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非洲感染恶性疟原虫1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莉尼 陈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非洲 显微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亚晓 陶岚 徐秋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2-262,共1页
1病历摘要患者孙某,男,32岁,靖江市人。因高热半月于2010年10月7日入院。患者于患病前11 d曾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入院时体温39.4℃,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稍畏寒,下午最为严重,无发抖、出汗。既往无疟疾感染史。查体除脾肋下2cm外无其他异常。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DNA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3
作者 钟辉 曹诚 +3 位作者 李平 李杰之 时运林 马清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43-47,共5页
以霍乱毒素B亚基 (CTB) 为载体, 由其基因构建了含有不同时期不同抗原表位的恶性疟原虫的融合基因CTB~AWTE和CTB~NANP, 前者除含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抗原表位杂合多肽基因SPf66 外, 还含有很强的... 以霍乱毒素B亚基 (CTB) 为载体, 由其基因构建了含有不同时期不同抗原表位的恶性疟原虫的融合基因CTB~AWTE和CTB~NANP, 前者除含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抗原表位杂合多肽基因SPf66 外, 还含有很强的T辅助细胞表位CST3和Tc细胞表位, 后者含有子孢子期的B、Th 细胞表位。将纯化的质粒免疫Balb/c纯系小鼠,3 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的小鼠进行疟原虫子孢子攻击实验, 保护率为60- 80% 。将纯化的质粒混合后免疫恒河猴, 3 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的恒河猴进行食蟹疟原虫攻击实验, 显示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DNA 疫苗 免疫效果 疟疾 C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M.RCAg-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学虎 蔺亚晖 王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恶性疟原虫随机重组多表位蛋白疫苗M.RCAg-1,将目的蛋白纯度最高化,回收率最大化。从工程菌BL21(DE3)-M.RCAg-1/pDS-eX提取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用IPTG诱导表达,分别采用Ni亲和纯化,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恶性疟原虫随机重组多表位蛋白疫苗M.RCAg-1,将目的蛋白纯度最高化,回收率最大化。从工程菌BL21(DE3)-M.RCAg-1/pDS-eX提取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用IPTG诱导表达,分别采用Ni亲和纯化,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不同组合方式的5种纯化方案进行纯化,根据最终纯度和回收率选择最佳纯化方案。Ni-NTA Agarose特异性好,一步纯化后M.RCAg-1纯度可达79.98%,后续的两步阴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纯化能显著提高M.RCAg-1的纯度,最终纯度可超过99%,回收率大于15%。试验确立了恶性疟原虫多表位蛋白疫苗M.RCAg-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方案,为下游放大生产和进一步研究M.RCAg-1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蛋白疫苗 大肠杆菌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的中试规模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新 韦新桂 +1 位作者 高宇辉 王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中试规模高效制备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20 L培养基规模发酵培养M.RCAg-1的工程菌,产物经高压匀浆破碎后,通过镍琼脂糖凝胶FF层析和琼葡糖凝胶G200HP层析两步分离纯化获得中试M.RCAg-1。... 中试规模高效制备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20 L培养基规模发酵培养M.RCAg-1的工程菌,产物经高压匀浆破碎后,通过镍琼脂糖凝胶FF层析和琼葡糖凝胶G200HP层析两步分离纯化获得中试M.RCAg-1。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地平均分为3组(弗氏佐剂组、中试M.RCAg-1与弗氏佐剂配伍组和小试M.RCAg-1与弗氏佐剂配伍组)进行皮下免疫,利用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对3次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分析。IPTG诱导4 h后发酵结束,菌体产量25 g/L,M.RCAg-1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4%;经两步柱层析分离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大于95%,回收率高达53.2%;与弗氏佐剂对照组相比,中试M.RCAg-1和小试M.RCAg-1都能在小鼠体内诱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应答,其抗体滴度均可达到1∶1 024 000。与此同时,两实验组鼠血清抗体的对疟原虫天然抗原都有识别,其识别水平并无差异(P>0.05)。本研究成功地高效制备出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并在小鼠体内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随后进行的M.RCAg-1的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蛋白疫苗 中试发酵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ApiAP2蛋白质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郑雨昕 张义伟 姜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4-1363,共10页
疟疾是由顶复门寄生虫——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疟原虫不仅可以感染人,还能够感染家禽、鼠、食蟹猴等多种动物,其中,鸡疟原虫病、鼠疟原虫病对畜牧业影响较大。为完成其复杂的生命周期,疟原虫需要严格的基因调控,而转录因子对... 疟疾是由顶复门寄生虫——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疟原虫不仅可以感染人,还能够感染家禽、鼠、食蟹猴等多种动物,其中,鸡疟原虫病、鼠疟原虫病对畜牧业影响较大。为完成其复杂的生命周期,疟原虫需要严格的基因调控,而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十分关键。截至目前,ApiAP2蛋白质家族是在所有顶复门原虫中作为候选转录因子出现的唯一蛋白质家族。论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预测恶性疟原虫ApiAP2蛋白质家族中未知功能蛋白质的调控机制,并开展对ApiAP2蛋白质家族发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功能的展望,为畜牧业研发原虫病疫苗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ApiAP2蛋白质家族 基因调控 转录因子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190抗原保守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7
作者 杨树桐 潘卫庆 +1 位作者 邓海琳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2-35,共4页
P190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基因的3个保守区片段,连接到pUC18载体上进行DNA序列测定,然后分别与表达载体pGEX-... P190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基因的3个保守区片段,连接到pUC18载体上进行DNA序列测定,然后分别与表达载体pGEX-2T连接,经双酶切鉴定后转化感受态JM109大肠杆菌进行高效融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190抗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涂片查出恶性疟原虫1例
8
作者 胡松林 陶丽娜 +2 位作者 时爱玲 刘行超 蒋春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1,共1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0岁,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因“反复高热、寒战、头晕头痛、乏力8d”于2011年8月29日下午入院。患者自述从8月21日开始反复无诱因出现高热、寒战,最高体温达41℃,发热无明显规律,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全...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0岁,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因“反复高热、寒战、头晕头痛、乏力8d”于2011年8月29日下午入院。患者自述从8月21日开始反复无诱因出现高热、寒战,最高体温达41℃,发热无明显规律,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盗汗,食欲差。曾在外院治疗,外周血涂片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恶性疟原虫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重症感染漏诊漏检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薇薇 严帅 +3 位作者 查玲 金梦媛 龚德军 刘善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19-720,共2页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是非洲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维和人员、维和医院医务人员及军队在国际交流时需要警惕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愈加频繁,输入性疟疾成为了主要临床类型,201...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是非洲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维和人员、维和医院医务人员及军队在国际交流时需要警惕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愈加频繁,输入性疟疾成为了主要临床类型,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1]。本文结合1例外院漏诊漏检恶性疟原虫的病例,探讨漏诊漏检原因,意在提高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对疟原虫感染的警惕,及早诊断,避免延误治疗,降低重症疟疾发生的风险及疾病继发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输入性疟疾 血小板减少 漏检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宣郁婷 俞忠婷 +2 位作者 赵佳瑶 王燕鸿 周洪昌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5期748-750,共3页
目的:研究从中药莪术中分离得到的新型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β-榄香烯的体外抗疟活性,。方法:采用恶性疟原虫3D7株(氯喹敏感株)和Dd2株(氯喹抗性株)进行测试,恶性疟原虫经过同步化处理后添加β-榄香烯,40 h后涂片镜检,观察其细胞形态变... 目的:研究从中药莪术中分离得到的新型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β-榄香烯的体外抗疟活性,。方法:采用恶性疟原虫3D7株(氯喹敏感株)和Dd2株(氯喹抗性株)进行测试,恶性疟原虫经过同步化处理后添加β-榄香烯,40 h后涂片镜检,观察其细胞形态变化;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检测两种虫株对β-榄香烯和氯喹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10μg/mL的β-榄香烯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40μg/mL的β-榄香烯可以完全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3D7虫株和Dd2虫株对β-榄香烯的IC50值分别为(13.60±0.540)μg/mL和(12.59±0.54)μg/mL。结论:β-榄香烯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疟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Β-榄香烯 抗疟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的隐性感染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剑宁 李仲笑 《临床误诊误治》 2002年第4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骨髓穿刺涂片 鉴别诊断 恶性疟原虫 隐性感染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感染的遗传学特征
12
作者 丁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感染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B恶性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评价
13
作者 张卫国 金巍 +2 位作者 曹俊 徐岁 刘喜朋 《中国高新科技》 2017年第17期93-94,共2页
目的:评价KHB~?恶性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恶性疟效果。方法:科华试剂采用盲法检测恶性疟阳性和恶性疟阴性全血样本,以"金标准"厚薄血膜涂片显微镜检测法为参比方法。结果:共检测380例全血样本,其中恶性疟阳性229例;科华... 目的:评价KHB~?恶性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恶性疟效果。方法:科华试剂采用盲法检测恶性疟阳性和恶性疟阴性全血样本,以"金标准"厚薄血膜涂片显微镜检测法为参比方法。结果:共检测380例全血样本,其中恶性疟阳性229例;科华试剂盒检测恶性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69%和100%,与镜检符合率为99.21%。结论:KHB~?恶性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诊断恶性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B^(R)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阳性 性疟阴性 寄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巢式PCR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原虫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菲 万向阳 +2 位作者 李欢 文岚 王晓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建立鉴别诊断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多重巢式PCR法。方法针对P.f、P.v 18S rRNA基因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巢式PCR,并检测54例疑似疟疾临床标本,以镜检法... 目的建立鉴别诊断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多重巢式PCR法。方法针对P.f、P.v 18S rRNA基因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巢式PCR,并检测54例疑似疟疾临床标本,以镜检法为金标准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结果该方法可扩增出162 bp(P.f)和112 bp(P.v)基因片段,并能检出混合感染。该方法检测P.f,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63.33%;检测P.v,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68.29%。结论所建立的多重巢式PCR方法能可靠诊断疟疾并鉴别虫种,敏感性高,在混合感染的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多重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血小板减少血涂片复检出疟原虫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庚 陈倩 +3 位作者 王欣 吴卫 张建平 崔巍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近年来,自动化血细胞分析复检工作的普遍开展,不但提高了血常规结果的可靠性,也提高了血液寄生虫的检出率,尤其是疟原虫的检出。本文报告笔者通过血常规复检发现的5例疟原虫病例的形态学和血常规特点。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血常规复检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sight-F试剂盒快速诊断云南恶性疟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亚明 李春富 +3 位作者 李菊升 刘惠 张国森 张翔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评价Parasight F试剂盒快速诊断云南恶性疟的现场应用价值。用Parasight F试剂盒检测 187例疑似恶性疟病人血样 ,与镜检法进行比较。检出恶性疟 (包括 4例混合感染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 5 %和 98 7% ;其敏感度与原虫密度呈正相关 ... 评价Parasight F试剂盒快速诊断云南恶性疟的现场应用价值。用Parasight F试剂盒检测 187例疑似恶性疟病人血样 ,与镜检法进行比较。检出恶性疟 (包括 4例混合感染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 5 %和 98 7% ;其敏感度与原虫密度呈正相关 (趋势卡方 χ2 =34 5 4,P <0 0 1) ;检测 10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无交叉反应。培训每个卫生技术人员 ,可在 30min内学会。试剂盒在常温下保存一年以上仍稳定。整个测试过程可在 7~ 10min内完成。Parasight F试剂盒诊断恶性疟快速、方便 ,适合于医院门诊及个体诊所快速诊断恶性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sight-F 试剂盒 诊断 恶性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性恶性疟1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仲华 吴明生 王庆节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4-204,共1页
近日我院检验科发现输入性恶性疟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江苏扬州人,现于吴江工作。2010年6月25日因畏寒、发热3 d,体温39℃,于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血WBC 5.50×109/L,N 0.738... 近日我院检验科发现输入性恶性疟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江苏扬州人,现于吴江工作。2010年6月25日因畏寒、发热3 d,体温39℃,于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血WBC 5.50×109/L,N 0.738、M 0.053、L 0.196、E 0.003、B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顶质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德琦 李佳祺 +5 位作者 陈虹宇 桑晓宇 杨娜 冯颖 陈启军 姜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95,共5页
顶复门寄生虫包括多种细胞内寄生的原虫,能够引起严重的人和动物疾病,其中包括疟疾(疟原虫)、弓形虫病(刚地弓形虫)、巴贝斯虫病(牛巴贝斯虫)、球虫病(艾美尔球虫)及孢子虫病(圆孢子虫)等。顶复门寄生虫含有一个特殊的、不可或缺的细胞... 顶复门寄生虫包括多种细胞内寄生的原虫,能够引起严重的人和动物疾病,其中包括疟疾(疟原虫)、弓形虫病(刚地弓形虫)、巴贝斯虫病(牛巴贝斯虫)、球虫病(艾美尔球虫)及孢子虫病(圆孢子虫)等。顶复门寄生虫含有一个特殊的、不可或缺的细胞器,具有与藻类和植物的叶绿体同源的残留质体,称为顶质体。来源于叶绿体的残留质体保仍保留着一个能够自主复制的35kb大小的环状DNA。虽然残留质体(顶质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它却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参与了寄生虫体内脂肪酸、类异戊二烯及血红素的生物学合成。论文从顶质体最初的发现、起源、基因组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介绍了顶复门寄生虫顶质体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寄生虫 顶质体 内共生 恶性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疾病案治疗经验分析总结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存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7期151-152,共2页
在援非2年的工作期间,曾治疗疟疾患者约一千二百余例,疟疾是对非洲人民危害最大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经济贸易对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去,为了更好的帮助非洲疟疾患者,服务于援非的外出务工人员,因此对此... 在援非2年的工作期间,曾治疗疟疾患者约一千二百余例,疟疾是对非洲人民危害最大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经济贸易对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去,为了更好的帮助非洲疟疾患者,服务于援非的外出务工人员,因此对此疾病的认识和正确治疗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间日疟 三日疟 恶性 卵圆疟 恶性疟原虫抗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原虫学
2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10期19-19,共1页
0236098 细胞因子对恶性疟原虫早期应答的细胞基础/Hensmann M//Infect Immun.-2001,69(4).-2364~2371 医科图0236099 绘制克氏锥虫反式唾液酸酶表位的图谱可显示数种交叉反应决定簇的存在/Pitocovsky T A//Infect Immun.-2001,69(3).-... 0236098 细胞因子对恶性疟原虫早期应答的细胞基础/Hensmann M//Infect Immun.-2001,69(4).-2364~2371 医科图0236099 绘制克氏锥虫反式唾液酸酶表位的图谱可显示数种交叉反应决定簇的存在/Pitocovsky T A//Infect Immun.-2001,69(3).-1869~1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细胞因子 早期应答 唾液酸酶 交叉反应 医科 医学原虫 锥虫 决定簇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