非冠心病患者及52例冠心病患者,完成动态心电图,选时域指标中SDANN代表HRV,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NT-proBNP,分析HRV与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其HRV降低[(93.27±25.05)ms比(103.00±24.15)ms],而NTproBNP升高[(283.56±518.76)pg/m L比(60.07±104.31)pg/m L],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HRV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202,t=-2.015,P=0.047)。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及NT-proBNP发生改变,同时HRV是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率变异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关系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毛琴 屈晓雯 +3 位作者 方蒡 全胜麟 钟玲 杨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20-22,5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动脉压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关系,探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登记。入院后抽空腹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行超声...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动脉压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关系,探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登记。入院后抽空腹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肺功能检查。同时对入选患者进行心、肺评估。对比肺动脉高压组及肺动脉正常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水平变化。对肺动脉高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组NT-pro BNP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前后患者的、6MWT、Brog呼吸困难指数明显改善。结论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合并症之一,针对肺动脉高压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肺动脉高压 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召辉 肖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10-111,共2页
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死率的评估可提高存活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复杂的技术和专业医师。因此找到一种容易测量的循环指标能方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脑钠肽(BNP)基因表达的... 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死率的评估可提高存活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复杂的技术和专业医师。因此找到一种容易测量的循环指标能方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脑钠肽(BNP)基因表达的产物,其有可能成为早期脓毒症诊断鉴别及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障碍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勇 窦常胜 严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17-118,124,共3页
目的:检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9例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NT-proBNP和hsCRP,并同时检测29例其他发热性... 目的:检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9例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NT-proBNP和hsCRP,并同时检测29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结果: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患儿(P<0.01)及健康对照儿童。KD患儿NT-proBNP明显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但hsCRP水平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T-proBNP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作为KD早期诊断较好的血浆学指标,hsCRP不能作为KD早期诊断指标,但可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高敏C 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病变程度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是诊断困难且死亡率高的心内科急症。及时对其病变程度作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受机械、神经...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是诊断困难且死亡率高的心内科急症。及时对其病变程度作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受机械、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肺血管阻力增高,出现肺动脉高压,可引起急性右心衰,从而发生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NP,NT.proBNP)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海青 杜正隆 +2 位作者 钟齐庆 蒙晓华 陈夏靖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42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2例患儿均... 目的:探讨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42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2例患儿均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在术前、术后的12h、术后的1周、术后的1个月和术后的3个月,对这42例患儿分别进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其血浆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RVED和肺动脉瓣压差均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的患儿,P <0.05。术后的1周、术后的1个月和术后的3个月,发生肺动脉反流的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均高于肺动脉无反流的患儿,P <0.05。结论: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术后右心室功能不全及发生肺动脉反流均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陈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0期125-126,共2页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心血管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但由于其症状的复杂和不典型性,往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使急性肺栓塞成为死亡率相当高的心内科危重症,仅次于冠心病和癌...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心血管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但由于其症状的复杂和不典型性,往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使急性肺栓塞成为死亡率相当高的心内科危重症,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APE疾病进程中,肺血管急性栓塞阻力升高,进而发生肺动脉高压及急性右心功能障碍,并最终发生死亡,这一过程中伴有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NP, NT-proBNP)的升高,本研究旨在观察NT-proBNP与APE临床转归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肺栓塞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明理 李昌 +1 位作者 夏豪 曾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AMI组)及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对照组),统计患者基本临床...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AMI组)及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对照组),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NT-proBNP与AMI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上未见统计学差异,糖尿病史、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Ⅰ(ultra-TnⅠ)、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与ultra-TnⅠ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r2=0.746,r=0.864,P<0.01).ROC曲线显示,AUCM-proBNP=0.952,Cut-offNT-proBNP=246.82 pg/ml,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81.3%.结论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经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过高峰 宋磊 《安徽医学》 2013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经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2~3月连续入住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经急诊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入...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经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2~3月连续入住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经急诊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入院后1 d测定其hs-CRP和NT-proBNP水平,并记录患者病变支数、心肌酶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指标,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3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45例,二支病变组23例,单支病变组21例,分析不同冠脉病变组血浆hs-CRP、NT-proBNP浓度水平有无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组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差别明显,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s-CRP、NT-proBNP浓度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内皮素-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过高峰 周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672-675,719,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CHF患者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 目的 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CHF患者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42例CHF患者,重度组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48例CHF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BigET-1和NT-proBNP水平,并分析二者关系;彩色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左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血浆BigET-1与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0.58)fmol/ml比(1.08±0.35)fmol/ml,P<0.01,(2885.2±1299.2)fmol/ml比(1165.8±333.2)fmol/ml,P<0.01].重度组血浆BigET-1含量与LVEF、LVEDD、LVESD密切相关(r分别为-0.740、0.655和0.740,P均<0.01); NT-proBNP含量与LVEF、LVEDD、LEVSD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670、0.654、0.709,P均<0.01);血浆BigET-1与NT-proBNP也密切相关(r=0.752,P<0.01).结论 BigET-1和NT-proBNP可能参与了心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快速检测BigET-1和NT-proBNP对CHF的实验室诊断、心功能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大内皮素-1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晏斌林 吕凌波 张玉兰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7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肺心病疗效评估的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和无创通气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上无创通气治疗)(50例),...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肺心病疗效评估的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和无创通气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上无创通气治疗)(50例),动态观察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无创通气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肺心病患者的NT-ProBNP下降更显著,NT-ProBNP可用于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肺心病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17
作者 齐斌 任威 +1 位作者 李春江 张锐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AHF 89例(AHF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 目的探讨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AHF 89例(AHF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比较血尿酸和NT-Pro BNP水平,评估血尿酸和NT-Pro BNP诊断AHF的价值及获随访AHF 81例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尿酸及NT-proBNP水平AHF组分别为(408.4±113.8)μmol/L、(4100.7±1140.0)pg/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26.6±85.4)μmol/L、(291.6±87.9)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为416μmol/L时,诊断AHF的灵敏度为69.7%,特异度为60.0%;NT-proBNP水平为4100 pg/ml时,诊断AHF的灵敏度为60.7%,特异度为80.0%。血清高尿酸和高NT-Pro BNP水平AHF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低尿酸及低NT-Pro BNP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尿酸和NT-ProBNP联合检测可提高AHF的诊断水平及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尿酸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元辰 韩宏光 +2 位作者 徐莉莹 张晓慧 孙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 目的探讨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脏外科首次择期行单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320例术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房颤动(AF)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AF组,85例)与非心房颤动组(NAF组,23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LAD、LVEDD、LVESD、LVEF)、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NT・proBNP、hs・CRP、CK・MB)以及相关围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AF组与NAF组患者相比,AF组患者年龄较大(£=9.327,PvO.OOl)、左心房内径(LAD)较大(/=6.702,PV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尸6.333,P<0.001)、术前血氧饱和度(SpO?)较低(£=3.309,P<0.001)、术前cTnT、NT-proBNP、hs-CRP及CK-MB水平较高(分别为£=12.518,P<0.001;«=9.578,P<0.001;£=6.655,Pv0.001;£=23.072,Pv0.001)、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较长(£=5.00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经多变量hg诚c回归分析得出,0PCAB术后POAF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是年龄、LAD、SpO2、LVEF、cTnT、NT・proBNP和hs・CRP。结论年龄、LAD、NT-proBNP.LVEF、cTnT、hs・CRP、SpCh等是OPCAB术后POAF的独立预测因素,且术前NT-proBNP.hs-CRP等指标对OPCAB术后POAF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心房颤动 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新生儿肺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如章 梁杰昌 +2 位作者 李焕琼 钟斌才 褐文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时血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胎龄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为新生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提供早期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指标.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102例分为心肌损伤...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时血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胎龄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为新生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提供早期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指标.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102例分为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入院第2、5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中NT-proBNP水平,入院第5天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CK-MB和cTnT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胎龄儿血中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 新生儿肺炎第2天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NT-proBNP值分别为(1203±362)pg/ml和(675±294)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NT-proBNP值分别为(1893±475)pg/ml和(1075±330)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cTnT值分别为(0.31±0.16)μg/L和(0.05±0.0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儿中NT-proBNP值以早产儿最高,早产儿NT-proBNP值为(1428±407)pg/m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发生心肌损伤时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指标.不同胎龄儿中以早产儿NT-proBNP的血中基础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 心肌损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对肺炎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如章 揭文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评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肺炎并心力衰竭(肺炎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心衰患儿52例,健康儿童23名,检测血清NT—proBNP、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肺炎心衰组患儿血清NT... 目的评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肺炎并心力衰竭(肺炎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心衰患儿52例,健康儿童23名,检测血清NT—proBNP、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肺炎心衰组患儿血清NT—proBNP、cTnT及CK—MB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肺炎心衰组NT—proBNP的敏感性优于cTnT。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cTnT对肺炎患者合并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