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MCPE2.4新型电脑提花毛圈机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苹
杜庆华
机构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摘
论述了MCPE2
关键词
电脑提花毛圈 机
产品开发
成圈机件
配置
选针原理
预成圈技术
双沉降片技术
毛圈 织物
分类号
TS186.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毛圈圆纬机毛圈提花数字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汤友章
许文新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纺织机械》
2003年第5期22-24,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一种在小口径双系统单面毛圈圆纬机上设计的毛圈电子提花数字系统。文中讨论了系统构成、系统各主要单元的功能分析。
关键词
单面毛圈 圆纬机
系统功能
改造
毛圈 提花数字系统
系统构成
分类号
TS183.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单面高低毛圈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3
作者
陈绍芳
张并劬
雷励
范德彬
机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纺织系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1期38-39,共2页
文摘
TSMD型单面电脑毛圈机使用了新型的双沉降片技术,其沉降片为地纱沉降片和双片鼻毛圈沉降片,双片鼻沉降片可以按花纹要求进行选片以编织高毛圈或低毛圈。设计一种以纬平针为地组织及涤纶低弹丝为毛圈纱形成高低毛圈的织物,并使用与TSMD型毛圈机相配套的WAC Designer提花设计软件设计花型,进行生产。结果表明:高低毛圈织物毛圈松软,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高低毛圈形成的图案具有凹凸感、立体感和视觉美感等特点。
关键词
毛圈 机
双沉降片技术WAC
Designer提花设计软件
毛圈 织物
Keywords
terry machine
double sinker technique
WAC Designer jacquard design software
terry fabric
分类号
TS186.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关于经编毛圈织物生产的探讨
4
作者
邱冠雄
机构
天津纺织工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1984年第3期1-5,共5页
文摘
经编机生产的毛圈织物在国际上已流行多年,产品的范围很广泛。它能生产一面带有毛圈的织物或两面带有毛圈的织物。织物能带有低的或很高的毛圈。
关键词
经编毛圈 织物
横移
毛圈 组织
拉舍尔经编机
沉降片
生克片
纺织机械零部件
梳栉
针前垫纱
分类号
TS10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题名 高低割绒毛圈织物在多功能毛巾织机上的实现
5
作者
沈三群
机构
江苏南通大东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文摘
较详细地阐明了高低割绒毛圈织物的形成机理及典型产品工艺与技术要点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高低割绒毛圈 织物
多功能毛巾织机
形成机理
毛圈 成型
松纬距离
毛圈 高度落差
纹织CAD
分类号
TS18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TS186.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单针床氨纶弹力经编毛圈织物的探讨
6
作者
孙锋
胡德芳
机构
德润纺织厂有限公司
出处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1994年第S1期26-29,共4页
文摘
单针床氨纶弹力经编毛圈织物的编织,至少要使用三把梳栉。机后两把流栉为地梳栉,机前一把梳栉为毛圈梳栉,并且氨纶弹性纱线应穿在后梳栉上。地组织必须采用针后移针与毛圈沉降片横移同向的经平组织,毛圈组织应采用编链组织。
关键词
单针床氨纶弹力经编毛圈 织物
梳栉
毛圈 沉降片
地组织
毛圈 组织
经平组织
编链组织
Keywords
urethane elastic pile loop fabric knitted on single bed warp loom
guide bar
pile sinker
ground stitch
pile stitch
tricot stitch
pillar stitch
分类号
TS10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题名 超细纤维毛圈织物滤料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洁
张春林
机构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4023-14)
文摘
以涤锦超细纤维为原料,采用针织经编成型加工工艺,制备具有不同面密度的超细纤维毛圈织物;采用割绒、磨毛等后整理加工工艺以及电气石功能整理,改变织物表面纤维状态.通过织物强力、微观结构形貌和过滤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超细纤维毛圈织物的过滤性能随织物的组织规格变化而变化,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均随织物面密度增加而增加.割绒或磨毛处理会使织物表面纤维集结分布状态改变从而影响过滤性能.电气石功能整理有利于增强织物表面纤维对微尘的吸附过滤效果.
关键词
超细纤维
毛圈 织物
过滤效率
Keywords
superfine fiber
terry fabric
filtr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N3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题名 半毛圈袜的设计与生产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志鹏
曾春梅
周天池
季萍
机构
盐城工学院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山东纺织经济》
2011年第9期77-79,共3页
文摘
对半毛圈袜分别进行款式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用纱设计、工艺设计,对设备选用、制造坯袜、缝头、定型、包装等一系列流程也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介绍了打样生产工艺流程和大货生产工艺流程,最后总结了半毛圈袜的设计与生产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半毛圈 袜
设计
生产
注意事项
Keywords
half plush socks
design
production
noticing points
分类号
TS941.7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题名 清洁用经编毛圈织物的工艺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9
作者
缪旭红
戴小莲
沈建新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兴达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针织工业》
2015年第2期15-17,共3页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SBY201220160)
文摘
介绍经编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和特点,指出生产单面毛圈织物的机器带有毛圈沉降片;生产双面毛圈织物的设备主要有特里科毛巾机和双面毛圈钩编机。经编毛圈织物在清洁领域的应用分为家用和产业用,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毛圈织物的清洁性能有不同的要求,设计时需要根据织物的用途选择原料。最后阐述经编毛圈类清洁织物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专业化、装饰化和功能化。
关键词
经编毛圈 织物
抹布
生产方法
清洁性能
Keywords
Warp-knitted Terry Fabric
Cleaning Rag
Production Method
Clean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TS186.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高密度纬编提花毛圈编织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广礼
机构
天津纺织工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46,10,共4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来生产高密度纬编提花毛圈绒类织物的新工艺,即德国Mayer&Cie公司制造的MCPE型单面提花毛圈机的编织原理及其织物结构,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纬编提花毛圈
编织技术
针织物
分类号
TS18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双面绒毛圈布摇粒绒的试制与生产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学军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针织厂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双面绒毛圈布(又称摇粒绒)是近年来较流行的产品。文中在760mm筒径、19G的毛圈机上采用11.1tex低弹性涤纶加工丝与18tex涤纶短纤纱交织,选择毛圈高度为2.5mm,这样可使剪毛损耗最少,摇出来的绒粒适中,毛粒均匀。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并选用抓毛机、剪毛机、圆筒蒸汽抛干机以及法国定形机进行后整理。
关键词
摇粒绒
双面针织物
双面绒毛圈 布
毛圈 针织物
分类号
TS18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羊毛毛圈织物拔染印花产品的开发
12
作者
钱坤
周俊玲
范雪荣
顾菊媛
机构
无锡轻工大学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文摘
羊毛毛圈织物拔染印花产品以涤纶低弹丝为底纱,羊毛纱为毛圈纱,经过缩绒、染色、拔染印花而成。这种产品具有手感柔软、外观丰满、地色和花型色彩对比强烈,风格独特新颖等特点。本文重点对羊毛毛圈织物拔染印花产品的拔染印花工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羊毛毛圈 织物
拔染印花
印花工艺
分类号
TS194.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题名 提高毛圈圆纬机弯纱三角与织针使用寿命
13
作者
姜培武
张文宗
董皓
机构
吉林工学院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摘
通过受力分析和润滑油试验,指出了提高毛圈圆纬机弯纱三角和织针使用寿命的途径。
关键词
毛圈 圆纬机
弯纱三角
织针
寿命
分类号
TS183.41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毛巾织物毛圈固结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4
作者
崔建伟
陈秋水
陈文娟
机构
南通纺织工学院
中国纺织大学
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
出处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78-85,共8页
文摘
在毛巾织物的机械物理性能中,毛圈的固结性能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比较实用的。本文通过自己改装的仪器,对毛巾试样(同一组织、同一原料但不同规格)的毛圈固结特性进行测试分析,提出了毛巾织物结构参数对毛圈固结力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主成分分析及回归方法能够较好地求得毛圈固结力与多个结构参数的数学模型;②固结力的测试方法是正确的,在对固结力的影响因素中,经纬纱密度;地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是主要的因素。如果经纬炒的密度、捻系数等确定后,可通过计算得到它们对毛圈固结力的贡献;③在设计毛巾织物时,可根据得到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固结力与其它性能,确定最合适的结构参数。
关键词
毛巾织物
毛圈
固结力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towel cloth
fabric weave
fabric properties
structural element
fabric construction
loop of towel
force fixing the loop
chief component analysis
chief component regression
分类号
TS106.7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题名 PV94型电脑横机上毛圈织物的开发
15
作者
孟家光
机构
西北纺织工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4,共2页
文摘
意大利PROTTI公司生产的PV94型电脑横机是双机头,每个机头为2系统的全自动电脑横机.其每个系统具有4对电子选针器来完成电子选针工作,可在一个编织横列中实现成圈、集圈(悬弧)、浮线(不工作)三种状态,并且每个系统可实现成圈、集圈的长短线圈和长短悬弧的编织.其每个系统既可用于编织又可用于移圈,用于移圈时,可实现前后针床织针线圈的转移.此横机具有16只普通导纱器,并配有嵌花导纱器和压脚装置;
关键词
PV94
毛圈 织物
电脑横机
横机
开发
分类号
TS183.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TS186.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新型电脑毛圈经编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16
作者
蒋高明
机构
无锡轻工大学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25,共5页
文摘
近年来,计算机在花型准备和机器控制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部分针织机都采用电脑控制.在经编机方面,也开始广泛应用CAD/CAM技术,因为它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将介绍当今有代表性的电脑控制的新型毛圈经编机COPCENTRA4-POL ELS EBCEA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关键词
微机
控制
毛圈 经编机
结构
针织机
分类号
TS183.3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卡尔·迈耶公司:新型高性能HKS4F经编毛圈机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程
出处
《国际纺织导报》
2006年第9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毛圈 机
公司
迈耶
卡尔
经编
性能
毛圈 织物
合成纤维
分类号
TS18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染整加工对涤棉氨纶针织毛圈织物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杨晓红
龚天晓
机构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泰尔特染整有限公司
出处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8-39,41,共3页
文摘
介绍了氨纶毛圈布的生产加工工艺 ,就产品的弹性、克重、缩水率、尺寸稳定性等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染整加工
涤棉氨纶
针织毛圈 织物
弹性
克重
缩水率
Keywords
polyester-cotton-polyurethane fabric
knitgoods
elasticity
grams of per square meter
分类号
TS190.6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题名 半剪绒毛圈织物的开发
19
作者
康拥军
机构
江苏省南通大东有限公司
出处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5-37,共3页
文摘
1引言半剪绒毛圈织物,是通过特殊的起毛组织,织成有规律分布的高毛圈和低毛圈,通过剪绒剪去高毛圈,留下低毛圈的一类起绒毛圈织物。本文就半剪绒毛圈织物生产过程中的织机类型、上机参变数、组织种类以及织造工艺参数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2织机的选择一般的生产厂...
关键词
半剪绒毛圈 织物
织机
工艺参数
毛圈
起毛组织
分类号
TS106.5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题名 正包、反包毛圈圆机编织原理及应用
20
作者
周道哲
机构
宜昌纺织机械厂研究所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3,共2页
文摘
1 概述 单面平纹毛圈织物经处理后,用于装饰、衣着等领域,用途广泛。毛圈组织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一般毛圈机有正包机、反包机之分。正包毛圈机生产的织物,底布毛圈纱外露,而反包毛圈机生产的织物,底布毛圈纱被底纱覆盖,露出者为底纱。 正包织物由于底布毛圈纱外露,而正面毛圈由毛圈纱拉长的沉降弧形成,这样外露毛纱较松弛,所以底布容易在后处理中或使用中受挂起毛,影响底布外观或使用。
关键词
正包机
毛圈 织物
毛圈 针织机
反包机
编织原理
分类号
TS183.41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