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好维护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1
作者 韩慧宇 侯慧敏 刘其其 《北方金融》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强大的货币作为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要素之首,是金融强国的核心标识,而货币币值稳定是建设强大的货币的必要条件。加快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以制度建设维护币值稳定,能够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文章... 强大的货币作为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要素之首,是金融强国的核心标识,而货币币值稳定是建设强大的货币的必要条件。加快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以制度建设维护币值稳定,能够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文章通过梳理总结世界各国历史上导致货币贬值的货币政策法制方面的成因和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围绕坚持和发展“维护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目标,提出推动完善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货币政策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议,更好地为建设金融强国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币值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 强大的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的真实含义
2
作者 苟骏 王(丰刀女) 《会计之友》 1992年第6期8-9,共2页
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是会计的四大假设之一,它是指会计计量以稳定的货币作为统一量度.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人们对此佩设纷纷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没有过时,需要弄清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的真实含义.一... 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是会计的四大假设之一,它是指会计计量以稳定的货币作为统一量度.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人们对此佩设纷纷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没有过时,需要弄清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的真实含义.一、会计假设的属性判断货币计价与币值稳定假设是否合理.首要的问题是采用怎样的标准去衡量,这个标准就是会计假设的基本属性.(一)客观性.会计反映的对象是价值运动.价值运动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动态过程,表现为空间的并存性和时间的继起性,而会计作为一个人工系统.??现对价值运动的反映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币值稳定假设 价值运动 动态过程 并存性 人工系统 现值 客体系统 计价标准 信用经济 命题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兼顾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
3
作者 周骏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6-7,共2页
关于货币政策的三种意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这种政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难以成立。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和西方学者都认为生产资料、劳动力是生产要素,货币不是生产要素,因此一般都主张适量货币流通。从实践上看,第二次世... 关于货币政策的三种意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这种政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难以成立。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和西方学者都认为生产资料、劳动力是生产要素,货币不是生产要素,因此一般都主张适量货币流通。从实践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不存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因素。就一个短时期来讲,通货膨胀或许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必须以此作代价:(1)一部分人的实际收入下降,降低实际消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币值稳定 生产要素 货币政策 消费率 银行贷款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发展 均衡条件 生活资料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额外汇储备对币值稳定的作用有限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根钱 《经济研究参考》 2001年第23期21-21,共1页
充足的外汇储备通常被看作是维持币值稳定的有力保障,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始终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重要理由,但日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幅贬值却对这种观念构成了致命打击。1995年,日元币值最高曾达到1美元兑换不到90日元。而到199... 充足的外汇储备通常被看作是维持币值稳定的有力保障,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始终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重要理由,但日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幅贬值却对这种观念构成了致命打击。1995年,日元币值最高曾达到1美元兑换不到90日元。而到1998年,最低曾跌到1美元兑换140多日元,跌幅超过了40%。与日元大幅贬值相伴随的日本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储备,下同)却始终雄居世界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经济效应 货币汇率 金融保障 币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保持币值稳定的关键所在
5
作者 赵海宽 《武汉金融》 1985年第8期12-13,共2页
币值能否稳定,取决于商品需求量同商品可供量是否平衡。商品需求量大于商品可供量,需要购买的商品多,能够出卖的商品少,物价上升,币值下降;反过来出卖的商品多,需要购买的商品少,就会物价下降,币值上升。商品可供量除商业单位可以向市... 币值能否稳定,取决于商品需求量同商品可供量是否平衡。商品需求量大于商品可供量,需要购买的商品多,能够出卖的商品少,物价上升,币值下降;反过来出卖的商品多,需要购买的商品少,就会物价下降,币值上升。商品可供量除商业单位可以向市场出卖的商品外,还包括服务部门提供的劳务。可以供应的商品和劳务,受生产单位和服务部门的生产、服务能力限制,通常只能稳步增长,不可能一下子增加很多。在商品可供量大体已定的情况下,币值就取决于商品购买力。商品购买力就是各单位各个人能够向市场购买商品的能力。它由货币体现着。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对商品有多大的购买能力,决定于他手中有多少货币。全国全年市场货币平均量乘全年货币平均周转次数,就是当年全国商品购买力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币值稳定 商品购买力 商品需求量 商品和劳务 购买能力 能力限制 周转次数 服务部门 消费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币值稳定是人民银行的根本职责——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体会
6
作者 夏春英 《金融经济》 1996年第2期28-29,共1页
金融制度是现代经济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金融法规,并用以规范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金融行为,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法 根本职责 币值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 金融业 货币币值 金融法规
全文增补中
稳定币值与目标选择
7
作者 李更 《征信》 1997年第5期8-10,共3页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如何理解币值稳定及科学地选择相应的操作目标呢?一、币值就币值而言,信用货币的出现超...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如何理解币值稳定及科学地选择相应的操作目标呢?一、币值就币值而言,信用货币的出现超越了以币材自身价值(如金属货币那样)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这一历史范畴.信用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但由于人们赋予了它取得商品和劳务的功能,才具有了和其他商品价值相交换的价值形式.因而,信用货币的价值将体现在它所能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量上,一定时期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与同期流通中货币量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发物价指数 稳定币值 币值稳定 消费物价指数 平减指数 货币政策操作 信用货币 物价水平 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稳定币值”目标及其实现
8
作者 赵宁夫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1,共5页
论“稳定币值”目标及其实现赵宁夫《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明确我国货币的政策目标即:“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调节货币供应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一规定最突出的特点是确... 论“稳定币值”目标及其实现赵宁夫《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明确我国货币的政策目标即:“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调节货币供应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一规定最突出的特点是确立“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币值 货币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信用关系与稳定币值的区别
9
作者 李念斋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15期15-15,共1页
区别之一,前者反映信用货币质的规定性,后者反映信用货币量的规定性。稳定信用关系就是要保证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符号作为一般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社会普遍接受性,这是质的规定性;稳定币值就是要保证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相对稳定,要做... 区别之一,前者反映信用货币质的规定性,后者反映信用货币量的规定性。稳定信用关系就是要保证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符号作为一般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社会普遍接受性,这是质的规定性;稳定币值就是要保证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相对稳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控制货币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币值 信用关系 信用货币 量的规定性 控制货币 质的规定性 货币符号 信用行为 货币数量 局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应把紧缩银根稳定货币工作放在第一位
10
作者 吴胜 《浙江金融》 1984年第2期9-10,共2页
(一)稳定币值,保持货币流通正常,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反复证明:凡是货币流通正常,币值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人民生活就比较好;反之,货币流通不正常,币值不稳定,经济就上不去,即使某一方... (一)稳定币值,保持货币流通正常,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反复证明:凡是货币流通正常,币值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人民生活就比较好;反之,货币流通不正常,币值不稳定,经济就上不去,即使某一方面上去了,也被迫不得不退下来,人民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稳定货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缩银根 币值稳定 货币问题 经济发展 工资基金管理 以销定贷 更新改造资金 货币投放 信用回笼 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稳定物价的必要措施
11
作者 杨鲁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7期145-148,共4页
中央六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整顿金融秩序的问题,主要是为了稳定币值。这和市场物价有很大关系。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稳定物价 市场价格 商品价值 商品价格 必要措施 市场物价 稳定币值 出厂价格 货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德国稳定货币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12
作者 陈延喜 《金融经济》 1997年第4期18-21,共0页
一个国家的货币稳定是经济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联邦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48年实行货币改革之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当今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这与德国联邦银行(中央银行)长期致力于稳定货币的贡... 一个国家的货币稳定是经济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联邦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48年实行货币改革之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当今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这与德国联邦银行(中央银行)长期致力于稳定货币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联邦银行 稳定货币 中央银行货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联邦德国 联邦政府 成功经验 启示 稳定币值 货币稳定
全文增补中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琳 简兵 马众浩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近年来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事实,显示了人民币国际化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境外流通、贸易结算、资本市场以及离岸市场四个方面描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条件和障碍,同时运用... 近年来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事实,显示了人民币国际化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境外流通、贸易结算、资本市场以及离岸市场四个方面描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条件和障碍,同时运用VAR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外汇储备、金融抑制和币值稳定等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VAR模型 外汇储备 金融抑制 币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博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香芬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0-32,共3页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炒得炙手可热。美国、日本、欧盟方面都认为,中国应该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应该升值,以避免全球贸易失衡。作为回应,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分布公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美元对...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炒得炙手可热。美国、日本、欧盟方面都认为,中国应该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应该升值,以避免全球贸易失衡。作为回应,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分布公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币值稳定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越南创汇农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诸昆雄 郭品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7-29,36,共4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越南 创汇农业 农业体制改革 农业科技 财政 国营农场改革 币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冲突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国松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0期77-80,共4页
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在理论上具有对内物价稳定、对外汇率稳定的双重含义。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无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还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都存在显著的内在冲突性,指出我国人民币汇... 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在理论上具有对内物价稳定、对外汇率稳定的双重含义。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无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还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都存在显著的内在冲突性,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将会出现盯住美元制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仅要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的合理搭配,更应该重视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有效搭配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币值稳定 物价稳定 汇率稳定 内在冲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17
作者 高艳 罗锋 刘红梅 《现代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共3页
传统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关注的是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未能考虑或者说很少考虑股票价格的变化。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发展,以及居民持有金融资产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股票市场对经济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关于货币政... 传统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关注的是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未能考虑或者说很少考虑股票价格的变化。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发展,以及居民持有金融资产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股票市场对经济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关于货币政策应否关注资产价格变化的争论日益增多.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稳定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十分关注的目标.有关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日益引起各国货币当局的关注。这一问题产生的逻辑推理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致货币政策不得不关注资产价格;另外,货币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货币政策关注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资产价格可能对物价、GDP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发展 货币政策 金融资产价格 东南亚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稳定 币值稳定 价格变化 货币当局 GDP增长 股票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18
作者 赵海宽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共2页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调控手段 中央银行 供应总量 调节货币 社会总需求 财政存款 金融体制 币值稳定 公开市场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下企业真实收益的确定
19
作者 韩伟爱 常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3,共2页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物价变动的幅度,一直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对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了不断增加的潜在的歪曲影响,会使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报的...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物价变动的幅度,一直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对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了不断增加的潜在的歪曲影响,会使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报的财务报表受到强烈地冲击,使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失真。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持续上升,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企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各方,也很难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报告 通货膨胀 真实收益 币值稳定假设 财务信息失真 直接利害关系 物价变动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银行行为正常化的条件
20
作者 霍学文 《武汉金融》 1987年第5期57-58,共2页
金融改革步履艰难,时至今日仍走在从“机关”到企业的途中,反复思索,觉得银行行的正常化对金融改革可谓一大推进。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主导的,国家银行为主体。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固定资产贷款 财政金库 利润最大化 金融体系 行政机构 投资扩张 币值稳定 政府经济职能 系统外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