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韦敏鹏 韩任清 苟廷海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地应力场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至关重要。笔者采用水压致裂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地应力进行现场测量,并对地应力场的特性及其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域处于中等应力区环境,最大水平主应力... 地应力场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至关重要。笔者采用水压致裂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地应力进行现场测量,并对地应力场的特性及其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域处于中等应力区环境,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W向,地下厂房埋深处围岩可能有岩爆现象。该研究结果为围岩岩爆预测及洞轴线布置提供相应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地下厂房 水压致裂法 稳定性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ANN算法的地应力场反演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伯虎 胡尧 +2 位作者 王燕 陈伟 罗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国页岩气储层埋藏深,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反演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提出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对川南长宁—建武区块的页岩气储层及周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并采用综合破裂系数法,对... 中国页岩气储层埋藏深,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反演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提出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对川南长宁—建武区块的页岩气储层及周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并采用综合破裂系数法,对储层裂缝进行预测,划分裂缝发育区域。研究表明,基于多元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能准确反演区域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区的地应力以挤压应力为主,方向在NE115°左右。受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层周边应力较为集中,易发育剪切裂缝,裂缝以发育和较发育程度为主。研究区在邻近龙马溪组底部的五峰组上段和构造大断层部位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研究成果对该区块完善页岩气开采的井网布置、压裂优化设计和套管损坏防治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 神经网络算法 页岩气储层 地应力场反演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裴书锋 臧东升 +3 位作者 孙常新 何建华 李国良 陈炳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9,共14页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演获得较优的反演结果。首先,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3维地质模型建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与BP人工神经网络联合反演,以及基于洞室围岩应力型破坏特征的结果验证。该方法从历史构造运动出发,约束多元回归因素及其回归系数,解决剪应力偏差过大的问题,并通过历史地质构造分析、实测地应力分析和洞室群应力型破坏特征等多源约束和验证,提高地应力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以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最大主应力为25~30MPa,方向为NWW-EW方位,缓倾向河谷,洞室开挖后上游侧拱肩和下游侧墙脚易发生应力型破坏;断层等大型结构面严重影响了地应力分布,临近断层部位最大主应力量值减小,方向近于垂直断层,在距断层5~10m范围内最大主应力量值迅速增大至原岩应力,方位逐渐转为近平行断层,与宏观主应力方向接近;密集发育的断层,是导致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区域主应力变异性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阐明了深切河谷和多结构面共同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特别是断层附近地应力场的变异特征,为地下洞室群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型灾害部位预测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反演 大型地下洞室群 数值模拟 智能反演 应力 深切河谷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健 鄢双红 +2 位作者 董志宏 周春华 张必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58,共7页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需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水压致裂法可以有效地获得初始地应力,三维水压致裂法获得的地下应力情况更为准确且可以与垂直孔测试数据互相印证;数值模拟获取的地应力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一致性,厂房隧洞布置较为合理且工程区发生岩爆概率较低;现场原位测试结果与回归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压致裂法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分析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水平井组井间地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
5
作者 张羽鹏 吕振虎 +2 位作者 李嘉成 陈小璐 盛茂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6,共10页
水平井组开发致密油藏时,孔隙压力大幅下降会显著改变井间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迫使加密井压裂裂缝朝向老井压力衰竭区扩展,导致加密井产量受限。因此,掌握致密油藏井间地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是加密井布井与压裂时机优选的重要基础。针对... 水平井组开发致密油藏时,孔隙压力大幅下降会显著改变井间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迫使加密井压裂裂缝朝向老井压力衰竭区扩展,导致加密井产量受限。因此,掌握致密油藏井间地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是加密井布井与压裂时机优选的重要基础。针对新疆油田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基于岩石多孔弹性理论,建立了双水平井组应力渗流耦合模型,数值模拟得到随孔隙压力下降,井间地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水平主应力方向发生反转时的孔隙压力变化值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储层物性和压裂完井参数对地应力时空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孔隙压力下降,井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发生反转;储层基质渗透率、井间距减小,单井单位储层厚度日产量及压裂缝间距增加会加快主应力反转,而初始储层孔隙压力对水平主应力变化趋势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井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力压裂 渗流 孔隙压力 地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深部复杂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6
作者 曹伟 李均 +2 位作者 薛成 代伟 罗德强 《铁道勘察》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深埋隧道开挖过程中,赋存在岩体中的极高地应力会导致隧道周围岩体破裂、变形甚至发生岩爆。某高原铁路隧址区存在较高的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岩爆问题突出,为确保隧道围岩稳定及施工安全,明晰隧址区地应力场特征,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深埋隧道开挖过程中,赋存在岩体中的极高地应力会导致隧道周围岩体破裂、变形甚至发生岩爆。某高原铁路隧址区存在较高的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岩爆问题突出,为确保隧道围岩稳定及施工安全,明晰隧址区地应力场特征,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开展超大埋深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首先辨析隧址区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再结合水压致裂法钻孔资料,提出多因素边界荷载条件,最后利用数值分析手段推演隧址区的地应力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地应力实测结果揭示隧址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15.21~40.82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42°~54°E;隧道沿线区域应力状态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σ_(H)>σ_(v)>σ_(h)的规律;对比地应力实测值与反演值,大部分测点结果较为接近,且其变化趋势相同,证明该方法推演地应力场合理,但个别测点误差较大,特别是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角α_(H);受限于水压致裂法测量原理,剪应力τ_(xy)的反演精度不高,对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角的计算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岩爆 地应力场 多元回归 反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应力场回归分析在浙江省庆元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应用
7
作者 牛明智 刘国强 邵祎迪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1期24-28,共5页
浙江省庆元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属于中低山地貌,输水发电系统最大埋深365.2m,为了解工程区地下岩体内的应力环境,在地下厂房区及引水隧洞等关键部位布置钻孔,同时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测试,以获取测点附近地应力量值和应力方向等关... 浙江省庆元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属于中低山地貌,输水发电系统最大埋深365.2m,为了解工程区地下岩体内的应力环境,在地下厂房区及引水隧洞等关键部位布置钻孔,同时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测试,以获取测点附近地应力量值和应力方向等关键数据;但原位地应力测试仅可表征测试点附近小范围的应力状态,因此还需要获取工程区的三维地应力场。本次采用较为成熟的回归分析方法,即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水压致裂和应力解除法获得重要构造位置的现今应力情况;采用有限元建模进行反演,获得边界载荷的作用形式和量级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正演,获得场地的现今地应力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系统 三维地应力场 回归分析方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江活动断裂长期蠕滑变形对区域地应力场影响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周勇 曹爱武 徐文刚 《大坝与安全》 2024年第5期23-28,33,共7页
小江断裂是西南地区一条重要地质界线,对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工程长期稳定有一定影响,研究该活动断裂长期蠕滑变形的影响特征十分必要。基于小江活动断裂及其邻近地区的大地运动监测结果,考虑断裂的走滑与逆冲运动特征,建立三维数值概化模... 小江断裂是西南地区一条重要地质界线,对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工程长期稳定有一定影响,研究该活动断裂长期蠕滑变形的影响特征十分必要。基于小江活动断裂及其邻近地区的大地运动监测结果,考虑断裂的走滑与逆冲运动特征,建立三维数值概化模型,对该断裂带在10 mm/a级长期蠕滑运动下的周边应力场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模拟分析。计算显示,随着小江断裂长期蠕滑,周边地应力场呈近似线性、平缓的增长势态。在工程百年寿命期或短暂的地质时间尺度内,并不会对周边地应力场造成明显影响,断裂带附近岩体在200年内的最大主应力增量约0.35~0.55 MPa,1000年内的应力增量约1.1~3.3 MPa。水库蓄水后,库水影响区仅限于河谷周边,对大区域地应力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工程长期稳定性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 活动性断裂 蠕滑变形 地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区初始地应力场建模方法与反演研究
9
作者 景帅 兰亚洲 吕厚宽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质和围岩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河谷区,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导致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研究河谷区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对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收集河谷... 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质和围岩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河谷区,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导致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研究河谷区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对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收集河谷区现场实测地应力资料,分析了河谷区地应力的分布特征。通过卫星数字高程模型对河谷区进行了三维建模,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反演分析方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获得的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实测地应力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反演 数值模拟 反演分析 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地应力场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0
作者 景锋 盛谦 +1 位作者 张勇慧 刘元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1-58,共8页
随着我国交通、能源和水利水电等行业快速发展,在复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下兴建大量岩土工程,尤其是深埋长隧道,原位地应力测量及其相关研究逾加重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成功进行原位地应力实测以来,在地应力测量及相关研究方面已... 随着我国交通、能源和水利水电等行业快速发展,在复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下兴建大量岩土工程,尤其是深埋长隧道,原位地应力测量及其相关研究逾加重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成功进行原位地应力实测以来,在地应力测量及相关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文中扼要介绍了我国地应力测量的发展历程,着重总结了在钻孔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和其他常用原位地应力测量法及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分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结合我国区域构造应力环境和岩土工程的特点,对地应力测量和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研究方面的展望阐述了一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地应力场 测量 反演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洞超前地质探测和地应力场反演的岩爆预测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邱道宏 李术才 +3 位作者 张乐文 崔伟 苏茂鑫 谢富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34-2040,共7页
岩爆是高地应力地区影响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地质灾害,岩爆预测已成为地下工程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地层的岩性条件和地应力的大小是影响岩爆发生的两个最根本因素,对这两个因素的准确判别将直接关系到岩爆预测的成功与否。根据工程的区域... 岩爆是高地应力地区影响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地质灾害,岩爆预测已成为地下工程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地层的岩性条件和地应力的大小是影响岩爆发生的两个最根本因素,对这两个因素的准确判别将直接关系到岩爆预测的成功与否。根据工程的区域地质资料,利用FLAC3D程序建立了该区域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工程现场实测点的主应力数据,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反演了计算区域的初始地应力场。基于现场岩石力学试验和TSP203探测技术,获取了岩爆高风险区域的地层岩性条件。最后结合地应力反演数据和TSP探测结果,对掌子面前面长距离范围内的岩爆强度进行精细预测。工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岩爆预测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地应力场反演 TSP203 岩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竹叶 任旭华 刘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
针对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需采用多次正向计算、效率较低、优化程序与正向数值计算程序需大量耦合等问题,利用FLAC3D内嵌的FISH语言将FLAC3D正向数值计算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编写了程序,以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的初始地... 针对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需采用多次正向计算、效率较低、优化程序与正向数值计算程序需大量耦合等问题,利用FLAC3D内嵌的FISH语言将FLAC3D正向数值计算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编写了程序,以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的初始地应力场为例,分析了反演的整个过程。结果表明,该法简单易实现、收敛速度较快,精度较高,为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反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地应力场反演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Ground Stress Initial 初始地应力场 数值计算程序 抽水蓄能电站 初始应力 优化程序 岩体 收敛速度 反演分析 地下洞室 新思路 语言 效率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林铁路桑日至加查段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庆武 巨能攀 +2 位作者 杜玲丽 黄健 胡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0-1462,共13页
桑日至加查地区地形陡倾,河谷深切,构造活动强烈,早更新世以来雅鲁藏布江的强烈侵蚀下切作用引起了该区域构造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应力环境极为复杂,地应力场分析对铁路的选线及施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雅鲁藏布江沿岸阶地特征对河... 桑日至加查地区地形陡倾,河谷深切,构造活动强烈,早更新世以来雅鲁藏布江的强烈侵蚀下切作用引起了该区域构造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应力环境极为复杂,地应力场分析对铁路的选线及施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雅鲁藏布江沿岸阶地特征对河谷演化规律进行概化,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以实测地应力资料为基础,利用RBF神经网络和地层剥蚀原理相结合的地应力反演方法,计算得到拉林铁路桑日至加查段现今地应力场。结果表明:各测点处地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用该方法获得的地应力场是合理可靠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桑-加峡谷段河谷岸坡及沿岸主要隧道工程地应力场特征,并根据隧道轴线位置主应力量值及方向特征探讨了隧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深切河谷 反演分析 RBF神经网络 拉林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西瓦工程河谷区高地应力场反演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31
14
作者 袁风波 刘建 +2 位作者 李蒲健 乔丽苹 李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6-842,共7页
拉西瓦水电工程坝址区为高山峡谷地貌,受地质构造应力、自重、地表剥蚀和河流侵蚀卸荷等多因素影响而赋存有高地应力,河谷区钻孔岩芯饼化与探洞片状剥落现象明显。由于该区地应力场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多期地质构造运动及河谷演化历史等... 拉西瓦水电工程坝址区为高山峡谷地貌,受地质构造应力、自重、地表剥蚀和河流侵蚀卸荷等多因素影响而赋存有高地应力,河谷区钻孔岩芯饼化与探洞片状剥落现象明显。由于该区地应力场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多期地质构造运动及河谷演化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要合理确定其三维地应力分布状况与大小具有较大难度和复杂性。采用多元回归与逐步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详细反演,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河谷区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并就其形成机理开展了多因素影响效应分析,为我国西部强烈地质作用区高地应力研究及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成果和工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瓦水电工程 河谷 地应力场 反演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岭特长公路隧道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42
15
作者 汪波 何川 +1 位作者 吴德兴 耿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8-634,共7页
通过对苍岭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实测值分析基础上,选取可靠、具有代表性的实测点作为反演回归对象,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手段,结合回归分析原理,获得整个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回归与现场实测值可知:除个别点差异较大外,其... 通过对苍岭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实测值分析基础上,选取可靠、具有代表性的实测点作为反演回归对象,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手段,结合回归分析原理,获得整个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回归与现场实测值可知:除个别点差异较大外,其余大部分测点拟合程度较好,分布规律大致相同,表明采用应力回归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应力场回归方程获取了整个苍岭隧道轴线方向上地应力场展布规律,并根据不同地段最大主应力与隧道轴线方向的夹角对洞室稳定性状况进行了分析,据此建议进一步优化苍岭隧道线位走向,为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地应力场 反演回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初始地应力场的反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庞作会 陈文胜 +1 位作者 邓建辉 葛修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47,共4页
提出了复杂初始地应力场的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地应力不必符合某种特定的分布,通过求解构造应力在边界上的节点力,可以确定这种地应力。讨论了在线弹性介质中,通过有限元计算求解这种地应力的方法、过程,并给出算例。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反分析 有限元 线弹性 矿山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勇慧 魏倩 +2 位作者 盛谦 冷先伦 景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3-1530,共8页
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厂房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通常工程区实测地应力点较少,必须在有限的地应力资料基础上,采用反演分析方法获得整个工程区地应力场。结合大岗山水电站地形地貌条件和地质结构特征,基于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实测... 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厂房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通常工程区实测地应力点较少,必须在有限的地应力资料基础上,采用反演分析方法获得整个工程区地应力场。结合大岗山水电站地形地貌条件和地质结构特征,基于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实测资料,研究了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数学模型多元回归方法,进行了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地应力场三维反演分析研究,获得了地下厂房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结果表明,大岗山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受构造应力、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综合影响,岩性对地应力影响较小,岩脉与断层影响显著;在地下厂房区最大水平主应力σH、最小水平主应力σV、铅直向应力σh关系为σH>σV>σh,地应力量值中等,侧压力系数垂直厂房轴线方向为0.5~0.6,轴线方向为1.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多元回归分析 反演分析 大岗山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位移边界反演三维初始地应力场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郭明伟 李春光 +1 位作者 王水林 栾广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9-1274,共6页
采用优化位移边界条件拟合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根据实测地应力资料建立针对所施加的任一边界位移模式的优化函数,不断调整位移边界模式并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最终得到边界位移模式的最优组合和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从而为初始地应力... 采用优化位移边界条件拟合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根据实测地应力资料建立针对所施加的任一边界位移模式的优化函数,不断调整位移边界模式并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最终得到边界位移模式的最优组合和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从而为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最后,针对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区域给出了用该方法拟合初始地应力场的计算结果,通过地应力测点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其拟合效果较好,证实此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场 位移边界条件 优化函数 构造应力 地下厂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对地应力场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沈海超 程远方 +1 位作者 王京印 赵益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断层应力场研究是油气田开发等工程领域的难题之一。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规律,考虑的因素包括断层两侧围岩的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断层介质的力学性质、断层的几何形态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 断层应力场研究是油气田开发等工程领域的难题之一。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规律,考虑的因素包括断层两侧围岩的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断层介质的力学性质、断层的几何形态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断层附近的地应力场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改变均能使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油田断层发育区地应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断层 岩石力学性质 有限元法 油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坝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建国 张强勇 +1 位作者 杨文东 张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71-3078,共8页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V型河谷地形地貌特征,根据地应力实测资料及地质构造条件,考虑边坡浅表全风化、强风化地层以及断层破碎带对坝区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建立了坝区初始地应力场三维回归计算分析模型。通过多元回归三维数值计算,求得...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V型河谷地形地貌特征,根据地应力实测资料及地质构造条件,考虑边坡浅表全风化、强风化地层以及断层破碎带对坝区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建立了坝区初始地应力场三维回归计算分析模型。通过多元回归三维数值计算,求得地应力最优回归系数,较为准确地反演了大岗山坝区的初始地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大岗山坝区初始地应力场是一个在浅部以构造应力为主、在深部以自重应力为主、由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联合组成的中等偏高的地应力场,研究结果为坝区边坡开挖及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场 应力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