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论《三国演义》的主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庆元
-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8-66,共9页
-
文摘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名著之一. 这部流传已久,影响深广的古代名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对此问题,众说不一,颇存分歧。有人认为《三国演义》死守史实,缺乏想象,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势力的通俗历史讲义,不能算是一部有价值的书。有人认为《三国演义》突出地宣扬了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而且还在某些方面美化了封建统治者。
-
关键词
诸葛亮
封建统治者
曹操
三国演义
朱元璋
刘备集团
思想倾向
黄巾起义
孙权
罗贯中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封建文化体系中的文学
- 2
-
-
作者
董乃斌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3-14,共12页
-
文摘
文学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此往往有不同看法。即使生活时代相近、文化背景类似,只因文学观念相异,对这个问题也可以作出颇不相同的回答。不同的文学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文学史观;文学观念的变革必然导致文学史观的变革。 把古代文学──从文学创作者个人的灵智活动及其成果,到文学思潮、文学流源、文学风格的因革流变,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来审视,这是对文学史进行客观研究的一种方式。这种研究要求视古代文学为一个独具特质的系统,而在与整个文化体系及其各个子系统的关系中予以考察和把握。
-
关键词
文学观念
中国封建文化
封建政治
失意者
文学本质
封建统治者
文学创作
封建时代
李德裕
民间文学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抨击封建教会的战斗檄文——评卜迦丘的《十日谈》
- 3
-
-
作者
蔡先保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4期87-91,共5页
-
文摘
乔万尼·卜迦丘(1313—137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在他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歌颂爱情的长篇诗歌和小说,而在一三五○至一三五三年期间问世的《十日谈》,便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不朽的宏篇巨制里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十分典型地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这部作品采用短篇小说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十四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生活情景。作者描写一三四八年,意大利最繁华的城市佛罗伦斯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人畜大批大批地死去。这时,城里的十个青年男女为了躲避这场可怕的灾难,一起逃到了乡下,住在一所美丽而幽静的庄园里。
-
关键词
中世纪
禁欲主义
罗马教廷
基督教会
封建统治者
神权政治
十日谈
上帝
天主教会
瘟疫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孔子“孝”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杜振吉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6年第3期65-67,共3页
-
文摘
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孝”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说“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而“孝”则是“仁”的基础和根本内容之一。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下引此书只注篇名)在孔子那里,“孝”是指孝顺父母,“悌”是指敬爱兄长。有子(有若)的观点,自然也代表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正是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亲子骨肉之情出发,推及其宗族,要求尊敬长辈,厚待亲友,并由宗族关系又推及到“泛爱众”。这样,在上者躬行“孝”道,以身作则,并以这种德行去感化人们,就体现了“仁”的本义。
-
关键词
孔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老年人口
家庭道德
思想观念
孝道
伦理思想
精神赡养
封建统治者
专制统治
-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革命哲学史略
- 5
-
-
-
机构
襄樊市工人理论组
武大哲学系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5年第5期79-87,共9页
-
文摘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发动者王薄的“世事可知”论和暴力革命思想公元八五一年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继秦汉之后我国又实现了多民族的政治统一。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使隋王朝短期内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但隋朝封建统治集团代表着门阀豪族的利益,以疯狂的手段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奴役和剥削。公元六○四年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更是倒行逆施,横征暴敛,为了满足无穷贪欲,役使几百万民工去营建东都洛阳,大筑林苑,大修行宫,大开运河,大造楼船。
-
关键词
劳动人民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者
农民起义军
方腊起义
黄巢
营建东都
均贫富
政治统一
南北朝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革命哲学史略
- 6
-
-
-
机构
襄樊市工人理论组
武大哲学系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7年第1期80-89,共10页
-
文摘
六、元末红巾军“杀尽不平方太平”的革命逻辑公元一二七一年,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贵族建立了元王朝,一二七九年灭了南宋,统一了全中国。元王朝是以蒙古贵族为首、联合汉族大地主阶级和其他各族上层分子所组成的封建政权。各族劳动人民遭受着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双重灾难。元统治者推行反动的民族歧视政策,用强制的民族等级制度(把国内各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四个等级)来分化和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和斗争,借以加强封建等级压迫。蒙古贵族曾把大量农田圈占为牧场,把大批农民掠占为“驱口”(可以任意虐杀、买卖的奴隶)。
-
关键词
红巾军起义
李自成
中国封建社会
蒙古贵族
劳动人民
民族等级制度
刘福通
封建统治者
大地主阶级
农民起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革命哲学史略
- 7
-
-
-
机构
襄樊市工人理论组
武汉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7年第2期58-64,共7页
-
文摘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强盗肆无忌惮地侵入中国,与腐朽卖国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狼狈为奸,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封建经济基础的解体,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广大人民在苦难中惊醒起来。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鸦片不曾发生催眠作用,而倒发生了惊醒的作用。”“在中国,在这块活的顽石上,开始了革命酝酿。”反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斗争不断高涨,反对清王朝黑暗统治的武装起义此伏彼起。鸦片战争后十年内,我国南北各省,汉、苗、回、壮、彝各族劳动人民,纷纷以捻党、白莲教、天地会、拜上帝会等作为组织形式,广泛发动了反清斗争,一八五一年,终于汇合成震撼全世界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运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洪秀全
中国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西方殖民主义
封建统治者
鸦片战争后
广大人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蟊贼”与“毛贼”词义考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胡斌彬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华侨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
-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考辨
词义
农民起义军
封建统治者
同音词
释义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实践中创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学
- 9
-
-
作者
徐唐龄
-
机构
湖南财经学院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1年第9期1-9,共9页
-
文摘
一科学研究作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反映。一门新兴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则是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从“经邦济世”这种古老的经济概念出发,来探讨有关农业的经济问题。相传在封建社会前期,曾经推行过一种类似村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孟子·滕文公上》里描述说:“方里而井、
-
关键词
农村金融学
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封建统治者
滕文公上
专项贷款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研究
金融事业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 10
-
-
作者
魏英敏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共1页
-
文摘
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伦理学会和宝鸡师范学院共同发起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分析与评价”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宝鸡师范学院召开。本刊约请到会的部分同志就如何看待传统道德问题进行笔谈,现将各人的书面发言于本期刊登,希望能引起伦理学界的注意,进一步展开讨论。
-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会
伦理学界
中国传统道德
学术讨论会
儒家道德
日至
书面发言
儒家伦理
封建统治者
批判继承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山西影戏的历史进程
- 11
-
-
作者
曹晓芳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黄河之声》
2005年第2期19-20,共2页
-
文摘
影戏,即为影子戏。中国的影戏包括手影戏、纸影戏和皮影戏三大类。中国影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由于她长期以来不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少见史书有记载,因此,她的起源茫然难辩。众多的学者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根据记载,影戏自宋代已撒下多方面发展的种子,至元明以后,还萌发于各地, 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流派与地区特色。山西影戏艺术,即是其中一葩。具体而言,流传山西的影戏艺术,到底产生于何朝何代。
-
关键词
历史进程
皮影戏
山西
封建统治者
地区特色
影子戏
据记载
起源
碗碗腔
元明
-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名君名臣德治思想论
- 12
-
-
作者
周竟成
-
机构
邵阳学院政史系
-
出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
文摘
从重德修身、以德用人、勤劳廉洁、仁政爱民的角度,论述古代一些著名的君臣们的言行举措,以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
关键词
德治思想
古代中国
封建统治者
治国方略
-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恢复黄色的高贵地位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曹振宇
-
机构
郑州大学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6年第5期14-18,共5页
-
文摘
古代中国崇尚黄色,常常将黄色看作君权的象征,形成了一种中国特有的"黄色"文化。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人,使得本具崇高地位的黄色沦为带有色情、媚俗的低级的东西。对此应该正本清源,恢复"黄色"本来地位的可能。
-
关键词
本具
古代中国
西方文化
华夏子孙
视觉平衡
方语
上下五千年
封建帝王
文化生活
封建统治者
-
分类号
J063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江苏沿海两淮盐业史概说
被引量:11
- 14
-
-
作者
凌申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1989年第4期56-62,55,共8页
-
文摘
江苏,濒临黄海,滩涂宽广。海岸线自长江北口向北延伸,抵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长953.8759公里,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江苏沿海自古盛产海盐,《史记》载:“东楚有海盐之饶。”自汉唐以来,盐业已成为江苏沿海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实行抑制农业、发展盐业的政策,确保盐业在沿海经济中的地位。随着黄河夺淮及苏北沿海岸线的迅速东迁,享誉海内的淮南盐场日渐衰弱,淮北盐场由此崛起,直至今日仍为我国四大海盐生产基地。本文根据作者数年所集之资料,结合实地调查与考察,对江苏沿海滩涂带的盐业开发历史作初步研究,以求指正。
-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海盐生产
沿海滩涂
沿海省份
苏北沿海
开发历史
东楚
封建统治者
绣针河
作者数
-
分类号
TS3-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论孟子的法律思想
- 15
-
-
作者
何海燕
赵承寿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3年第3期41-44,共4页
-
文摘
孟轲(公元前390-前305),邹人,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忠实地继承和发展了孔丘的思想,曾被宋明理学家奉为“亚圣”。他继曾参、子思之后开创了儒家的思孟学派,一直被封建统治者看作儒家各派中的正统,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关键词
法律思想
孟子
封建统治者
中国思想史
思孟学派
公元前
理学家
子思
-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现实主义在唐人传奇中的表现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吴志达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2期63-70,共8页
-
文摘
从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演化过程来看,唐人传奇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处于雏型阶段的六朝小说,存在着以志怪为主的浪漫主义和以志人为主的现实主义这两种基本倾向;不过当时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是在从事小说创作,当然更谈不上自觉地运用某种创作方法。在小说领域中,作为一种成熟的、完整的创作方法,无论是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都是到了唐人传奇才形成的。明人胡应麟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
-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门阀制度
唐代社会
唐人传奇
社会作用
司马迁
浪漫主义
藩镇
三国志
封建统治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朱元璋的乡治理想与洪武年间的乡政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余兴安
-
出处
《史学集刊》
1987年第1期23-28,共6页
-
文摘
如何对广袤的乡村进行统治,这是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不敢忽视的问题,明初,朱元璋对此曾作过认真的思考并在其施政中体现出来。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粗线条的描述,藉以说明这位颇具代表性的封建皇帝究竟想在他统治的基层社会建立一种怎样的“秩序”,以及这一“秩序”的特色、影响和其本身的命运。
-
关键词
朱元璋
洪武年间
基层社会
乡治
乡政
封建统治者
封建皇帝
代表性
粗线条
体现出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关羽现象”与民族文化心理
被引量:4
- 18
-
-
作者
杜景洁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4-86,共3页
-
-
关键词
关羽现象
民族文化心理
《三国演义》
民族心理
复制性
价值取向
“义”
伦理观念
封建统治者
中华民族传统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武则天崇佛心态三段论
被引量:3
- 19
-
-
作者
陈景富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2期5-12,共8页
-
文摘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一位有建树的封建统治者。但她为登上皇帝的宝座,又不能不激烈地反对某些封建的伦理道德、宗法制度,反对维护传统势力的森严壁垒。佛教作为一种改造后的中国宗教,既有同中国传统合流的一面,更有反传统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同佛教就产生了割不断的机缘。行为科学认为。
-
关键词
崇佛
女皇帝
封建统治者
久视元年
大云经
裴行俭
中国宗教
武后
桓彦范
嗣圣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端公戏与儒家伦理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鹤川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4年第3期41-44,共4页
-
-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端公戏
道教文化
《大学》
儒家经典
《琵琶记》
《中庸》
封建统治者
宗教信仰
道德规范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