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力致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天云 肖瑞麟 +2 位作者 顾欣晟 邵云一 卢求钧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363-370,共8页
力致发光材料因其具有外力作用诱导产生发光的独特性质,其在冲击力、应力、张力或压力等作用力的传感,以及显示、照明、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实验以二苯甲酰甲烷(DBM)、Eu(NO_(3))_(3)和三乙胺(TEA)... 力致发光材料因其具有外力作用诱导产生发光的独特性质,其在冲击力、应力、张力或压力等作用力的传感,以及显示、照明、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实验以二苯甲酰甲烷(DBM)、Eu(NO_(3))_(3)和三乙胺(TEA)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快速合成了离子型Eu^(3+)配合物Eu(DBM)_(4)TEA。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力致发光性能。本实验是在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的包含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产物仪器表征和产物性能模块化综合化学实验,实现了科教融合;实验原料廉价、实验操作简单,模块化的设计机动灵活,能满足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趣味科普实验等不同层次本科教学需求;实验现象可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 铕离子配合物 综合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致发光材料防伪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微微 廖瑞娟 +2 位作者 罗世永 张春秀 齐元胜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61-65,共5页
如果某种材料在指压作用下即可发光,结合图文设计和印刷,可开发出多种新颖防伪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现有力致发光材料发光亮度低以及发光压力阈值过大而无法实现指压发光。在总结力致发光材料在防伪方面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 如果某种材料在指压作用下即可发光,结合图文设计和印刷,可开发出多种新颖防伪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现有力致发光材料发光亮度低以及发光压力阈值过大而无法实现指压发光。在总结力致发光材料在防伪方面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ML的发光压力阈值和发光颜色的调控方法,提出:新的化学组成体系、构建可高效传递作用力的聚合物基质、设计制备表面微纳结构阵列增强力敏特性是实现指压发光现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材料 指压发光 发光压力阈值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ZnS∶Cu基力致发光弹性体及其在视觉交互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玥 杨伟峰 +4 位作者 陈浩廷 钟欣 曾国坪 李耀刚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09-1619,共11页
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需求逐渐增多。其中,具有视觉交互功能的智能发光纺织品因其应用场景和功能的多样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ZnS∶Cu基力致发光弹性体仅在受到机械应力下就可以实现可见光的发射,具... 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需求逐渐增多。其中,具有视觉交互功能的智能发光纺织品因其应用场景和功能的多样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ZnS∶Cu基力致发光弹性体仅在受到机械应力下就可以实现可见光的发射,具备可循环的力-光可视化传感特性,在智能发光服装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弹性聚合物基体网络结构调控、Al_(2)O_(3)纳米粒子掺杂的方法来增加应力传递位点,从而提高ZnS∶Cu复合弹性体的发光强度。通过挤出包覆、3D打印、丝网印刷等工艺实现了力致发光智能织物的连续化和图案化制备,改善了力致发光纺织品的力-光转换的灵敏度和穿戴舒适性问题,其在可穿戴传感、运动健康监测、智慧交通警示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 弹性体 纳米粒子 可视化响应 发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阴离子型化合物Ba_(2)Gd(BO_(3))_(2)Cl:Ln的力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慰 潘鑫 +2 位作者 杨汝军 庄逸熙 解荣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4-1333,共10页
力致发光材料具有将机械刺激转变为光子发射的独特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诊断、信息防伪、生物工程和电子皮肤等力学传感领域。然而,已报道的力致发光材料种类有限,且对于力致发光相关的载流子跃迁过程理解不够深入,极大地限制... 力致发光材料具有将机械刺激转变为光子发射的独特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诊断、信息防伪、生物工程和电子皮肤等力学传感领域。然而,已报道的力致发光材料种类有限,且对于力致发光相关的载流子跃迁过程理解不够深入,极大地限制了其开发和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开发了新型混合阴离子型力致发光材料Ba_(2)Gd(BO_(3))_(2)Cl:Ln(Ln=Eu,Tb,Dy,Sm,Nd),并探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能与相关载流子跃迁过程。该研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多模式激发下的稳态和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光致发光与力致发光性能,提出了该材料可能的发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280 nm光激发下,Ba_(2)Gd-(BO_(3))_(2)Cl:Eu的发射峰位于536,594,613,625,654,695,710 nm,第一个宽峰和其余窄峰分别对应于Eu^(2+)和Eu^(3+)的发射,即掺杂的Eu呈现混合价态。而在机械作用下,Ba_(2)Gd(BO_(3))_(2)Cl:Eu几乎只表现出Eu^(3+)的橙红光发射,这可能是由于机械作用优先激发基质中的价带电子所致。此外,Eu的光致发光和力致发光最佳掺杂浓度均为2%。在0.23~1.55 mJ的冲击能下,力致发光强度与冲击能量呈线性关系。通过改变掺杂镧系元素的种类,实现了力致发光从可见光区域到近红外区域的拓展。这项工作为解释混合价态材料的力致发光机制提供了思路,并在应力传感领域呈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 混合阴离子化合物 能量传递 力致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卤化锰(Ⅱ)配合物的结构调控及力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妍妍 佘鹏飞 +4 位作者 郭颂 黄晓萌 刘淑娟 赵强 黄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9-255,共7页
力致发光是一种力刺激诱导的发光现象。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方式,使得力致发光材料在结构损伤检测、压力传感、显示和安全标记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报道的力致发光材料大多基于无机材料体系,而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体系相对较... 力致发光是一种力刺激诱导的发光现象。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方式,使得力致发光材料在结构损伤检测、压力传感、显示和安全标记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报道的力致发光材料大多基于无机材料体系,而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体系相对较少,并且人们对其发光机理的认识仍不清晰。在本文中,我们发现锰(Ⅱ)配合物[BPP]2[Mn Br4]具有力致发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力致发光性质的四卤化锰(Ⅱ)配合物。改变有机阳离子配体或者卤素阴离子可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有效调控。固态下,这些锰(Ⅱ)配合物均显示出了较强的光致发光现象,同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力致发光特性。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分子内/分子间强的C―H…X(X=Br或Cl)相互作用对锰(Ⅱ)配合物的力致发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由分子振动和旋转造成的能量损失。本工作将为力刺激响应型材料体系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 锰(Ⅱ)配合物 绿光发射 磷光 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材料及其力致发光现象 被引量:4
6
作者 丁艺聪 季振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力学传感器、材料应力分析、建筑物安全、地震及火山爆发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及其发光机制、研究现状和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 力致发光 力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基力致发光粉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探究
7
作者 郭素文 王玥 侯成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0,126,共7页
通过对ZnS中Cu的掺杂浓度、反应温度以及退火方式进行调控,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参数(Cu掺杂浓度为0.15%,煅烧温度为1150℃,采用骤冷方式退火)。之后,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对高温制备出的ZnS∶Cu力致发光粉表面包覆Al_(2)O_(3),选用Al_(2)(SO_(4... 通过对ZnS中Cu的掺杂浓度、反应温度以及退火方式进行调控,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参数(Cu掺杂浓度为0.15%,煅烧温度为1150℃,采用骤冷方式退火)。之后,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对高温制备出的ZnS∶Cu力致发光粉表面包覆Al_(2)O_(3),选用Al_(2)(SO_(4))_(3)溶液作为包覆原料,与ZnS∶Cu力致发光粉在水系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具有最佳力致发光的包覆量(15%)。各种粉体的力致发光表征是通过与PDMS复合制备成弹性体测得。经过以上实验,最终得到力致发光效果最佳的ZnS∶Cu@Al_(2)O_(3)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 硫化锌基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氰基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合成及力致发光变色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祥建 左新晓 +1 位作者 孟振功 余振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6-983,共8页
力致变色荧光材料具有机械力刺激响应的性能,在压敏传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二氰基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DCS-Bn),采用高分辨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D... 力致变色荧光材料具有机械力刺激响应的性能,在压敏传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二氰基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DCS-Bn),采用高分辨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DCS-Bn的光物理性质,并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考察了其聚集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CS-Bn在溶液和固体状态均具有较强的发光性能。并且,基于DCS-Bn独特的棒状分子结构及“晶态-非晶态”的聚集态结构变化,该材料具有力致发光变色性质。采用溶剂熏蒸或者加热处理,DCS-Bn荧光颜色又能恢复,在可重复书写荧光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二氰基二苯乙烯基苯 高荧光量子产率 聚集态结构 力致发光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乙烯衍生物在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继东 张沛 +3 位作者 胡文强 黄少华 李杰 刘喜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共5页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解决了传统有机分子在固态或高浓度状态荧光淬灭问题,从而扩展了荧光材料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经典聚集诱导分子被广泛用于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光现象已在...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解决了传统有机分子在固态或高浓度状态荧光淬灭问题,从而扩展了荧光材料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四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经典聚集诱导分子被广泛用于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光现象已在生物成像、防伪加密和新型光源等领域被广泛研究。聚集诱导效应和力致荧光响应模式结合,增强了材料的机械力致特性,并为其在刺激响应性材料、智能开关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总结了近年来四苯乙烯衍生物在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乙烯 力致发光 聚集诱导发光 分子聚集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聚集态发光展望:聚散不同性相远集体效应叹观止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振 李倩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1-654,共4页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宏观性质是分子聚集效应的客观体现,本文以力致发光和有机室温磷光为例,探讨了分子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因素和精细调控策略,并介绍了“MUSIC”的理念,以音乐创作形象化材料设计,强调了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分子聚集态 力致发光 有机室温磷光 有机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2+)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家成 曾小青 周忠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2-73,65,共3页
制备了发光性能良好的SrAl_2O_4:Eu^(2+)材料,对其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长余辉曲线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长余辉衰减符合函数L=ct^(-α)(α=0.754)形式。讨论了SrAl_2O_4:Eu^(2+)材料的长余辉机理,指出长余辉应来自陷阱对空穴... 制备了发光性能良好的SrAl_2O_4:Eu^(2+)材料,对其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长余辉曲线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长余辉衰减符合函数L=ct^(-α)(α=0.754)形式。讨论了SrAl_2O_4:Eu^(2+)材料的长余辉机理,指出长余辉应来自陷阱对空穴的俘获与缓慢释放。发现了SrAl_2O_4:Eu^(2+)材料的力致发光性能并分析了其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l2O4:Eu^2+ 长余辉 力致发光 铝酸锶 掺杂 发光性能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堆积——影响固态有机小分子力响应发光行为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爱森 王金凤 李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5,共13页
力刺激响应型有机发光小分子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在信息加密、光学存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相关发光特性并不只来源于单分子结构,更与分子聚集态不同的堆积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控分子堆积模式是获得... 力刺激响应型有机发光小分子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在信息加密、光学存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相关发光特性并不只来源于单分子结构,更与分子聚集态不同的堆积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控分子堆积模式是获得功能化发光材料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力致变色和力致发光材料体系出发,概述了几种调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策略,突出强调了分子堆积与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具有新颖发光特性的发光材料提供了研究思路,希望促进有机发光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力 力致变色 力致发光 分子堆积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