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病-喘证-肺胀病因病机辑要 被引量:3
1
作者 隋秋博 赵克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目前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手段仍较为局限。中医对于哮喘和慢阻肺的认识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详细的对哮喘病名、病因病机的记载,据慢阻肺特有的临床症状,发现自秦汉以来对于此病有诸多记载,探求古代文献发现慢阻肺与哮喘虽属不同疾病,但其病因相累,病机相联,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可相合并病。文章通过古代中医文献梳理哮喘和慢阻肺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医家研究成果,整理出ACO病因包括外邪侵袭、七情过用、饮食失宜、体质因素4个方面,病机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痰热郁肺方面阐述ACO以期提供诊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喘证 肺胀 支气管哮喘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 外邪侵袭 七情过用 饮食失宜 体质因素 肺肾亏虚 痰瘀互结 痰热郁肺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证古代文献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科军 刘洋 刘华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126-1128,共3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现代医家对古代医家喘证论述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对某一文献或医家喘证论述的病因病机或诊治用药特色的研究;其二是对历代文献或医家喘证论述的病因病机或诊治用药特色的研究。
关键词 喘证 古代文献 古代医家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喘平膏外敷治疗咳喘证1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成华 陈维华 +1 位作者 徐强 金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24-25,共2页
1988~1990年,笔者以自拟咳喘平膏外敷治疗咳喘证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86例,女64例,年龄6~74岁,50岁以上者占62%。病程2~40年,多数患者在10~20年之间,平均9.8±7.2年。其中... 1988~1990年,笔者以自拟咳喘平膏外敷治疗咳喘证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86例,女64例,年龄6~74岁,50岁以上者占62%。病程2~40年,多数患者在10~20年之间,平均9.8±7.2年。其中慢性支气管炎92例,支气管哮喘58例。辨证为痰湿蕴肺型67例,痰热郁肺型31例,肺肾两虚型5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平膏 咳喘 咳嗽 喘证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在治疗喘证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群 赵旭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期156-159,共4页
喘证是肺系常见疾病,无论何种咳喘,均与肺息息相关。但在临床治疗中如过度专注于肺的病机变化,忽略了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将影响喘证的治疗效果。因此要效法古训,《素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本文以此为指导思... 喘证是肺系常见疾病,无论何种咳喘,均与肺息息相关。但在临床治疗中如过度专注于肺的病机变化,忽略了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将影响喘证的治疗效果。因此要效法古训,《素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本文以此为指导思想,探讨喘证发病过程中五脏六腑存在的内部联系。明确五脏六腑以经络相连,脏腑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托,相互制约,也通过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相互影响。平衡失调可影响肺的宣降而致喘证,因此在治疗喘证中以此为线索,强调以肺为中心,从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生理功能、发病机制、病理产物、气血阴阳平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喘证临证治法的内涵与外延,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六腑 喘证 物质基础 活血化瘀 功能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证食疗源流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德友 刘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2-13,共2页
喘证迁延难愈,防治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对于喘证的防治有着明显优势。《黄帝内经》奠定了喘证食疗的理论基础;隋唐以后,食疗形式更为多样,促进了喘以食养的发展;宋元时期,各类型喘证的食疗方案更为细化;明清以降,药膳文化进一步发展,使... 喘证迁延难愈,防治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对于喘证的防治有着明显优势。《黄帝内经》奠定了喘证食疗的理论基础;隋唐以后,食疗形式更为多样,促进了喘以食养的发展;宋元时期,各类型喘证的食疗方案更为细化;明清以降,药膳文化进一步发展,使喘证食疗理论和实践日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食疗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鱼龙汤治疗喘证18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慧慧 赵芸 张义明 《国医论坛》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鱼龙汤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80例喘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鱼龙汤口服,中药对照组依据"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 目的:探讨鱼龙汤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80例喘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鱼龙汤口服,中药对照组依据"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给予中药口服,西药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化痰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复发率等,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中药对照组(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各症候积分降低均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喘息、咳嗽与西药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啰音或哮鸣音方面,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组在血清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方面明显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P<0.01);复发率统计,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自拟鱼龙汤治疗喘证综合疗效最佳。在改善啰音或哮鸣音、提高肺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中西药两个对照组;在降低炎性指标方面,优于中药对照组。自拟鱼龙汤治疗喘证,对临床积极探索用中药治疗喘证,并替代常规西药治疗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自拟鱼龙汤 啰音或哮鸣音 NEUT hs-CRP FEV1 FEV1/FVC 复发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素问》窥探喘证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浩 李泽庚 杨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338-339,共2页
喘证是指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疑难症之一。临床上也多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对于喘证基础的研究延续至今。但其根源发于《内经》,而《内经》中有较多篇散在的记载... 喘证是指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疑难症之一。临床上也多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对于喘证基础的研究延续至今。但其根源发于《内经》,而《内经》中有较多篇散在的记载或涉及到喘症的内容。其中以《素问》居多。如何就《素问》有关喘证进行整理探讨,颇具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喘证 病因病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丹溪喘证学说浅谈 被引量:2
8
作者 方莉 季乔雪 李泽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341-342,共2页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他精于医道,兼通理学,在理论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 朱丹溪 喘证 中医药治疗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及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嫣 沈建飞 +1 位作者 盛一梁 张静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5期75-76,共2页
目的:比较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及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证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将216例喘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比较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及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证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将216例喘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疗程及费用.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证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雾化药物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及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分别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证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但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起效更快,疗程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吸入用布地奈得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论喘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一松 童学彪 《陕西中医函授》 1993年第3期4-6,共3页
《内经》认为喘证的病因与六淫所伤、七情、外伤劳倦有关。在脏腑中与肺、胃、肾关系密切。并认为喘证以热证、实证为多;对喘证的诊断、定位等也作了论述。
关键词 内经 喘证 病因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明向治疗喘证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丹丽 张念志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4期10-11,共2页
论述韩明向教授治疗喘证的临床经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了"重视脏腑相关的整体治疗"原则,实喘病位多在肺,治当祛邪为主;虚喘病位在肺,多与脾、肾关系密切,治疗上肺脾气虚之喘证运用培土生金之法;肺肾两虚之喘证,在治肺肾... 论述韩明向教授治疗喘证的临床经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了"重视脏腑相关的整体治疗"原则,实喘病位多在肺,治当祛邪为主;虚喘病位在肺,多与脾、肾关系密切,治疗上肺脾气虚之喘证运用培土生金之法;肺肾两虚之喘证,在治肺肾的基础加温补肾阳、纳气平喘之药,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治疗思想 韩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喘化痰汤治疗喘证急性发作期患者22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眉 俞翔 张淑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发作期 化痰汤 患者 喘证 治疗 定喘 内科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与大肠同治法治疗喘证机理初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晓蕾 《陕西中医函授》 1997年第4期7-9,共3页
“喘证”的治疗方法颇多,然近年应用肺与大肠同治法治疗“喘证”多收到满意的效果。文章从中医理论,经脉连属、脏腑功能相应,病变相关等方面进行机理探讨。
关键词 大肠 喘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喘证辨治规律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春 徐月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6-27,共2页
《伤寒论》中关于喘的条文20余条,通过研读分析对喘证的辨治规律颇有所得。虽然均有呼吸急促之喘证,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伴随症状不同,其治疗亦有不同,本人认为喘证也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现将其归纳为邪客皮毛、邪客经... 《伤寒论》中关于喘的条文20余条,通过研读分析对喘证的辨治规律颇有所得。虽然均有呼吸急促之喘证,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伴随症状不同,其治疗亦有不同,本人认为喘证也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现将其归纳为邪客皮毛、邪客经络、邪客肌肉、邪客于腑、邪客于脏等理法方药完备的五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伤寒论 辨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喘证从痰论治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丘梅清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喘证 虚痰 实痰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证的辨证食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俭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7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喘证 中医辨证 饮食疗法 紫苏姜豉汤 菊杏饮 杏仁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群玉教授治疗喘证经验撷菁
17
作者 周东梅 杨群玉(指导) 《国医论坛》 2009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喘证 杨群玉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证的临床特征和X线表现
18
作者 宋宝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57-59,共3页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关于喘证,《内经》论述较多,如《灵枢·五阅五使》篇说:“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咳”,提示喘证以...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关于喘证,《内经》论述较多,如《灵枢·五阅五使》篇说:“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咳”,提示喘证以肺为主病之脏,并认为致喘的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 喘证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不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X线检查对于喘证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症状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廷贤治疗喘证阐微
19
作者 陈耀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A01期4-5,共2页
喘证是由于先天亏损、元气不足或外感六淫、饮食失调、痰浊内阻等引起的以呼吸急促、气息不续,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唇甲紫青、汗出如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症.喘证为临床疑难杂症之一,以小儿、老人罹患为多,常反复发作,遇寒冷或... 喘证是由于先天亏损、元气不足或外感六淫、饮食失调、痰浊内阻等引起的以呼吸急促、气息不续,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唇甲紫青、汗出如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症.喘证为临床疑难杂症之一,以小儿、老人罹患为多,常反复发作,遇寒冷或其他因素可使病情加剧,常不易根除,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喘证是肺系常见证,发病急,症状典型,呼吸困难是其必见之证.全球约有1.6亿本病患者,各国患病率1%~13%不等.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4%[1].一般认为儿童的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喘证主要见于西医的喘息型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及癔病等疾病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热喘 冷喘 水喘 龚廷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白芥子涂法治疗喘证2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秀英 李忠杰 赵利群 《现代中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3-24,共2页
喘证临床常见,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皆归其属,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张氏医通>中自芥子涂法,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方中麝香昂贵难求.笔者根... 喘证临床常见,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皆归其属,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张氏医通>中自芥子涂法,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方中麝香昂贵难求.笔者根据中医理论,改良药物组成和涂贴部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将资料完整的270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涂法 喘证 临床观察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