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强化水污染治理中羧甲基纤维素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跃 喻纪猛 +4 位作者 隋明锐 蒋奕颖 吴佳欣 杨雨茗 李一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综述了电化学强化技术(EST)作为以微生物为催化剂进行水污染治理和能源回收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利用丰富的羟基、羧基、羧甲基等基团与碳基、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多种材料复合应用于EST中净水的可行... 综述了电化学强化技术(EST)作为以微生物为催化剂进行水污染治理和能源回收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利用丰富的羟基、羧基、羧甲基等基团与碳基、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多种材料复合应用于EST中净水的可行性,发现CMC材料有利于提高EST的能量产率和稳定性;深入讨论了CMC材料在EST中进行污水治理的多种应用,包括作为黏结剂、分散剂、吸附剂等形式。未来应该重点从机理、方法、技术和应用4个角度对基于CMC材料的EST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治理 水处理技术 化学强化技术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盖板玻璃化学强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甜甜 仵小曦 +3 位作者 李肖妍 赵超越 王楠 张晓辉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134-137,共4页
本文探究了玻璃成分、强化温度、时间对NAS玻璃化学强化后性能的影响。通过强化方案设计,对NAS玻璃化学强化后性能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应力、抗弯强度(4PB)和抗冲击强度(落球)。结果表明,玻璃成分中铝和碱金属的相对含量对强化效果影... 本文探究了玻璃成分、强化温度、时间对NAS玻璃化学强化后性能的影响。通过强化方案设计,对NAS玻璃化学强化后性能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应力、抗弯强度(4PB)和抗冲击强度(落球)。结果表明,玻璃成分中铝和碱金属的相对含量对强化效果影响较大。此外,升高强化温度和延长强化时间,在离子交换速率和应力松弛综合作用的结果下,CS不断减小,DOL不断增大。CS值和4PB测试结果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盖板玻璃 玻璃组分 温度 时间 化学强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浴对锂铝硅玻璃化学强化缩放比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赵超越 何强 +3 位作者 张伟利 李肖妍 杨甜甜 刘亚军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88-89,共2页
本文选用溢流下拉法工艺制成的锂铝硅盖板玻璃进行两步化学强化,探究在不同盐浴状态下对锂铝硅玻璃强化后缩放比的影响及规律,为锂铝硅玻璃强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盖板玻璃 化学强化 差异性 缩放比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对透明偏硅酸锂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雷钰洁 张旭海 +4 位作者 王志安 李肖妍 高羽 韩慢慢 白玉洁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92-96,共5页
本文以熔融法制备基础玻璃,在570℃进行一次热处理,在610℃进行二次热处理,制得透明偏硅酸锂微晶玻璃,旨在将传统锂铝硅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微晶玻璃优异的力学性能相结合,探究化学强化对偏硅酸锂微晶玻璃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高... 本文以熔融法制备基础玻璃,在570℃进行一次热处理,在610℃进行二次热处理,制得透明偏硅酸锂微晶玻璃,旨在将传统锂铝硅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微晶玻璃优异的力学性能相结合,探究化学强化对偏硅酸锂微晶玻璃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高透高强度的偏硅酸锂微晶玻璃材料。结果表明:经过二次强化后的透明偏硅酸锂微晶玻璃可见光透过率为90%±0.2,维氏硬度708±8 kgf/mm^(2),在80目砂纸上跌落高度为729 mm,断裂韧性为1.76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硅酸锂 微晶玻璃 化学强化 表面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玻璃化学强化熔盐失活的监测方法探究
5
作者 朱润桐 彭利欢 +4 位作者 李春风 林聪聪 王楠 韩慢慢 贺玉娣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31-33,共3页
随着化学强化熔盐使用次数的增加,熔盐中的Na^(+)和Li^(+)增多,K^(+)减少,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熔盐失活现象,影响化学强化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可以用于监测熔盐失活点的方法,本文以自制标准溶液作为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测试标准,通过... 随着化学强化熔盐使用次数的增加,熔盐中的Na^(+)和Li^(+)增多,K^(+)减少,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熔盐失活现象,影响化学强化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可以用于监测熔盐失活点的方法,本文以自制标准溶液作为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测试标准,通过分析不同化学强化组数下,熔盐中Li^(+)浓度的变化趋势,并以玻璃的CS与DOL值作为强化效果验证,探究一种适用于LAS玻璃熔盐失活点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硅玻璃 盖板玻璃 化学强化 熔盐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含量对钠铝硅盐玻璃的化学强化性能及软化点的影响
6
作者 彭利欢 朱润桐 +3 位作者 林聪聪 李春风 王楠 贺玉娣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S01期106-109,共4页
采用溢流下拉法制备了不同Na_(2)O含量钠铝硅酸盐玻璃,采用一步强化法对样品进行化学强化,探究了Na_(2)O含量对铝硅酸盐玻璃的特征温度点及化学强化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化学强化过程,随着组分中Na_(2)O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离子... 采用溢流下拉法制备了不同Na_(2)O含量钠铝硅酸盐玻璃,采用一步强化法对样品进行化学强化,探究了Na_(2)O含量对铝硅酸盐玻璃的特征温度点及化学强化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化学强化过程,随着组分中Na_(2)O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离子交换深度随之增加;且适当提高强化温度、延长强化时长可促进Na^(+)—K^(+)交换,在强化温度为415℃,强化时长为330 min时,试样抗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为774 MPa和0.34 J。随玻璃组分中Na_(2)O含量的增加,玻璃网络结构中出现非桥氧数增加,使玻璃NLS的软化点温度随组分中Na_(2)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铝硅酸盐玻璃 化学强化 离子交换 应力层深度 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姜良宝 厉蕾 +1 位作者 张官理 颜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介绍了化学强化的基本原理,从化学强化温度、化学强化时间、熔盐配方和浓度、加热疲劳及表面划伤五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强度的影响因素。对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相关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化学强化铝... 本文介绍了化学强化的基本原理,从化学强化温度、化学强化时间、熔盐配方和浓度、加热疲劳及表面划伤五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强度的影响因素。对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相关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在飞机风挡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玻璃 化学强化 飞机风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化学强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勇有 罗肖肖 +1 位作者 程建华 罗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65,共5页
取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B段曝气池的进水,投加硫酸铝(AS)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化学除磷小试研究,考察了不同絮凝剂投加量对总磷(TP)、COD、氨氮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絮凝剂投加量以及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去除TP、氨氮、COD和浊... 取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B段曝气池的进水,投加硫酸铝(AS)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化学除磷小试研究,考察了不同絮凝剂投加量对总磷(TP)、COD、氨氮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絮凝剂投加量以及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去除TP、氨氮、COD和浊度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S和PAM复配对B段污水的TP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投加AS(以Al2O3计)9.5mg/L、PAM0.05mg/L时,TP、COD、氨氮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2%、37.7%、2.41%和71.6%;曝气过程中投加硫酸铝和PAM,可提高TP、COD、浊度的去除率,但不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后置絮凝对TP、COD、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同步絮凝,但需增加絮凝沉淀设备,因此同步絮凝更适合于AB工艺的化学强化除磷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絮凝 化学强化除磷 吸附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强化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秋义 韩帅 +2 位作者 莫建 张修勤 孔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6,459,共6页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质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和不同取代率(取代率:0%、25%、50%、75%、100%)取代天然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为:化学强化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且均优于普通混凝土;三类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均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整形 物理化学强化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处理上海合流污水溢流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力 张善发 周琪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针对上海合流污水溢流水污染的问题,探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处理溢流污水的可行性,中试装置总体积18.45 m^3。试验针对三种污水进行了研究,包括旱天污水、中小强度降雨的合流污水、暴雨合流污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 针对上海合流污水溢流水污染的问题,探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处理溢流污水的可行性,中试装置总体积18.45 m^3。试验针对三种污水进行了研究,包括旱天污水、中小强度降雨的合流污水、暴雨合流污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处理雨天合流污水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s,CSOs)。对COD和TP的去除率在50%~80%,对SS的去除率高达70%~90%。中试装置的启动时间在15 min左右,可以满足处理雨天溢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合流污水溢流 混凝沉淀 高效沉淀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龙 张真真 +1 位作者 张百德 刘海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6,共3页
采用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为试验药剂。对小城镇污水强化一级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以对CODCr、浊度、TP为去... 采用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为试验药剂。对小城镇污水强化一级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以对CODCr、浊度、TP为去除对象的小城镇污水,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效果最好;投药量为90 mg/L时,对CODCr、浊度、TP的去除率分别为63.7%、91.4%、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污水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投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化学强化反冲洗中副产物的生成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新波 李红霞 +1 位作者 贾辉 温海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混凝-超滤工艺在线化学强化反冲洗(chemically enhanced blackwash,CEB)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建立和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反冲洗副产物中卤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bax Plus Eclipse C8色谱柱,流速0.3... 对混凝-超滤工艺在线化学强化反冲洗(chemically enhanced blackwash,CEB)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建立和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反冲洗副产物中卤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bax Plus Eclipse C8色谱柱,流速0.3 m L/min,进样量10μL,R2均在99.9%以上,最小检出限为0.08μg/L.在此基础上监测了CEB后24 h卤乙酸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EB过程中有清洗副产物卤乙酸的生成,且随着膜过滤出水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卤乙酸浓度逐渐降低.其中三氯乙酸生成量最高;其次为三溴乙酸.另外二溴乙酸浓度随时间无明显变化;二氯乙酸、三溴乙酸、一氯一溴乙酸和一氯二溴乙酸分别会在16、17、18、19 h达到浓度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化学强化反冲洗 副产物 卤乙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热喷涂层的化学强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文轸 大森明 守屋公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0-96,124,共8页
采用化学后处理的方法,即把热喷涂试样在特制的化学溶液中浸渍、干燥、脱水缩合后,使在涂层缺陷处析出某种陶瓷,从而对涂层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既有界面的强化,又有涂层积层粒子间的强化,可使涂层的结合强度提高约2倍。
关键词 热喷涂 陶瓷 结合强度 化学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强化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秋义 韩帅 +2 位作者 孔哲 张修勤 莫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将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Ⅰ类再生粗骨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并将三种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化学浸渍24 h,得到三种品质的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研究三种品质... 将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Ⅰ类再生粗骨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并将三种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化学浸渍24 h,得到三种品质的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研究三种品质的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以取代率0,50%,100%取代天然骨料后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化学强化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最好,化学强化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次之,化学强化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最差,但三者均优于普通混凝土;三种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均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烷防水剂 物理化学强化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的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冬云 黄友波 王安平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烧杯实验 ,研究了 3种常用混凝剂单独作用下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ChemicallyEn hancedPrimaryTreatment,CEPT)对生活污水的强化效果 ,确定了最佳投药量。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混凝剂 最佳投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介导磁聚物化学强化一级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研究
16
作者 蔡冬清 季程晨 +3 位作者 柳丹 王相勤 吴跃进 余增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87-9588,共2页
通过壳聚糖-超纯磁铁矿粉磁聚物对低浓度生活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并利用磁场将絮体收集实验得出,引入蓝藻充当媒介,可使絮体大而密实,有助于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引入超纯磁铁矿粉,可使形成的絮体带有强磁性,便于借助外磁场快速移出水体... 通过壳聚糖-超纯磁铁矿粉磁聚物对低浓度生活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并利用磁场将絮体收集实验得出,引入蓝藻充当媒介,可使絮体大而密实,有助于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引入超纯磁铁矿粉,可使形成的絮体带有强磁性,便于借助外磁场快速移出水体,从而为固液分离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蓝藻 磁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处理采油污水技术研究
17
作者 姜其慧 李亚东 +2 位作者 于芳 林文兴 姬志刚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强化处理 采油污水处理 技术研究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银川 《市政技术》 2005年第4期258-261,共4页
从污水污染物质颗粒分布的角度论述了混凝强化处理城市污水的机理,并指出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水水温、pH值、SS及胶体污染物浓度等。阐明了化学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化学强化 机理研究 一级处理 处理工艺 污染物浓度 强化处理 颗粒分布 污染物质 处理效果 投加量 混凝剂 pH值 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活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设计探讨
19
作者 李福勤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46,共2页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生活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矿区生活污水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工艺设计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预处理环氧丙烷废水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李孟 张倩 《国外建材科技》 2007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环氧丙烷废水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H2O2预氧化作为化学强化预处理的最佳试验条件以及预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用H2O2预处理环氧丙烷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经预处理后,COD总去除率可达到92%,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关键词 环氧丙烷废水 化学强化 H2O2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