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陇山林区草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制约因素分析
1
作者 胥富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小陇山林区是西秦岭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经营一直存在重林轻草的问题,对天然草原的保护比较重视,但在草业的经营和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该林区草业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草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旨在为今后... 小陇山林区是西秦岭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经营一直存在重林轻草的问题,对天然草原的保护比较重视,但在草业的经营和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该林区草业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草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旨在为今后草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草业 现状评价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早春蜜粉源植物
2
作者 刘占莉 宋心语 +1 位作者 张丽 王谦 《中国蜂业》 2025年第5期21-23,共3页
小陇山林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西秦岭核心区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系。其地理坐标精确处于东经104°22′~106°43′,北纬33°30′~34°49′的区间范围之内,海拔高度在700~3300 m之间呈现... 小陇山林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西秦岭核心区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系。其地理坐标精确处于东经104°22′~106°43′,北纬33°30′~34°49′的区间范围之内,海拔高度在700~3300 m之间呈现出极为显著的梯度变化态势。该区域的年均气温稳定维持在7~12℃,年均降水量为460~800 mm,无霜期时长在140天至218天之间波动。基于上述地理与气候条件,该地区融合了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特征,成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长江 黄河 早春蜜粉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退化林修复策略研究
3
作者 杨宏波 《甘肃林业》 2025年第3期31-32,36,共3页
一、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森林退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重。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小陇山林区,其森林资... 一、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森林退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重。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小陇山林区,其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森林退化及修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退化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油松播种育苗技术
4
作者 付宗英 马喜迎 张宁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59-60,共2页
油松是一种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不仅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以小陇山地区油松育苗技术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种子采集与处理、苗圃选址、育苗方法及苗期管理等方面,全面探讨了油松... 油松是一种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不仅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以小陇山地区油松育苗技术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种子采集与处理、苗圃选址、育苗方法及苗期管理等方面,全面探讨了油松育苗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油松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爆燃机理与应对措施研究——以甘肃小陇山林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仲军 陈春叶 +1 位作者 王乐 赵文 《森林防火》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爆燃是森林火灾中一种常见的危险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小陇山林区森林火灾爆燃发生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期为该区域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 爆燃是森林火灾中一种常见的危险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小陇山林区森林火灾爆燃发生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期为该区域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森林火爆 燃烧机理 应对措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学娇 毛润科 +1 位作者 王小军 张佳苗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经整理、统计发现,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286种,隶属于53科118属(表1)。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属10种,被子植物49科112属276种。观叶类木本植物13科15属25种,观花类木本植物38科89属...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经整理、统计发现,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286种,隶属于53科118属(表1)。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属10种,被子植物49科112属276种。观叶类木本植物13科15属25种,观花类木本植物38科89属218种,观果类木本植物28科41属104种,观干类木本植物5科5属7种,观形类木本植物17科22属3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野生 观赏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高桥林场典型林分类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强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9期139-141,共3页
该文以小陇山林区高桥林场典型阔叶林和典型针叶林两种林分类型为例,依托高桥林场林草综合监测调查样地,对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典型林分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初步测算,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估算发现两种林分类型的森林生态系... 该文以小陇山林区高桥林场典型阔叶林和典型针叶林两种林分类型为例,依托高桥林场林草综合监测调查样地,对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典型林分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初步测算,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估算发现两种林分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各项功能指标不同。两种不同林分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按照贡献值大小进行排序比较,两者的排序一样,均为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最大,林木产品供给次之,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的价值量分居第三和第四位,森林防护、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和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紧随其后,对森林康养的贡献最小。典型阔叶林单位面积的价值量要高于典型针叶林单位面积的价值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高桥林场 林分类型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以东岔林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琴 《甘肃林业》 2024年第3期43-44,共2页
一、东岔林区概况。东岔林区地处秦岭北坡,位于甘肃最东部,渭河以南,是陕西关中地区进入甘肃的第一镇,有甘肃东大门之称。林区总经营面积42.6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9.6万亩,东西长20.7千米,南北宽23.2千米。境内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 一、东岔林区概况。东岔林区地处秦岭北坡,位于甘肃最东部,渭河以南,是陕西关中地区进入甘肃的第一镇,有甘肃东大门之称。林区总经营面积42.6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9.6万亩,东西长20.7千米,南北宽23.2千米。境内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2℃,森林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季风气候 小陇山林区 秦岭北坡 东大门 陕西关中地 林下经济发展 森林类型 年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象蜡树人工造林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方虎 田凌鸿 +1 位作者 毛润科 张宏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07-109,113,共4页
象蜡树属落叶乔木,是小陇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科学合理培育、利用和管理象蜡树人工林,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小陇山林区象蜡树人工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及土壤改良、苗木选择、... 象蜡树属落叶乔木,是小陇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科学合理培育、利用和管理象蜡树人工林,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小陇山林区象蜡树人工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及土壤改良、苗木选择、起苗及运输、造林、病虫害防治和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促进象蜡树更新、增加象蜡树的种群数量以及保护与恢复小陇山生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蜡树 人工造林技术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10
作者 赵海彬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4期246-248,共3页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小陇山林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提升,为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针对小陇山林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森林资源利用不...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小陇山林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提升,为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针对小陇山林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森林资源利用不足,多元价值未被挖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应用水平较低;生态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缺乏整体性规划等主要问题和发展瓶颈,并提出开发与利用森林资源多元价值、优化产业结构与培育新兴业态、强化创新驱动与科技支撑、坚持生态优先与产业协同发展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多元价值开发 产业结构优化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技术浅谈
11
作者 罗红霞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33-34,共2页
羊肚菌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近年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23年,小陇山林区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林农收入和保护森林资源,... 羊肚菌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近年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23年,小陇山林区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林农收入和保护森林资源,借助林下阴湿的生长环境发展羊肚菌仿生栽培,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收入 小陇山林区 消费需求 羊肚菌 栽培技术体系 医用价值 显著成效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莹 缑占邦 +2 位作者 郭小龙 赵秋玲 张晶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7-52,93,共7页
通过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群状态特征,综合评价小陇山林区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分布情况。在小陇山林区的连香树种群建立30 m×50 m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状态与经营分析软件,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 通过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群状态特征,综合评价小陇山林区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分布情况。在小陇山林区的连香树种群建立30 m×50 m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状态与经营分析软件,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森林空间结构、森林年龄结构、森林长势、森林密度、树种的竞争力、林木的健康情况、树种的构成、更替情况以及树种的丰富程度。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连香树群落的q值为1.143 4,角尺度为0.513,林分潜在疏密度为0.54,林分的拥挤度为0.57,林分的树种优势度为0.05,健康木比例占91.5%,林分林层数为1,林分的Simpson指数取值为0.84。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直径分布不合理,群落和种群的直径分布都呈多峰状分布,是典型的不完整异龄林;群落林木随机分布,属于理想的天然林水平格局;群落里的优势度低,连香树重要值紧邻锐齿槲栎位居第2;该林分为单层林;林分更新不良;树种多样性高;林内各树种高度混交,锐齿槲栎中大径木较多,在林分中占优势,导致该林分为锐齿槲栎为主的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群落状态 珍稀濒危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极小种群庙台槭群落结构研究
13
作者 金三忠 魏等郎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119-120,共2页
为研究甘肃省小陇山保护中心观音林场庙台槭群落结构特征,通过标准地调查数据对极小种群庙台槭群落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初步探讨了庙台槭分布特点及林分结构,为以后更好地保护庙台槭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庙台槭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桑娟萍 赵子忠 郭怀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5,111,共5页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并结合形态学鉴定,对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菌的种类和病原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病原菌154种,隶属71属、41科.其中,葡萄座腔菌科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13.6%;斑痣盘菌科18种,占总物种数的11.7%;球腔菌科...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并结合形态学鉴定,对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菌的种类和病原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病原菌154种,隶属71属、41科.其中,葡萄座腔菌科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13.6%;斑痣盘菌科18种,占总物种数的11.7%;球腔菌科和白粉菌科11种,占总物种数的7.1%.葡萄座腔菌科为该林区病原菌优势种类,在低中山和中山分布较多,为害较重,而在低山和中高山分布较少,为害较轻.病害主要侵染蔷薇科、杨柳科、壳斗科、蝶形花科、忍冬科、松科,主要引起叶部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病原真菌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3种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兆辉 王让军 +1 位作者 叶文斌 何九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9期96-98,共3页
为了补充完善甘肃小陇山林区植物资源信息,对在小陇山林区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的3个新记录种进行了标本采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了甘肃小陇山林区植物分布新记录属红丝线属[Lycianthes(Dunal)Hassl.]和3个新记录种,即细蔓点地梅(... 为了补充完善甘肃小陇山林区植物资源信息,对在小陇山林区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的3个新记录种进行了标本采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了甘肃小陇山林区植物分布新记录属红丝线属[Lycianthes(Dunal)Hassl.]和3个新记录种,即细蔓点地梅(Androsace cuscutiformis Franch.)、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old&Zucc.)、单花红丝线(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Bitter)。新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小陇山林区 新记录 单花红丝线 细蔓点地梅 化香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园林树种的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密蓉 豆秀翀 陈西仓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据2001~2004年调查,小陇山林区有野生园林树种种质资源303种(含16变种),隶属38科,其中以蔷薇科最多,有37种.对小陇山野生园林树种种质资源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园林树种 野生 小陇山林区 种质资源 资源调查 蔷薇 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木本植物中常见重要蜜源植物简介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智慧 逯彦果 《中国蜂业》 2015年第4期40-41,共2页
甘肃省的森林按山系水系或地域的不同,划分为白龙江、小陇山、洮河、大夏河、祁连山、关山、西秦岭、子午岭、康南、马衔山等10个面积较大的林区。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林区之一,总面积7224平方公里。小陇山... 甘肃省的森林按山系水系或地域的不同,划分为白龙江、小陇山、洮河、大夏河、祁连山、关山、西秦岭、子午岭、康南、马衔山等10个面积较大的林区。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林区之一,总面积7224平方公里。小陇山林区地跨天水市、陇南市和定西市三个地区,覆盖秦州、麦积、清水、武山、徽县、两当、礼县、漳县八县(区),主要包括21个林场,分别为:麦积林场(麦积区)、党川林场(麦积区)、百花林场(麦积区)、龙门林场(麦积区)、观音林场(麦积区)、太碌林场(麦积区)、立远林场(麦积区)、东岔林场(麦积区)、山门林场(清水县)、李子林场(秦州区)、滩歌林场(武山县)、麻沿林场(徽县)、江洛林场(徽县)、高桥林场(徽县)、榆树林场(徽县)、严坪林场(徽县)、云坪林场(两当县)、左家林场(两当县)、张家庄林场(两当县)、洮坪林场(礼县)和黑虎林场(漳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甘肃省 蜜源植物 木本植物 两当县 清水县 武山县 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漆树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小龙 刘文桢 +1 位作者 张宋智 马建伟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5-37,42,共4页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设置22块样地,进行了漆树群落结构调查,以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漆树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漆树...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设置22块样地,进行了漆树群落结构调查,以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漆树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漆树的伴生树种较多,种群趋于正金字塔型,种群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从高度级和大小看,群落内幼苗幼树较多,大径级个体较少,促进群落进一步稳定增长的措施应该是限制采漆,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群落特征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野生蔬菜植物的种质资源
19
作者 陈西仓 马震亚 石丽春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1期81-85,共5页
1基本情况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104°23′~106°43′E,33°31′~34°41′N。是秦岭山脉的西段和嘉陵江发源地之一。林区地势是东北高,而西部低。年平均气温11~12℃,平均降水量600~700mm;无霜期180~220d。这里... 1基本情况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104°23′~106°43′E,33°31′~34°41′N。是秦岭山脉的西段和嘉陵江发源地之一。林区地势是东北高,而西部低。年平均气温11~12℃,平均降水量600~700mm;无霜期180~220d。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是亚热带到温带的过渡地区,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景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野生蔬菜 北国风光 嫩茎叶 甘肃东南部 年平均气温 秦岭山脉 种质资源 核桃花 食用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蔺岩雄 郑子龙 +2 位作者 刘小林 袁一超 高兴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以小陇山林区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变化在1.28~1.44g/cm3之间,排序为:阔叶混交林>日本... 以小陇山林区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主要林分类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变化在1.28~1.44g/cm3之间,排序为: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针阔混交林>锐齿栎林;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在45.82%~51.7%之间,排序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各林分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及非毛管持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都呈现递减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排序为:锐齿栎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非毛管持水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各林分类型森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均值为2 801.0t/hm2,有效持水量均值为872.3t/hm2.林区森林土壤有效持水量均值低于1 000t/hm2,仅相当于87.2mm的降水,表明小陇山林区森林土壤持水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森林土壤 土壤持水量 有效持水量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