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读彭子益桂枝汤和麻黄汤证治本位论有感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文龙
高永翔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3期10-11,共2页
近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桂枝汤和麻黄汤证治本位论,认为彭子益对恶风、恶寒、发热、汗出而解等的分析存在矛盾之处,故书此一文,并提出笔者对桂枝汤证的认识。
关键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麻黄汤
证
桂枝
汤
证
彭子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刍议——兼谈《伤寒论教材》注解“脉微弱”之非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登岭
孔强
李乔
《国医论坛》
2016年第6期3-4,共2页
目的:探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教材》中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脉微弱"的相关"词解"和"此无阳也"相关"释义"的不妥之处。方法:结合仲景原文及伤寒大家之论,对比《伤寒论》第23条、27条、38条,并...
目的:探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教材》中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脉微弱"的相关"词解"和"此无阳也"相关"释义"的不妥之处。方法:结合仲景原文及伤寒大家之论,对比《伤寒论》第23条、27条、38条,并参考《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伤寒论教材》"脉微弱"及"此无阳也"的认识进行辨析。结果:《伤寒论》第27条"脉微弱"之"微"绝非"微微、略微"之意,而是指"微"为阴脉,为阳气不足;"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意在强调阳虚不可发汗。结论:此教材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之"词解"及"释义"存在谬误,《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之认识更接近第27条"脉微弱"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教材》
桂枝
二越婢一汤
证
“脉微弱”注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枝汤是通过平冲降逆来调和营卫的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树琪
《国医论坛》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的根本病机。方药:结合《伤寒论》有关桂枝汤的方证条文,从邪气致病观和正气致病观两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桂枝汤证营卫不和之机理是由里气上冲所致,里气上冲之后营卫所呈现的状态是"营弱卫强"。结...
目的:探讨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的根本病机。方药:结合《伤寒论》有关桂枝汤的方证条文,从邪气致病观和正气致病观两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桂枝汤证营卫不和之机理是由里气上冲所致,里气上冲之后营卫所呈现的状态是"营弱卫强"。结论:营卫不和并非特指邪客肌表之表证,任何里气上逆导致营卫功能紊乱皆可致营卫不和,因此对于桂枝汤证的理解,不能完全被邪客肌表的邪气病观所印定眼目,还要能够从正气致病观的角度出发,依据里气亢奋冲逆之势,来进行思考和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汤
证
营卫不和
调和营卫
里气上冲
平冲降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六经证治的常与变
4
作者
曹贵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7-9,共3页
《伤寒论》是以研究辨证论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辩证法思想,丰富具体,特别是常与变这一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贯串全书。本文试图从六经证治的常与变,来探讨它的辩证法思想。一、辨阴阳不拘发热有无六经首分阴阳,辨证第一要务是明...
《伤寒论》是以研究辨证论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辩证法思想,丰富具体,特别是常与变这一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贯串全书。本文试图从六经证治的常与变,来探讨它的辩证法思想。一、辨阴阳不拘发热有无六经首分阴阳,辨证第一要务是明察阴病阳病。辨别阴阳的原则,依据发热有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太阳、阳明、少阳均有发热证状为三阳病证,太阴、少阴、厥阴皆不发热为三阴病证。但太阳伤寒会出现“未发热”而“恶寒”的证候,则不可暂时无热误认为阴证;少阴病亦有“反发热”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阴病
六经辨
证
少阳病
桂枝
汤
证
六经病
证
六经
证
治
柴胡
证
恶寒
柴胡剂
太阴
厥阴病
太阳病
脉洪大
脉浮缓
张仲景
阳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胡桂枝汤在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倪许玲
《国医论坛》
2021年第3期9-10,共2页
更年期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其繁多的症状表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更年期女性心理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在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同时,还可用于治疗病机属营卫气血经脉不通的各种内外杂病,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疗...
更年期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其繁多的症状表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更年期女性心理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在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同时,还可用于治疗病机属营卫气血经脉不通的各种内外杂病,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疗效显著。现通过查阅古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从主症、病因病机及药效三个方面,对柴胡桂枝汤证与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探讨,分析二者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柴胡
桂枝
汤
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吊阴证证治浅说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永前
王爱荣
柳朝晴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9期15-19,共5页
该文通过探析吊阴证的渊源及历代医家观点,总结胶东柳氏医派对吊阴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类证鉴别及临床常见方证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柳氏医派临证以方证立论,有是证用是方,不固守一方,针对吊阴证设立黑逍遥散证、益元荣冲方证、阳和汤...
该文通过探析吊阴证的渊源及历代医家观点,总结胶东柳氏医派对吊阴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类证鉴别及临床常见方证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柳氏医派临证以方证立论,有是证用是方,不固守一方,针对吊阴证设立黑逍遥散证、益元荣冲方证、阳和汤证、桂枝茯苓丸证等,每取卓效。该文列举胶东柳氏医派治疗吊阴证验案4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阴
证
吊阴痛
胶东柳氏医派
黑逍遥散
证
益元荣冲方
证
阳和汤
证
桂枝
茯苓丸
证
柳吉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被引量:
1
7
作者
董正华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6期3-5,共3页
《伤寒论》34条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综观古代医家及现代数版《伤寒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对该条原文的解析均不太一致。故有提出探讨之必要。概括起来看,对...
《伤寒论》34条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综观古代医家及现代数版《伤寒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对该条原文的解析均不太一致。故有提出探讨之必要。概括起来看,对本条原文认识的分岐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文应分作两节理解,主要讨论太阳病误下,里热挟表邪下利的两种证治。在原文句读上,从“表未解也”处断开。前节叙述太阳桂枝证,当汗不汗而误下,致伤肠胃,表邪下迫肠道,因而下利不止。若脉象急促或短促者,知胃肠虽伤,正气仍能奋起抗邪,外邪尚未全陷于里,原有的桂枝证仍在,故曰“表未解也”。既然因表邪未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证
伤寒论研究
误下
太阳病
表邪
脉促
葛根黄芩黄连汤
喘而汗出
里热
表里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太阳病篇若干问题评述
被引量:
2
8
作者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当是风寒袭表、荣 (营 )弱卫强 ;其性质属表证 ,而有寒、热之分 ,非皆为寒证 ;其分类有中风、伤寒、温病。桂枝汤虽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 ,但桂枝汤证并不就等于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还可广泛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的多种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篇
病机
性质
中风
证
桂枝
汤
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34条之探析
9
作者
娄硕
张国骏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关于《伤寒论》34条,各家注释颇多,此文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提出个人见解"太阳病,桂枝证"为太阳向阳明传变过程中,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并见的症状。经误下后出现两种状态,其一为一过性损伤脾胃阳气,表邪未解,兼见下利,宜桂枝加...
关于《伤寒论》34条,各家注释颇多,此文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提出个人见解"太阳病,桂枝证"为太阳向阳明传变过程中,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并见的症状。经误下后出现两种状态,其一为一过性损伤脾胃阳气,表邪未解,兼见下利,宜桂枝加葛根汤,解表止利。若脾胃损伤较重者,可酌情给予桂枝人参汤温阳健脾,兼解表邪;其二为邪热入里,里热炽盛,迫肺作喘,迫津则汗,处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泻里热,生津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证
脉促
喘而汗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彭子益桂枝汤和麻黄汤证治本位论有感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文龙
高永翔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3期10-11,共2页
文摘
近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桂枝汤和麻黄汤证治本位论,认为彭子益对恶风、恶寒、发热、汗出而解等的分析存在矛盾之处,故书此一文,并提出笔者对桂枝汤证的认识。
关键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麻黄汤
证
桂枝
汤
证
彭子益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刍议——兼谈《伤寒论教材》注解“脉微弱”之非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登岭
孔强
李乔
机构
莘县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出处
《国医论坛》
2016年第6期3-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教材》中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脉微弱"的相关"词解"和"此无阳也"相关"释义"的不妥之处。方法:结合仲景原文及伤寒大家之论,对比《伤寒论》第23条、27条、38条,并参考《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伤寒论教材》"脉微弱"及"此无阳也"的认识进行辨析。结果:《伤寒论》第27条"脉微弱"之"微"绝非"微微、略微"之意,而是指"微"为阴脉,为阳气不足;"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意在强调阳虚不可发汗。结论:此教材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之"词解"及"释义"存在谬误,《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之认识更接近第27条"脉微弱"的含义。
关键词
《伤寒论教材》
桂枝
二越婢一汤
证
“脉微弱”注解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枝汤是通过平冲降逆来调和营卫的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树琪
机构
济源市中医院
出处
《国医论坛》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的根本病机。方药:结合《伤寒论》有关桂枝汤的方证条文,从邪气致病观和正气致病观两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桂枝汤证营卫不和之机理是由里气上冲所致,里气上冲之后营卫所呈现的状态是"营弱卫强"。结论:营卫不和并非特指邪客肌表之表证,任何里气上逆导致营卫功能紊乱皆可致营卫不和,因此对于桂枝汤证的理解,不能完全被邪客肌表的邪气病观所印定眼目,还要能够从正气致病观的角度出发,依据里气亢奋冲逆之势,来进行思考和重新认识。
关键词
桂枝
汤
证
营卫不和
调和营卫
里气上冲
平冲降逆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六经证治的常与变
4
作者
曹贵珠
机构
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7-9,共3页
文摘
《伤寒论》是以研究辨证论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辩证法思想,丰富具体,特别是常与变这一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贯串全书。本文试图从六经证治的常与变,来探讨它的辩证法思想。一、辨阴阳不拘发热有无六经首分阴阳,辨证第一要务是明察阴病阳病。辨别阴阳的原则,依据发热有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太阳、阳明、少阳均有发热证状为三阳病证,太阴、少阴、厥阴皆不发热为三阴病证。但太阳伤寒会出现“未发热”而“恶寒”的证候,则不可暂时无热误认为阴证;少阴病亦有“反发热”之象。
关键词
少阴病
六经辨
证
少阳病
桂枝
汤
证
六经病
证
六经
证
治
柴胡
证
恶寒
柴胡剂
太阴
厥阴病
太阳病
脉洪大
脉浮缓
张仲景
阳明病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胡桂枝汤在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倪许玲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国医论坛》
2021年第3期9-10,共2页
文摘
更年期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其繁多的症状表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更年期女性心理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在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同时,还可用于治疗病机属营卫气血经脉不通的各种内外杂病,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疗效显著。现通过查阅古今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从主症、病因病机及药效三个方面,对柴胡桂枝汤证与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探讨,分析二者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柴胡
桂枝
汤
证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吊阴证证治浅说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永前
王爱荣
柳朝晴
机构
山东省莱阳复健医院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9期15-19,共5页
文摘
该文通过探析吊阴证的渊源及历代医家观点,总结胶东柳氏医派对吊阴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类证鉴别及临床常见方证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柳氏医派临证以方证立论,有是证用是方,不固守一方,针对吊阴证设立黑逍遥散证、益元荣冲方证、阳和汤证、桂枝茯苓丸证等,每取卓效。该文列举胶东柳氏医派治疗吊阴证验案4则。
关键词
吊阴
证
吊阴痛
胶东柳氏医派
黑逍遥散
证
益元荣冲方
证
阳和汤
证
桂枝
茯苓丸
证
柳吉忱
分类号
R271.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被引量:
1
7
作者
董正华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6期3-5,共3页
文摘
《伤寒论》34条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综观古代医家及现代数版《伤寒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对该条原文的解析均不太一致。故有提出探讨之必要。概括起来看,对本条原文认识的分岐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文应分作两节理解,主要讨论太阳病误下,里热挟表邪下利的两种证治。在原文句读上,从“表未解也”处断开。前节叙述太阳桂枝证,当汗不汗而误下,致伤肠胃,表邪下迫肠道,因而下利不止。若脉象急促或短促者,知胃肠虽伤,正气仍能奋起抗邪,外邪尚未全陷于里,原有的桂枝证仍在,故曰“表未解也”。既然因表邪未解。
关键词
桂枝证
伤寒论研究
误下
太阳病
表邪
脉促
葛根黄芩黄连汤
喘而汗出
里热
表里同病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太阳病篇若干问题评述
被引量:
2
8
作者
顾武军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文摘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当是风寒袭表、荣 (营 )弱卫强 ;其性质属表证 ,而有寒、热之分 ,非皆为寒证 ;其分类有中风、伤寒、温病。桂枝汤虽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 ,但桂枝汤证并不就等于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还可广泛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的多种病证。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篇
病机
性质
中风
证
桂枝
汤
证
Keyword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Taiyang syndromes
Character
wind stroke syndrome
Guizhi Decoction syndrome
分类号
R22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34条之探析
9
作者
娄硕
张国骏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94-195,共2页
文摘
关于《伤寒论》34条,各家注释颇多,此文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提出个人见解"太阳病,桂枝证"为太阳向阳明传变过程中,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并见的症状。经误下后出现两种状态,其一为一过性损伤脾胃阳气,表邪未解,兼见下利,宜桂枝加葛根汤,解表止利。若脾胃损伤较重者,可酌情给予桂枝人参汤温阳健脾,兼解表邪;其二为邪热入里,里热炽盛,迫肺作喘,迫津则汗,处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泻里热,生津止利。
关键词
桂枝证
脉促
喘而汗出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读彭子益桂枝汤和麻黄汤证治本位论有感
李文龙
高永翔
《江西中医药》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刍议——兼谈《伤寒论教材》注解“脉微弱”之非
李登岭
孔强
李乔
《国医论坛》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桂枝汤是通过平冲降逆来调和营卫的
王树琪
《国医论坛》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谈六经证治的常与变
曹贵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柴胡桂枝汤在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倪许玲
《国医论坛》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吊阴证证治浅说
王永前
王爱荣
柳朝晴
《中国民间疗法》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董正华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伤寒论》太阳病篇若干问题评述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伤寒论》34条之探析
娄硕
张国骏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