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高窟北朝人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从中印“味”的审美范畴出发 被引量:1
1
作者 阎小龙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在魏晋时期,古印度和中国都出现了成熟的“味”的审美范畴,这一审美范畴理论对各自的壁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的人物画,既受到了印度风格的影响,又有中原本土风格的浸润,在中印“味”的审美范畴影响下,人物画的美主... 在魏晋时期,古印度和中国都出现了成熟的“味”的审美范畴,这一审美范畴理论对各自的壁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的人物画,既受到了印度风格的影响,又有中原本土风格的浸润,在中印“味”的审美范畴影响下,人物画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人物的形体动作表达情感之美;借助衣饰彰显人物的精神之美;透过眼睛照见人物的内在之美。具体呈现在图像中既有相近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形成了莫高窟北朝人物画多样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北朝 人物画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拓入画”——兼及“奇熟”“趣雅”审美范畴的建构
2
作者 周鑫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以拓入画”的创构手段是传统拓与全形拓的结合。“以拓入画”的元语言冲突与化解表现在“画”与“物”、“国画”与“对象物”、“虚构之绘画”与“求真之物”三个方面。“观物”是拓本绘画独特的观看方式,“奇熟”“趣雅”便是基于... “以拓入画”的创构手段是传统拓与全形拓的结合。“以拓入画”的元语言冲突与化解表现在“画”与“物”、“国画”与“对象物”、“虚构之绘画”与“求真之物”三个方面。“观物”是拓本绘画独特的观看方式,“奇熟”“趣雅”便是基于“以拓入画”风格而建构的审美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拓入画 元语言 观物 奇熟 趣雅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审美范畴 被引量:23
3
作者 叶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7,238,共12页
过去我们国内出版的美学原理著作和教材,在讨论审美范畴时,一般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我们谈的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等,都属于西方的审美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的朋友们一直在考虑,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中国文化史、中... 过去我们国内出版的美学原理著作和教材,在讨论审美范畴时,一般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我们谈的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等,都属于西方的审美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的朋友们一直在考虑,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中提炼出若干审美范畴,并把它们纳入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已经发育了若干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审美意象群,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的审美形态(大风格),从而结晶成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范畴。概言之,"沉郁"概括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飘逸"概括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空灵澄澈"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本文从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的定义讨论出发,分别对沉郁、飘逸、空灵这三个范畴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作了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审美范畴 美学基本理论 审美形态 沉郁 飘逸 空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八旗诗话》与《雪桥诗话》审美范畴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华 韩丽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29-32,共4页
《八旗诗话》《雪桥诗话》同为八旗诗人所作,虽然其作者法式善、杨钟羲都植根于八旗文化,但二人所处的阶段不同,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他们的审美范畴有同有异:他们都认可真、性情与雅正,但对于清的范畴、诗歌的缘情本质及宗唐祧宋的理解... 《八旗诗话》《雪桥诗话》同为八旗诗人所作,虽然其作者法式善、杨钟羲都植根于八旗文化,但二人所处的阶段不同,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他们的审美范畴有同有异:他们都认可真、性情与雅正,但对于清的范畴、诗歌的缘情本质及宗唐祧宋的理解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八旗诗话》 《雪桥诗话》 审美范畴 八旗文化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趣何以成为审美范畴——兼析倪迢雁的新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亮 高丽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共10页
倪迢雁是近廿年新起的新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对“有趣”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作出了系统论证。新美学新在哪里?它如何处理自身与传统的哲学美学的关系?它何以能在“理论”之后让美学重获生机?倪迢雁对“有趣”范畴的创设和喻说,为我们提供了... 倪迢雁是近廿年新起的新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对“有趣”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作出了系统论证。新美学新在哪里?它如何处理自身与传统的哲学美学的关系?它何以能在“理论”之后让美学重获生机?倪迢雁对“有趣”范畴的创设和喻说,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范例。有趣首先悬搁审美判断,使之变成一个延展的叙事,说服受众参与,展开和接受,最终完成该审美判断。这给了康德的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一个操作的途径,也阻止了以定义为标的的形而上学范畴建构原则,对其他范畴的叙事化改造有示范作用。但倪迢雁在两种理论立场间的徘徊,也为她制造了特有的困境,涉及新美学本身的合法性,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美学 有趣 审美范畴 倪迢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范畴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明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65-169,共5页
中国民间舞蹈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它反映了人类的悲伤、喜乐、迷茫、体悟、失望、希望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对民间舞蹈美学逻辑分类,既要依据中西美学范畴的基本理论,又要考虑各族群民间舞蹈这一个案本身的特性。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 中国民间舞蹈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它反映了人类的悲伤、喜乐、迷茫、体悟、失望、希望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对民间舞蹈美学逻辑分类,既要依据中西美学范畴的基本理论,又要考虑各族群民间舞蹈这一个案本身的特性。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探究以人的生命与文化生存的关注为起点,将其审美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并置于中西美学理论的瀚海中予以审度反思,从崇高-悲剧-优美-喜剧这几个基本的美学范畴进行探讨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民间舞蹈 美学特征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盼山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4-48,共5页
对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范畴作了阐释。包括:形质与神采;笔力与气韵;意象与意境;情性与风格。旨在加深对书法的认识,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审美范畴 形质 笔力 气韵 意象 意境 书法审美 书法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审美范畴论的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之美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玮 王喆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1期87-96,共10页
回顾了法国有轨电车发展历程,基于现代有轨电车审美范畴论分析,从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和生态美五个方面对法国现代有轨电车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思想进行剖析,法国通过设计、艺术与科技结合,运用所掌握的普遍性智慧和设计学逻辑... 回顾了法国有轨电车发展历程,基于现代有轨电车审美范畴论分析,从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和生态美五个方面对法国现代有轨电车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思想进行剖析,法国通过设计、艺术与科技结合,运用所掌握的普遍性智慧和设计学逻辑,成功实现了现代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环保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和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现代有轨电车 发展历程 审美范畴 设计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王穉登题跋看其审美范畴的人格象征观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丹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1期74-74,共1页
王樨登(1535-1612),字伯毅,长洲人(今苏州)。明代中晚期著名山人、书法家。六岁时能写擘窠大字,二十岁入文徵明之门,诗书均受其影响。声名显赫,所谓“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 王樨登(1535-1612),字伯毅,长洲人(今苏州)。明代中晚期著名山人、书法家。六岁时能写擘窠大字,二十岁入文徵明之门,诗书均受其影响。声名显赫,所谓“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可见,在当时王樨登名声之大,其书法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象征 审美范畴 题跋 明代中晚期 书法家 文徵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文艺评赏中的休闲审美范畴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亚林 章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8期10-12,共3页
南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休闲之风大盛。这一方面使得南宋文艺作品中流露出鲜明的闲适风格,另一方面也导致当时的文艺评赏之中出现了较前代为多的休闲审美范畴,可归纳为"闲"之子范畴和"闲"之相关范畴两方面。前... 南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休闲之风大盛。这一方面使得南宋文艺作品中流露出鲜明的闲适风格,另一方面也导致当时的文艺评赏之中出现了较前代为多的休闲审美范畴,可归纳为"闲"之子范畴和"闲"之相关范畴两方面。前者有闲雅、闲淡、闲远、闲暇、闲适等;后者有萧散、优游、洒落等。对它们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深化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理论,也有助于当代新兴之休闲美学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文艺 休闲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族器乐审美中的审美范畴和人文情怀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凯 《北方音乐》 2014年第7期16-16,共1页
民族器乐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尽管现在民族器乐的发展空间还不广阔,但是民族器乐给人们带来的艺术审美与体验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盛宴,更是在无形中陶冶着人们的心境,洗涤着人们的... 民族器乐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尽管现在民族器乐的发展空间还不广阔,但是民族器乐给人们带来的艺术审美与体验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盛宴,更是在无形中陶冶着人们的心境,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器乐 审美范畴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苗族鼓舞的流变及审美范畴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英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第20期16-17,共2页
湘西苗族鼓舞自身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具有多样的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湘西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自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不断凸显,成为我国具有珍藏意义的民间艺术瑰宝,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的湘西苗... 湘西苗族鼓舞自身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具有多样的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湘西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现阶段,湘西苗族鼓舞自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不断凸显,成为我国具有珍藏意义的民间艺术瑰宝,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的湘西苗族鼓舞的代表性技术风格与特点入手,深入进行分析,明确其自身的美学价值体现,了解其艺术的形态特征与艺术形态的发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鼓舞 流变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代作品审美范畴下的悲观主义
13
作者 张凤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86,共2页
英国作家和诗人哈代的悲观主义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悲观厌世之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其作品充满浪漫与乡野的自然气息,弥漫着一股基于人物形象更源于他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忧郁甚至悲观气氛。创作.状态的作者与接受状态的读者之间... 英国作家和诗人哈代的悲观主义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悲观厌世之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其作品充满浪漫与乡野的自然气息,弥漫着一股基于人物形象更源于他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忧郁甚至悲观气氛。创作.状态的作者与接受状态的读者之间,是在悲观主义的旗帜之下,交互进行的,也是一种属于审美范畴的欣赏与陶冶、宣泄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悲观主义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论“丑”在审美范畴中的表现
14
作者 祁建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4-85,91,共3页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不仅与优美、崇高结成一定的关系才为人们所欣赏,更是形成悲剧冲突的对立因素,是喜剧形成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 审美范畴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赋学审美范畴“丽”的阐释
15
作者 彭安湘 《艺海》 2011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中古时期,人们对赋的审美倾向可用"欲丽"来概括。围绕"丽"这个词素,时人合成了一个个含义丰富且具有审美价值判断的词语。这些合成词语,无疑反映出中古时期美学趣向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具体性,并进而促成了"丽"这一审美范畴的定型... 中古时期,人们对赋的审美倾向可用"欲丽"来概括。围绕"丽"这个词素,时人合成了一个个含义丰富且具有审美价值判断的词语。这些合成词语,无疑反映出中古时期美学趣向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具体性,并进而促成了"丽"这一审美范畴的定型。以"丽"来形容器物、品鉴人物、阐释文艺,构成了中国古典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它本身也逐渐构成了一个演进历程复杂、审美内涵丰富、活动场域广阔的"丽"美系统。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各个时代的美学精神,并形成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期 审美范畴 阐释 赋学 审美价值判断 合成词语 审美内涵 美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范畴研究反思
16
作者 胡健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7期5-7,共3页
审美范畴研究是美学研究中的传统内容,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如如何理解审美范畴、如何把中国的审美范畴引入美学原理等值得探讨的新的问题。
关键词 美学原理 审美范畴 中国的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审美文化中审美范畴“丑"之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云峰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丑”是中西方审美文化都有的重要审美范畴,但在中西方审美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关切重心不同,价值取向相异,以及在各自的艺术和审美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有别。这些差异对各自文化之审美倾向、审美价值和艺术形... “丑”是中西方审美文化都有的重要审美范畴,但在中西方审美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关切重心不同,价值取向相异,以及在各自的艺术和审美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有别。这些差异对各自文化之审美倾向、审美价值和艺术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范畴 审美文化 审美倾向 审美价值 存在 差异 艺术 中西方 重心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8年第1期3-6,共4页
以往人们一直象对待西方艺术那样,也将“美”作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本文则列举古代美学家的论述并对中国艺术审美特质进行分析,指出“美” 只是在空间意识支配下以雕塑性为旨归的西方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才是在时间意识支... 以往人们一直象对待西方艺术那样,也将“美”作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本文则列举古代美学家的论述并对中国艺术审美特质进行分析,指出“美” 只是在空间意识支配下以雕塑性为旨归的西方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才是在时间意识支配下以音乐性为旨归的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并尝试着以此来揭示中西艺术不同的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范畴 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电影音乐审美范畴初探
19
作者 徐莉娅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115-115,共1页
为电影而创作的电影音乐,在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电影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诠释手段,给观众带来全面的审美体验。而电影音乐作为一门可以相对独立的现代音乐体裁,其审美的范畴也越来越多被创作者和观众所关注。用西方... 为电影而创作的电影音乐,在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的电影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诠释手段,给观众带来全面的审美体验。而电影音乐作为一门可以相对独立的现代音乐体裁,其审美的范畴也越来越多被创作者和观众所关注。用西方美学的分析角度来对江西本土电影的审美范畴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戏剧的审美范畴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典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4期26-27,共2页
本文以中国当代戏剧作品的实例入手,从崇高、沉郁、荒诞、悲剧等审美范畴出发,分析戏剧作品如何体现出审美意识及美学品格,并提出研究中国当代的戏剧作品审美意识,需要结合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出发,从戏剧文本、导演手法、人物塑造、舞... 本文以中国当代戏剧作品的实例入手,从崇高、沉郁、荒诞、悲剧等审美范畴出发,分析戏剧作品如何体现出审美意识及美学品格,并提出研究中国当代的戏剧作品审美意识,需要结合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出发,从戏剧文本、导演手法、人物塑造、舞台布景等角度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以起到透过特征表象分析审美意识实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戏剧 审美范畴 实例 美学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