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契诃夫出发——斯坦尼体系的基石和灵魂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双燕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0-23,共4页
契诃夫戏剧不仅创造人的生活的外部真实,更是深度开掘人的深层心理,甚至到人的下意识层面;使演员不仅能够理解和体验人的精神实质,更能够简练质朴地呈现出人的精神历程——活生生的精神生活。斯坦尼体系涵盖剧本创作以及表演、导演、舞... 契诃夫戏剧不仅创造人的生活的外部真实,更是深度开掘人的深层心理,甚至到人的下意识层面;使演员不仅能够理解和体验人的精神实质,更能够简练质朴地呈现出人的精神历程——活生生的精神生活。斯坦尼体系涵盖剧本创作以及表演、导演、舞台美术、观众等戏剧艺术的全部内容,是一株以契诃夫的戏剧艺术为种子生长起来的参天大树。重提斯坦尼,必然重提契诃夫。从演剧学角度研究契诃夫,我们能够找到斯坦尼体系的基石与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戏剧 斯坦尼体系 演剧学 戏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坦尼体系与著作中的“最高任务”
2
作者 陈世雄(译) 《福建艺术》 2022年第7期16-23,共8页
斯坦尼体系于1911年开始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正式推行,迄今已经111年。在这一个世纪多的时段内,“体系”遭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批评、攻击,甚至污蔑、抹黑。但是,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斯坦尼体系的论著仍然是表导演专业师生和艺术家们人手一册... 斯坦尼体系于1911年开始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正式推行,迄今已经111年。在这一个世纪多的时段内,“体系”遭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批评、攻击,甚至污蔑、抹黑。但是,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斯坦尼体系的论著仍然是表导演专业师生和艺术家们人手一册的必读书。在美国,“体系”被发展成美国版的“方法派”。在“体系”诞生地俄罗斯,关于“体系”的讨论、争鸣推动了对它的研究,也证明了它的巨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体系 莫斯科艺术剧院 美国版 俄罗斯 生命力 诞生地 导演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完整性与程式——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戏曲导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夏奏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2期68-77,共10页
戏曲导演制的确立得益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传播以及受斯坦尼体系影响的话剧理论,而其中的关键是戏曲从两者中引入了"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这一观念。于戏曲导演制而言,这是斯坦尼体系最主要的影响;同时,斯坦尼体系也影响了... 戏曲导演制的确立得益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传播以及受斯坦尼体系影响的话剧理论,而其中的关键是戏曲从两者中引入了"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这一观念。于戏曲导演制而言,这是斯坦尼体系最主要的影响;同时,斯坦尼体系也影响了戏曲表演,主要表现在帮助一般演员体验和进入角色上。戏曲表演经验与斯坦尼体系在观念和技术上相通或相似之处使戏曲可以借鉴斯坦尼体系;又因为一般戏曲演员更多地忽略了内心技术的掌握,因此,戏曲才需要借鉴斯坦尼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戏曲导演逐渐认识到:借鉴必须坚守戏曲本位,而坚守戏曲本位则必须坚守表演本位,坚守表演本位又必须坚守程式本位。如此,才找到了斯坦尼体系中国化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完整性 程式 斯坦尼体系 戏曲导演制 话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表演实践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旋 陈曦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舞蹈表演实践是舞蹈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戏剧表演与舞蹈表演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是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它对于舞蹈表演实践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由于舞蹈表演理论滞后于实践,本文主要通过个人... 舞蹈表演实践是舞蹈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戏剧表演与舞蹈表演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是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它对于舞蹈表演实践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由于舞蹈表演理论滞后于实践,本文主要通过个人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与感受,结合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的了解、归纳、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对于舞蹈表演实践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舞蹈表演实践 借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视角下的翻译身心学
5
作者 李成明 王洋 《海外英语》 2021年第9期194-195,共2页
基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深入探讨了翻译身心学的基本要义,从戏剧表演视角使翻译身心学得以全新呈现。研究发现,翻译身心学蕴含的"个人身心学"和"意识形态身心学"分别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中的"体... 基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深入探讨了翻译身心学的基本要义,从戏剧表演视角使翻译身心学得以全新呈现。研究发现,翻译身心学蕴含的"个人身心学"和"意识形态身心学"分别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中的"体验""规定情境"存在共通性,而戏剧演员和文学翻译译者之间也有较多相似性。人们可以借由"表演"这一熟知的领域帮助理解"翻译身心学"抽象的翻译新范式,把对戏剧演员的认识迁移到翻译身心学理念下文学翻译的译者身上,并为完善翻译身心学理论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翻译身心学 共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概念“情绪记忆”(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世雄(译) 《福建艺术》 2022年第9期13-18,共6页
五经历过的强烈感觉会在一个人的灵魂上留下印记,因此他变得对容易使他想起往事的情境非常敏感。研究这种升高的易感性,波隆斯基得出的结论是,重新再现的感觉差异较小。他写道:“曾经引起某种感觉(痛苦、恐惧、悲伤、喜悦、悲伤、爱等)... 五经历过的强烈感觉会在一个人的灵魂上留下印记,因此他变得对容易使他想起往事的情境非常敏感。研究这种升高的易感性,波隆斯基得出的结论是,重新再现的感觉差异较小。他写道:“曾经引起某种感觉(痛苦、恐惧、悲伤、喜悦、悲伤、爱等)的刺激随后会引起一种微弱且无差别的同质的感觉,例如愉快或不愉快”(见参考文献①,第52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情绪记忆 参考文献 愉快 情境 易感性 感觉 悲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概念“情绪记忆”(上)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世雄(译) 《福建艺术》 2022年第8期22-29,共8页
“情绪记忆”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旨在解决演员舞台感受的来源问题。将这一概念引入表演实践,假设演员在舞台上展示了他之前在生活中经历过的、被他“记住”的感觉和情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这种从情绪记忆中再现... “情绪记忆”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旨在解决演员舞台感受的来源问题。将这一概念引入表演实践,假设演员在舞台上展示了他之前在生活中经历过的、被他“记住”的感觉和情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这种从情绪记忆中再现的感觉是艺术的,是和平常的感觉相对立的,因为平常的感觉根本不是艺术的特征。有了这一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他的同事一样,指出“情绪记忆”的存在已经被心理科学证明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科学的依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情绪记忆与心理学所说的一致吗?这个问题将在本文中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表演实践 心理学 概念引入 基本概念 感觉 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现“鲜明而深刻的最高任务”——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看李雪健影视形象塑造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塔娜 郝凤彩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已有百年历史(以下简称"斯氏体系"),自创立以来就具有独特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戏剧演员创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梅耶荷德、铃木忠志等现代表演理论的传播,许多影视演员认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已有百年历史(以下简称"斯氏体系"),自创立以来就具有独特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戏剧演员创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梅耶荷德、铃木忠志等现代表演理论的传播,许多影视演员认为,"斯氏体系"有关创造性格化人物的理论早已过时,演员应该是本色出演,观众欣赏的是他们自身的性格魅力,无需创造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这种观点,导致了影视作品经常出现同质化表演,人物性格化的塑造已不再受到演员的重视。李雪健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影视剧和舞台上塑造过许多性格独特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出色的演技和秉承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体现了以观众为本的艺术精神。研究李雪健塑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影视形象,分析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斯氏体系"的运用以及他的表演艺术魅力,进而挖掘他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对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艺术精品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李雪健 影视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下的歌剧表演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雅 《当代音乐》 2020年第8期102-103,共2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遵循人的天性的基础上为演员建立了一整套从肌肉到创作任务的全面的训练方法。其体系主张演员应该对角色感同身受,融入角色的情感中。歌剧是以歌唱和戏剧来交代和表达剧情,因此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但如今很多表演者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遵循人的天性的基础上为演员建立了一整套从肌肉到创作任务的全面的训练方法。其体系主张演员应该对角色感同身受,融入角色的情感中。歌剧是以歌唱和戏剧来交代和表达剧情,因此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但如今很多表演者往往更注重声音技巧,人物塑造极容易被忽视。要注意的是,歌剧表演和音乐两者在歌剧艺术中是齐头并进的,歌剧表演在整个歌剧中的分量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于斯坦尼演剧体系中的精粹择善而从之,探讨如何将其与歌剧表演相结合,从而更加准确和充分地分析声乐表演中的人物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歌剧 歌剧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下的歌剧舞台表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希水 《艺术评鉴》 2023年第6期149-152,共4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戏剧及影视表演艺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歌剧作为戏剧艺术的分支,是结合歌唱与戏剧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目前来看,在歌唱技巧面前,戏剧性表演元素往往被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戏剧及影视表演艺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歌剧作为戏剧艺术的分支,是结合歌唱与戏剧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目前来看,在歌唱技巧面前,戏剧性表演元素往往被人们轻视、忽略,呈现出的表演较为机械、空洞,缺乏感染力,这是当前国内外歌剧舞台表演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理论根基,探索体系中的部分元素在歌剧表演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元素 歌剧 舞台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员的诞生——浅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生”与“熟”的辩证关系
11
作者 马营 《艺术评鉴》 2018年第9期167-168,共2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法斯基对于表演的创作原理和训练方法称之为"体验派",要求演员成为角色,与角色合为一体,去进入角色的内部达到"无我之境"。它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法斯基对于表演的创作原理和训练方法称之为"体验派",要求演员成为角色,与角色合为一体,去进入角色的内部达到"无我之境"。它要求演员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去真正的完成体验,不是为了完成机械程式化的动作、神态、表情、台词,而是站在角色的位置上,遵循生活的逻辑经验和规律,在剧作的规定情境中真诚的去感觉,去思考,进行生活和人生体验。郑板桥有《画竹诗》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阐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其规律。艺术之间创作过程是相通的,放在表演艺术上,那就是演员首先在研读剧本理解角色、思考角色、研究角色的基础之上进入角色,然后忘记剧本,去进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完成解放"天性"的表演,成为角色,最终使角色和演员合二为一,完成创作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演员的诞生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9卷本与8卷本对比
12
作者 刘雨馨 《福建艺术》 2023年第5期46-51,共6页
俄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以下简称为:斯坦尼全集)的8卷本和9卷本两个版本,分别编撰于20世纪50-60年代和9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文学短暂的“解冻”并没有影响到8卷本的编辑工作,书刊出版仍沿续严格的保密检查制度。更因20世纪30... 俄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以下简称为:斯坦尼全集)的8卷本和9卷本两个版本,分别编撰于20世纪50-60年代和9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文学短暂的“解冻”并没有影响到8卷本的编辑工作,书刊出版仍沿续严格的保密检查制度。更因20世纪30年代斯坦尼体系是苏维埃政府极力推崇的戏剧体系,因此斯坦尼全集8卷本的编撰过程深受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影响。90年代苏联解体,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政府 斯坦尼体系 苏联文学 执政时期 保密检查 书刊出版 全集 社会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坦尼,那个熟悉的陌生人 从话剧《万尼亚舅舅》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晓溪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7,共5页
此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万尼亚舅舅》请来了俄罗斯著名戏剧导演阿道夫·沙彼罗,他曾师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玛莉亚·科涅别尔,可谓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嫡传。作为纪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的演出,以... 此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万尼亚舅舅》请来了俄罗斯著名戏剧导演阿道夫·沙彼罗,他曾师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玛莉亚·科涅别尔,可谓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嫡传。作为纪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的演出,以是否忠于斯坦尼体系的戏剧来衡量《万尼亚舅舅》,业内人士给出了各自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陌生人 熟悉 戏剧导演 俄罗斯 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П.В.西蒙诺夫的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和情绪生理学》(二)
14
作者 陈世雄(译) 《福建艺术》 2022年第11期12-19,共8页
六西蒙诺夫提到了形象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居于次要地位的话题。由于对《戏剧》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感到愤怒,他写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年轻人一起研究节奏、手势、措辞、声音、富有表现力的话语、处理物品……只有完美掌握专... 六西蒙诺夫提到了形象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居于次要地位的话题。由于对《戏剧》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感到愤怒,他写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年轻人一起研究节奏、手势、措辞、声音、富有表现力的话语、处理物品……只有完美掌握专业技术才能为艺术家提供必要的自由,使他能够屈服于所描绘人物的感受。更奇怪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据称否认对表演者的技术技能的必要性,又认为舞台形象的鲜明程度和表现力在任何‘体验’的业余爱好者中都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可以以惊人的轻松程度表现出任何情绪状态,却完全无法在戏剧中扮演哪怕是一个客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爱好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技术技能 舞台形象 西蒙诺夫 情绪状态 次要地位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体系表演艺术基础原则是演员践行方向——以陈道明表演为例
15
作者 王曲浩然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168-170,共3页
到底什么是演员演技的衡量标准?作为演员应当达到什么样才能证明自己演技是好的,自己努力的方向没错?第一个问题是观众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演员的困惑,大家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风格自然、内在丰富、像生活中某个人、保留真情这几个标... 到底什么是演员演技的衡量标准?作为演员应当达到什么样才能证明自己演技是好的,自己努力的方向没错?第一个问题是观众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演员的困惑,大家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风格自然、内在丰富、像生活中某个人、保留真情这几个标准,但这些标准却不是很系统,让演员缺少努力依据。而斯式体系表演艺术基础原则早就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方向和明确的标准范围: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的艺术、规定情境中热情的真实和情感的逼真、演员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本身的下意识创作,三个基础原则共称为我们艺术的基础。笔者将以演员陈道明部分作品中的表演为例,说明三个基础原则的标准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表演艺术基础原则 陈道明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体系中的符号化建制——析“单位与任务”中的动作观点
16
作者 杨竣淇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单位与任务”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理论体系中的一组重要元素概念,它不仅是一种对进入与把握斯氏演剧理论体系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单位与任务”已经是一组从根本上触及戏剧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斯氏盯准作为戏... “单位与任务”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理论体系中的一组重要元素概念,它不仅是一种对进入与把握斯氏演剧理论体系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单位与任务”已经是一组从根本上触及戏剧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斯氏盯准作为戏剧表现手段的动作来确定“单位与任务”的实质与关系,视动作为符号而来对戏剧的表意功能予以剖判,将以往直接从“所指”(结构、情节、主题)入手转化为以“能指”(动作)进入而通达“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与任务” 动作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戏剧动作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艺术界关于斯氏体系问题的几次论争及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雪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20世纪的世界戏剧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在我国的传播也有悠久的历史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文革"前夕,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某些人对体系的错误的"研究成果",在"文革"期间发...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20世纪的世界戏剧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在我国的传播也有悠久的历史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文革"前夕,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某些人对体系的错误的"研究成果",在"文革"期间发动过对斯氏及其体系的"革命大批判",使我国戏剧、电影界众多人士受到株连和迫害。"文革"过后,艺术界举行过多次讨论会并发表过众多论文及专著,探讨与体系有关的一些具体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论争 探讨 在电影表演中的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援华戏剧专家与中国话剧导表演人才培养体系
18
作者 李贤年 《美育学刊》 2023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戏剧教育事业是在“以俄为师”的“一边倒”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以苏联戏剧教育为典范的,在演剧上推崇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导表演人才培养体系)。为了这种苏联模式的顺利推行,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戏剧教育事业是在“以俄为师”的“一边倒”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以苏联戏剧教育为典范的,在演剧上推崇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导表演人才培养体系)。为了这种苏联模式的顺利推行,中国戏剧界前后邀请了七位苏联(援华)戏剧专家来华从事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客观地说,这些苏联戏剧精英利用短短三四年时间,为中国戏剧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影响也一直持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援华)戏剧专家 中国话剧教育 导表演人才培养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氏体系在当代中国话剧中的发展——以赖声川话剧为例
19
作者 谭银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期12-13,共2页
本论文以中国顶级话剧导演赖声川的作品——文化情感舞台剧《宝岛一村》为分析对象,以前苏联话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剧理论为分析理论来源,试分析斯氏戏剧大师的理论在这部当代中国话剧中的延伸和发展,寻找出这部在国内大获成功... 本论文以中国顶级话剧导演赖声川的作品——文化情感舞台剧《宝岛一村》为分析对象,以前苏联话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剧理论为分析理论来源,试分析斯氏戏剧大师的理论在这部当代中国话剧中的延伸和发展,寻找出这部在国内大获成功的作品遵循并不断创新的理论实践原则,结合戏剧理论找出该话剧在表演表现方面的成功之处,并对国内当代话剧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反思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赖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引出对“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思考
20
作者 王建树 《戏剧之家》 2015年第8期48-49,共2页
国内首部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获得巨大成功,该剧不仅应用了众多现代化高科技表现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竟创造性地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毫无破绽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以"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理论解释其&... 国内首部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获得巨大成功,该剧不仅应用了众多现代化高科技表现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竟创造性地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毫无破绽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以"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理论解释其"跨体系融合"是行不通的,这种行为即是自相矛盾,无疑会将戏剧变得光怪陆离、荒唐可笑。"世界三大表演体系"自提出那天起即充满争议,其分类标准并不是客观的、普遍的。本文将以《草庐·诸葛亮》"跨体系融合"的成功典范为例,证明所谓"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不足以解释所有舞台艺术现象,现代戏剧艺术创作应当跳出所谓"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怪圈,勇于打破三种表演体系的樊篱,以满足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庐·诸葛亮》 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 梅兰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