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功能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二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功能训练 脑卒中患者 康复 急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功能训练配合针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晓苹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训练配合针灸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功能评分、治...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训练配合针灸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功能评分、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48%(38/42),对照组为72.09%(3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明显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QOLI-74、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累积生存率观察组为92.86%(39/42),对照组为76.74%(33/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训练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显著,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早期功能训练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分析
3
作者 宋佳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床上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 目的分析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床上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直肠功能评价评分)及生活质量、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疲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5.40±1.32)h、肛门排气时间(15.50±3.70)h均短于对照组的(7.90±1.31)、(17.50±2.70)h,肛门直肠功能评价评分(5.20±0.29)分高于对照组的(3.20±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45.02±5.55)分、胃肠功能恢复评分(5.55±0.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86±4.53)、(3.01±0.72)分,临床疲乏评分(3.12±0.73)分低于对照组的(5.98±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床上早期功能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上早期功能训练 直肠癌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崔书豪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例、肺炎3例、泌尿系感染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可尽早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功能训练 股骨转子间骨折 HARRIS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李召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I患者,均为利津县中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干预组(常规护理+早期肢体功能训练,30...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I患者,均为利津县中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干预组(常规护理+早期肢体功能训练,3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Fugl-Meyer平衡评定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更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应用于CI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菁 李敏 杜杏利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57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术前行健康教育,术后进行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57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术前行健康教育,术后进行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4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早期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训练对髋关节与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学荣 刘海霞 +1 位作者 王玉 李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对髋关节与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髋关节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早期系统训练指导方法,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2周及3个月观察组病人关节活动及功...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对髋关节与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髋关节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早期系统训练指导方法,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2周及3个月观察组病人关节活动及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训练能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早期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平侠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9期703-703,共1页
关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患者 理中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瘫痪 自我形象 生活质量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取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探讨
9
作者 王蕾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0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取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取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SAS评分(40.50±2.21)分、SDS评分(42.96±2.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80±2.18)、(51.71±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分别为(25.10±2.31)、(32.41±3.01)、(37.31±4.00)、(36.22±3.12)、(38.31±2.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14±2.20)、(29.41±3.12)、(24.01±3.14)、(30.01±3.15)、(34.01±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取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的效果
10
作者 王玉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将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eference组和treatment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期间,对treatment组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将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eference组和treatment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期间,对treatment组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及Barthel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与reference组患者相比,treatment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急性期COPD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程超 王洁 吴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3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总结ICU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最佳证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循证方法总结ICU急性期COPD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最佳证据,通过基线审查、证据评估、临床场景应用及障碍,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 目的总结ICU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最佳证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循证方法总结ICU急性期COPD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最佳证据,通过基线审查、证据评估、临床场景应用及障碍,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比较应用前后患者各指标情况。结果证据应用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ICU出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由10.64%下降为0(P<0.05)。应用最佳证据后,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改善,但均没有达到停止功能训练的标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早期功能训练知晓率有所提高。结论ICU急性期COPD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最佳证据的应用,能够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医护人员早期呼吸功能训练执行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早期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循证实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林源 王丽 +4 位作者 苏翠红 于翔 孔凡贞 顾洁 钮美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18-21,40,共5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观察其可行性、被接受度和患者依从性。方法 2015年9月,制定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便利抽样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对其进行8周...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观察其可行性、被接受度和患者依从性。方法 2015年9月,制定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便利抽样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对其进行8周干预,并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和8周进行功能评价,评价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患侧握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等。结果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的执行过程和评价过程均顺利、安全完成,未出现任何意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从随访和训练日记中可见9例患者均有非常好的依从性。有3例在干预前握力为0。有4例在干预前测试时无法独自行走,将其结果定义为计时较多的60 s。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好转,上肢握力、动态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在干预后4周和8周患者NIHSS评分、患侧上肢握力、TUGT和MBI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方案对偏瘫患者切实可行、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早期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燕伟超 孙志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究运用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价值。方法72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康复治... 目的探究运用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价值。方法72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排尿困难、无法自主排尿、尿道黏膜水肿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评分(0.55±0.04)分、无法自主排尿评分(0.41±0.03)分、尿道黏膜水肿评分(0.50±0.05)分低于对照组的(1.71±0.16)、(1.62±0.21)、(1.60±0.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加快产妇机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盆底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康复治疗仪 产后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3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Barthel指数及... 目的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Barthel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81.1±6.8)分;Barthel指数为(75.4±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7.5)、(65.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4.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利于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修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 脑梗死 生活能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摄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慈花 林慈宽 陈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摄食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9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 目的观察早期摄食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9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早期摄食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康复效果、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2组在干预1个月后的吞咽困难评分均降低,经口摄食评分均升高(P均<0.05);观察组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经口摄食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干预1个月后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2组在干预1个月后的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DQoL)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早期摄食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能够改善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摄食功能训练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盆底肌张力及会阴切口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盆底肌张力的改善及对会阴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采取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会阴切口愈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盆底肌张力的改善及对会阴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采取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会阴切口愈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低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肌张力,减少会阴切口愈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 盆底肌 肌张力 会阴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对脑卒中相关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对脑卒中相关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相关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评价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对脑卒中相关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相关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和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两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100)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值均<0.05),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相关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可明显改善其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情况,并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针灸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隆凤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2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9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9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对乙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LOT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1)进行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LOTC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康复训练后,乙组患者的LOTCA评分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进行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康复训练后,乙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电刺激联合早期手功能训练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琳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4期2564-2565,共2页
目的观察规范化电刺激联合早期手功能训练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OBP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OBPP患儿,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观察规范化电刺激联合早期手功能训练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OBP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OBPP患儿,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接受早期手功能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流峰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腋动脉血流峰值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肱、腋动脉血流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早期手功能训练联合规范化电刺激运用于OBPP患儿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肢处动脉血流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规范化电刺激 早期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钰章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1、2、4周,观察组神经病残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8)。结论: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自理能力,恢复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