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D,L-乳酸的体外可降解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舒静 任丽丽 +2 位作者 王鹏 王鉴 王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研究了中等分子量(-Mη=1.10×105)的聚D,L-乳酸在体外不同环境中的可降解性能,包括不同pH值溶液(37℃)和自然土壤。降解性能采用失重率、分子量变化、溶液pH值变化等来进行评价,并对试样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观察。结... 研究了中等分子量(-Mη=1.10×105)的聚D,L-乳酸在体外不同环境中的可降解性能,包括不同pH值溶液(37℃)和自然土壤。降解性能采用失重率、分子量变化、溶液pH值变化等来进行评价,并对试样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聚D,L-乳酸在体外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受降解环境的影响较大;失重和分子量的减小并不平行;在不同pH值溶液和土壤中的分子量变化在一定时间内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随溶液pH值的增大,降解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 L-乳酸 体外可降解性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农业示范区生活污水生化可降解性分析
2
作者 李萍 呼世斌 管秀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1期32-33,36,共3页
测定了杨凌农业示范区生活污水 BOD5/CODcr值和 BOD降解生化稳定速率常数 ,并用三阶段测 BOD法进行了生活污水毒性测试。结果表明 :示范区生活污水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总量达 81.3mg/L,BOD5/CODcr及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 0 .4 752和 0 .0 2 5... 测定了杨凌农业示范区生活污水 BOD5/CODcr值和 BOD降解生化稳定速率常数 ,并用三阶段测 BOD法进行了生活污水毒性测试。结果表明 :示范区生活污水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总量达 81.3mg/L,BOD5/CODcr及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 0 .4 752和 0 .0 2 5,属于易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水。由 BOD5占 BODu 的份额数推算污水停留时间与 BOD的去除关系 ,为污水处理系统的小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示范区 生活污水 可生化性 可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及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3
作者 赵飚 吴紫薇 +1 位作者 张现 王双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984-13985,14093,共3页
[目的]测定酵母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讨论厌氧处理对不同分子量范围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方法]采用普通血清瓶培养法与UV254分光光度法。[结果]酵母废水经厌氧降解,COD去除率达到78.4%,BD为80.6%,表明利用厌氧生物法处理废水能取得较... [目的]测定酵母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讨论厌氧处理对不同分子量范围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方法]采用普通血清瓶培养法与UV254分光光度法。[结果]酵母废水经厌氧降解,COD去除率达到78.4%,BD为80.6%,表明利用厌氧生物法处理废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厌氧降解后分子量0~1、1~3、3~10、10~30、>30k的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85.9%、71.4%、56.7%、83.5%和68.6%。[结论]焦糖色素、大分子蛋白质是酵母废水中难降解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废水 厌氧生物可降解性 UV254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可降解性纤维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敏 史秀琴 《广东化纤》 2001年第2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21世纪 生物可降解性纤维 日本 PLA Terra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青-2000青稞可降解性地膜覆盖栽培增温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华国 李雪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1-1,3,共2页
在西藏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藏青-2000栽培中,应用可降解性农用黑色地膜、白色地膜,以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方式作对照,分析可降解性地膜覆盖对土壤表层温度、藏青-2000幼苗发芽率以及水分保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增加地... 在西藏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藏青-2000栽培中,应用可降解性农用黑色地膜、白色地膜,以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方式作对照,分析可降解性地膜覆盖对土壤表层温度、藏青-2000幼苗发芽率以及水分保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增加地表温度、青稞出苗率等指标的效应显著优于黑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以及常规不覆盖地膜种植,其中黑色可降解性农用地膜优于不覆盖地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藏青-2000 可降解性农用地膜 覆盖 增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性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嘉豪 李鹏飞 许建梅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降解速率可控、药物持续缓慢释放和材料的多功能化,是生物可降解性栓塞微球临床应用于肿瘤介入治疗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综述了可降解性栓塞微球的载体材料,如壳聚糖、明胶、丝素等材料的特性;介绍了乳化交联法、喷雾干燥法等常... 降解速率可控、药物持续缓慢释放和材料的多功能化,是生物可降解性栓塞微球临床应用于肿瘤介入治疗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综述了可降解性栓塞微球的载体材料,如壳聚糖、明胶、丝素等材料的特性;介绍了乳化交联法、喷雾干燥法等常见制备方法的特点;讨论了不同高分子栓塞微球的降解性和药物缓释性能。指出可通过共混、共聚或复合对单一材料生物降解速率进行调节,进而影响微球的药物缓释功效。认为生物可降解性栓塞微球未来将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如自显影载化疗药栓塞微球、智能型载化疗药栓塞微球、载多种化疗药有序释放的栓塞微球等。为促进生物可降解性栓塞微球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微球 介入治疗 生物可降解性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处理废液的生物可降解性
7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电化学技术处理 生物可降解性 电解呼吸器 染色废液 纺织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欣 马建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83-1184,1199,共3页
以东北某市饮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测定中降解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 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1=BDOCu(1-10^(-0.07449t)), 降解常数k=0.074 49 d-1.试验研... 以东北某市饮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测定中降解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 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1=BDOCu(1-10^(-0.07449t)), 降解常数k=0.074 49 d-1.试验研究表明:BDOC3约占BDOC28总量的40.22%,以测定BDOC3代替测定BDOC28 是可行的.试验还证明了UV254与DO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和,求解出了相关方程为DOC= 15UV254+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学凯 吕廷波 +3 位作者 种法政 石培君 杜继兵 葛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为解决田间残膜给棉花产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站的田间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结果]填埋试验与地表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埋深15-25 cm的可降解膜降解最快。与普通地膜相比,可降解膜能够... [目的]为解决田间残膜给棉花产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站的田间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结果]填埋试验与地表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埋深15-25 cm的可降解膜降解最快。与普通地膜相比,可降解膜能够起到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结论]在棉花生产中可用可降解膜代替普通地膜,以缓解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地膜 可降解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爱英 李杰 +1 位作者 冯增国 张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5,共3页
The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glycol)-b-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pol ym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immersing time(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of pH=7 4, at (37±1) ℃) on the sw elling r... The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glycol)-b-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pol ym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immersing time(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of pH=7 4, at (37±1) ℃) on the sw elling ratio, the mass loss 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copolymer film were examined. The copolymer is found to be degradable. The m icrospheres of PEG-b-PBT were prepared by a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PVA as a stabiliz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a sm ooth and spherical surface, sized about 1 133 μm. IR and XRD results reveal that Levonorgestrel crystalls are physically entrapped in the microspheres of the co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 聚乙二醇 聚对苯二甲酸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载药微球 制备 左炔诺孕酮 PEG-b-PBT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废水可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平 李甲亮 +2 位作者 方照平 徐向阳 俞秀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①氯霉素废水COD浓度达29858~49613mgL-1,BOD5/CODCr比值为0.42,属可生物降解废水.因为其中的氯霉素和氯化物对生物处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宜作适当的稀释处理.②用好氧生物法处... 研究结果表明:①氯霉素废水COD浓度达29858~49613mgL-1,BOD5/CODCr比值为0.42,属可生物降解废水.因为其中的氯霉素和氯化物对生物处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宜作适当的稀释处理.②用好氧生物法处理时,平均进水COD浓度为886mgL-1,平均COD去除率64.5%;用厌氧生物法处理时,平均进水COD浓度为4539.5mgL-1,平均COD去除率78%.③从BOD5/CODCr比值来看,经过生物处理,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成分基本去除,生物抑制作用也随之消失,出水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废水 生物降解 生物可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氰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和微生物毒性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敏 闫光绪 马学良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在30℃条件下,采用血清瓶液体置换系统,模拟厌氧消化反应设备条件,测定了丙烯腈、腈纶生产过程废水等各种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及废水中丙烯腈、乙腈、聚合物和氰化物这些主要污染物质对产甲烷菌的毒性。结果表明,丙烯...  在30℃条件下,采用血清瓶液体置换系统,模拟厌氧消化反应设备条件,测定了丙烯腈、腈纶生产过程废水等各种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及废水中丙烯腈、乙腈、聚合物和氰化物这些主要污染物质对产甲烷菌的毒性。结果表明,丙烯腈生产一段、二段急冷废水和腈纶生产工艺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能很差,3种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分别为36.3%、45.8%和53%,比代表一般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生化性能的苯酚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78%)低得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对产甲烷活性抑制性较强,丙烯腈、乙腈、聚合物、氰化物使厌氧菌产甲烷活性降低5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5、320、1300、4.5mg/L。其毒素类型分别为:丙烯腈在低质量浓度下为代谢毒素,厌氧菌产甲烷活性在恢复试验中得到恢复;在高质量浓度(>120mg/L)下为生理毒素,毒性引起的产甲烷活性受抑制,但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氰化物在低质量浓度下为生理毒素;较高质量浓度下(>25mg/L)为杀菌性毒素,厌氧菌细胞已遭受严重破坏,无法修复。乙腈和聚合物始终为代谢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氰废水 厌氧生物可降解性 微生物 毒性试验 毒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吸收支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峰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5期441-443,共3页
冠心病的治疗经历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金属裸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3个阶段。目前使用的DES可有效地减少急性(0~24小时)和亚急性(1~30天)血管再狭窄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晚期(〉1年)支架血栓问题... 冠心病的治疗经历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金属裸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3个阶段。目前使用的DES可有效地减少急性(0~24小时)和亚急性(1~30天)血管再狭窄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晚期(〉1年)支架血栓问题[1]。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理论上生物可吸收支架材料可以在体内逐渐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可降解性植入物 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型可降解机械加工中心润滑剂的研制及应用
14
作者 黄福川 邵昀启 +1 位作者 徐松 卢朝霞 《石油商技》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通用型可降解机械加工中心润滑剂是一种多功能的润滑剂。它针对不同的润滑剂交叉使用容易造成油品污染,导致加工中心综合性能下降的问题而研发。介绍了通用型可降解机械加工中心润滑剂的研制过程。在广西某内燃机厂和某有色金属集团公... 通用型可降解机械加工中心润滑剂是一种多功能的润滑剂。它针对不同的润滑剂交叉使用容易造成油品污染,导致加工中心综合性能下降的问题而研发。介绍了通用型可降解机械加工中心润滑剂的研制过程。在广西某内燃机厂和某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加工液性能优良,可满足加工中心各系统的使用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中心 可降解性 润滑剂 通用型 应用 综合性能 油品污染 研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0507环保型多功能可降解银色塑料薄膜
15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5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银色塑料薄膜 可降解性 安全性 环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生物润滑油在斯洛文尼亚水电站的应用
16
作者 董国锋 《小水电》 2009年第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斯洛文尼亚 可降解性 水电站 润滑油 应用 生物 装机容量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邦开发出系列生物可降解乙烯共聚物包装材料
17
《印刷技术》 2007年第21期54-54,共1页
美国杜邦包装材料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系列用于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PLA)包装材料以提高其韧性、降低脆性的新型乙烯共聚物。该产品尤其适用于硬质塑料和热固型PLA的模塑产品中,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韧性和熔融稳定性。其使用剂量为1%~... 美国杜邦包装材料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系列用于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PLA)包装材料以提高其韧性、降低脆性的新型乙烯共聚物。该产品尤其适用于硬质塑料和热固型PLA的模塑产品中,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韧性和熔融稳定性。其使用剂量为1%~5%,该产品同其他增韧剂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 乙烯共聚物 包装材料 美国杜邦 开发 抗冲击性能 硬质塑料 使用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双降解膜覆盖下的夏玉米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从林 黄介生 沈荣开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对普通膜与光-生双降解膜覆盖下的夏玉米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诱导期之前降解膜与普通膜在增温和保墒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诱导期之后,降解膜的增温和保墒效应明显下降;同时试验表明,覆盖降解膜对解决农田生态环境的“白色污... 对普通膜与光-生双降解膜覆盖下的夏玉米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诱导期之前降解膜与普通膜在增温和保墒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诱导期之后,降解膜的增温和保墒效应明显下降;同时试验表明,覆盖降解膜对解决农田生态环境的“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试验研究 光-生双降解 诱导期 温度 墒情 可降解性塑料薄膜 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三九 李月明 +4 位作者 韩德权 杜易阳 于艳梅 李迪 孙庆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3542-3547,共6页
食品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引起的腐败是影响食品货架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作为食品流通领域的重要成员,食品包装材料不仅应具有美观商品、便于运输等优点,对一些包装材料还要求具有抗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功能,并且本身具有安全性和... 食品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引起的腐败是影响食品货架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作为食品流通领域的重要成员,食品包装材料不仅应具有美观商品、便于运输等优点,对一些包装材料还要求具有抗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功能,并且本身具有安全性和可食用性,这就推动了人们对食品抗菌保鲜膜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可食性、可降解性(抗菌)保鲜膜的概念、种类(多糖类、蛋白质类、脂类、复合膜类),抗菌剂的种类(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细菌素等);阐述了可食性、可降解抗菌保鲜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鲜膜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期望为抗菌保鲜膜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 可降解性 抗菌保鲜膜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交联且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膜
20
作者 陈帅 秦江雷 杜建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73,共8页
高分子膜在生物医用、电子器件、食品包装,以及气体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应用中往往通过交联提高其稳定性、强度等性能。然而,传统的交联高分子膜材料在温和环境下难以降解。针对这一挑战,本文分别基于聚(α-(肉桂酰氧基甲基)... 高分子膜在生物医用、电子器件、食品包装,以及气体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应用中往往通过交联提高其稳定性、强度等性能。然而,传统的交联高分子膜材料在温和环境下难以降解。针对这一挑战,本文分别基于聚(α-(肉桂酰氧基甲基)-1,2,3-三唑)己内酯(PCTCL_(133))及其与己内酯(CL)的无规共聚物P(CL_(156)-stat-CTCL_(28)),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两种可交联且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膜。由于肉桂酸酯侧链阻止了PCL主链的结晶,因此PCTCL_(133)均聚物可形成透明膜,而P(CL_(156)-stat-CL_(28))无规共聚物则形成半透明膜。该高分子膜可进一步在紫外光照射下交联,而所形成的交联膜结构可以在酸催化下充分降解。理论上,这两种膜材料均可完全降解为分子量小于300 g·mol^(−1)的产物。而通过调节聚合物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数以及膜的交联度,可以有效调节其降解速率、透明度等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溶液浇铸过程中高分子的不同初始浓度对膜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浓度上升,由于分子链间的缠结程度升高,最终制备的膜材料具有更高的模量。因此,该可交联、可降解,且降解性能可调的高分子膜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并可拓展到其他领域以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膜 聚己内酯 光交联 可降解性 溶液浇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