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受力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凯 杨毅恒 +3 位作者 诸睿哲 张雁杰 梁庆庆 王世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上下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_(ss)、C_(sv))和型钢规格(I_(s))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分析试验参数对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破坏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ρ_(sf)对小剪跨比试件(λ为1.5或1.7)的界面黏结性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试件破坏模式由界面破坏转为弯扭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须随I_(s)同步增大,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对型钢提供足够的“握裹效应”,避免或削弱弯扭变形的不利影响。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得到试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退化系数,进而对构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破坏模式 荷载-挠度曲线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抗震韧性评价的型钢混凝土柱易损性函数
2
作者 李磊 王菲菲 +1 位作者 代旷宇 于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为满足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结构地震损失评估及抗震韧性评价的需求,建立SRC柱构件的地震易损性函数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结合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从国内外文献中筛选了227榀拟静力循... 为满足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结构地震损失评估及抗震韧性评价的需求,建立SRC柱构件的地震易损性函数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结合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从国内外文献中筛选了227榀拟静力循环加载的SRC柱,建立标准化的SRC柱试验数据库。其次,考虑失效模式的差异性,将构件分为延性SRC柱和偏脆性SRC柱,并给出了不同类别的构件损伤等级划分标准及对应的修复方法。然后,以位移角为工程需求参数,分别提取了各构件对应不同损伤等级的位移角限值,采用FEMA P-58方法,建立了不同类别的SRC柱在各损伤等级下的易损性函数。最后,给出了与GB/T 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相容的易损性函数参数表,并分析了抗震等级和轴压比对SRC柱易损性函数参数及易损性曲线的影响。最终,通过分析一幢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抗震韧性,说明了所提出的易损性函数在抗震韧性评价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试验数据库 损伤状态 易损性函数 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结构轴压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路军富 苗志豪 +1 位作者 王明胜 汤印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100,共7页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布置箍筋的结构形式,为探明箍筋间距对型钢及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开展4种不同工况的型钢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和数值分析,揭示箍筋间距对型钢喷射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无箍筋约束工况下,工字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极易发生分离破坏,二者无法协同承载,当设置环向箍筋约束时,型钢混凝土试件破坏模式为胀裂破坏,其环向箍筋对型钢翼缘和混凝土变形约束效果较好,从而增强了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2)环向箍筋约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箍筋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相较于无箍筋约束试件,环向箍筋间距为150 mm、100 mm、50 mm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8.78%、24.59%和31.16%;(3)减小环向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提升,当布置箍筋间距75 mm时约束效果最优;(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支护结构抗变形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箍筋间距 型钢混凝土结构 轴压性能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隧洞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支护承载特性
4
作者 黄书岭 王祥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是箱型钢和核心混凝土形成的组合拱架结构,也是有效控制软岩隧洞变形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目前尚缺少关于这类拱架承载特性的研究工作。为此,推导了约束混凝土箱型截面压弯屈服判据,分析了该类型拱架的强度极限承载... 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是箱型钢和核心混凝土形成的组合拱架结构,也是有效控制软岩隧洞变形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目前尚缺少关于这类拱架承载特性的研究工作。为此,推导了约束混凝土箱型截面压弯屈服判据,分析了该类型拱架的强度极限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同时对比了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H型钢拱架、箱型钢拱架3种类型拱架的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截面屈服判据值在同型号中最高,其轴压屈服强度极限平均为箱型截面的1.4倍、H型钢截面的2.2倍,纯弯屈服强度极限平均为箱型截面的1.1倍、H型钢截面的1.5倍;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强度和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均高于同型号箱型和H型钢拱架,强度极限承载力是箱型钢拱架的1.3~1.4倍、H型钢拱架的2.2~2.3倍;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是箱型钢拱架的1.03~1.04倍、H型钢拱架的1.10~1.27倍。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承载特性优势显著,能够为软岩隧洞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洞 约束混凝土型钢拱架 压弯屈服判据 强度极限承载力 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5
作者 魏淑静 杨中宣 原征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连续倒塌是指工程结构的局部遭受破坏并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结构大范围破坏甚至整体倒塌的现象,而在通过单元失效模拟钢筋断裂和混凝土开裂的过程中,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影响,导致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准确性... 连续倒塌是指工程结构的局部遭受破坏并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结构大范围破坏甚至整体倒塌的现象,而在通过单元失效模拟钢筋断裂和混凝土开裂的过程中,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影响,导致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准确性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下降。为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型钢混凝土试件参数,制备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板试件,对其中的钢板施加载荷,并进行抗倒塌性能模拟,以提升组合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分析。分别模拟拆除A4-a柱(长边中柱)、C1-a柱(短边中柱)、A1-a(角柱)后不同区域的受力情况,计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试件的接触界面轴力。结果表明:当模拟拆除建筑底层长边中柱、短边中柱、角柱时均未发生倒塌现象;在拆除建筑不同层长边中柱、短边中柱与角柱时,建筑所产生的位移均小于-50 mm,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因此,该结构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组合 抗倒塌性能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厅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高湛 李华 魏文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支撑结构是换流站阀厅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制作的支撑具有良好的抗侧力和耐火性能,适合在阀厅结构中使用,目前对其鲜有研究。为探究不同形式型钢混凝土支撑的抗震性能,增加其在阀厅等结构中的使用,对典型的“K”型和“X... 支撑结构是换流站阀厅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制作的支撑具有良好的抗侧力和耐火性能,适合在阀厅结构中使用,目前对其鲜有研究。为探究不同形式型钢混凝土支撑的抗震性能,增加其在阀厅等结构中的使用,对典型的“K”型和“X”型支撑结构进行了低周往复试验,并对设置两种支撑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支撑均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加载后期支撑节点处均出现明显破坏,梁柱主体保持完好。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等效黏滞系数等指标显示,“X”型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优于“K”型的,但后者的延性耗能能力优于前者。整体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设置两种支撑对整体结构内力最不利,基底内力和柱顶位移的影响接近。故“K”型支撑是阀厅结构中更适宜的支撑形式,若对承载力有较高要求时可考虑采用“X”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厅结构 型钢混凝土支撑 低周往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建合一”枢纽站承轨层型钢混凝土柱脚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7
作者 赵光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雄安枢纽站支撑承轨层的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抗震设防的需要,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巨大。为减小传统埋入式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导致的柱脚埋深过大及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半埋入式柱脚方案,柱脚型钢埋入承台约1.35倍型钢截... 雄安枢纽站支撑承轨层的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抗震设防的需要,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巨大。为减小传统埋入式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导致的柱脚埋深过大及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半埋入式柱脚方案,柱脚型钢埋入承台约1.35倍型钢截面高度,采用十字形布置靴梁、锚栓、U形筋、预应力筋组合构造方式将柱脚弯矩可靠传递至基础,同时减小了基础承台的厚度。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对柱脚方案进行简化,设计并制作缩尺比1∶6的柱脚节点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实验研究,获得柱脚节点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破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个试件在1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构件均未屈服,仅柱脚受拉区出现裂缝,在2倍设计荷载作用下,2个试件柱脚受压区和承台出现裂缝,但钢筋、钢骨靴梁和钢骨均未屈服,证明该柱脚节点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此外,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柱脚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32.9%,同时提高柱脚节点变形能力,其中梁端最大竖向位移提高92.1%,柱端最大水平位移提高98.0%;此外,预应力的施加还可以提高抗冲切性能、减小承台上下层交界处的应变大小和裂缝宽度。该结构实验成果已应用于雄安枢纽站设计,提出的柱脚构造形式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及良好的可实施性,可在同类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为相似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桥建合一 柱脚 型钢混凝土 组合结构 静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型钢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与设计优化分析
8
作者 李伯阳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3期67-69,共3页
文章探讨了碳纤维布加固型钢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设计优化方法,探究该技术对承载力、抗变形能力、抗裂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得到明显提升,裂缝的扩展被抑制,整体稳定性也得到提高。该研究为碳纤维布加固型钢混凝土... 文章探讨了碳纤维布加固型钢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设计优化方法,探究该技术对承载力、抗变形能力、抗裂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得到明显提升,裂缝的扩展被抑制,整体稳定性也得到提高。该研究为碳纤维布加固型钢混凝土柱的方案设计与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推动了新型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型钢混凝土 力学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下矩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福隆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混凝土梁抗弯试验,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梁跨中截面在荷载下的应变分布,以及型钢混凝土梁沿长度的挠度和刚度变化,研究不同参数下矩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当外部荷载增大时,不同型钢混凝土梁上侧受压区域应变... 通过混凝土梁抗弯试验,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梁跨中截面在荷载下的应变分布,以及型钢混凝土梁沿长度的挠度和刚度变化,研究不同参数下矩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当外部荷载增大时,不同型钢混凝土梁上侧受压区域应变逐渐增大,下侧受拉区域的应变先增大再减小,相比其他型钢混凝土梁,上下均布设翼缘的型钢混凝土梁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更强;2)在外部荷载增大到125 kN时,未设置型钢的混凝土梁的挠度达到极限,其挠度值大于设置了型钢的混凝土梁,当混凝土梁中布设了双翼缘型钢后,该混凝土梁可承担的荷载达到485 kN,相比其他型钢混凝土梁,布设了双翼缘型钢的混凝土梁的挠度值最小,承担的荷载最大;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梁中布设型钢可增加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当型钢上下或左右均设置翼缘时,可更大限度提高混凝土梁刚度,减小混凝土梁的挠度,混凝土梁可承担更大的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型钢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弯性能 应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质量措施研究
10
作者 梁雄杰 方文宗 +2 位作者 李佳明 何凯 刘汝华 《工程质量》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是大型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然而现有施工工艺容易在梁柱核心区产生梁纵向钢筋连接不牢及混凝土孔洞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论文以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合格率进行调查研究,查找了...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是大型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然而现有施工工艺容易在梁柱核心区产生梁纵向钢筋连接不牢及混凝土孔洞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论文以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对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合格率进行调查研究,查找了箱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合格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新型施工方法并通过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实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柱-钢筋混凝土梁体系 头脑风暴法 施工质量 合格率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钢棒阻尼器对基础隔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
11
作者 周博文 程蓓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针对基础隔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将U型钢棒阻尼器应用于无铅芯隔震橡胶支座中,并调整了阻尼器数量,采用非线性静力推覆法研究了其对结构损伤模式、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型钢...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针对基础隔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将U型钢棒阻尼器应用于无铅芯隔震橡胶支座中,并调整了阻尼器数量,采用非线性静力推覆法研究了其对结构损伤模式、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型钢棒阻尼器隔震橡胶支座能够改变上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损伤模式,减轻主体剪力墙的损伤,并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U型钢棒阻尼器数量对上部结构的受力性能提升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U型钢棒阻尼器 抗震性能 损伤模式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型钢混凝土结构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12
作者 卢惟铭 《城市开发》 202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加入型钢能有效提升构件的强度和延性,高层建筑采用SRC型钢混凝土结构能有效提升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和防灾水平。以上优良特性对受风荷载、地震荷载主控地区的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结构体...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加入型钢能有效提升构件的强度和延性,高层建筑采用SRC型钢混凝土结构能有效提升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和防灾水平。以上优良特性对受风荷载、地震荷载主控地区的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和有效的施工措施,可以充分发挥SRC型钢混凝土结构在高层住宅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型钢混凝土结构 高层住宅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压-扭复合受力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宇良 刘凯格 +1 位作者 吉云鹏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3-131,共9页
为研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tu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SRC)柱的抗扭性能,提出了6种栓钉布置形式(翼缘、腹板、对称、交错、单双、X型),通过7根SSRC柱和1根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柱的压扭低周反复试验,研究... 为研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tu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SRC)柱的抗扭性能,提出了6种栓钉布置形式(翼缘、腹板、对称、交错、单双、X型),通过7根SSRC柱和1根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柱的压扭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SSRC柱在压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观察了SSRC柱在压扭复合受力状态下的破坏形态,揭示了其受扭破坏机理,对比分析了轴压比和栓钉布置形式对试件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扭转耗能及延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压扭复合受力状态下,SSRC柱的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呈“S”形,扭转裂缝倾角介于45°~60°之间且随轴压比增大而增大;6种栓钉布置形式均可有效延缓SSRC柱的受扭开裂,腹板焊接栓钉后试件的抗扭承载力提高11.9%;增大轴压比可有效提高SSRC柱的初始抗扭刚度和耗能能力,但会降低其扭转变形能力;栓钉“对称”、“腹板”、“X型”布置时SSRC柱的扭转累积耗能分别提高约16.4%、11.8%、10.2%;综合对比各项指标发现,栓钉“对称”布置对型钢混凝土结构压扭性能的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扭性能 焊接栓钉 栓钉布置形式 型钢混凝土(src)柱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辉 刘一 +1 位作者 赵艳丽 白恒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柱的力学特征及曲线形状,提出了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骨架曲线的三折线参数模型,采用理论推导与数据拟合的方法确定了组合柱骨架曲线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组合柱的滞回规则和卸载规律,构建了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反复荷载下组合柱的受力特征点及滞回性能,可为此类组合柱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 钢管再生混凝土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滞回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辉 张国恒 +2 位作者 白恒宇 席嘉诚 赵艳丽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基于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采用OpenSees软件对该组合柱进行了滞回性能数值分析,获取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及抗震性能指标,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组合柱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组合柱的滞回... 基于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采用OpenSees软件对该组合柱进行了滞回性能数值分析,获取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及抗震性能指标,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组合柱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组合柱的滞回性能开展了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从0增大到100%,组合柱的峰值荷载下降了7.78%,延性略有降低;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型钢强度及圆钢管强度,对于提升组合柱的承载力及刚度是有利的,但却使组合柱的脆性增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组合柱的承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延性逐渐变差;型钢配钢率从5.54%增至9.99%,组合柱的峰值荷载提高了24.34%,但对于改善组合柱的延性不明显;增大钢管壁厚对组合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均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凝土 型钢再生混凝土 组合柱 滞回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型钢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秋维 景烜光 景瑞颖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858,共10页
采用钢管对传统RC柱进行约束,形成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但在应用于框架节点设计时,节点区域仍采用普通RC柱节点构造,可能导致节点处没有钢管约束而成为薄弱点,节点处易发生破坏。针对钢管约束钢... 采用钢管对传统RC柱进行约束,形成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但在应用于框架节点设计时,节点区域仍采用普通RC柱节点构造,可能导致节点处没有钢管约束而成为薄弱点,节点处易发生破坏。针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节点抗震性能薄弱的现状,提出采用内置型钢短柱进行增强。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对具有相同构造形式的节点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型钢应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内置型钢长度和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置型钢长度增加,试件的承载力、极限位移和延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轴压比对试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通过进一步分析试件的破坏机制、型钢抗弯性能和耗能能力,提出满足节点抗震性能需求的内置型钢长度建议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 内置型钢 数值分析 抗震性能 型钢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耗能能力及延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辉 胡杰江 +2 位作者 赵艳丽 刘方达 席嘉诚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对11个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组合柱的破坏形态及特征,获取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延性系数及侧向位移角等性能指标,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截面形式、轴压比、型钢配钢... 对11个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组合柱的破坏形态及特征,获取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延性系数及侧向位移角等性能指标,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截面形式、轴压比、型钢配钢率和圆钢管径厚比等参数对组合柱耗能能力及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复荷载作用下组合柱呈压弯塑性铰破坏模式;组合柱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呈纺梭形,屈服位移后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在0.30~0.48之间,平均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0,极限侧向位移角介于1/30~1/20之间且均大于规范限值1/50,组合柱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此外,组合柱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受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影响较大,全再生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耗能能力下降14.5%;增加钢管壁厚或型钢配钢率有利于提升组合柱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而增大轴压比则对组合柱的延性和变形不利;内置型钢采用箱型截面时,组合柱耗能及延性最优,与工字型钢相比,采用箱型截面型钢的组合柱耗能能力和延性分别提升了23.5%和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型钢再生混凝土 滞回耗能 位移延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设计规程对比分析(Ⅱ)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勇 邵永健 郭子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5年第4期32-36,共5页
着重对我国现有的两部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规程《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关于型钢混凝土(SRC)偏心受压构件、剪力墙和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计算理论和构造要求进行了对比分... 着重对我国现有的两部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规程《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关于型钢混凝土(SRC)偏心受压构件、剪力墙和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计算理论和构造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型钢混凝土(SRC)偏心受压构件和梁柱节点承载能力的计算实例,对两部规程的应用方法和计算步骤作了详细的说明;还对两部规程中关于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两部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的实施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 设计规程 承载能力 计算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叠合框架梁连接节点构造设置与安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的主要任务。而国内目前采用的预制叠合框架梁存在着跨度大自重大吊装成本高、预制梁柱节点位置易发生钢筋碰撞吊装定位难度大等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的主要任务。而国内目前采用的预制叠合框架梁存在着跨度大自重大吊装成本高、预制梁柱节点位置易发生钢筋碰撞吊装定位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发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叠合框架梁,并对该叠合梁的构造设置、连接方式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从而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装配式建筑中框架梁的深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拆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型钢混凝土结构 叠合框架梁 构造设置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杰 黄贤勋 +1 位作者 陈建广 李彦峰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253-2258,共6页
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Partially Embedded Box Section Reinforc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Beam,PEBRRCB),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受弯性能模型,研究其正截面... 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Partially Embedded Box Section Reinforc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Beam,PEBRRCB),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受弯性能模型,研究其正截面受弯性能,并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箱形型钢埋置深度、再生混凝土强度和箱形型钢强度对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取代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对梁的抗弯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延性有一定影响;型钢埋置深度和型钢强度的变化对梁的抗弯承载力、刚度和延性都有较明显影响;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部分埋入式箱形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埋入式 型钢再生混凝土 受弯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