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靖边乔家洼油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气窜控制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红 江绍静 +3 位作者 王宏 李鹏宇 南宇峰 杜晓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9,115,共6页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乔家洼油区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而出现的受益井区生产井发生CO_2气窜的问题,采用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和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实验,同时采用径向流模型开展了验证实验,以评价3类方法...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乔家洼油区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而出现的受益井区生产井发生CO_2气窜的问题,采用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和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实验,同时采用径向流模型开展了验证实验,以评价3类方法抑制CO_2气窜的适应范围及在目标储层中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及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3类方法抑制CO_2气窜和提高CO_2驱油效率在储层中的渗透率级差适用范围分别为小于30、30~150、150~500;3类方法在目标地层的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控制方法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 储层渗透率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低渗油藏二氧化碳气驱油效果的耐温泡沫凝胶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子浩 罗智忆 +2 位作者 林梅钦 吕其超 李晓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2,共7页
二氧化碳气驱对低渗油藏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驱油过程中极易产生气窜,造成二氧化碳过早突破含油带。为了抑制气窜,提升气驱效果,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起泡剂和交联剂等,制得泡沫凝胶封堵体系。通过测定凝胶强度、黏度... 二氧化碳气驱对低渗油藏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驱油过程中极易产生气窜,造成二氧化碳过早突破含油带。为了抑制气窜,提升气驱效果,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起泡剂和交联剂等,制得泡沫凝胶封堵体系。通过测定凝胶强度、黏度、泡沫体积、泡沫半衰期等评价了其耐温性能,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其耐温机理,并通过人造低渗裂缝型岩心评价其封堵性能。结果表明,在100℃、矿化度10 g/L的条件下,配方为0.3%聚丙烯酰胺、0.245%酚类交联剂、0.0348%醛类助交联剂、3%稳泡剂黄原胶、0.075%起泡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4%除氧剂硫脲的泡沫凝胶的稳定性较好,半衰期可达10 d。泡沫凝胶的微观形貌表明,液膜中的聚合物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凝胶相,网状凝胶液膜结构使得泡沫凝胶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能。泡沫凝胶可在低渗裂缝型岩心形成强度较高的封堵,在开度为0.1 mm的人造低渗裂缝型岩心中形成封堵后的气驱突破压力达到1020 kPa,具有封堵气窜通道,控制气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裂缝型油藏 CO2 耐温泡沫凝胶 控制气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道气泡沫封堵参数优化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健 覃达 +2 位作者 余恒 徐鹏 胡雨涵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6期33-38,共6页
针对新疆红山嘴油田火驱试验区烟道气气窜和火驱前缘突进、常规封堵技术不适应火驱高温要求等问题,利用泡沫岩心流动装置和可视化微观驱替模型,开展了烟道气泡沫封堵岩心流动实验及烟道气泡沫微观机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气液比是影响... 针对新疆红山嘴油田火驱试验区烟道气气窜和火驱前缘突进、常规封堵技术不适应火驱高温要求等问题,利用泡沫岩心流动装置和可视化微观驱替模型,开展了烟道气泡沫封堵岩心流动实验及烟道气泡沫微观机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气液比是影响泡沫封堵能力的重要因素,当泡沫体系与气体混注且气液比为1∶1时,泡沫封堵能力最强,采用烟道气泡沫调驱采收率提高了12.6%。微观机理研究表明:新的泡沫堵塞大孔道,增加了流体的渗流阻力,是泡沫能够进行封堵的主要原因;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是气相和液相的单独运移,且泡沫的捕集和流动状态随外界条件变化而不断转换。该研究可为新疆红山嘴油田火驱试验区控制气窜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泡沫体系控制气窜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泡沫 控制气窜 微观机理 火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改善注气开发效果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胜来 陈浩 +3 位作者 冯积累 周代余 李芳芳 章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4,113,共5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面对部分油藏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的形势,为了控制产量递减速度、实现原油稳产增产,提出了注气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分析了目前注气驱油技术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改善注气... 针对塔里木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面对部分油藏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的形势,为了控制产量递减速度、实现原油稳产增产,提出了注气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分析了目前注气驱油技术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改善注气开发效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气体类型及试验区选区、驱替类型及注入方式、气窜控制、注气配套技术、利用储气库理念开发油藏等问题。建议选择烃气作为塔里木油田的注气气源、选择条件适中的轻质油油藏进行试验,获得技术突破后,再逐步向低渗透油藏推广。根据具体区块具体分析原则,分别开展垂向驱、水平驱(面积驱)试验和气窜控制技术研究,在气水交替注入方面应进行注入能力分析及室内效果评价;在注气试验实施过程中,开展注气、采气平面和垂向监测工作,掌握注气过程中的气体运移规律。从注气技术的经济性方面考虑,建议引入储气库理念开发油藏,把注气采油作为临时储气阶段,待采油完成后,再将天然气产出到输气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驱替类型 控制 注入能力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耐盐CO_(2)泡沫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汪万飞 李富荣 +2 位作者 张治海 刘超 付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5,共7页
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并添加纳米颗粒稳泡剂的协同作用来增强CO_(2)泡沫性能,优选得到泡沫体系0.2%SDS+0.3%C 12 E 4+0.05%N1,考察了其发泡性、稳定性、流变性以及吸附性。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在84℃和19.7 MPa条件下,其泡沫体积能达到570 ... 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并添加纳米颗粒稳泡剂的协同作用来增强CO_(2)泡沫性能,优选得到泡沫体系0.2%SDS+0.3%C 12 E 4+0.05%N1,考察了其发泡性、稳定性、流变性以及吸附性。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在84℃和19.7 MPa条件下,其泡沫体积能达到570 mL,泡沫半衰期为88.6 min,泡沫综合指数为37876.5 mL·min;老化90 d后泡沫体积保持率达69.5%;泡沫体系黏性模量大于弹性模量,含油体积分数大于10%时,出现“遇油消泡”特性;吸附后的泡沫保留率高达73.8%;泡沫通过剪切稀释进入油层深部,形成有效封堵,封堵后的平衡压差是转注前的3倍左右,封堵性良好。为高温高盐油藏CO_(2)气窜控制技术的现场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CO_(2)泡沫 纳米颗粒 封堵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