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动因、政策和成就──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有关部分的评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瑞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3-50,共8页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动因、政策和成就──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有关部分的评析孙瑞鸢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完成的重大社会变革之一。费正清、罗德里克·...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动因、政策和成就──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有关部分的评析孙瑞鸢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完成的重大社会变革之一。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第14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运动 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法 中国史 社会变革 中共中央 共产党 邓子恢 中国共产 农村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和大陆两种土地改革差异简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娄和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8-71,共4页
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逃到台湾孤岛,在风雨飘摇之秋,开始了与大陆的长期对峙。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解放了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大部国土之后,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的土地改革。困居台湾仍打着“中华民国”旗... 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逃到台湾孤岛,在风雨飘摇之秋,开始了与大陆的长期对峙。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解放了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大部国土之后,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的土地改革。困居台湾仍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的蒋介石集团,也于50年代初期进行了一场土地改革。同是土地改革,但台湾与祖国大陆所进行的土地改革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蒋介石集团 台湾当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祖国大陆 台湾省 步骤 农村生产力 “耕者有其田”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十年土地制度变革及立法完善
3
作者 祁雪瑞 《创新科技》 2009年第10期24-26,共3页
  新中国成立60年,可谓风雨兼程,艰难曲折,波澜壮阔,成就辉煌,有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总结,有许多历史的启示需要反思.   纵观建国60年中闰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瓦博弈的历史,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柃验...   新中国成立60年,可谓风雨兼程,艰难曲折,波澜壮阔,成就辉煌,有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总结,有许多历史的启示需要反思.   纵观建国60年中闰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瓦博弈的历史,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柃验并修正理论的历史,也是我们党人民利益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自我否定和自我完善的历史.博古是为了通今,反思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所有权 生产队 所有权主体 农村土地制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 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制度变革 共有权 土地改革法 土地 三级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进 黄扬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22-26,共5页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先后进行了四次重大的改革,而每次改革都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轨迹作一历史反思,以求通过历史的反思和透视,探讨深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途径.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先后进行了四次重大的改革,而每次改革都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轨迹作一历史反思,以求通过历史的反思和透视,探讨深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途径.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轨迹继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把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变为农民小土地私有制.它是通过没收,征收地主、富农、宗教等封建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和农村劳动者而实现的.这是土地制度的第一次大变革.其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高度统一,土地产权可以流动,允许买卖、出租、典当、赠与等土地交换活动.这次土改使农民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农民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虽然以农户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规模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流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土地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使用权 经营权 市场机制 计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新中国土地立法回顾
5
作者 刘杨 齐红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3-15,共3页
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新中国土地立法回顾刘杨,齐红近几年厦门市土地管理局的土地立法和土地监察工作十分出色,走在全国土地立法和土地监察工作的前列,并创造了在土地诉讼案件中始终无一败诉的斐然成绩。图为厦门市土地管理局监察执... 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新中国土地立法回顾刘杨,齐红近几年厦门市土地管理局的土地立法和土地监察工作十分出色,走在全国土地立法和土地监察工作的前列,并创造了在土地诉讼案件中始终无一败诉的斐然成绩。图为厦门市土地管理局监察执法大队整装待发。谷岩摄伴随着社会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国家土地管理局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管理 土地所有制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宗土地使用权应确认给彪角供销社
6
作者 赵立伟 《国土资源》 2003年第2期42-43,共2页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陕西凤翔县国土资源局的来信和对发生在彪角村的一宗土地权属纠纷案给予的法律政策解答。考虑该土地确权在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中比较复杂,仅听一家之言易生偏颇;再则,通过对具体案件的辩析也可提高大家的法律水...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陕西凤翔县国土资源局的来信和对发生在彪角村的一宗土地权属纠纷案给予的法律政策解答。考虑该土地确权在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中比较复杂,仅听一家之言易生偏颇;再则,通过对具体案件的辩析也可提高大家的法律水平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基于此发起了对这起案件的讨论。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来稿,现予刊载。今后,如还有不同意见者,我们继续讨论。欢迎大家再提出新的案例供一起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改革法 土地权属 房屋 国有土地使用证 土地管理 土地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7
《山西林业》 1997年第Z1期16-17,40,共3页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林地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争议 争议处理 处理机构 当事人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权属争议 处理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暂时不动富农”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东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3期95-96,共2页
中国的富农问题是土改政策中一个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建国前,我党在根据地内对富农采取征收其多余的土地及财产的政策,事实上实行的是把富农同地主一样看待的政策,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但由于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问题暴露得尚不... 中国的富农问题是土改政策中一个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建国前,我党在根据地内对富农采取征收其多余的土地及财产的政策,事实上实行的是把富农同地主一样看待的政策,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但由于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问题暴露得尚不突出。建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农 政策 毛泽东 建国后 民族资产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财产 建国前 多余的 建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
9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6-46,共1页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编辑同志:我们在基层土地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有的村民小组在划分宅基地或者调剂其他土地时,有些村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依据,搞“宅基地还家”、“还原耕”...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编辑同志:我们在基层土地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有的村民小组在划分宅基地或者调剂其他土地时,有些村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依据,搞“宅基地还家”、“还原耕”、“继祖业”等。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土地 土地信访工作 土地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改革法 人民政府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
10
作者 罗申佑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年第6期25-27,共3页
知识梳理1.1950年—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2)过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 知识梳理1.1950年—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2)过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建国后 封建土地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生产 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