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摄食节律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杰 徐跑 朱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4,共4页
用投喂添加色素的膨化颗粒饲料和观测排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s;GIFT)的摄食节律。结果发现,6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家系之间的摄食周期存在非常显... 用投喂添加色素的膨化颗粒饲料和观测排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s;GIFT)的摄食节律。结果发现,6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家系之间的摄食周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1);t检验发现,各家系内摄食周期和排便周期的差异均不显著(P≥0.1097)。回归分析发现,摄食周期对生长无显著的影响(P=0.8988),但与摄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679,P=0.0004)。对摄食节律聚类分析,6个家系可分为(1、2、6)、(3、4)、5共3个家系类别。该项研究能为GIFT的养殖投饵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为鱼类摄食节律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摄食节律 摄食周期 排泄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凡 蒋明 +4 位作者 文华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黄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淑雯 罗莉 +4 位作者 黄先智 陈拥军 朱旺明 黄旺 林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5,共6页
试验以300尾初始体重为(44.40±0.41)g的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用蚕蛹(SP)替代0、25%、50%、75%和100%鱼粉(FM)的5种等氮(32%)等脂(5.5%)的饲料(分别命名SP0、SP25、SP50、SP75和SP100,基础饲... 试验以300尾初始体重为(44.40±0.41)g的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用蚕蛹(SP)替代0、25%、50%、75%和100%鱼粉(FM)的5种等氮(32%)等脂(5.5%)的饲料(分别命名SP0、SP25、SP50、SP75和SP100,基础饲料中含8%的鱼粉),每组3重复,每重复20尾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旨在探讨蚕蛹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蚕蛹替代水平上升,吉富罗非鱼肌肉粗蛋白、灰分、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显著下降,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较SP0组,SP100组肌肉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下降3.99%和3.46%。随蚕蛹替代量增加,吉富罗非鱼肌肉C18∶3n-3和C20∶5n-3显著上升,C18∶2n-6显著下降;SP100组吉富罗非鱼肌肉C18∶3n-3和C20∶5n-3较SP0组分别上升105.33%和132.72%。结论:蚕蛹替代鱼粉后显著提高了吉富罗非鱼肌肉C18∶3n-3和C20∶5n-3含量,有利于生产富含n-3PUFA的鱼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鱼粉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抗氧化和抗亚硝基氮应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婷婷 曹俊明 +4 位作者 黄燕华 王国霞 赵红霞 孙智武 刘群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68,共5页
选择初始体重(3.27±0.04)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80、160、240、320和400 mg/kg谷胱甘肽(GSH)的试验饲料,记作G0、G80、G160、G240、G320和G400。49 d后,G320血清和G160、G240肝脏谷胱... 选择初始体重(3.27±0.04)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80、160、240、320和400 mg/kg谷胱甘肽(GSH)的试验饲料,记作G0、G80、G160、G240、G320和G400。49 d后,G320血清和G160、G240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160、G240血清和G320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G240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G320血清和G240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G240~G400血清和G240肝脏总抗氧化能力,G320血清抗超氧阴离子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升高。G80~G320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亚硝基氮应激96 h内,G320累积死亡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GSH能显著提高罗非鱼的抗氧化性能和抗亚硝基氮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抗氧化 亚硝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注和口灌氟苯尼考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5
作者 白野 陈昆慈 +3 位作者 单奇 郑光明 尹怡 刘书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2,共6页
通过肌内注射、口灌两种给药方式,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把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随机分成2组,控制水温在30℃,以15 mg/kg分别单剂量肌内注射、口灌给药。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 通过肌内注射、口灌两种给药方式,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把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随机分成2组,控制水温在30℃,以15 mg/kg分别单剂量肌内注射、口灌给药。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用Win Nonlin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肌内注射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较慢,消除较快,达峰时间(T_(max))=4 h,峰浓度(C_(max))=4.64μg/mL,消除半衰期(T_(1/2λ)z L)=10.4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91.06μg·h/mL。口灌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较快,消除较慢,T_(max)=1 h,C_(max)=5.92μg/mL,T_(1/2λ)z L=13.13 h,AUC=61.96μg·h/mL。肌内注射、口灌氟苯尼考后,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显著,这一差异表明肌内注射给药吸收相对较慢,但更为完全(肌内注射氟苯尼考的AUC明显较大),消除相对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药代动力学 血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水体盐度对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和呈味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振 梁拥军 杨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2,95,共7页
为了解改变水体盐度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营养价值和呈味的影响,以生长于淡水中的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逐步增加水体盐度,检测盐度分别达到18和36后鱼体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改变能明显... 为了解改变水体盐度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营养价值和呈味的影响,以生长于淡水中的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逐步增加水体盐度,检测盐度分别达到18和36后鱼体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改变能明显影响罗非鱼肌肉内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调整完成后的第2 d,盐度为18和36的处理组鱼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18.66%和19.54%,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90.85和93.45,明显高于对照组(TAA为17.62%,EAAI为87.72),鲜味氨基酸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盐度调整完成后的第3 d,盐度18的处理组鱼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TFAA)达到最大值,而盐度为36的处理组在第2 d即已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组(TFAA为0.085%)的2.52倍和4.06倍;盐度增加还可以提高罗非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增大PUFA/SFA比值,提高罗非鱼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盐度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氨氮胁迫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免疫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肖炜 李大宇 +4 位作者 徐杨 邹芝英 祝璟琳 韩珏 杨弘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7,共7页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对象,在养殖水体中设置0 mg·L-1(A0)、1.63 mg·L-1(A1)、3.25 mg·L-1(A2)、6.51 mg·L-1(A3)、13.01 mg·L-1(A4)共5个氨氮质量浓度,研究氨氮对幼鱼生长...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对象,在养殖水体中设置0 mg·L-1(A0)、1.63 mg·L-1(A1)、3.25 mg·L-1(A2)、6.51 mg·L-1(A3)、13.01 mg·L-1(A4)共5个氨氮质量浓度,研究氨氮对幼鱼生长特性、免疫功能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30 d氨氮胁迫下,吉富罗非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上升逐渐下降。免疫功能方面,随着氨氮质量浓度上升幼鱼白细胞逐渐增多,血红蛋白质量浓度逐渐下降;A3和A4组幼鱼血清白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A0组;A4组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A0。营养代谢方面,氨氮胁迫30 d后A3和A4组幼鱼血清甘油三酯活性显著低于A0组;A1~A4组幼鱼血清胆固醇浓度均显著低于A0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A3和A4处理组下显著低于A1和A2组;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A4处理组下显著低于A0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氨氮胁迫下,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营养代谢等均受到抑制,需要在养殖生产中密切关注水体中氨氮质量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氨氮胁迫 生长特性 免疫功能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八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郑尧 邴旭文 +9 位作者 裘丽萍 范立民 宋超 孟顺龙 李丹丹 张聪 胡庚东 吴伟 徐跑 陈家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80-1685,共6页
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免疫因子的影响,测定了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M,Ig M)、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 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免疫因子的影响,测定了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M,Ig M)、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鱼腥草种植面积能造成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Ig M、TRF、TNF-α、EGF含量的升高,且5%鱼腥草处理组还能造成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MT、IFN-γ、IL-8和IL-10含量的升高。5%鱼腥草处理组能显著增强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所测八种免疫因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浮床 鱼腥草 免疫因子 吉富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个家系吉富品系罗非鱼初期阶段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25
9
作者 董在杰 何杰 +6 位作者 朱健 张守领 张成峰 徐跑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4,共3页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总体平均体重为102.4±38.9g。第5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大,...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总体平均体重为102.4±38.9g。第5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大,为178.0±40.0g;第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小,为64.1±18.6g。最大个体出现在第59号家系中,为271.7g,最小个体出现在第20号家系中,为22.0g。从家系水平上看,生长速度相差2倍,从个体水平上看,最大个体的体重是最小个体的12倍多。表明吉富罗非鱼各家系及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既有进行选育的基础,也有进行长期选育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要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兴华 向枭 +2 位作者 罗莉 文华 赵海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9,共7页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7.08±0.22)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水泥池(2.5 m×1.4 m×1.5 m)中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49%、0.88%、1.27%、1.67%、2.06%和2.46%(占饲料的质量...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7.08±0.22)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水泥池(2.5 m×1.4 m×1.5 m)中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49%、0.88%、1.27%、1.67%、2.06%和2.46%(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6组等氮半精制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2.13%),经60 d生长实验确定吉富罗非鱼的苏氨酸需要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增加,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96.67%~98.83%)无显著差异。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均在1.67%组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显著降低,在1.67%组达到最小值;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进一步提高,上述指标不再发生显著变化。随饲料苏氨酸水平增加,吉富罗非鱼的肥满度无明显变化,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呈明显的先降后升趋势。饲料苏氨酸适宜水平(0.49%~1.67%)能使吉富罗非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对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饲料中苏氨酸水平为1.67%时,吉富罗非鱼肌肉苏氨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苏氨酸适宜需要量以占饲料的质量分数计为1.62%~1.72%(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32.13%)或以占饲料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5.04%~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苏氨酸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对吉富罗非鱼成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凡 蒋明 +4 位作者 文华 刘伟 田娟 喻丽娟 陆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确定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成鱼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L),实验设计了6 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料C/L 比例分别为1.53、2.36、3.55、5.58、9.85、21.82。投喂初始质量为(218.33±11.03) g 的吉... 为确定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成鱼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L),实验设计了6 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料C/L 比例分别为1.53、2.36、3.55、5.58、9.85、21.82。投喂初始质量为(218.33±11.03) g 的吉富罗非鱼成鱼56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C/L 比例为3.55 时最高,显著高于C/L 比例1.53、9.85 和21.82 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在C/L 比例介于2.36~5.58 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53 和21.82 组(P<0.05)。随着饲料C/L 比例的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成活率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随饲料C/L 比例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随C/L 比例升高而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LU)含量则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分别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与碳水化合物水平及脂肪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的C/L 比例分别是4.19、4.15 和4.11。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C/L 比例为4.11~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碳脂比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酸菌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小玲 曹俊明 +5 位作者 邝哲师 王国霞 吴春玉 付晶晶 莫文艳 黄燕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选用初始体重为2.43(±0.03)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含0、8×105、4×106、2×107、1.5×108CFU/g嗜酸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试验饲料,记为G0、G1、G2、G3... 选用初始体重为2.43(±0.03)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含0、8×105、4×106、2×107、1.5×108CFU/g嗜酸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试验饲料,记为G0、G1、G2、G3和G4。养殖42 d后,测定罗非鱼的生长指标、体成分、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和肠道细菌数量。结果显示,G3和G4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高于G0,但未到达显著水平;饲料系数(FC)以G3最低,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罗非鱼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与G0相比,添加嗜酸乳酸菌可提高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其中G3组SOD活性显著升高。饲料中添加嗜酸乳酸菌能降低罗非鱼肠道细菌总数,其中G2和G3显著低于G0;G2、G3和G4罗非鱼肠道中大肠杆菌数与G0相比显著降低;罗非鱼肠道乳酸菌数量随嗜酸乳酸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各组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嗜酸乳酸菌可一定程度促进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提高血清SOD和AKP活性,降低肠道中细菌总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吉富罗非鱼 生长 免疫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贤玉 宋洁 +3 位作者 王伟利 姜兰 罗理 柯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在水温为(25±2)℃下,按10 mg/kg的剂量给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单次口服氧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氧氟沙星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血浆及组织药时数据均符... 在水温为(25±2)℃下,按10 mg/kg的剂量给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单次口服氧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氧氟沙星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血浆及组织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分布迅速,但消除较为缓慢,血浆、肌肉、肝胰脏、肾脏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41、3.19、0.18、0.59 h;最大血药浓度分别为7.98μg/mL、17.24、36.10、46.65μg/g,组织中肝胰脏的药物浓度最高,在测定时间内各组织的药物浓度均高于血浆;药物消除速度依次为肾脏〉肌肉〉肝胰脏,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2.90、19.45、28.27h。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8 d。在治疗罗非鱼疾病时,氧氟沙星的给药剂量为10 mg/kg,每天两次,连续使用2~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药代动力学 氧氟沙星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汤菊芬 黄瑜 +4 位作者 蔡佳 丘金珠 孙建华 徐中文 简纪常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10^7 CFU/g的芽孢杆菌制剂、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4种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10^7 CFU/g的芽孢杆菌制剂、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4种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对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促进生长效果最佳。(2)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中的细菌总数、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4种微生态制均可改善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改善效果最佳。(3)经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罗非鱼对照组全部死亡,4个实验组只有部分死亡。鉴定发现,吉富罗非鱼的死亡均由感染无乳链球菌所致,试验组罗非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1.42%(B组)、58.62%(C组)、58.62%(D组)和68.93%(E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加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 吉富罗非鱼 生长 肠道菌群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和硒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覃希 黄凯 +4 位作者 刘康 蒋焕超 程远 黄清 黄秀芸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4,共8页
本研究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维生素E(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 本研究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维生素E(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70 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50尾吉富罗非鱼,其中饲喂未添加Se和VE的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VE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饲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就生长性能而言,单独添加VE的适宜范围是63.86–70.58 mg/kg。Se对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在VE添加量为0 mg/kg的试验组中,硒的添加使吉富罗非鱼增重率高于对照组。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交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P>0.05)。(2)VE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CAT活性随VE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e可显著影响T-SOD和GSH-PX的活性(P<0.05),在VE添加量范围60–90 mg/kg时,加Se试验组的T-SOD、GSH-PX和CAT活性较不加Se组有所上升。VE和Se对GSH-PX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及抗氧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没有协同促生长作用,但抗氧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维生素E 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系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明雪 杨洁 +4 位作者 岳武成 康伟 雷双永 杜金星 王成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吉富"系列罗非鱼是中国当前养殖的主要罗非鱼种类。该研究以3个品系"吉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新吉富、吉富、吉诺玛)为研究材料,应用3×3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构建了9个组合,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 "吉富"系列罗非鱼是中国当前养殖的主要罗非鱼种类。该研究以3个品系"吉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新吉富、吉富、吉诺玛)为研究材料,应用3×3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构建了9个组合,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各组合子一代的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5个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均未检测到一般配合力,而特殊配合力效应达62%以上,表明这些性状主要受到特殊配合力的影响;进一步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吉诺玛♀×新吉富♂、新吉富♀×吉诺玛♂、吉富♀×新吉富♂这3个组合的杂种效果明显,其中以吉诺玛♀×新吉富♂为最佳组合;5个生长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P<0.05),可进行多性状的聚合利用。该研究结果为"吉富"系列罗非鱼的配套利用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数据,同时为开展罗非鱼配套系育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状 双列杂交 数量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骨粉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敬婷 李洪琴 +5 位作者 罗莉 朱根廷 罗浩 钱前 孙玉轩 李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6,共6页
为研究肉骨粉替代鱼粉对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设计通过调节油脂以及补充包膜赖氨酸、蛋氨酸,分别形成等氮、等脂、等赖氨酸、等蛋氨酸的日粮,进行饲养比较试验。试验分4组... 为研究肉骨粉替代鱼粉对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设计通过调节油脂以及补充包膜赖氨酸、蛋氨酸,分别形成等氮、等脂、等赖氨酸、等蛋氨酸的日粮,进行饲养比较试验。试验分4组,对照组(D1)饲料鱼粉含量为12%,试验组(D2~D4)饲料肉骨粉分别替代鱼粉33.33%(D2)、66.67%(D3)、100%(D4)。试验选取体重(24.91±0.06)g的罗非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为56d。结果显示:试验组(D2~D4)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内脏比、肥满度、全鱼水分、粗蛋白质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肉骨粉替代鱼粉33.33%、66.67%和100%后,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肠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替代组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替代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罗非鱼对肉骨粉的干物质、蛋白及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都显著低于鱼粉。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YZ)在66.67%替代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3.33%、100%替代组;丙二醛(MDA)含量66.67%替代组最低。肉骨粉替代鱼粉66.67%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结果表明:罗非鱼日粮中肉骨粉替代鱼粉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不会降低胃、肠蛋白酶活性及机体免疫能力,可以全部替代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骨粉 鱼粉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温下不同投饲率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忠宝 郭恩彦 +4 位作者 尤宏争 李德鹏 肖俊 严欣 罗永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0,共5页
实验在高水温(33±0.1)℃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4个投饲率水平,分别为鱼体重的1%、1.5%、2%、2.5%,采用同一种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投喂,实验周期45 d。研究不同投饲率对初始体重为(79.35±0.5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 实验在高水温(33±0.1)℃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4个投饲率水平,分别为鱼体重的1%、1.5%、2%、2.5%,采用同一种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投喂,实验周期45 d。研究不同投饲率对初始体重为(79.35±0.5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摄食、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饲率对摄食率、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饲料效率影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和摄食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效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效率,确定吉富罗非鱼在水温33℃时适宜投饲率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高水温 投饲率 摄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敌百虫、聚维酮碘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瑜来 王宇希 +3 位作者 许宝青 戴杨鑫 林启存 蔡丽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为评估水产养殖中常用药物——硫酸铜、敌百虫、聚维酮碘的合理给药量及其安全性,以及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害作用,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这3种药物对吉富罗非鱼鱼苗的急性毒性及组织病理影响。结果表明,硫... 为评估水产养殖中常用药物——硫酸铜、敌百虫、聚维酮碘的合理给药量及其安全性,以及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害作用,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这3种药物对吉富罗非鱼鱼苗的急性毒性及组织病理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715、10.351和5.896 mg∙L^(−1),安全浓度(SC)为1.769 mg∙L^(−1);敌百虫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43.036、25.887和16.689 mg∙L^(−1),SC为2.810 mg∙L^(−1);聚维酮碘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10.509、9.301和8.674 mg∙L^(−1),SC为2.190 mg∙L^(−1)。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铜暴露可造成鳃丝轮廓模糊不清、鳃组织空泡化,肝组织空隙变大、空泡化、细胞核萎缩,脑组织神经纤维出现破损、细胞凋亡,肾小管结构破坏、核膜破损;敌百虫暴露可造成鳃组织破坏、细胞凋亡,肝组织无核化、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脑组织神经纤维破损、核固缩,肾间质出血;聚维酮碘暴露可造成鳃丝萎缩、线粒体双层膜结构不完整,肝组织空泡化、细胞出现凋亡,神经纤维轻微破损。研究表明,硫酸铜、敌百虫、聚维酮碘对于该研究规格的吉富罗非鱼是较为安全的药物,但需谨慎控制使用剂量,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硫酸铜 敌百虫 聚维酮碘 急性毒性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梅 陶冉 +2 位作者 王雷 王宝杰 蒋克勇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利用进口转基因和国产非转基因豆粕制作饲料,喂养吉富罗非鱼,分别于饲喂4周、7周以后称量体重,取其血液,检测其血液常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转基因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转基因饲料组与非转基因饲料组相比,罗非鱼的... 利用进口转基因和国产非转基因豆粕制作饲料,喂养吉富罗非鱼,分别于饲喂4周、7周以后称量体重,取其血液,检测其血液常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转基因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转基因饲料组与非转基因饲料组相比,罗非鱼的增重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投喂转基因饲料4周以后,罗非鱼的血液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差异,7周以后,转基因组与非转基因饲料组相比,各项血清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全血指标中白细胞数目(P=0.001)、大血小板比率(P=0.002)、平均血小板体积(P=0.000)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0.001)4项指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饲料组,而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以上结果可见,进口转基因大豆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相比,对罗非鱼的一些生理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未对其生长造成可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吉富罗非鱼 生长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