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压实指标在城市土壤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44
1
作者 杨金玲 张甘霖 +2 位作者 赵玉国 阮心玲 何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通过测定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下的52个样点的紧实度、容重和孔隙度3个压实指标来反映城市土壤的压实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多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实,部分压实严重,可能限制植物的生长。不同压实指标在反映土壤压实程度上基本一致,... 通过测定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下的52个样点的紧实度、容重和孔隙度3个压实指标来反映城市土壤的压实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多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实,部分压实严重,可能限制植物的生长。不同压实指标在反映土壤压实程度上基本一致,它们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相互转换。但紧实度指标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在同一质地或质地相近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的压实程度。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相比,通气孔隙度在反映土壤压实时更为敏感。所以在进行城市土壤压实状况评价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土壤压实程度指标,但就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来说,容重比紧实度和孔隙度指标一般更方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压实指标 容重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压实指标相关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宏芳 岳祖润 +1 位作者 王天亮 闫文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4,共7页
针对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缺乏的现状,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和相关试验规程,以冻土区高速铁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床为研究对象,将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回弹模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 针对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缺乏的现状,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和相关试验规程,以冻土区高速铁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床为研究对象,将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回弹模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各项压实指标的适用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床的地基系数受填料自身特性影响较大,二次变形模量测试过程繁琐,可采用直接反映路基压实状态的一次变形模量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的压实检测指标;各压实指标与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可通过室内试验较易获得的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推算复杂试验条件下的压实质量控制指标,为季节性冻土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的压实性能提供快捷、有效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区 路基基床 水泥稳定碎石 压实指标 回弹模量 无侧限抗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土路基的设计及压实指标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叶阳升 程爱君 张千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我国铁路改良土路基设计和施工缺乏相关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以及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改良土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出发,对改良土路基的设计及压实指标进行研究。提出改良土路基的标准设计强度应以控制路基面的变形为准,并... 针对我国铁路改良土路基设计和施工缺乏相关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以及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改良土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出发,对改良土路基的设计及压实指标进行研究。提出改良土路基的标准设计强度应以控制路基面的变形为准,并考虑路基处于不利气候条件和施工时的强度损失,对设计强度作相应提高;建议改良土强度采用改良土养生7 d的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考虑延迟压实的影响,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为了确保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快捷性、有效性及可控性,建议改良土路基的压实指标采用压实度和改良土掺入料的掺入量,并且在压实度的计算中采用与现场施工等时的室内最大干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改良土 设计参数 压实指标 强度指标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平衡识别法的铁路路基连续压实指标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聂志红 焦倓 王翔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振动压路机—土动力学模型,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并根据压路机—土系统响应的各阶谐波平衡原理,建立土体参数识别方程,再结合多维最小二乘法对压实土体的参数(刚度和阻尼)进行识别。仿真结果... 基于振动压路机—土动力学模型,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并根据压路机—土系统响应的各阶谐波平衡原理,建立土体参数识别方程,再结合多维最小二乘法对压实土体的参数(刚度和阻尼)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识别精度随着谐波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噪声功率为0.05时识别的精度仍达到0.97,说明谐波平衡识别法具有高精度及良好的抗噪性。结合现场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的路基连续压实指标C_(MV)、用谐波平衡法识别出的土体刚度和阻尼与传统的路基压实指标Evd相关性校检结果表明:在不同土体压实状态下,土体的阻尼与E_(vd)的相关性最低;而土体的刚度与E_(vd)的相关性最高,说明土体的刚度能够准确反映土体的压实状态,可将土体的刚度作为评价铁路路基连续压实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连续压实指标 土体刚度 路机—土动力学模型 参数识别 谐波平衡识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tstrap法的连续压实指标目标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星 姚仰平 崔文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41-1548,共8页
有效控制填筑体压实质量是保障道路、大坝、机场等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营的关键。随着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合理地确定连续压实指标目标值对于填筑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Bootstrap法的连续压实指标目... 有效控制填筑体压实质量是保障道路、大坝、机场等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营的关键。随着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合理地确定连续压实指标目标值对于填筑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Bootstrap法的连续压实指标目标值计算方法,与基于有限个试验数据采用经验公式获取压实指标目标值的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从统计学角度,根据常规质量验收指标与连续压实指标的经验公式建立了置信度为(1-α)×100%的回归模型置信带,并通过选取置信上限来确定连续压实指标目标值。最后,结合国内外文献中相关地基压实工程中的现场试验数据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连续压实指标目标值要优于常规经验公式计算值,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该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对由小样本不确定性导致的压实质量风险进行补偿,且补偿值随试验数据相关性的减小而增加,从而使压实质量控制标准更加科学与可靠。此外,相比于已有文献给出的置信区间,该方法所得置信区间宽度更窄,避免了过盈估计,具有较好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筑体 压实指标 目标值 质量控制 BOOTSTRAP法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的新型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研究
6
作者 杨贤 张庆龙 +3 位作者 吴初平 乔兰 郭旺 闫玉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73,共14页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性来反映压实期间的能量交换,利用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此作为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判断填料的压实程度。分别建立KECV与路基粉土压实度K的相关关系及KECV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相对密度D_(r)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最大正向动能增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填料也由松散逐渐致密;KECV与K的相关系数比E与K的相关系数大,KECV与D_(r)的相关系数比E与D_(r)的相关系数大,表明所提出的KECV指标在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质量控制 路机集成监控指标 低液限粉土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压实表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冉恩华 彭伟 +1 位作者 郑月姮 朱向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8-1019,共12页
土壤压实已成为威胁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农田土壤压实的研究,但压实表征指标和检测方法缺少系统分类。本文从土壤压实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土壤压实表征指标及检测方法。主要结... 土壤压实已成为威胁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农田土壤压实的研究,但压实表征指标和检测方法缺少系统分类。本文从土壤压实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土壤压实表征指标及检测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单一指标往往难以量化不同尺度的土壤压实程度,对于田块尺度,宜选择土壤穿透阻力和相对紧实度,同时配合土壤含水量来表征其压实状况;对于区域农田尺度,宜采用先期固结压力来评估潜在压实风险;2)应依据在室内或田间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室内选择土壤结构检测法或先期固结压力检测法反映土壤压实敏感性,田间选择穿透阻力检测法或地球物理检测法表征土壤压实程度。今后研究建议:1)更加深入研究土壤压实对作物根系形态、地上部光合产物的分配以及其他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并加强作物对于土壤压实的反馈机制研究;2)结合研究尺度,将土壤物理学指标与土壤力学指标结合起来,构建一套系统评价土壤压实程度的指标体系;3)从方法上削弱土壤空间异质性带来的影响应是今后土壤压实田间检测方法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土壤压实指标 土壤结构检测法 先期固结力检测法 穿透阻力检测法 参考容重 土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振动压实响应特征分析与指标适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术剑 李小勇 +4 位作者 韩沛 刘代 王宗宝 矫芳芳 蒋红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72-10083,共12页
振动压实是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施工的重要工程工法之一,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路基材料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基于振动压实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为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与管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探究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的振动轮响应特征,... 振动压实是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施工的重要工程工法之一,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路基材料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基于振动压实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为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与管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探究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的振动轮响应特征,以及常用的谐波比类压实质量实时评价指标在不同压实阶段的适用性,通过对振动轮-路基系统进行作用分析,分别构建了接触与脱空两种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阶跃函数δ(F c)实现两种工况下动力学方程的统一构建,并利用Simulink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振动压实响应特征和指标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压实过程可根据振动轮-土体接触力变化周期T_(c)与激振周期T_(0)的比较分为T_(c)=0、T_(c)=T_(0)、T_(c)=2 T_(0)、T_(c)>2 T_(0)4个阶段,在T_(c)=T_(0)阶段会出现整数倍的谐波信号且谐波幅值会随着土体刚度增加而增大,在T_(c)=2 T_(0)阶段会出现0.5倍次谐波信号;CCV(compaction control value)、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指标相较于CMV(compaction meter value)指标在压实全过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RMV(resonance meter value)指标能够精准反映出压实过程达到阶段三(T_(c)=2 T_(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 动力学模型 响应特征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压实质量检测的压实薄弱区域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焦倓 聂志红 王翔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1,共6页
压实薄弱区域评价是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质量控制与验收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现行压实薄弱区域评价体系未综合考虑薄弱区域压实指标、面积以及空间分布的问题,提出压实体积的概念并定义薄弱区域压实指标、面积综合评价指标U,引入... 压实薄弱区域评价是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质量控制与验收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现行压实薄弱区域评价体系未综合考虑薄弱区域压实指标、面积以及空间分布的问题,提出压实体积的概念并定义薄弱区域压实指标、面积综合评价指标U,引入地统计学中的最近邻指数法并确定薄弱区域空间分布评判指标R。结合沪昆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现场试验数据,比较现行压实薄弱区域评价指标与新指标U、R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综合使用指标U、R能够较全面地评价薄弱区域质量,新指标U、R的验收目标值分别为1%和0.5。本文研究为进一步完善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连续控制 薄弱区域 最近邻指数 连续压实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的新型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连续检测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叶阳升 蔡德钩 +3 位作者 朱宏伟 魏少伟 杨伟利 耿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132,共6页
针对现有高速铁路路基连续压实检测指标的不足,通过分析路基压实过程中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的传递特性,提出基于振动信号能量的高速铁路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指标CEV,并与传统的CMV指标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主要研究结论有:随压实遍数的增加... 针对现有高速铁路路基连续压实检测指标的不足,通过分析路基压实过程中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的传递特性,提出基于振动信号能量的高速铁路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指标CEV,并与传统的CMV指标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主要研究结论有:随压实遍数的增加,填料的密度、刚度呈现出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在填料由松散状态变为密实状态过程中,振动信号所携带的能量同样呈现出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振动轮振动信号所携带能量的变化特性来反映整个压实过程中的能量交换,利用振动信号能量谱的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此作为连续压实控制指标,判定填料的压实程度。建立CEV指标和动态变形模量Evd间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CMV指标,表明所提出的CEV能量指标在路基连续压实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 控制指标 现场试验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介电常数模型的煤矿区复垦土壤压实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宁 李新举 +1 位作者 郭斌 闵祥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8-322,共5页
模拟复垦机械对试验区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实,在探地雷达获取土壤介电常数的基础上,检验并修正了4种经典复合介电常数模型,并结合野外试验对修正后的模型通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土壤介电常数与土壤压实指标(土壤紧实度、容重、孔... 模拟复垦机械对试验区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实,在探地雷达获取土壤介电常数的基础上,检验并修正了4种经典复合介电常数模型,并结合野外试验对修正后的模型通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土壤介电常数与土壤压实指标(土壤紧实度、容重、孔隙率等)相关系数>89%,可以表征土壤压实状况;原有复合介电常数模型虽然存在误差不能直接使用,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0.99,修正后二者拟合误差<1%;在野外试验中,基于修正后的介电常数模型反算的土壤压实指标(容重、孔隙率)与实验室测量值误差率<5%,通用性较好。表明在科学布设测线以保证探地雷达准确获取土壤介电常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修正后的复合介电常数模型对煤矿区复垦土壤压实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土壤 压实指标 介电常数模型 探地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压实质量Evd评价建议标准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文 谢强 Yongping Chen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3,共5页
研究目的:Evd检测是目前国际上日益广泛采用的新型路基质量无损快速检测方法。但对我国铁路路基所使用的宽泛填料来说,Evd路基质量检测标准尚未进行系统试验研究,Evd路基质量检测标准尚未建立。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9种填料进行大型室内... 研究目的:Evd检测是目前国际上日益广泛采用的新型路基质量无损快速检测方法。但对我国铁路路基所使用的宽泛填料来说,Evd路基质量检测标准尚未进行系统试验研究,Evd路基质量检测标准尚未建立。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9种填料进行大型室内填筑试验,在不同压实条件下测试地基系数K30、压实度K(或孔隙率n)、动态变形模量Evd。通过对Evd与K30、K、n的相关关系研究,提出Evd路基压实质量建议标准,并通过现场测试对提出的建议标准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建立了适用于《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Evd路基压实质量评价标准建议值,通过现场验证表明建立的Evd压实质量建议标准是合理的,可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形模量 压实指标 地基系数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基压实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卫华 步启军 王惠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55,共2页
文章介绍了公路路基土压实原理和静压、冲击、振动三种压实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对土壤压实的施力方法。并对影响压实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路基土主要压实指标和压实方法。
关键词 路基土 方法 压实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振动压实中跳振分析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怀平 杨洋 王智满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2,共6页
研究目的:跳振是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跳振发生时智能压实体系中谐波类测试指标如CCV、CMV的离散性显著增大,进而影响路基压实质量的判断精度。为分析跳振对谐波类连续压实检测指标的影响规律,基于“轮-土”动力学系统,采... 研究目的:跳振是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跳振发生时智能压实体系中谐波类测试指标如CCV、CMV的离散性显著增大,进而影响路基压实质量的判断精度。为分析跳振对谐波类连续压实检测指标的影响规律,基于“轮-土”动力学系统,采用Universal Mechanism进行建模,分别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激振频率、激振力与振动轮重量的比值、路基刚度、路基阻尼等因素对跳振产生的影响规律,在揭示跳振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智能压实指标的影响。研究结论:(1)路基刚度系数及激振力与振动轮重量的比值与跳振发生存在显著正相关;(2)相同路基刚度下,随振动频率以及路基阻尼的增大,跳振发生概率降低;(3)跳振现象对谐波类连续压实指标存在影响,其中CMV受跳振影响十分显著,采用CMV用于判断压实度会存在较大误差;而CCV由于考虑多次谐波分量,受跳振影响相对较小;(4)提出了一种基于激振力与轮重比以及路面刚度的跳振发生判定方法,本文通过揭示路基动力特性、振动参数与跳振间互作用关系,可为控制压路机的操控行为实现高质量智能压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加速度 跳振 “轮-土”动力学系统 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宽级配砂砾石料碾压试验
15
作者 朱太山 张文峰 +1 位作者 马慧敏 李庆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1,156,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段约4 km的总干渠渠道砂卵石渠基破坏严重,拟采用全部清除扰动渠基并回填开挖弃料掺拌土砂混合料的措施处理,该回填料为粒径小于150 mm的卵石、砂砾石、砂及土的宽级配砂砾料,颗粒级配不良。对于宽级配砂砾料作为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段约4 km的总干渠渠道砂卵石渠基破坏严重,拟采用全部清除扰动渠基并回填开挖弃料掺拌土砂混合料的措施处理,该回填料为粒径小于150 mm的卵石、砂砾石、砂及土的宽级配砂砾料,颗粒级配不良。对于宽级配砂砾料作为堤基填筑料目前没有相应的规范规程可循,也无类似的工程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开展现场碾压试验,研究了颗粒级配不良的宽级配砂砾料能否作为填筑料,以及细颗粒含量(小于5 mm的颗粒)不同的宽级配砂砾料的压实性能、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压实控制标准和达到设计要求相对应的施工参数。指出:颗粒级配不良的宽级配砂砾料当细颗粒含量不少于30%时可作为填筑料使用(不考虑防渗作用);对于该宽级配砂砾石填筑料,当细颗粒含量为35%时压实性能最好,采用以干密度为主、孔隙率为辅,同时控制碾压参数的现场质量控制方法;不同细颗粒含量填筑料应采用不同的压实控制标准,应用20 t重型振动平碾机械,碾压速度2~3 km/h,铺土厚度50 cm,含水率控制在4.0%~5.5%,碾压4~6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砂砾料 试验 控制参数 控制指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铁路路基填料分类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华丽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3,共7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提出,为了更好地在世界推广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规范,促进其他国家对中国标准的接受和认同。结合利比亚某铁路的路基设计,对德国铁路岩土分类标准、填料类型、填料填筑部位、路基填料的压实指标及...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提出,为了更好地在世界推广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规范,促进其他国家对中国标准的接受和认同。结合利比亚某铁路的路基设计,对德国铁路岩土分类标准、填料类型、填料填筑部位、路基填料的压实指标及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同时与中国铁路标准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认为,中德铁路岩土分类、填料分类的主要差别是统一分类法和粒度累积法的区别;路基基床结构主要是单层和多层的区别;而路基的压实指标及标准大致相当,这些差异和相同点对指导使用德国标准的海外铁路项目中路基填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路基填料 填料类型 填筑部位 压实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模量E_(v2)与地基系数K_(30)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华 曲宏略 杨海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150-152,共3页
以简化试验监测数据、提高施工效率为目标,针对京沪高速铁路控制路基压实指标中的变形模量Ev2和地基系数K30两个力学指标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v2和K30的回归曲线相关性较高,利用得出的回归曲线,取规范中规定的Ev2值计算得到的K30... 以简化试验监测数据、提高施工效率为目标,针对京沪高速铁路控制路基压实指标中的变形模量Ev2和地基系数K30两个力学指标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v2和K30的回归曲线相关性较高,利用得出的回归曲线,取规范中规定的Ev2值计算得到的K30值与规范值的偏差较小,说明规范中要求的K30和Ev对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标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压实指标 相关性分析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性态分析的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昊 史艳楠 张冲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充填效率、保证充填质量,采用实时压实监测技术,研究一种基于振动性态分析的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方法。根据现场充填工艺产生的实际作业夯实离顶距机理,并基于振动压实理论,探讨了推压密实机构加速度与充填效果之间的数学... 为进一步提高充填效率、保证充填质量,采用实时压实监测技术,研究一种基于振动性态分析的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方法。根据现场充填工艺产生的实际作业夯实离顶距机理,并基于振动压实理论,探讨了推压密实机构加速度与充填效果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与密实充填率的充填效果评价依据;通过分析充填物料压实机理,采用压实监测值(Compaction Value,CV)作为充填物料压实状态的表征指标,深入剖析了推压密实机构加速度波形及振动强度变化规律对充填效果的影响,并建立矸石物料充填效果快速评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CV与充填体压实度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所建立的压实度回归模型精度较高。该方法可实现对充填效果的快速评估,为提高充填开采效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 充填率 充填效果判据 压实指标 充填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telligent compaction for subgrade construction 被引量:9
19
作者 MA Yuan LUAN Ying-cheng +1 位作者 ZHANG Wei-guang ZHANG Yu-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173-2184,共12页
During the compaction of a road subgrad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mass change in real time, but current research assumes that these parameters remain unchang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discrepancy, this... During the compaction of a road subgrad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mass change in real time, but current research assumes that these parameters remain unchang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discrepanc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K and strain 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action degree K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soil(cohesion c and frictional angle φ) was clearly established through indoor experiments. The subroutine UMAT in ABAQUS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oftware was developed to realize an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the subgrade soil compaction quality. This value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against the assumed compaction value of the model, thereby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the intelligent compaction calculation results for subgrade soil. On this basis, orthogonal test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frequency, amplitude, and quality) for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acceleration intelligent compaction valu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cceleration signal, is proposed for a compaction meter value that indicates poor accuracy.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compaction quality for roadbeds and pa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comp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dynamic change control indicators orthogonal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