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礼议”事件的政治意义与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势 被引量:3
1
作者 翟爱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礼议"的研究热潮中对其政治本质和意义的认识在全面性、整体性的把握上仍嫌不足。这种思维方法上的倾向,直接导致对其政治评价上的众说纷纭。实际上,"大礼议"事件从纵横两个维度上将嘉靖前期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礼议"的研究热潮中对其政治本质和意义的认识在全面性、整体性的把握上仍嫌不足。这种思维方法上的倾向,直接导致对其政治评价上的众说纷纭。实际上,"大礼议"事件从纵横两个维度上将嘉靖前期政治的各个方面贯穿起来,并在相当密切的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的朝政事务,因而它集中体现了嘉靖前期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中反映出的政治思想和意识的变化、政治风气的特色,恰恰反映出处于明代前期向后期社会转变的嘉靖前期社会政治的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政治意义 嘉靖前期政治 社会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太后与大礼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延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3,共6页
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中,世宗之母蒋氏的尊崇问题始终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在四个方面:蒋氏"尊称"问题是明世宗启动"大礼议"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原因;蒋氏入京礼仪之争,使明世宗初次突破"护礼派&qu... 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中,世宗之母蒋氏的尊崇问题始终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在四个方面:蒋氏"尊称"问题是明世宗启动"大礼议"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原因;蒋氏入京礼仪之争,使明世宗初次突破"护礼派"的防线,争得了主动;在蒋、张太后"寿旦朝贺之争"中,世宗严惩护礼官员,实现了蒋氏"尊称"中加"皇"字的愿望;世宗强行去掉蒋氏"尊称"中的"本生"二字,导致左顺门事件的发生和"大礼议"的决定性胜利。蒋氏"尊称"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大礼议"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太后 大礼议 尊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嘉靖大礼议——以张延龄案为线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4,共8页
嘉靖大礼议的既有研究往往将大礼议演绎成阁权与皇权的角力、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对抗、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斗争。然而,在处理与大礼议关联紧密的张延龄案时,世宗及议礼新贵的话语、行为揭示了他们对大礼议的认知与上述观点颇为不同。在... 嘉靖大礼议的既有研究往往将大礼议演绎成阁权与皇权的角力、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对抗、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斗争。然而,在处理与大礼议关联紧密的张延龄案时,世宗及议礼新贵的话语、行为揭示了他们对大礼议的认知与上述观点颇为不同。在世宗看来,他与张太后的矛盾是大礼议及其余波的主要矛盾,他衡量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标准在于是否迎合他尊崇本生父母的意愿,是否能够与张太后脱离干系;议礼新贵清楚地认识到,大礼议的胜利在使张太后失去圣母身份的同时也使世宗与他们自己陷入了道德困境。他们主张给予张太后高于世宗生母的礼遇,制造人伦、正统各有所归的假象,极力阻止世宗族诛张氏家族正是为了维持上述假象以期规避为天下、后世所不齿的道德风险。与此同时,京师游民刘东山等人诬告张太后胞弟张延龄及其家族的行动与相关供词,显示在议礼余波中即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亦能准确地察觉到世宗对张太后的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张延龄案 大礼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大礼议的情礼分歧与论证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明代大礼议中,议礼双方立论基础的不同可以归结为情与礼的分歧。宗法派基于宗法礼制,主张继君统必先继宗统,让皇帝改换父母;人情派基于孝道亲情,主张继统不必继嗣,维护皇帝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双方分别从情、礼出发,主要采用考论史例... 在明代大礼议中,议礼双方立论基础的不同可以归结为情与礼的分歧。宗法派基于宗法礼制,主张继君统必先继宗统,让皇帝改换父母;人情派基于孝道亲情,主张继统不必继嗣,维护皇帝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双方分别从情、礼出发,主要采用考论史例、诠释经典、探究典章、借助灾异共四种方式论证自己的主张。通过分析大礼议这一生动的道德实践案例,既可以管窥道德情感与道德规范、道德理性的关系,又可以为深化认知、研究利用传统道德资源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情礼之辨 道德情感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礼议”与明显陵 被引量:2
5
作者 曾艳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1X期183-184,共2页
本文认为"大礼议"及相关事件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显陵建造和完善,并对其修建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大礼议"事件和明显陵的建造既表现出嘉靖皇权高度的集中,也在明显陵中将孝与道等因素融入其中,让其形成... 本文认为"大礼议"及相关事件发生直接影响了明显陵建造和完善,并对其修建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大礼议"事件和明显陵的建造既表现出嘉靖皇权高度的集中,也在明显陵中将孝与道等因素融入其中,让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建筑格局,成为中国帝陵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明显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嘉靖“大礼议”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显清 《史学集刊》 1988年第4期7-15,共9页
嘉靖年间的“大礼议”是明代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就是到了清初修《明史》时,史馆诸公依然聚讼纷纭。然而建国以后,却几乎没有研究这一事件的专题论著发表,只是近几年才引起某些学者的兴趣。今天的学... 嘉靖年间的“大礼议”是明代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就是到了清初修《明史》时,史馆诸公依然聚讼纷纭。然而建国以后,却几乎没有研究这一事件的专题论著发表,只是近几年才引起某些学者的兴趣。今天的学者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已不同于古人,但同样存在不小的分歧。本文拟对这一事件的起因、性质、后果等谈些看法,以就教于专家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 杨廷和 大礼议 《明史》 内阁 首辅 大学士 典礼 皇帝 礼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礼议”事件的影响——明代党争与道德政治方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慎行 王旭 +1 位作者 王翔宇 贺明敬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4期51-54,共4页
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官党争有着深远影响,是明代文官集团内部分裂的开端。本文分析了大礼议事件何以导致文官集团内部的分裂,着重讨论了与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基本逻辑,即政治问题道德化。大礼议中&qu... 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官党争有着深远影响,是明代文官集团内部分裂的开端。本文分析了大礼议事件何以导致文官集团内部的分裂,着重讨论了与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基本逻辑,即政治问题道德化。大礼议中"继统派"与"继嗣派"的斗争不但是明代文官党争的开端,以"道德问题"相互指摘,以"卫道"为理由的斗争手段方法更为明代此后的党争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党争 道德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嘉靖朝大礼议等事看阁权对皇权的制约
8
作者 孟广军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3期91-93,共3页
从嘉靖朝大礼议等事看阁权对皇权的制约孟广军极端君主专制状态下的君臣关系,历来是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其中阁权与皇权的关系更是突出的方面。本文拟通过对正嘉交替之际明世宗人继大统及大礼议等重大事件的剖析,就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 从嘉靖朝大礼议等事看阁权对皇权的制约孟广军极端君主专制状态下的君臣关系,历来是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其中阁权与皇权的关系更是突出的方面。本文拟通过对正嘉交替之际明世宗人继大统及大礼议等重大事件的剖析,就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问题试作探讨。一正嘉交替之际,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杨廷和 嘉靖朝 阁权 明代内阁 明世宗 武宗遗诏 自卑心理 制约作用 兴献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白岳到黄山:明清徽州行旅中心的转向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钰洁 《美术大观》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本文通过陈述明清之际白岳、黄山名声兴盛之始末,将之与因此而兴的黄白游,以及由黄白游产生的山水画联系在一起,在一个整体的社会环境中阐明以白岳、黄山为主题的卷轴画的诞生缘由。在社会变化的大背景下,以吴门画家为创作主体的白岳图... 本文通过陈述明清之际白岳、黄山名声兴盛之始末,将之与因此而兴的黄白游,以及由黄白游产生的山水画联系在一起,在一个整体的社会环境中阐明以白岳、黄山为主题的卷轴画的诞生缘由。在社会变化的大背景下,以吴门画家为创作主体的白岳图像逐渐转向以地方画家为主导的黄山图像,这一切不仅仅发生在黄山白岳之间,更与千里之外遥居紫禁城的九五之尊息息相关。帝王的喜好、王朝的更迭牵动了两山名望的盛衰隆替,江南文士一手塑造的白岳图景在清代走向沉寂,逐渐消弭在黄山浩瀚的松石云海之下,徒留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岳图 黄山图 齐云山 嘉靖大礼议 吴门画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琴书大全》萧大亨序谈蒋氏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7-90,共4页
《琴书大全》成书后,萧大亨为之作序,摘录萧大亨序,并做简要分析。根据萧大亨序与相关史料梳理蒋克谦氏家族,进一步补充与完善蒋氏家族世系。蒋克谦曾在“金台”任职,考证其地理位置。最后,阐明蒋太后与“大礼议”之争的关系,蒋氏家族... 《琴书大全》成书后,萧大亨为之作序,摘录萧大亨序,并做简要分析。根据萧大亨序与相关史料梳理蒋克谦氏家族,进一步补充与完善蒋氏家族世系。蒋克谦曾在“金台”任职,考证其地理位置。最后,阐明蒋太后与“大礼议”之争的关系,蒋氏家族与此休戚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书大全》 萧大亨 蒋克谦 蒋氏家族 大礼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独具特色的明清史研究体系──读李洵先生《下学集》
11
作者 赵毅 张明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2-77,共6页
一个独具特色的明清史研究体系──读李洵先生《下学集》赵毅,张明富李洵老师离开我们已快一年了。我们多年师从这位令人尊敬的导师,并一直受其教诲。因此,内心一直萌动着为他老人家写点什么的强烈冲动。由于前段时间特忙,被搁置下... 一个独具特色的明清史研究体系──读李洵先生《下学集》赵毅,张明富李洵老师离开我们已快一年了。我们多年师从这位令人尊敬的导师,并一直受其教诲。因此,内心一直萌动着为他老人家写点什么的强烈冲动。由于前段时间特忙,被搁置下来了。时值李洵先生的自选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史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研究体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十七世纪 十五世纪 马克思主义 明代流民 大礼议 十六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世宗化解臣下排斥感的策略与借鉴
12
作者 徐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0,共3页
明世宗继位后,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排斥感。他励精图治,寻求有力的理论依据,存问优恤元老重臣,不动声色紧抓核心要害部门,以实用主义为主而区别对待排斥者,励精图治收服人心,较为稳妥地化解了臣下的排斥感,稳定了... 明世宗继位后,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排斥感。他励精图治,寻求有力的理论依据,存问优恤元老重臣,不动声色紧抓核心要害部门,以实用主义为主而区别对待排斥者,励精图治收服人心,较为稳妥地化解了臣下的排斥感,稳定了局面。这对领导干部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身作则并严格约束身边工作人员,促改革、崇实干并注意善始善终,主要领导应确保发挥总揽全局作用,恪守中庸而不宜偏激和过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世宗 排斥感 策略 大礼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太后与嘉靖前期政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静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武宗死后无子,世宗以"兄终弟及"祖训继皇帝位,世宗生母蒋太后也因此在嘉靖政治史上有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大礼议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圣母身份和世宗孝心的双重作用,使得蒋太后对嘉靖十八年以前的政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 嘉靖朝 蒋太后 大礼议 张太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坊交游考述(上)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斐蓉 《中国书画》 2012年第6期63-67,共5页
丰坊(1494-1569年后),字存礼、存叔,后改名道生,字人叔、人翁、人季,号南禺、南禺外史等,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丰坊是明代嘉靖年间集书法家、理论家、学者和鉴藏家于一身的博学之土。他命运多舛,从小志不在科举作宫却不得不... 丰坊(1494-1569年后),字存礼、存叔,后改名道生,字人叔、人翁、人季,号南禺、南禺外史等,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丰坊是明代嘉靖年间集书法家、理论家、学者和鉴藏家于一身的博学之土。他命运多舛,从小志不在科举作宫却不得不从命于父亲参加科考。刚进土及第就卷入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之争①,老父被贬福建镇海卫戍所,自己落下一身病痛被贬南迂。三年考绩再次被贬,最后落职以归。忠烈的老父死于戍所而得不到皇帝的宽恕。晚年又亲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为致命打击的是,积丰氏家族十数代心血的万卷楼古籍、碑帖遭遇盗窃和火灾,几乎丧失殆尽。绝望的丰坊不得不变卖家产,流寓他乡,在贫病中客死异乡的僧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坊 考述 交游 嘉靖年间 书法家 理论家 鉴藏家 大礼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嘉靖朝北京太庙改建规划方案生成之始末
15
作者 李纬文 《建筑史学刊》 2021年第3期30-38,共9页
嘉靖十年(1531),明世宗发起了一场对北京太庙庙制的改革,旨在将同堂异室格局改造为都宫别殿格局。明世宗作为工程决策者亲自制定规划原则,其辅臣团队提交多轮设计方案并接受皇帝的审定,才最终深化形成见诸史册的九庙设计方案与实践。这... 嘉靖十年(1531),明世宗发起了一场对北京太庙庙制的改革,旨在将同堂异室格局改造为都宫别殿格局。明世宗作为工程决策者亲自制定规划原则,其辅臣团队提交多轮设计方案并接受皇帝的审定,才最终深化形成见诸史册的九庙设计方案与实践。这一过程被夏言等朝臣的奏疏详尽记载。对此决策过程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北京太庙沿革的认识,更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运作模式与其中的建筑师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世宗 北京太庙 大礼议 夏言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