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1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大小交路列车运行仿真研究
1
作者 许得杰 钟苗苗 +2 位作者 巩亮 惠昌武 曾俊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运行加速度的影响,提出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模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通过模型标定,对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性能参数对线路运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大小交路列车不同开行比例下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能显著提高系统的仿真精度;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列车追踪运行仿真模型能有效缩短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1时,通过能力较单一交路提高约33.33%;车底运用数量的增量随着大小交路周转时间比值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趋势;车底运用数量不变时,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2时通过能力最大。研究结论可为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编制及列车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运行仿真 元胞自动机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萱草叶片大小相关基因挖掘与分析
2
作者 陶桂祥 杨帆 +3 位作者 严苓方 姚国琼 李伟 孙正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挖掘控制萱草叶片大小基因,对不同叶片大小的2个萱草品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组装,构建了转录组文库,并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和Pathway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共得到90 366条基因簇(unigene),涉及10 671条表达量差异显著的unigene,... 为挖掘控制萱草叶片大小基因,对不同叶片大小的2个萱草品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组装,构建了转录组文库,并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和Pathway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共得到90 366条基因簇(unigene),涉及10 671条表达量差异显著的unigene,其中表达量下调的基因序列有4 188条(39.25%),上调的基因有6 483条(60.75%);将10 671条unigene与NCBI中已报道的与叶片大小相关的678个基因进行比对,并结合参考文献,共得到17个可能与控制萱草叶片大小相关的基因序列,并进一步结合qRT-PCR证实了ARF2、BRI1、CESA3、CYP90、IAA4共5个基因在萱草叶片发育过程中与叶片大小密切相关,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 叶片大小 转录组测序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灵活编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3
作者 傅佳乐 文静 +3 位作者 徐纪康 付雅婷 周艳丽 施宇豪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针对客流出行需求多样化和不均衡化的问题,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在线灵活编组大小交路的运营模式,并结合NSGA-Ⅱ算法对开行方案进行优化。首先,分析列车在灵活编组条件下的折返场景,并确定折返时间与发车间隔之间... 针对客流出行需求多样化和不均衡化的问题,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在线灵活编组大小交路的运营模式,并结合NSGA-Ⅱ算法对开行方案进行优化。首先,分析列车在灵活编组条件下的折返场景,并确定折返时间与发车间隔之间的关系;其次,以乘客出行成本和列车运行公里数为目标函数,基于NSGA-Ⅱ算法,设计在线灵活编组大小交路运营模式的数学模型;最后,针对线路情况,进行实例计算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线灵活编组大小交路运营模式相较于单一交路、大小交路和多编组混跑模式,其车辆运行公里数分别减少42.68%,22.81%和15.98%,车辆运用数分别减少35%,23.53%和16.13%,断面最大满载率分别从161.71%,123.54%和135.49%减少到119.68%。该运营模式能够在确保服务水平的同时减少车辆运行公里数、车辆运用数,提高线路满载率均衡程度,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带来更大的效益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灵活编组 大小交路 开行方案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编组技术“大小交路跳停”列车组织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育瑾 张琦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客流分布呈现明显的区间聚集和时空分布不均特征。现行技术体系下通过提高列车发车频率、开行大编组、多交路列车等运输组织方式来满足客流集中出行需求,但仍存在列车组织灵活性差、追踪时间间隔较长等...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客流分布呈现明显的区间聚集和时空分布不均特征。现行技术体系下通过提高列车发车频率、开行大编组、多交路列车等运输组织方式来满足客流集中出行需求,但仍存在列车组织灵活性差、追踪时间间隔较长等问题。虚拟编组技术的应用在缩短列车追踪时间间隔和折返时间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列车运输组织灵活性和断面不均衡客流背景下的列车运能。研究利用虚拟编组这一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应对时空分布不均客流的“大小交路跳停”组织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以乘客旅行时间、滞留乘客数等为评价指标,突出虚拟编组技术在打破列车间独立运行状态、增加开行计划编制多样性及实现不均衡客流供需匹配和改善运输效率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虚拟编组 大小交路跳停 运输组织策略 列车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密植红富士果园大小年结果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5
作者 何有耕 樊运利 +2 位作者 王冬梅 余秋林 王泽英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矮化密植红富士苹果园大小年结果现象已经成为生产中的一个常态化问题,如何克服此问题是当前矮化密植红富士生产中的关键。只有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不断平衡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花芽分化,才能确保其在果业生产中的经济... 矮化密植红富士苹果园大小年结果现象已经成为生产中的一个常态化问题,如何克服此问题是当前矮化密植红富士生产中的关键。只有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不断平衡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花芽分化,才能确保其在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阐述了矮化密植红富士果园发生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合理负载、加强果园夏季管理、科学肥水、正确用药促进花芽分化、合理修剪的有效解决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矮化密植 红富士 大小年结果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元素的对比与视觉层次感:插画设计案例分析
6
作者 白冰玉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6期45-47,共3页
插画设计在艺术表现中通过大小元素对比有效地提升视觉层次感。通过不同元素的尺寸差异,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并突出画面的重点。较大的元素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而较小的元素则有助于构建空间深度和层次感。这种对比技术不仅增强了画... 插画设计在艺术表现中通过大小元素对比有效地提升视觉层次感。通过不同元素的尺寸差异,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并突出画面的重点。较大的元素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而较小的元素则有助于构建空间深度和层次感。这种对比技术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还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通过分析中西方插画中的大小元素对比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插画作品,展示了其在增强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画设计 大小元素 视觉层次感 视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大小交路通信协同运行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爱红 田晓晴 何明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9-979,共11页
针对列车运输能力与客流时空分布不匹配的问题,提出列车灵活编组方案和短编组小间隔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新型列控系统的特点,设计列车自适应闭环控制框架,构建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模型,提出大小交路列车在小交路通信协同运行的编组... 针对列车运输能力与客流时空分布不匹配的问题,提出列车灵活编组方案和短编组小间隔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新型列控系统的特点,设计列车自适应闭环控制框架,构建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模型,提出大小交路列车在小交路通信协同运行的编组方案。其次,根据列车编组方案短编组小间隔控制需求,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设计列车自适应控制模型,模型中通过设置奖励函数实现列车多目标控制,通过设计神经网络输出列车最优控制策略。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以上海地铁2号线2A-2A列车通信协同运行为例,设置其追踪间隔为10 s,搭建加入随机阻力扰动的列车自适应控制模型并进行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停车误差为0.1 m,准时误差为0.2 s,协同速度差小于2 km/h,区间最小追踪间隔为180.6 m,满足列车精准停车、速度协同和间隔安全性要求。针对DDPG算法估值过高而导致列车运行速度波动的问题,将神经网络中的Critic网络进行改进,改进后训练仿真表明:列车停车误差为0.03 m,准时误差为0.1 s,协同速度差小于2 km/h,区间最小追踪间隔为181.1 m,列车停车精度和间隔安全性均有提高,且速度波动相对平稳。最后,为验证该控制方法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假设前车在意外情况下减速停车,经仿真验证:后车停车误差为1.3 s,停车间隔为220.8 m,满足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一种灵活匹配客流量的行车编组方案,为新型列控系统列车短编组小间隔运行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大小交路 协同运行 DDPG算法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西瓜果实大小的影响
8
作者 娄丽娜 羊杏平 +7 位作者 张曼 姚协丰 刘广 徐建 刘金秋 侯茜 朱凌丽 徐锦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47-50,共4页
为研究栽培措施对西瓜果实大小的影响,以“苏蜜518”为试材,“8424”为对照,采用不同整蔓方式结合不同坐瓜数以及不同整蔓方式结合不同种植密度2种处理方式,调查不同处理下果实重量、纵横径、果皮厚度、心糖、边糖等性状。结果发现,采用... 为研究栽培措施对西瓜果实大小的影响,以“苏蜜518”为试材,“8424”为对照,采用不同整蔓方式结合不同坐瓜数以及不同整蔓方式结合不同种植密度2种处理方式,调查不同处理下果实重量、纵横径、果皮厚度、心糖、边糖等性状。结果发现,采用4蔓留不同坐瓜数试验无法获得预期结果,每株只能坐瓜2个,且果实重量差异显著。“苏蜜518”的小瓜重量为2.09~2.54 kg,“8424”的小瓜重量为2.24~2.54 kg。采用高密度栽培可以有效控制西瓜果重;高密度栽培结合整蔓留2个瓜,大小瓜差异显著,小瓜与大瓜相比,皮薄,中心糖略低,边糖差异不大。3蔓2瓜,株距30 cm,可以把小瓜重控制在2 kg以内。该研究探索了通过栽培措施调控西瓜果实大小的可行性,对生产中调控西瓜果实大小和产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整蔓 种植密度 果实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倍性草莓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9
作者 万红 桂大萍 +4 位作者 汪骞 袁艺 杨建华 阮继伟 陶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以不同倍性草莓资源的嫩叶为材料,根据待测样品倍性预估基因组大小后分别选择水稻“日本晴”(基因组大小为430 Mb)、番茄(基因组大小为900 Mb)、玉米“B73”(基因组大小为2.3 Gb)作为内参,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样品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 以不同倍性草莓资源的嫩叶为材料,根据待测样品倍性预估基因组大小后分别选择水稻“日本晴”(基因组大小为430 Mb)、番茄(基因组大小为900 Mb)、玉米“B73”(基因组大小为2.3 Gb)作为内参,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样品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二倍体资源,森林草莓基因组大小为(233±0.78)Mb,绿色草莓为(234±0.82)Mb;四倍体资源,西南草莓基因组大小为(492±2.12)Mb,伞房草莓(雄株)为(488±7.07)Mb,伞房草莓(雌株)为(491±4.95)Mb,伞房草莓雄株和雌株基因组大小均为首次测定;六倍体资源,麝香草莓基因组大小为(644±1.73)Mb;八倍体资源,栽培品种“章姬”基因组大小为(793±7.78)Mb,“蒙特瑞”为(761±0.00)Mb;十倍体资源,野生的择捉草莓基因组大小为(938±6.36)Mb,栽培品种“桃熏”为(1007±6.36)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流式细胞术 基因组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大小数量性状核苷酸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筛选
10
作者 乔丹 白冰楠 +12 位作者 葛群 刘小芳 栾玉娟 牛皓 龚举武 巩万奎 闫浩亮 李俊文 刘爱英 石玉真 Elsamman Elameer 陈全家 袁有禄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的群体,在2年2个地点(河南省安阳县、河北省威县)对棉籽粒长、粒宽、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圆度和籽指这6个棉籽大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液相芯片基因分型RIL群体得到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控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QTN)位点并筛选候选基因。结果发现:在4个环境下,6个棉籽大小性状的表型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除籽粒圆度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在RIL群体中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3.46%~10.82%。GWAS共检测到47个与6个棉籽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分布于21条染色体上,其中有8个SNP位点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稳定检测。通过分析置信区间内基因的功能和转录组表达数据,初步推测Gh_D05G1018和Gh_A10G1731为控制棉籽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棉籽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籽大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重组自交系群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数量性状核苷酸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3种李属植物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倍性检测
11
作者 王亚铜 郭婧婧 +5 位作者 杨芬芬 牛莹莹 章世奎 樊国全 王尚栋 耿文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3-1681,共9页
【目的】研究适合不同李属资源的FCM检测体系,估测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为李属资源的鉴定、分类及基因组和转录组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CM对3种常用的细胞核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取最适宜的裂解液鉴定3种李属植物进行基... 【目的】研究适合不同李属资源的FCM检测体系,估测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为李属资源的鉴定、分类及基因组和转录组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CM对3种常用的细胞核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取最适宜的裂解液鉴定3种李属植物进行基因组大小和检测染色体倍性。【结果】LB01、Marie’s和WPB 3种裂解液对樱桃李检测效果均较好,而WPB裂解液检测效果最佳;Marie’s和LB01裂解液与欧洲李不匹配,改良的WPB裂解液最适合欧洲李;杏李与LB01裂解液不匹配,WPB裂解液对杏李的裂解效果好于Marie’s裂解液,而改良的WPB裂解液对杏李的裂解效果均最好。樱桃李和杏李基因组大小范围分别为491.22~566.40 Mb和514.46~573.83 Mb,欧洲李资源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678.37 Mb。【结论】樱桃李和杏李资源均为二倍体,欧洲李资源全部为六倍体,李属植物每个种内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组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FCM) 染色体倍性 基因组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大小年经营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冷利松 周熠 +4 位作者 董婉君 吴兆维 张小平 张健 万众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毛竹林通常采用大小年经营,以实现更高的生产力。然而,有关大小年经营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知之甚少。比较研究了大年和小年毛竹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组分。结果发现,与大年毛竹林相比,小年毛竹林土壤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 毛竹林通常采用大小年经营,以实现更高的生产力。然而,有关大小年经营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知之甚少。比较研究了大年和小年毛竹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组分。结果发现,与大年毛竹林相比,小年毛竹林土壤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MBC)、易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铁铝结合态有机碳[Fe(Al)-SOC]和钙结合态有机碳(Ca-SOC)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显著增加,而pH值、速效氮(NH_(4)-N+NO_(3)-N)和有效磷(AP)含量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TOC、DOC、EOC、Ca-SOC与Fe(Al)-SOC与pH值、NO_(3)-N和AP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NH_(4)-N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小年毛竹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可以弥补大年的碳和养分消耗,维持土壤固碳和保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大小 土壤有机碳组分 经营方式 浙江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大小对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金平 张奥博 +2 位作者 孙永明 Vojislav Novakovic Ehsan Gholamian Karkon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3-9,共7页
蔬菜流通环节产生的大量蔬菜废弃物(即尾菜)亟需无害化处理,然而现有尾菜规模化处理采用的“破碎+压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易出现厌氧发酵酸化问题。为了破解此问题,在分析现有尾菜规模化处理工艺中发现破碎过细是造成厌氧发酵酸化的... 蔬菜流通环节产生的大量蔬菜废弃物(即尾菜)亟需无害化处理,然而现有尾菜规模化处理采用的“破碎+压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易出现厌氧发酵酸化问题。为了破解此问题,在分析现有尾菜规模化处理工艺中发现破碎过细是造成厌氧发酵酸化的主要原因,因以尾菜为主要原料的厌氧发酵,常因为其水解过快,体系内有机酸过度积累出现酸化现象,导致产气失败。为了进一步研究颗粒大小对尾菜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提高其能源利用率,文章选取白菜作为试验底物,比较了高有机负荷下不同颗粒大小白菜(2 cm见方小块、完整叶片、1/4棵)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颗粒大小会导致出现酸化现象。颗粒大小为整片和1/4棵条件下累积产气量分别为68.1 L、69.2 L,发酵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颗粒大小为2 cm小块试验组出现酸化产气停止,各基础指标出现停滞或累积现象。试验可为尾菜规模化快速处理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 颗粒大小 厌氧消化 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陆海渐渗系群体中棉籽大小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14
作者 刘小芳 栾玉娟 +3 位作者 乔丹 白冰楠 卢全伟 郭金英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以高油海岛棉“海1”与高产陆地棉“中棉所36”杂交构建的陆海渐渗系BC5F3:5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5个栽培环境中对棉籽的大小和油分、蛋白质等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BC5F3:5群体中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及棉籽大小相关性状均呈... 以高油海岛棉“海1”与高产陆地棉“中棉所36”杂交构建的陆海渐渗系BC5F3:5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5个栽培环境中对棉籽的大小和油分、蛋白质等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BC5F3:5群体中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及棉籽大小相关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基本接近轮回亲本“中棉所36”,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棉籽长度、宽度、长宽比、面积与周长等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2.81%~7.00%),但5个环境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正态分布,表明棉籽性状由多基因控制。除长宽比外,不同环境下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与棉籽大小呈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棉籽大小呈负相关。环境和基因型对粒长、粒宽、蛋白、油分、亚麻酸含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而环境还对棕榈酸和亚油酸有极显著影响。环境与基因型互作对棕榈酸、亚油酸含量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筛选出5个环境下棉籽油分、蛋白质含量与棉籽大小均优异的材料10株。该研究结果为实现棉籽性状同步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为棉籽油分、蛋白品质与棉籽大小性状育种储备了大量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大小 陆海渐渗系 油分含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Transformer的马铃薯薯形与大小自动分级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宏鹏 于鹏飞 杨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6,共6页
[目的]解决基于人工特征设计分级方法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强泛化的Transformer薯形与大小自动分级方法。基于Transformer模型构建2个PotatoViT模型,并完成马铃薯薯形分级和大小分级任务;利用迁移策略和数据增广方... [目的]解决基于人工特征设计分级方法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强泛化的Transformer薯形与大小自动分级方法。基于Transformer模型构建2个PotatoViT模型,并完成马铃薯薯形分级和大小分级任务;利用迁移策略和数据增广方法训练出鲁棒性分级模型;通过测试集定量分析,验证了研究所提方法在马铃薯分级中的有效性。[结果]PotatoViT模型对薯形分级的准确率和模型F 1得分分别为96.36%,94.75%,对大小分级的准确率和模型F 1得分分别为89.66%,85.16%,分级精度优于VGG16、ResNet50和MobileNetV3网络模型。[结论]研究所提方法对马铃薯薯形与大小的准确、实时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薯形 大小 分级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大小与刺激数量在非对称性视觉搜索中的作用
16
作者 沈文意 于战宇 冷英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了探讨语义与刺激数量在非对称视觉搜索中的作用,研究采用不同语义大小的名词汉字,并指导被试在6和12两种刺激数量中搜索目标刺激。结果发现:(1)当刺激数量为6时,语义较小目标刺激的搜索效率高于语义较大目标刺激;(2)当刺激数量为12时... 为了探讨语义与刺激数量在非对称视觉搜索中的作用,研究采用不同语义大小的名词汉字,并指导被试在6和12两种刺激数量中搜索目标刺激。结果发现:(1)当刺激数量为6时,语义较小目标刺激的搜索效率高于语义较大目标刺激;(2)当刺激数量为12时,语义较大目标刺激的搜索效率高于语义较小目标刺激;(3)当搜索的干扰刺激和目标刺激语义大小一致时,数量多且语义较大的干扰刺激搜索效率更低。这表明语义大小与刺激数量对非对称视觉搜索存在交互影响,支持具身认知理论,并扩充了特征整合理论和引导搜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大小 刺激数量 非对称性视觉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探究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
17
作者 王小元 李娟 +1 位作者 张晓辉 鲁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这些因素对肿瘤大小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影响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利用受...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这些因素对肿瘤大小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影响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大肿瘤组高血压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癌胚抗原均高于小肿瘤组,白蛋白低于小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PTT是影响肿瘤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逻辑回归模型的AUC为0.803(95%CI:0.728~0.877),灵敏度为84.5%,特异度为63.6%。结论 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PTT是影响大肠癌肿瘤大小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评估肿瘤大小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大小 危险因素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化移动网络优化研究
18
作者 黄金超 谢志普 +3 位作者 吕非彼 狄子翔 邢震 程新洲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9期7-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化移动网络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大语言模型处理和理解网络日志、外部开源等非结构化数据,从中提取关键数据。其次构建了一个包含网络设备、参数配置、专家优化经验等多维度信息融合的知识图谱,用于分析网络... 提出了一种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化移动网络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大语言模型处理和理解网络日志、外部开源等非结构化数据,从中提取关键数据。其次构建了一个包含网络设备、参数配置、专家优化经验等多维度信息融合的知识图谱,用于分析网络状态和优化需求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深度学习、图神经网络等专业工具模型进行根因分析,快速定位网络故障点,并基于专业知识图谱库和大模型的问题推理能力,辅助专家给一线员工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际场景的实施和验证,由专家、一线员工对所提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反馈,这些评估和反馈信息经收集后不断返回,形成循环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优化 大小模型协同 知识图谱 图神经网络模型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间隔与车辆共享下的大小交路运行图优化
19
作者 王芳盛 杨儒冬 +2 位作者 肖晓芳 朱子轩 洪玲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基于客流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提升整体量能匹配率为目标,分析大小交路模式下列车运行、车辆运用与折返、乘客乘车选择行为等相关约束,构建基于灵活间隔与车辆运用的大小交路运行图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分解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 基于客流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提升整体量能匹配率为目标,分析大小交路模式下列车运行、车辆运用与折返、乘客乘车选择行为等相关约束,构建基于灵活间隔与车辆运用的大小交路运行图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分解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算法,并以某线路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优化结果表明:灵活行车间隔和大小交路方案,可从时空维度优化运能供给,提升整体量能匹配率,并有效降低站台的聚集乘客数量;采用车辆共享模式有利于减少车辆的运用成本;灵活调整行车间隔,将改变不同时段的运输能力分布,但也会增加车辆的运用数量。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及稳定性,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 大小交路 灵活间隔 车辆共享 量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大小蠹的危害特征及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
20
作者 万玛南杰 周国荣 +3 位作者 仁增多杰 马志婷 韩富忠 方加兴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了明确云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micans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的危害情况以及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在野外样地调查云杉大小蠹的发生危害特征,采用刮皮处理、药剂处理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云杉大... 为了明确云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micans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的危害情况以及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在野外样地调查云杉大小蠹的发生危害特征,采用刮皮处理、药剂处理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云杉大小蠹可危害青海云杉和紫果云杉,青海云杉的受害率高于紫果云杉;危害部位在树干2.5 m以下,树高10~25 m和胸径20~45 cm的青海云杉受害严重,且云杉大小蠹的发生与郁闭度呈一定的线性负相关;刮皮处理对云杉大小蠹的防治效果达100%,树干打孔注药和树干喷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5%。该研究结果可为云杉大小蠹的生态学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大小 青海云杉 紫果云杉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