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高窟北朝人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从中印“味”的审美范畴出发 |
阎小龙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1
|
|
2
|
论“以拓入画”——兼及“奇熟”“趣雅”审美范畴的建构 |
周鑫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3
|
中国的审美范畴 |
叶朗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4
|
论《八旗诗话》与《雪桥诗话》审美范畴的差异 |
周建华
韩丽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有趣何以成为审美范畴——兼析倪迢雁的新美学 |
徐亮
高丽燕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范畴探讨 |
黄明珠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2
|
|
7
|
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 |
韩盼山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2
|
|
8
|
基于审美范畴论的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之美 |
王玮
王喆
|
《创意与设计》
|
2015 |
9
|
|
9
|
从王穉登题跋看其审美范畴的人格象征观 |
朱丹
|
《美术大观》
|
2009 |
1
|
|
10
|
南宋文艺评赏中的休闲审美范畴 |
殷亚林
章辉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6 |
1
|
|
11
|
浅谈民族器乐审美中的审美范畴和人文情怀 |
张凯
|
《北方音乐》
|
2014 |
1
|
|
12
|
湘西苗族鼓舞的流变及审美范畴 |
覃英
|
《文体用品与科技》
|
2018 |
1
|
|
13
|
论哈代作品审美范畴下的悲观主义 |
张凤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4
|
续论“丑”在审美范畴中的表现 |
祁建立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5
|
中古赋学审美范畴“丽”的阐释 |
彭安湘
|
《艺海》
|
2011 |
0 |
|
16
|
审美范畴研究反思 |
胡健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6 |
0 |
|
17
|
中西方审美文化中审美范畴“丑"之比较 |
侯云峰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8
|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
刘承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8 |
5
|
|
19
|
红色电影音乐审美范畴初探 |
徐莉娅
|
《戏剧之家》
|
2013 |
0 |
|
20
|
中国当代戏剧的审美范畴初探 |
李典
|
《今古文创》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