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家校社协同建设中小学欺凌预防体系研究 |
罗萍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智联三方 共育成长——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数智化平台的构建与研究 |
彭介军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5 |
0 |
|
3
|
高校心理育人家校社协同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
冯蓉
吴悦悦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家校社协同心理育人的热点分析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2000-2023年)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
周莹莹
陈希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4 |
0 |
|
5
|
“大思政”视域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小学实践探索 |
吉庆燕
|
《教育界》
|
2024 |
0 |
|
6
|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 |
归云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7
|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生涯教育现状调查与路径分析 |
卞雁翎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8
|
“生涯三角”: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方案 |
杨心玥
刘玲
郭燕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4 |
0 |
|
9
|
拯救枯萎的花朵:家校社协同育心创新路径研究 |
丁一鑫
马盼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4 |
0 |
|
10
|
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区域探索——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 |
杨志刚
喻小琴
|
《江苏教育》
|
2023 |
1
|
|
11
|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三全推进” |
王辉
兰登慧
|
《教育视界》
|
2023 |
1
|
|
12
|
残疾儿童家校社协同康复服务机制研究 |
张杨
王振洲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1 |
1
|
|
13
|
普通学校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的探究 |
王红霞
|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
2023 |
1
|
|
14
|
自主品格: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指向 |
孙霞芳
浦丽玲
|
《江苏教育》
|
2021 |
1
|
|
15
|
从共识到行动:绘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 |
陈宇峰
丁怡婷
|
《江苏教育》
|
2023 |
0 |
|
16
|
渐进式变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行动指南 |
郑艳
钱品红
|
《江苏教育》
|
2023 |
0 |
|
17
|
家校社协同传承创新地方传统文化模式的策略研究——以传承创新金山农民画为例 |
侯雨豪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3 |
0 |
|
18
|
打造“润心”共同体:校家社协同赋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
周洁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5 |
0 |
|
19
|
家校社协同预防中学生自杀的策略探究——基于动机-意志整合模型 |
王若伟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5 |
|
|
20
|
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 |
刘建武
钟丽萍
范成文
隋晓东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