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新南方文学”和“新东北文学”比较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杏培 陆金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新南方文学”“新东北文学”“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等概念的提出,以“新+具体地域文学”命名的写作实践,逐渐衍生成现象级的写作风尚。我们姑且将这种写作现象称为“新地域文学”。这几年涌现的“新地域文学”,... 近年来,随着“新南方文学”“新东北文学”“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等概念的提出,以“新+具体地域文学”命名的写作实践,逐渐衍生成现象级的写作风尚。我们姑且将这种写作现象称为“新地域文学”。这几年涌现的“新地域文学”,不是一种简单的写作行为,而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世界、中心与边缘、新与旧、守成与创制等多种范畴的“复数”写作和思想行动。总体来看,它们以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作为叙事资源,选取恰切的文学技法与风格,从文学层面对特定地域进行展现与重构,体现出极强的地方性和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学 南方文学 东北文学 叙事空间 作家群 叙事资源 写作行为 写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空间视角下历史街区的激活方式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嘉轩 曾克明 周莹怡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8期28-31,60,共5页
通过梳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口袋公园在历史街区激活过程中的适配性,探讨如何将口袋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叙事空间,用以激活历史街区。以高第街历史街区的口袋公园设计为例,将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叙事空间叙述历史的... 通过梳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口袋公园在历史街区激活过程中的适配性,探讨如何将口袋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叙事空间,用以激活历史街区。以高第街历史街区的口袋公园设计为例,将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叙事空间叙述历史的总体策略,同时从“历史建筑的保留”“时间序列的重组”“历史场景的再现”“展览空间的回述”四个具体的设计策略论述其设计过程,为历史街区的激活提供设计层面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口袋公园 高第街 玉带濠 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郎故事叙事空间的建构与功能
3
作者 谭昭 张丽 《歌海》 2024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蛇郎故事由现实空间和非现实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组成。现实空间奠定了故事主题的现实性和世俗性,是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础;非现实空间则以承上启下的叙事作用将情节发展合理化,使故事的幻想色彩得到渲染。空间赋予故事讲述活动活力并限定其外... 蛇郎故事由现实空间和非现实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组成。现实空间奠定了故事主题的现实性和世俗性,是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础;非现实空间则以承上启下的叙事作用将情节发展合理化,使故事的幻想色彩得到渲染。空间赋予故事讲述活动活力并限定其外延,构成了蛇郎故事虚实相生的美学特征。故事在不同媒介中的多维空间形态,使叙事更为自由与灵活。故事空间秩序由稳定到混乱再回归平衡的过程,体现出民间故事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观照与对生命的探索,体现出民间叙事的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郎故事 叙事空间 故事空间 空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叙事空间理论的民俗文化展馆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宁 孙雅琪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民俗类文化展馆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展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社会宣传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现,对民俗记忆的传承与教育功能的拓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叙事理论向空间的转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叙事空间理论和展陈空间的结合方式,总结了适用... 民俗类文化展馆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展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社会宣传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现,对民俗记忆的传承与教育功能的拓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叙事理论向空间的转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叙事空间理论和展陈空间的结合方式,总结了适用于民俗文化展馆中的叙事空间设计策略。期许为国内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为民俗文化展馆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叙事空间理论 展示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创”背景下电影《深海》的叙事空间分析
5
作者 尤然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6期172-174,共3页
电影《深海》为观众展现了三维空间下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特点和哲学内涵,让观众体验了一次奇幻绚丽的梦境之旅。本文基于“两创”背景对电影《深海》的叙事空间进行分析,探讨导演为观众创设的“深海世界”,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 电影《深海》为观众展现了三维空间下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特点和哲学内涵,让观众体验了一次奇幻绚丽的梦境之旅。本文基于“两创”背景对电影《深海》的叙事空间进行分析,探讨导演为观众创设的“深海世界”,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叙事空间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电影《我本是高山》的叙事空间处理
6
作者 曾礼庚 《影剧新作》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空间,是电影叙事的一个核心命题。传记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后所引发的诸多争议,本质上应当被视为电影的叙事空间形式与内容处理失衡所引发的技术问题。本文从地理空间、人物空间、隐喻空间和观影空间四个方面解构该片在叙事内容的空... 空间,是电影叙事的一个核心命题。传记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后所引发的诸多争议,本质上应当被视为电影的叙事空间形式与内容处理失衡所引发的技术问题。本文从地理空间、人物空间、隐喻空间和观影空间四个方面解构该片在叙事内容的空间建构上所呈现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可勘破该片在叙事空间处理中所出现的叙事内容对叙事形式的遮蔽,为观影者客观审视该片提供反思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电影 《我本是高山》 叙事空间 张桂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工业博物馆旅游叙事空间的建构研究 ——以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为例
7
作者 李鑫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围绕场域理论提出场域记忆受场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关注物理场域和心理场域对游客记忆的作用。工业博物馆是展示工业文化的主要场所,目前的研究对工业博物馆关注不足。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质性研究构建了工业博物馆旅游空间的叙事... 围绕场域理论提出场域记忆受场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关注物理场域和心理场域对游客记忆的作用。工业博物馆是展示工业文化的主要场所,目前的研究对工业博物馆关注不足。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质性研究构建了工业博物馆旅游空间的叙事场域模型,关注工业博物馆的物理空间和游客的精神空间,多层次分析工业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如何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将精神世界嵌入文化场域中。进而提出工业博物馆在叙事过程中应该关注客观环境及游客体验的双重场域,重视叙事空间对重构场域记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叙事空间 场域理论 工业博物馆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示设计中的诗意叙事空间表现——以“一本书的千年之旅”专题展示为例
8
作者 高蕾 《印刷杂志》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书籍承载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书籍的印制更是传承久远。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使书籍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使人类积累的知识和信息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可以说,没有印刷术的发明,就没有书籍的发展和传播。上海印刷集团旗下印坊889园... 书籍承载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书籍的印制更是传承久远。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使书籍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使人类积累的知识和信息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可以说,没有印刷术的发明,就没有书籍的发展和传播。上海印刷集团旗下印坊889园区于2023年启动“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工业旅游项目。该项目中的“一本书的千年之旅”专题展示,通过对项目定位和书籍印刷文化的解读与延展,以及具有诗意的洄游动线布局,尝试探讨当代与古代东方历史文化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呼应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印刷 展示设计 诗意 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创网络动画系列片中的民族化叙事空间探析
9
作者 南芸儿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1期54-55,58,共3页
采用了定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的综合研究方法,探究了以互联网媒介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原创国产动画系列片中的叙事空间构建方法与特征,旨在分析总结在弘扬民族性方面有所裨益的动画叙事空间构建方法。文章认为,在构建民族性叙事空间方面,... 采用了定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的综合研究方法,探究了以互联网媒介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原创国产动画系列片中的叙事空间构建方法与特征,旨在分析总结在弘扬民族性方面有所裨益的动画叙事空间构建方法。文章认为,在构建民族性叙事空间方面,为避免元素老套,要进一步吸收国际作品的现代性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动画 系列动画 民族化叙事 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惠远古城叙事空间研究
10
作者 杨玉菡 艾斯卡尔·模拉克 李畅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67-71,共5页
我国在历史城镇保护过程中愈发重视活化地方文脉,致力于让城市空间生动讲述城市故事。文章以惠远古城叙事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视角出发,运用空间句法量化方法,分别从叙事基质、叙事廊道、叙事斑块三个层次探究古城空间结构,解读其... 我国在历史城镇保护过程中愈发重视活化地方文脉,致力于让城市空间生动讲述城市故事。文章以惠远古城叙事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视角出发,运用空间句法量化方法,分别从叙事基质、叙事廊道、叙事斑块三个层次探究古城空间结构,解读其背后的人文内涵,并分析现阶段古城空间的叙事潜力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古城的道路格局由棋盘状演变为鱼骨状,整体格局呈现出收缩状态;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三条功能明确的叙事廊道;局部空间对整体空间的反映能力很强,表征城市特质的重要事件基本分布在高可理解度的区域。通过叙事空间的分析,促进对惠远古城的整体认知,为古城的保护与活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叙事空间 空间句法 惠远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叙事空间的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以苏州木渎山塘街为例
11
作者 曲蒙 张斯茗 吴姗姗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我国文化景观保护的主流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挖掘情感记忆和历史价值,重塑地方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以往保护策略更重视景观空间的塑造,忽略其背后历史故事以及使用者的情感偏好,这是造成当前文化景观空间意义丧失的重要原因。鉴于此,... 我国文化景观保护的主流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挖掘情感记忆和历史价值,重塑地方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以往保护策略更重视景观空间的塑造,忽略其背后历史故事以及使用者的情感偏好,这是造成当前文化景观空间意义丧失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以木渎山塘街为例,基于叙事空间理论,借助地图标绘解构文化景观物质、意识、情感层面的形态特征,重构文化景观的叙事空间,为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空间 文化景观 地图标绘 物质-意识-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差序格局下的散文伦理取向——首届甘肃散文八骏叙事空间研究
12
作者 郭维宏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甘肃省首届散文八骏评选活动,不仅是对甘肃文学地域特色的一次集中呈现,而且是对新时代差序格局下散文创作伦理取向的有益探讨。以散文八骏为代表的甘肃散文作家,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捕捉甘肃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表达对传统与... 甘肃省首届散文八骏评选活动,不仅是对甘肃文学地域特色的一次集中呈现,而且是对新时代差序格局下散文创作伦理取向的有益探讨。以散文八骏为代表的甘肃散文作家,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捕捉甘肃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表达对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伦理思考,是值得关注的文学地理与叙事空间研究课题。原乡视域下的甘肃散文八骏,以其智性化的伦理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现代文明和寻找精神家园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差序格局 首届散文八骏 伦理取向 叙事空间 智性化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谭谈小说的叙事空间类型
13
作者 魏雨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3期82-86,共5页
谭谈作为矿山作家队伍中的杰出代表,矿山在他的小说中占据了重要的空间位置。将其小说置于空间叙事的视角下,从地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可以探析其创作中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人物活动及权力关系。谭谈在把握时代... 谭谈作为矿山作家队伍中的杰出代表,矿山在他的小说中占据了重要的空间位置。将其小说置于空间叙事的视角下,从地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可以探析其创作中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人物活动及权力关系。谭谈在把握时代动态发展的同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活动进行了深度描写。借助空间叙事学理论,可以挖掘出作家所寄寓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即在风光旖旎和艰难危险并存的生活空间中蕴涵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矫枉过正的权力统治,谭谈的创作由此呈现了丰富芜杂的矿山世界及其衍生空间。谭谈对现实生活空间的文化意蕴、象征隐喻和社会秩序的审视与思考,使其小说显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价值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谈 空间叙事 矿山 人性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客家宗祠装饰艺术图像叙事空间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犹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客属宗祠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和信仰依托的场所中心,系崇祖文化下的场域公共文化空间,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外的装饰艺术通过图像造型、样式及内容来构筑客家民系历史和文化空间,整体折射出客家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普世价值。文章... 客属宗祠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和信仰依托的场所中心,系崇祖文化下的场域公共文化空间,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外的装饰艺术通过图像造型、样式及内容来构筑客家民系历史和文化空间,整体折射出客家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普世价值。文章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围绕客家宗祠装饰艺术进行图像叙事分析,探讨宗族装饰艺术图像的空间构建和叙事方式,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重点阐述客家宗祠装饰艺术图像的四种叙事空间的形式和特征,为客家宗祠文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宗祠 图像 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叙事空间的多重建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玉明 杨晓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97-100,共4页
“从本质上说,电视艺术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1]电视将无序的画面和声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起来再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并以此建构特定的社会意义。在电视叙事过程中,时间可以自由地延伸和压缩,空间可以自由地转换和放大,“电... “从本质上说,电视艺术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1]电视将无序的画面和声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起来再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并以此建构特定的社会意义。在电视叙事过程中,时间可以自由地延伸和压缩,空间可以自由地转换和放大,“电视再现的是‘现实的延长’,它能像文学那样无限扩大叙事空间,自由运用时间,细腻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把故事情节叙述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空间 叙事艺术 排列组合 电视综艺节目 逻辑顺序 电视叙事 情节叙述 多重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的三重叙事空间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 宁珂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1,75,共6页
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空间为切入口重新思考文化问题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内容。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观察,媒介实现了对原本只是存在于地理概念中的空间进行了意义的重构。本文根据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从流动的空间、交错... 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空间为切入口重新思考文化问题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内容。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观察,媒介实现了对原本只是存在于地理概念中的空间进行了意义的重构。本文根据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从流动的空间、交错的空间、符号的空间三个层次对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进行了分析,并试图阐明这三个空间层次之间是如何实现相互融合,共同完成纪录片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中国〉到中国》 纪录片 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与升华:《人间失格》的叙事空间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江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6-148,共3页
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被改编成电影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各界的好评。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并不是生搬硬套地阐释文学作品的线性叙事,而是将文学文本内容巧妙地融入电影艺术的各个细节里,利用电影特有的声、光、电、... 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被改编成电影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各界的好评。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并不是生搬硬套地阐释文学作品的线性叙事,而是将文学文本内容巧妙地融入电影艺术的各个细节里,利用电影特有的声、光、电、影等艺术手法,将电影叙事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身体空间、历史空间等多维度空间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其电影颓废堕落的主旨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失格》 叙事空间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空间”看动画电影中的文化传承与视觉语言:以《长安三万里》为例
18
作者 彭伟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6期160-162,共3页
随着动画电影日益成熟,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长安三万里》通过空间叙事手法,将唐代诗人李白与高适的历史命运与个体情感紧密联系,重新构建了历史记忆和文化传递。影片通过物质空间、心理空间、诗词空间的交织,深入探讨... 随着动画电影日益成熟,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长安三万里》通过空间叙事手法,将唐代诗人李白与高适的历史命运与个体情感紧密联系,重新构建了历史记忆和文化传递。影片通过物质空间、心理空间、诗词空间的交织,深入探讨了历史背景、人物命运与情感的互动,实现了古代诗词与现代观众情感的对话。影片的空间布局与诗词的视觉化呈现,不仅深化了影片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促进了观众对古代文化的情感共鸣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文化传承 历史记忆 诗词空间 情感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视的叙事空间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2,共3页
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即探寻影视叙事空间与叙事性的关系及其功能,阐释影视叙事中的空间性元素和不同的空间功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影视叙事方式的独特个性与特定风貌。影视的叙事空间常常是相遇又跨越界限的僭越分隔。一、空间与空间转... 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即探寻影视叙事空间与叙事性的关系及其功能,阐释影视叙事中的空间性元素和不同的空间功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影视叙事方式的独特个性与特定风貌。影视的叙事空间常常是相遇又跨越界限的僭越分隔。一、空间与空间转向(一)空间"空间(space)本身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概念。各类学者对空间作了大量探索和论述。"[1]"空间是由长、宽、高构成的存在。凡是物理规则允许的空间,称为欧几里得空间,凡是物理规则不允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空间 欧几里得空间 叙事 空间转向 空间分解 空间理论 空间 影视艺术 影视文本 小说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柯小说的叙事空间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红柯是空间型作家。他以新疆作为空间叙述的异域,用空间思维设置人物言行,精心营构空间意象,并运用并置、闪回、循环、重复等空间叙事手段建构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其叙事空间的构建既是对现代社会失范的积极回应,又暗合了当代叙事文本空... 红柯是空间型作家。他以新疆作为空间叙述的异域,用空间思维设置人物言行,精心营构空间意象,并运用并置、闪回、循环、重复等空间叙事手段建构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其叙事空间的构建既是对现代社会失范的积极回应,又暗合了当代叙事文本空间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柯 叙事空间 空间叙事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