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美援朝运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以聊城县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淑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10,共9页
以往学界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宣传动员方面。笔者希望突破以往动员模式的写作路径,借助山东省聊城县的地方档案,探究该运动对乡村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生产是国家与农民的共识。但二者需求角度有所不同... 以往学界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宣传动员方面。笔者希望突破以往动员模式的写作路径,借助山东省聊城县的地方档案,探究该运动对乡村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生产是国家与农民的共识。但二者需求角度有所不同,国家是从支援社会建设的角度,而农民则致力于个人的"发家致富"。农民甚至基层干部对国家政治渐失关注,专心于个人生产。这不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尤其是不符合当时抗美援朝动员的需要。为此,政府以抗美援朝为契机,开始逐步强化"国家观念",推行"一切都要问政治"的方针政策。乡村社会中新一轮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政治化 宣传动员 乡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运动、一场动员与一种研究——《全能政治: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读评三则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德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毫无疑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共历史延续中,作为一个运动,抗美援朝运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社会动员 政治 全能 新中国成立 中共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美援朝运动初期《人民日报》宣传方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0-117,共8页
宣传是抗美援朝运动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尤其是运动初期(截至五次战役结束)的宣传,规模大、形式多,最具研究价值。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主要借鉴传播学,辅以相关的新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这段时间内的宣传方式。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人民日报》 宣传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4
作者 谢玉进 辛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3,共6页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统一思想认识、实现社会动员、激发精神动能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突出重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强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融合共进”“注重调适,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统一思想认识、实现社会动员、激发精神动能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突出重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强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融合共进”“注重调适,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方式”为基本遵循,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动员全国人民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史启今,梳理和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中心任务,在统筹推进中重点突破;紧扣现实问题,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紧跟形势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美援朝运动中组织发动群众的历史经验
5
作者 古树文 孙南 《政工学刊》 2020年第11期15-17,共3页
70年前,在新中国面临严重安全威胁的危急时刻,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响捍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领导全国军民开展了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抗美... 70年前,在新中国面临严重安全威胁的危急时刻,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响捍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领导全国军民开展了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团结凝聚亿万中华儿女为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而奋起斗争,有力支援了前线作战,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深入汲取抗美援朝运动中组织发动群众的历史经验,对发挥人民战争传统优势,化解风险、制衡强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 民族尊严 人民政权 抗美援朝运动 团结凝聚 人民战争 安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人出钱出力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档案记录中的吉林人民抗美援朝运动
6
作者 张夏杰 《兰台内外》 2020年第30期F0003-F0003,共1页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和利益,假以联合国名义,悍然派兵武装干涉,战火迅速烧到鸭绿江边。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则自救。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和利益,假以联合国名义,悍然派兵武装干涉,战火迅速烧到鸭绿江边。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则自救。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干涉 抗美援朝运动 档案记录 历史性决策 朝鲜战争爆发 吉林人民 保家卫国 鸭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抗美援朝运动历程及启示
7
作者 孙应平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1-25,30,共6页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的复杂严峻挑战,是一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开展...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的复杂严峻挑战,是一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开展拥军优属,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劳动竞赛,三秦大地到处洋溢着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的浓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抗美援朝运动 历程及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忆南京抗美援朝运动
8
作者 陈晓寒 徐丽 +2 位作者 李雯 王勇 潘彬彬 《剧影月报》 2022年第1期79-80,共2页
《跨过鸭绿江》是我国第一部公开播映的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通过这部电视剧,笔者不仅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有了总体了解,亦激发了对当时国内各地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兴趣。以南京为例,为了响应中共... 《跨过鸭绿江》是我国第一部公开播映的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通过这部电视剧,笔者不仅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有了总体了解,亦激发了对当时国内各地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兴趣。以南京为例,为了响应中共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打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染指东北、干涉祖国统一的狂妄野心,1950年7月到1953年秋,南京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该运动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亦突出了显著的城市特征。众所周知,南京地位较为特殊,在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其反美控诉、支援前线、爱国卫生等活动均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南京地区的抗美援朝运动是当时全国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个范本式缩影。本文通过回顾南京抗美援朝运动发起前的地区形势、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程,总结了它对激发市民精神、助推生产发展、壮大统一战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爱国卫生 朝鲜战争 市民精神 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运动 支援前线 祖国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军参干运动研究——以北京市青年学生和工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进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100,共9页
20世纪50年代初,为培养新型军事干部,中共组织地方知识青年报考军队院校。经过广泛的军事动员和政治动员,全国共有9万余名学生和工人进入军校学习。此举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储备了一支现代化人才队伍,也推动抗美援朝运动深入开展。本文以... 20世纪50年代初,为培养新型军事干部,中共组织地方知识青年报考军队院校。经过广泛的军事动员和政治动员,全国共有9万余名学生和工人进入军校学习。此举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储备了一支现代化人才队伍,也推动抗美援朝运动深入开展。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以原始档案和相关文献、报道为依据,考察参军参干运动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以及中共兼顾国防、经济和组织建设的情况,力图还原这一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工人 参军参干 军队建设 抗美援朝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人民大众的教育馆”:建国初期上海电影院同业公会北行之探
10
作者 海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2-26,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放映市场仍以私营电影院为主。在抗美援朝运动的直接影响下,1950年11月14日,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宣布全行业拒映美片,其间以及随后的一段时间,为配合各项运动的展开,上海影院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与解放较...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放映市场仍以私营电影院为主。在抗美援朝运动的直接影响下,1950年11月14日,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宣布全行业拒映美片,其间以及随后的一段时间,为配合各项运动的展开,上海影院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与解放较早的东北地区影院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公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 抗美援朝运动 电影院 建国初期 东北地区 人民大众 影院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吴小楼演《父子争先》
11
作者 金艳芳 《上海戏剧》 1998年第8期40-40,共1页
今年7月19日,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吴小楼,不幸患心肌梗塞去世。我作为与她共事数十年的舞台姐妹,在悲痛之余,对她的一些人生艺事,犹如一个个电影镜头闪现在脑海。吴小楼是越剧界著名的老生演员,身材魁梧、嗓音宽厚宏亮,在40年代,就有... 今年7月19日,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吴小楼,不幸患心肌梗塞去世。我作为与她共事数十年的舞台姐妹,在悲痛之余,对她的一些人生艺事,犹如一个个电影镜头闪现在脑海。吴小楼是越剧界著名的老生演员,身材魁梧、嗓音宽厚宏亮,在40年代,就有“越剧金少山”之誉。她扮演过许多角色,其中在《父子争先》一剧中所饰的刘老汉,十分出色,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父子争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子 抗美援朝运动 电影镜头 十姐妹 越剧 多角色 40年代 爱国主义精神 现代小戏 第三野战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