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配电网面临的供电可靠性与质量挑战,深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配电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阐述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空间数据处理、网络分析和三维可视化中的功能优势,重点介绍其在配...基于城市配电网面临的供电可靠性与质量挑战,深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配电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阐述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空间数据处理、网络分析和三维可视化中的功能优势,重点介绍其在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备布局规划及供电范围划分中的具体实现方法。结合济南市某新建住宅区配电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多源数据集成、线路阻抗计算及负荷均衡性优化中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GIS技术能够通过高效的空间分析与建模能力,显著提高配电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城市配电网面临的供电可靠性与质量挑战,深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配电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阐述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空间数据处理、网络分析和三维可视化中的功能优势,重点介绍其在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备布局规划及供电范围划分中的具体实现方法。结合济南市某新建住宅区配电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多源数据集成、线路阻抗计算及负荷均衡性优化中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GIS技术能够通过高效的空间分析与建模能力,显著提高配电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文摘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地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从工具操作训练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转型成为关键议题。本文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循环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对Esri Academy的“Get to Know GIS”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发现其通过“四阶双环结构”形成独特的学习路径,从而提升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与技术迁移能力。据此,本文提出我国中学GIS教育的优化路径:开发“问题链—工具链—故事链”三链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数字手—地理眼—人文心”三维评价框架,形成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互嵌模式。本文以期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提供可操作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