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土家族打溜子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的曲体结构 |
唐寅玲
毛艺
曾丽蓉
|
《戏剧之家》
|
2019 |
1
|
|
2
|
从曲体结构看中国民间音乐的“形散而神聚”——以河北瑞村音乐会为例 |
李春俊
|
《音乐时空》
|
2016 |
3
|
|
3
|
桑植民歌的曲体结构与旋律音调特征 |
彭丹
|
《音乐时空》
|
2015 |
0 |
|
4
|
浅析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曲体结构、配器手法及音乐风格 |
张兆赟
|
《黄河之声》
|
2023 |
0 |
|
5
|
基于对声音想象的一首蒙古长调赞歌——秦文琛《七月·萤火》中的线条、音响与结构 |
刘正伟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两广白话疍歌叠唱结构特征分析 |
黄妙秋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7
|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曲体、词韵特征探析 |
邱苏香
|
《黄河之声》
|
2020 |
0 |
|
8
|
坎途多舛情难诉,鼉愤龙愁奏悲歌——二胡大师孙文明作品《流波曲》演奏解析 |
黄海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9
|
京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
王涛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12
|
|
10
|
湘西苗歌的种类及特征分析 |
张艺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11
|
|
11
|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 |
任超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2
|
长安古乐“俗语”诠释 |
程天健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4
|
|
13
|
略论乐籍制度与中国传统曲牌的创承 |
闫永丽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4
|
“秦安小曲”源流及其艺术特征 |
房惠清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5
|
肇庆采茶歌音乐特征探析 |
陈国庆
|
《艺海》
|
2011 |
1
|
|
16
|
《扛神》与“荆楚歌乐”之蠡探 |
李素娥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7
|
浅析蒙古族近代叙事民歌的戏剧性价值——以《诺恩吉亚》为例 |
马丽娜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明代浙派古琴的艺术特点刍议 |
王雅晖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9
|
西藏林芝地区排龙乡两首门巴族民歌的音乐及其文化阐释 |
章小燕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20
|
海南民歌之音乐特点探析 |
孙毅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