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殿春运用小柴胡汤治口苦验案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时乐
张芸
金殿春
-
机构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期57-58,共2页
-
文摘
金殿春老师为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临证喜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笔者跟师学习,现将其运用小柴胡汤治口苦验案1例总结如下。
-
关键词
金殿春
口苦
小柴胡汤
验案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龙胆泻肝丸治疗药源性口苦的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胡学政
李文华
吴学芬
凌仲民
王玉兰
李淑贞
-
机构
安徽宿县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上海精神医学》
1996年第1期41-42,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中药龙胆泻肝丸对精神药物所致口苦的疗效。方法 对59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感到口苦的病例用龙胆泻肝丸与安慰剂进行双盲对照比较。结果口苦感的消失率为90%。结论 在给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时值得试用中药龙胆泻肝丸以减轻口苦。
-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口苦
龙胆泻肝丸
双盲对照研究
-
分类号
R595.305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从胆气上逆及经中郁火辨治口苦思路探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郑炜贞
郑维礼
缪易
王旭东
郭正刚
-
机构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甘肃省高台县郑维礼诊所
-
出处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21-22,25,共3页
-
文摘
口苦首见于《黄帝内经》,书中将其归为“胆瘅”病,认为胆汁循经上泛是口苦形成的主要病机。后世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有诸多发展,其中,“胆气上逆”及“经中郁火”是形成口苦的核心病机。治疗口苦应“审证求因”,全面分析临床资料,进一步寻找口苦形成的主要病因,在对基础病因进行治疗的同时,宜酌情配合疏肝利胆及疏散经中郁滞之法,则可收理想效果。
-
关键词
口苦
胆气上逆
经中郁火
-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口苦症与脾胃湿热病机辨考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林翠丽
陈琴
黄铭涵
黄晓峰
李思汉
-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9期10-12,共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540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253)
福建省卫健委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9-ZQN-79)。
-
文摘
口苦症是指与进食或药物无关,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与脾胃湿热病机关系密切。湿热之邪病及三焦,蒙上流下,上扰于心,中犯脾胃、肝胆,下损于肝肾,皆可引起口苦症。临床当结合患者全身证候、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三焦分治、阴阳异治的角度进行辨治。
-
关键词
口苦症
脾胃湿热
病机辨考
-
Keywords
bitter taste in mouth
dampness-heat of speen and stomach
pathogenesis-based diagnosis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疏肝利胆法为主治疗口苦思路探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泉
-
机构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4-55,共2页
-
文摘
通过总结分析病例认为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五脏六腑,其中肝较为多见。其病机为气机不和,肝失疏泄,胆气上逆,发生口苦,故疏肝利胆法需贯穿始终;同时根据病机不同而配合清心泻火、扶阳、滋养肾阴、健脾理气等法,可取得良好疗效。
-
关键词
口苦
疏肝利胆
治疗思路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指压手三里穴缓解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所致口苦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胡文君
王荣英
-
机构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2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静脉滴注
克林霉素
手三里穴
口苦
缓解
指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急性支气管炎
-
分类号
R593.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滚针拔罐放血法治疗晨起口苦症1例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茵
-
机构
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针灸科
-
出处
《北方药学》
2013年第9期73-73,共1页
-
文摘
患者男性,62岁,晨起口苦反复发作2年余,伴胁肋轻微胀痛,于2013年3月来我院针灸科就诊。既往慢性胆囊炎,高血压病史多年。近两年出现每日晨起口苦,口干,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伴两侧胁肋胀痛,经活动后一般中午前症状减轻。经长期中药、针灸调理,症情反复,尤其情绪波动时症情易加重。就诊前经消化科验血、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示胆囊壁粗糙,少量结晶。平素胃纳一般,偶有嗳气,溺少色黄,大便偏干,饮水不多,舌暗红、苔黄灰腻,有裂纹,脉弦滑数。
-
关键词
滚针
拔罐
放血
口苦
皮肤针
-
分类号
R244.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晨起口苦别忽视
- 8
-
-
作者
徐捷
葛来安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2年第10期71-72,共2页
-
文摘
说到晨起口苦,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烦恼。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如果经常性出现口苦现象,最好是重视起来,积极治疗,不过在治疗的时候,要先将口苦的原因查清楚,然后对症治疗。什么是口苦临床常见的口苦具体表现为一过性口苦(以晨起多见)或持续性口苦,常常合并口干、口舌糜烂,或口酸腐、口臭、大便干燥,或善太息(又称叹息)、目眩、腹满,或口渴、气喘、发热.
-
关键词
善太息
口苦
腹满
对症治疗
口干
持续性
口渴
一过性
-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龙胆泻肝丸治疗精神病人口苦31例
- 9
-
-
作者
郭红
-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9期45-45,共1页
-
-
关键词
龙胆泻肝丸
精神病人
口苦
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观察
不良心境
药源性
-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自拟鱼胆方治疗肝胆郁热型口苦症的效果分析
- 10
-
-
作者
张国兴
-
机构
昭通市中医医院
-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163-165,共3页
-
文摘
目的:研究用自拟的鱼胆方治疗肝胆郁热型口苦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昭通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口苦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用龙胆泻肝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自拟的鱼胆方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组患者中,年龄≤45岁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年龄>45岁的患者,P<0.05。结论:用自拟的鱼胆方治疗肝胆郁热型口苦症的效果显著,且年轻患者的疗效更佳。
-
关键词
自拟鱼胆方
肝胆郁热型
口苦症
-
Keywords
self-designed Yu Dan fang
Hepatobiliary stasis type
Bitter mouth disease
-
分类号
R243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良药不苦口诚言利于行
- 11
-
-
作者
徐琨
-
机构
河南息县城关东街小学
-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8年第X3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小学生
良药
教师
交换
课堂
苦口
以情感人
思考问题
自我教育
学生德育
-
分类号
G62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良药不必非得苦口
- 12
-
-
作者
云溪子
耳东东
-
出处
《小康》
2007年第10期82-83,共2页
-
文摘
无论是否天性,真正愿食苦口之药者鲜,悦闻逆耳之言者寡。患病者当不讳疾忌医,施药者亦可酌选用药之艺术使患者乐于受药。
-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良药不必非得苦口》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刘德山教授中医中药辨治口味异常临证经验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徐安琪
宋民
刘阳
刘振国
石振鹏
刘德山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医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144-147,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鲁卫函〔2022〕93号-10)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全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鲁卫函〔2019〕92号-19)。
-
文摘
口味异常是指人口中有异常的味觉和气味,西医治疗易产生耐药性,且停药易复发,存在一定的局限。刘德山教授认为口味异常的病机总归为脾胃或其他脏腑功能失常,是脏腑病变通过经络反应于口的见症,口甘常从脾胃湿热论治,口酸常从脾胃积滞论治,口苦常从胆腑郁热论治,口辛常从肺胃同热论治。此外,临证时重视把握寒热、虚实的鉴别,随证加减,标本同治,均有良效,为治疗口味异常拓宽了思路。本文总结刘德山教授治疗口甘、口酸、口苦、口辛的临证思路,以期为中医中药辨治口味异常提供经验,并附典型医案一则,以飧同道。
-
关键词
口味异常
口甘
口酸
口苦
口辛
名医经验
中医中药
-
Keywords
Abnormal taste
Sweet taste
Sour taste
Bitter taste
Spicy taste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口中异味治疗之管见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蒋传义
-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金山桥开发区东方星座四单元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2期88-89,共2页
-
文摘
口臭、口酸、口苦诸病之成因,皆与阳明胃腑蓄积、下行疏泄能力减弱息息相关。临床治疗口臭、口酸、口苦,详加望闻问切,各个击破,做到"明知标本,正行无问",可取得满意疗效。
-
关键词
五脏藏而不泻
六腑泻而不藏
标本兼顾
口中异味
口臭
口酸
口苦
-
分类号
R274.2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
-
题名口味异常识隐疾
- 15
-
-
作者
陈训忠
-
出处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6期41-41,共1页
-
-
关键词
口味
疾病
诊断
口臭
口甜
口苦
-
分类号
R443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何华应用小柴胡汤经验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郭健
胡洋
何华
-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
-
出处
《国医论坛》
2022年第5期50-52,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10630)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豫卫中医函[2022]3号)
+3 种基金
河南省卫健委-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2021JDZX2065)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ZYBJ16)
何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8]134号)
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豫中医科教[2018]35号)。
-
文摘
何华教授认为小柴胡汤清泻半表,泻未入阳明之热,温补半里,散未入太阴之寒,降浊阴之冲逆,升肝脾之内陷,和畅气机而平调寒热,内补土虚而外疏木郁,亦能清厥阴血室之热。故临床上辨证准确,病机契合,不但可治外感热病,而且对内伤杂病疗效突出,体现出中医一方多能、异病同治的优势特点。并列举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低热案,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外感后发热不退案,小柴胡合黄连温胆汤、五叶芦根汤加减治疗口苦案,以示其治。
-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何华
功能性低热
发热不退
胸痹
口苦
顽固性嗳气
名医经验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常见病蜜疗小验方
- 17
-
-
作者
郭旭光
-
机构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1年第9期42-42,共1页
-
文摘
一、萝卜蜂蜜汤治胸膜腔积液白萝卜100g,蜂蜜适量。把白萝卜去皮,加水适量煮熟,用蜂蜜调味,连汤服食。每天1次,连服15~20天。具有和解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胸膜腔积液,属邪犯胸肺型,胸胁疼痛,身热,口苦咽干。二、姜汁蜂蜜饮治支气管哮喘生姜30g,蜂蜜60g。将生姜捣烂后取汁,加入蜂蜜,分3次用开水冲服。
-
关键词
姜汁
白萝卜
支气管哮喘
口苦咽干
胸胁疼痛
生姜
蜂蜜
调味
-
分类号
R24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白带丸临床应用解析
- 18
-
-
作者
陈锐
-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26期9-9,共1页
-
文摘
药物组成黄柏(酒炒)150g,椿皮300g,白芍100g,当归100g,香附(醋制)50g。功能主治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湿热下注,赤白带下。用法用量口服。6g/次,2次/日。临床应用黄带证属湿热流注下焦症见面色黄暗,带下色黄气秽,绵绵不断,心中烦热,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白带丸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湿热下注
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口苦咽干
-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从“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论治早期乙肝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曾彦霖
古华平
-
机构
四川省洪雅县东岳镇卫生院
四川省天主教乐山公信医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5期37-37,共1页
-
-
关键词
论治
纳差
太阴
乏力
口苦
尿黄
上焦
症状
诊断
腹泻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辨证治疗鼻出血
- 20
-
-
作者
张树生
-
机构
皖南医学院附院中医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1期40-41,共2页
-
文摘
中医称鼻出血为“鼻衄”,为临床常见证候。笔者近几年来,用中医辨证治疗鼻衄,而获良好效果。现选数则介绍如下。一、葛某,男,24岁。1980年6月18日初诊;发热39.5℃伴鼻衄五天,其量甚多,经用抗生素、多种止血药和鼻腔填塞,发热退至37.5℃,但出血不断。遂邀中医诊治。证见口渴,口苦,鼻燥咽干,饮水较多,大便干秘,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象细数。
-
关键词
鼻蛆
麦冬
玄参
鼻燥咽干
口苦
车前子
丹皮
麦门冬
补阴药
元参
立方毫米
鼻出血
鼻衄
血证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