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演化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雪梅 查明 +4 位作者 蒋宜勤 陈中红 范小秦 张勇 陈国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6,6,共9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划分.依据火山岩岩性岩相分类及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演化模式以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差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依据后生成岩作用的不同,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成...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划分.依据火山岩岩性岩相分类及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演化模式以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差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依据后生成岩作用的不同,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成因模式.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集空间可以划分为4种原生孔隙、4种次生孔隙和4种裂缝类型.火山岩可归纳为4种: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和安山岩、中酸性溢流相的英安岩和流纹质英安岩、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和爆发相的凝灰岩.分别建立了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安山岩储层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建立了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和内幕型火山岩储层2种火山岩储层的成因模式.这2类储层早期都经历了成岩作用阶段的冷凝作用、火山活动后期的热液作用以及火山喷发间歇期的表生作用,后期由于构造作用、埋藏作用的不同产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孔隙演化模式 储层成因模式 石炭系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丽青 林振山 +1 位作者 葛朝霞 薛梅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0,35,共4页
利用新疆北部地区5个气象站1951~2006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总量资料,用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了新疆北部地区区域平均蒸发量及水资源总量。分析了近56年来新疆北部地区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分析初... 利用新疆北部地区5个气象站1951~2006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总量资料,用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了新疆北部地区区域平均蒸发量及水资源总量。分析了近56年来新疆北部地区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分析初步得出结论:①新疆北部地区气温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本上呈上升趋势,9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高于平均值,为正距平;新疆北部地区降水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增加趋势,90年代以后,降水持续增加,并且高于平均值;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蒸发比平均值偏少,自80年代末期以来蒸发高于平均值,为高值期。②水资源总量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呈增加趋势,90年代以来呈现出正距平。③降水与水资源总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降水变化对水资源总量影响的统计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玉米产区玉米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对策与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仝莉 郭文超 +3 位作者 张炳坤 何江 吐尔逊 许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6期162-164,共3页
近些年来,在对塔城沙湾县以及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市以及阜康市昌吉州玉米主要生产县市玉米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基础上,通过多点试验和示范,提出适宜北疆玉米主要产区的、经济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玉米综合防治技术,经大面积应用取得... 近些年来,在对塔城沙湾县以及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市以及阜康市昌吉州玉米主要生产县市玉米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基础上,通过多点试验和示范,提出适宜北疆玉米主要产区的、经济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玉米综合防治技术,经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玉米主要害虫 防治策略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为害胡杨的三种木虱形态识别及为害特征研究初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炳坤 崔晓萍 +4 位作者 王佩玲 孙红艳 周黎 庞慧玲 仝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87-1890,2,共4页
【目的】查明为害新疆胡杨三种木虱的形态及为害特征,为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在胡杨林区定期定点观察和普查相结合,对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鉴定。【结果】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为害胡杨的木... 【目的】查明为害新疆胡杨三种木虱的形态及为害特征,为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在胡杨林区定期定点观察和普查相结合,对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鉴定。【结果】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为害胡杨的木虱有三种,即蔡氏胡杨个木虱(Egeirotrioza ceardi)、纤细真胡杨个木虱(Evegeirotrioza gracilis)和无斑滑头木虱(Homalocephala uncolor)。【结论】三种胡杨的木虱,在胡杨树上混合发生。在同一棵胡杨树上可见三种木虱及为害状,只是为害时间有所差异。蔡氏胡杨个木虱发生最早,其次为无斑滑头木虱和纤细真胡杨个木虱,无斑滑头木虱的若虫为害时间早于纤细真胡杨个木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胡杨 蔡氏胡杨个木虱 纤细真胡杨个木虱 无斑滑头木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建军 郭文超 +2 位作者 吐尔逊 何江 鲁素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68-170,共3页
据 3年的调查研究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于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为害玉米 ,特殊年份推迟到 6月底 ,7月底至 8月底达到高峰 ,严重时单株三叶螨量可达12 79头。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类为深点食螨瓢 ,天敌对叶螨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秋耕冬灌对... 据 3年的调查研究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于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为害玉米 ,特殊年份推迟到 6月底 ,7月底至 8月底达到高峰 ,严重时单株三叶螨量可达12 79头。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类为深点食螨瓢 ,天敌对叶螨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秋耕冬灌对叶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4~ 5月份的气温条件 ,持续低温、降霜天气对其种群的发展极为不利 ,6~ 8月份降雨较集中或一次降雨量超过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螨 发生规律 虫害 环境关系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支东明 曹剑 +2 位作者 张景坤 郑孟林 秦志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2-552,共11页
油气晚期成藏是大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综合前人认识与最新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远程应力为重要成藏影响因素,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前沿。结果表... 油气晚期成藏是大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综合前人认识与最新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远程应力为重要成藏影响因素,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前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很有可能产生了远程效应,包括成烃演化、原生-次生油藏调整与构造破坏等方面。成烃演化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天山快速隆升、强烈剥蚀,伴随巨厚山前沉积,为下伏多套烃源岩的成烃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快速成熟地温,烃源岩规模生烃。原生-次生油气藏调整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喜马拉雅期构造自南向北抬升,浅层断裂发育,油气多源混合与次生调整频繁,形成自南向北数百千米的大型原生-次生叠置的复杂含油气系统。油气藏构造破坏以准噶尔盆地周缘为例,远程应力导致的强烈构造变形使得山前褶皱与断裂发育,广泛出露构造型油气苗,是油气成藏的“活化石”。据此思路,建议将新疆北部地区的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纳入统一的超级盆地全油气系统,开展整体、系统研究,协同推进油气勘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全油气系统 超级盆地 成藏效应 晚期成藏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迪生 任军民 +2 位作者 陈中红 徐春丽 刘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5,152,共5页
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地层型油气藏的精细解剖,找出了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按油气藏形态可分为层状、块状及梳状3种油气藏;按油气来源可分为自生自储和新生古储2类。已发现的7个石炭系典型... 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地层型油气藏的精细解剖,找出了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按油气藏形态可分为层状、块状及梳状3种油气藏;按油气来源可分为自生自储和新生古储2类。已发现的7个石炭系典型风化壳地层油气藏可归为4种类型:自生自储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层状油气藏、自生自储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块状油气藏、新生古储火山岩风化壳地层梳状油气藏和新生古储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块状油气藏。通过对不同类型地层油气藏的分析发现,其油气来源、主控因素、流体性质等差别较大,但总体而言,控制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即风化淋滤作用、后期成岩作用、良好的遮挡条件和构造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风化壳 地层油气藏 主控因素 新疆北部 石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赤眼蜂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强 郭君贞 +1 位作者 王慧琴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对新疆北部7个地区不同生境采集的赤眼蜂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对不同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赤眼蜂标本4 985号,隶属18属44个种。赤眼蜂多样性指数以昌吉最高,阿勒泰次之,乌... 【目的】对新疆北部7个地区不同生境采集的赤眼蜂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对不同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赤眼蜂标本4 985号,隶属18属44个种。赤眼蜂多样性指数以昌吉最高,阿勒泰次之,乌鲁木齐最低;丰富度指数以塔城最高,博尔塔拉次之,阿勒泰最低;均匀度指数以阿勒泰最高,昌吉次之,乌鲁木齐最低;优势度指数以石河子最高,乌鲁木齐次之,昌吉最低。【结论】从新疆北部地区赤眼蜂资源调查结果来看,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及优奋赤眼蜂属Ufensia Girault在新疆北部地区分布较广泛,特别是新疆优奋赤眼蜂,其种群数量非常大,为进一步开发、保护和利用新疆本土赤眼蜂资源防治当地害虫提供了有益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赤眼蜂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晚熟哈密瓜气候条件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刚 唐秀 +2 位作者 李愚超 李广军 巴合提.斯哈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156-5158,5160,共4页
[目的]研究晚熟哈密瓜对气候因子的敏感度,揭示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方法]利用新疆北部阿勒泰1998 ~2013年晚熟哈密瓜引种至大面积种植的调查资料,结合同期气候资料,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法,分析计算了64个气候因子,并应用t检验原... [目的]研究晚熟哈密瓜对气候因子的敏感度,揭示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方法]利用新疆北部阿勒泰1998 ~2013年晚熟哈密瓜引种至大面积种植的调查资料,结合同期气候资料,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法,分析计算了64个气候因子,并应用t检验原理,逆向分析气候条件敏感度方法,研究了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结果]应用t检验方法筛选出4级(α=0.01、0.05、0.10、0.20)气候因子;对哈密瓜年景影响显著的关键因子有5个,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6月上旬降水量、6月上旬>1.0 mm降水日数、6月上旬~8月上旬降水量、7月下旬降水量,其敏感度分别为0.6℃、6.7 mm、1.1d、20.0 mm、5.4 mm.[结论]生长期的降水量和大降水日数是影响哈密瓜年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晚熟哈密瓜 气候条件 敏感度方法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变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的新疆北部积雪分量制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艳 杨耘 李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0-310,共11页
新疆北部冬季常多云天气,受地形和植被等因素影响,积雪分布不均,这导致了积雪分量遥感制图精度不高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MODIS影像,提出了分层变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的积雪定量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研究区影像和参考端元库,... 新疆北部冬季常多云天气,受地形和植被等因素影响,积雪分布不均,这导致了积雪分量遥感制图精度不高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MODIS影像,提出了分层变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的积雪定量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研究区影像和参考端元库,再对区域影像地类进行从粗到细的逐级划分,对每级包含的地类进行2端元或3端元混合像元分解。通过对上一级解混后与积雪相关的子类再实施上述变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得到下一级更细的地类划分。综合各级地类解混结果实现了高精度积雪分量制图。以HJ CCD影像分类数据、植被分布数据和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验证了变端元解混时模型包含端元数较少时(如2端元或3端元)研究区域积雪分类精度最高,为87%。反之,包含端元数越多,分类精度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变端元混合像元分解 积雪分量制图 新疆北部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积雪信息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永猛 刘亚男 +2 位作者 瞿娟 曾小箕 克力木江.买买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147-2149,共3页
针对不同区域归一化雪被指数值(NDSI)上下浮动的问题,提出以对积雪响应敏感的NDS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特征向量构建特征空间,建立基于MODIS数据的积雪丰度反演模型——NN模型。以高分辨率的Landsat TM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检验,N... 针对不同区域归一化雪被指数值(NDSI)上下浮动的问题,提出以对积雪响应敏感的NDS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特征向量构建特征空间,建立基于MODIS数据的积雪丰度反演模型——NN模型。以高分辨率的Landsat TM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检验,NN模型反演积雪丰度值与获取自Landsat TM数据的NDSI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27。结果表明,通过建立NDSI—NDVI特征空间构建积雪丰度反演模型是可行的,且精度较高。因此,该方法对于了解干旱区积雪情况、评估其对新疆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积雪 信息 遥感反演 新疆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栽培草地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聪 穆尼热 +2 位作者 朱忠艳 祖日古丽 王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通过分析新疆北部栽培草地菟丝子发生种类及危害规律,提出了合理的防控措施,以为该地区栽培草地菟丝子的防除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栽培草地 菟丝子 发生规律 防控措施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霉利在新疆北部地区黄瓜上的最终残留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青 李宏宇 +3 位作者 艾合买提江.买买提 吴枫 王玉 田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135-136,145,共3页
为了探明腐霉利在新疆北部地区黄瓜上残留特性和使用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腐霉利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以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562.5~750.0 g/hm2(有效成分),连续施药2~3次,最后一次施药后3 d收获的黄瓜中... 为了探明腐霉利在新疆北部地区黄瓜上残留特性和使用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腐霉利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以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562.5~750.0 g/hm2(有效成分),连续施药2~3次,最后一次施药后3 d收获的黄瓜中腐霉利残留量均低于0.13 mg/kg,推荐该药在黄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利 黄瓜 最终残留 安全性 新疆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郭文超 白山.哈吉泰 +1 位作者 何江 许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38-,共1页
通过对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各发育阶段的存亡数量及其致死因子的系统观察和研究 ,组建了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新疆北部棉区二代棉铃虫消亡率为 9 7.5 % ,种群趋势指数 (I) =3.35 3。三代棉铃虫消亡率为 94... 通过对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各发育阶段的存亡数量及其致死因子的系统观察和研究 ,组建了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新疆北部棉区二代棉铃虫消亡率为 9 7.5 % ,种群趋势指数 (I) =3.35 3。三代棉铃虫消亡率为 94.2 7% ,二、三代棉铃虫卵期和低龄幼虫 (1~ 3龄 )消亡率为 79.61%和 78.8%。 4~ 6龄消亡率分别为 18.71%和 14.5 9%。对照 Price(1975 )所概括植食性昆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两种基本类型 ,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均属 A型。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消亡因子可归纳为捕食、寄生、自然损失、生理死亡、人工打顶五个因子 ,天敌捕食和寄生是主要消亡因子。各发育阶段消亡率差异总体较小 ,天敌捕食是卵期和低龄幼虫 (3龄以前 )消亡的主导因子 ,而天敌寄生则是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生命表 新疆北部 低龄幼虫 植食性昆虫 种群趋势指数 卵期 发育阶段 致死因子 主导因子 子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棒角拟地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苜蓿种子生产上的利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德江 《草食家畜》 1996年第S1期72-76,共5页
棒角拟地蜂(Mclitturga clavicronis latr)是苜蓿种子生产上一种有价值的传粉昆虫,它生活在新疆北部地区,在土中筑巢,属独栖型的蜜蜂种类.在自然界,棒角拟地蜂选择表层硬实而下面湿润的土壤,在植被稀少的场所筑巢.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苜蓿种子生产 新疆北部地区 地蜂 种子产量 传粉昆虫 种子生产基地 传粉蜂类 虫口密度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加氢催化裂解实验
16
作者 李艳丽 林会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针对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常规索氏抽提物含量低的特点,开展加氢催化裂解实验,对比分析两者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提高烃源岩的沉积背景及母源特征研究的可靠度。结果显示应用氢解产物的正构烷烃和甾烷化合物指示母质来源效果更... 针对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常规索氏抽提物含量低的特点,开展加氢催化裂解实验,对比分析两者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提高烃源岩的沉积背景及母源特征研究的可靠度。结果显示应用氢解产物的正构烷烃和甾烷化合物指示母质来源效果更好。浅部泥岩的正构烷烃呈nC_(18)和nC_(22-24)的双峰型分布,表明远洋水生浮游动物的贡献大,而深部泥岩呈主峰碳为nC_(18)-nC_(24)的单峰型分布,指示以低等菌藻类水生生物贡献为主;抽提物中C_(27)和C_(29)规则甾烷含量相当,指示混合母质来源,而氢解产物中规则甾烷以C_(29)为主,明确指示单一的母质来源。此外,氢解产物中含有更加丰富的βα-莫烷及ββ-升藿烷系列化合物,丰富了烃源岩的母质信息。研究明确石炭系烃源岩发育于较还原的沉积环境,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下段,以菌藻类等单一的水生生物为有机母质来源,具备良好的生烃的背景及物质基础。实验也进一步证实氢解实验能够获取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信息,对常规抽提方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裂解 高演化 生物标志化合物 烃源岩 石炭系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蛇绿岩型铬铁矿中“淡色微粒包块”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7
作者 王玉往 解洪晶 +2 位作者 郭博然 石煜 周国超 《矿产勘查》 2018年第12期2257-2269,共13页
新疆北部是我国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发育有萨尔托海、鲸鱼、唐巴勒、萨雷诺海、洪古勒楞,以及清水等中、小型矿床多处。文章在对上述矿区及相邻蛇绿岩带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地区地幔岩中发育有镁铁-超镁铁质"淡色微粒包块&qu... 新疆北部是我国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发育有萨尔托海、鲸鱼、唐巴勒、萨雷诺海、洪古勒楞,以及清水等中、小型矿床多处。文章在对上述矿区及相邻蛇绿岩带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地区地幔岩中发育有镁铁-超镁铁质"淡色微粒包块"(PMM)。对其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表明,包块的主要岩性为镁铁-超镁铁岩,具体岩石类型有玻基(橄榄)玄武质岩类、辉长辉绿质岩类,以及辉石岩等超镁铁岩,并普遍发育以透辉石-钙铝榴石-绿泥石-蛇纹石化等为组合的异剥钙榴岩化蚀变。初步认为,PMM可能为早期洋壳的碎块被地幔高度部分熔融产生的超基性岩浆捕虏并发生反应所致。该发现与研究对于认识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和地幔的岩浆作用过程,以及对于豆荚状铬铁矿的找矿预测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 淡色微粒包块 准噶尔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石炭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潜力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世伟 林会喜 +1 位作者 李艳丽 张奎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9,共5页
由于新疆北部石炭系烃源岩的沉积背景复杂、岩石类型多样,目前,对该区域石炭系烃源岩潜力的系统评价较少。通过对烃源岩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有机岩石学特征等进行分析,开展沉积有机相类型划分,建立了复杂成盆背景烃源岩发育模式,... 由于新疆北部石炭系烃源岩的沉积背景复杂、岩石类型多样,目前,对该区域石炭系烃源岩潜力的系统评价较少。通过对烃源岩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有机岩石学特征等进行分析,开展沉积有机相类型划分,建立了复杂成盆背景烃源岩发育模式,明确了有利烃源岩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烃源岩主要沿残留洋和弧间盆地分布,以B、BC相为主,乌伦古地区和车排子地区均是有利烃源岩发育区;上石炭统海相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缘和吐哈地区,陆相烃源岩在陆东—五彩湾一带局限分布。该研究明确了新疆北部不同地区油气潜力差异性,为石炭系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石炭系 有利烃源岩 沉积有机相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虚拟水流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雨 苏守娟 +2 位作者 龙爱华 於嘉闻 谢蕾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72,共8页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研究社会经济系统中虚拟水流动情况,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基于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产业关联度、虚拟水转移量、虚拟水消费量及虚拟水贸易量等相关评价指标,从虚拟...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研究社会经济系统中虚拟水流动情况,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基于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产业关联度、虚拟水转移量、虚拟水消费量及虚拟水贸易量等相关评价指标,从虚拟水的转移、消费和贸易三个角度分析了2012年新疆北部地区虚拟水流动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新疆北部地区虚拟水总量268.11亿m^3,其中农业部门占56.1%;农业部门的虚拟水转移量最多(101.73亿m^3),主要转移到与农业部门关联度较高的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等部门;在虚拟水最终消费部门中,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政府部门虚拟水消费量分别占总消费量的23.2%、64.7%、12.1%;新疆北部地区虚拟水贸易处于净调出状态,净调出量为197.26亿m^3,主要调出到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广东、山东、山西、黑龙江和上海等地,其中农业部门虚拟水净调出量最高(200.50亿m^3),其余大多数部门为虚拟水净调入部门。通过对新疆北部地区虚拟水的流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大量调出虚拟水加重了当地的水资源压力,本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解决当地的水资源压力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关联度 虚拟水转移 虚拟水消费 虚拟水贸易 新疆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蛇绿岩型铬铁矿床铬尖晶石的类型及其矿物化学成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博然 王玉往 +2 位作者 解洪晶 石煜 周国超 《矿产勘查》 2018年第12期2339-2352,共14页
作为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新疆北部地区发育多处中小型铬铁矿矿床。铬尖晶石一直以来是作为研究地幔橄榄岩成因与铬铁矿形成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在对萨尔托海、鲸鱼、阿克塔斯和清水等地区的造矿铬尖晶石与副矿物铬尖晶石进... 作为蛇绿岩型铬铁矿的重要产区,新疆北部地区发育多处中小型铬铁矿矿床。铬尖晶石一直以来是作为研究地幔橄榄岩成因与铬铁矿形成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在对萨尔托海、鲸鱼、阿克塔斯和清水等地区的造矿铬尖晶石与副矿物铬尖晶石进行了形态学与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造矿铬尖晶石产出特征以中粗粒半自形-自形结构为主,自形程度较好,Cr#值较高;副矿物铬尖晶石自形程度较差,多表现为中细粒半自形-他形结构,呈粒状-蠕虫港湾状,边缘蚀变程度很强烈,Cr#值较低。造矿铬尖晶石成分相对均一,副矿物铬尖晶石成分变化较大,暗示铬铁矿的形成,并不是地幔橄榄岩中副矿物铬尖晶石的简单聚集,而是复杂多期次多阶段熔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尖晶石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