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念减压联合耳部按摩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汪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正念减压联合耳部按摩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正念减压联合耳部按摩。比较两组不同产程疼痛评分、... 目的分析正念减压联合耳部按摩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正念减压联合耳部按摩。比较两组不同产程疼痛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分别为(5.52±1.46)、(4.17±0.52)、(2.88±0.6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40±1.43)、(6.58±0.81)、(4.22±0.83)分(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84.55±5.56)分比对照组的(71.34±3.18)分更高(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0、2.00%,均比对照组的14.00%、12.00%、14.00%更低(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315.46±51.15)、(45.68±8.46)、(13.25±3.02)min,均比对照组的(380.25±42.64)、(87.62±10.81)、(22.81±3.42)min更短(P<0.05)。结论正念减压联合耳部按摩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产妇心理弹性,降低分娩疼痛程度,进而缩短产程,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 耳部按摩 自然分娩 初产妇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赵翠平 张凤芝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3—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152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6名。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二元应对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3—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152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6名。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二元应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二元应对量表(DC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DCI总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社会与专业支持、消极态度、自我控制、积极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母乳喂养行为预测量表各项得分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社会与专业支持、自我控制、积极态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42)。结论:二元应对护理干预能改善初产妇二元应对能力,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应对 母乳喂养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六神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初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徐玉莹 夏红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观察艾灸六神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初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抑郁、焦虑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量表(SDS)、焦虑评分量表(SAS)... 目的 观察艾灸六神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初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抑郁、焦虑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量表(SDS)、焦虑评分量表(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EPDS)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六神穴联合耳穴贴压可以明显改善初产妇的抑郁与焦虑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六神穴 耳穴贴压 情志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的高龄初产妇发生急产的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张月 昝玲丹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妇发生急产的危险因素,建立其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13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急产89例,采用SPSS以倾向性评分匹配,以单胎、同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妇发生急产的危险因素,建立其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13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急产89例,采用SPSS以倾向性评分匹配,以单胎、同期、同年龄(±3)作为匹配因素,其中22例急产产妇未找到匹配对象,35例非急产产妇临床资料缺失,最终纳入急产组67例,非急产组233例。按7∶3比例另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129例高龄初产妇进行外部验证。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初产妇发生急产的相关因素,并基于此使用R语言软件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并进行验证高龄初产妇发生急产的可能概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产、非急产组产妇的分娩孕周、晚期流产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质量、流产次数、破膜发生时段、静脉滴注催产素和镇静解痉剂的使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质量<2 500 g、流产次数≥2、临产前破膜、静脉滴注催产素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951(P<0.001,95%CI:0.921~0.981);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急产风险范围内表现为正的净效益。结论 高龄初产妇急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高龄初产妇 急产 风险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规律性训练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方娴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孕期规律性训练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岳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无痛分娩的4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孕期规律性训练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岳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无痛分娩的4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孕期规律性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轻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难产助产发生率、顺产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规律性训练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轻会阴裂伤,降低会阴侧切、不良反应、难产助产、顺产中转剖宫产发生率,改善盆底肌肌力,缩短产程用时,减少产后2 h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规律性训练 无痛分娩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化保健模式下初产妇产检体验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姚晓燕 包理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深入探究群组化保健模式下初产妇的产检体验,以期为优化群组化保健模式、提升初产妇的产检体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2023年1月至10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江阴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名初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 目的深入探究群组化保健模式下初产妇的产检体验,以期为优化群组化保健模式、提升初产妇的产检体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2023年1月至10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江阴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名初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提升群组初产妇的产检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初产妇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社会群体化过程,提供社会支持基础;建议改善参与者的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体现服务的连续性和个体化。结论群组化保健模式能够提高初产妇的产检满意度,增强她们的自我保健能力,并提高初产妇之间的社会支持。群组化保健模式对于优化产检模式、提升初产妇的产检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化保健模式 初产妇 产检体验 质性研究 自我保健能力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微 曾铁英 +5 位作者 刘莉 杨凌艳 王颖 邢翠 董娜娜 张帆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8期838-843,853,共7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宣教对象主要为初产妇本人;选取2022年...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宣教对象主要为初产妇本人;选取2022年3-7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8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情况;干预前后初产妇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家庭支持;干预后初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和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前2组初产妇及照顾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母乳喂养知识,以及初产妇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家庭支持、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和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产妇及照顾者的母乳喂养知识,提升婴儿喂养态度及母乳喂养家庭支持,缩短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提高产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 剖宫产 初产妇 早期母乳喂养 围产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静默疗法与肌肉放松疗法联用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弹性、医学应对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玉红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初产妇应用手术室静默疗法联合肌肉放松疗法对其心理弹性和医学应对的影响。方法 选取123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初产妇,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615例)、对照组(615例)。对照组施行肌肉放松疗法,试验...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初产妇应用手术室静默疗法联合肌肉放松疗法对其心理弹性和医学应对的影响。方法 选取123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初产妇,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615例)、对照组(615例)。对照组施行肌肉放松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手术室静默疗法,对比两组负面情绪、医学应对、疼痛变化和心理弹性得分等。结果 干预后,两组SDS得分、SAS得分、回避与屈服等医学应对得分均降低,面对得分提高,且试验组SDS得分、SAS得分、回避与屈服等医学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d、3d、5d两组VAS得分下降,且试验组干预后3d、5d V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强、乐观和坚韧等心理弹性得分升高,且试验组自强、乐观和坚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手术室静默疗法与肌肉放松疗法联用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医学应对方式,减轻术后疼痛感,并促进心理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静默疗法 剖宫产 肌肉放松疗法 医学应对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弹性支持结合疼痛管理在行水疗助产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农小花 凌鹏飞 +4 位作者 黄梅桂 梁海燕 玉春霞 谢艳玲 方丽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对开展水疗助产的初产妇实施心理弹性支持结合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6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名。对照组在开展水疗助产的基... 目的 探讨对开展水疗助产的初产妇实施心理弹性支持结合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6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名。对照组在开展水疗助产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开展水疗助产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支持结合疼痛管理。比较2组初产妇在孕期各个阶段的心理弹性、产时疼痛程度、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控制感、各产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孕中期、孕晚期、分娩后的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以及分娩控制量表评分、各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开展水疗助产的产妇实施心理弹性支持结合疼痛管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出血量,提升心理弹性、分娩控制感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水疗助产 心理弹性支持 疼痛管理 产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分娩操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丽 刘霞 +1 位作者 胡秋文 苏高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分娩操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并分娩的40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0名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名。... 目的探讨改良分娩操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并分娩的40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0名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娩前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改良分娩操干预。观察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感、会阴撕裂程度、产后出血量,以及胎心异常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等。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18.50%,低于对照组的24.50%(P<0.05);研究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产程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分娩疼痛感、会阴撕裂程度较研究组严重(P<0.001);对照组胎心异常42例,胎心异常率21.00%,研究组胎心异常24例,胎心异常率12.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改良分娩操干预能够促进产程进展,降低产妇会阴撕裂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心异常的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操 初产妇 妊娠结局 围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在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许红玲 王根生 +5 位作者 李青 王雪梅 张玉艳 赵迎春 吴玉叶 吴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1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下单胎足月初产妇实施全产程分娩镇痛对其分娩产程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安庆市立医院产科收治的36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不同产程分娩镇痛方法分为观察组(全产程...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下单胎足月初产妇实施全产程分娩镇痛对其分娩产程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安庆市立医院产科收治的36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不同产程分娩镇痛方法分为观察组(全产程分娩镇痛分娩,n=180)与对照组(第一产程分娩镇痛分娩,n=180)。比较两组最终分娩方式、不同产程阶段疼痛程度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两组自然阴道分娩率、中转剖宫产率、人工破膜率、会阴裂伤率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采用全产程分娩镇痛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且有效缓解产妇全产程疼痛及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在临床上可以有效安全地应用于单胎足月初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程标准 初产妇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二维超声参数评估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
12
作者 李宏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36-31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参数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经阴道试产的162例初产妇资料,根据分娩结局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宫口扩张6 cm时的经会阴二维超声...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参数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经阴道试产的162例初产妇资料,根据分娩结局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宫口扩张6 cm时的经会阴二维超声参数[产程进展角(AOP)、胎头-会阴距离(HP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AOP、HPD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以AOP、HPD中位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AOP、HPD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AOP、HPD与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时间的关系。结果162例初产妇中127例为自然分娩,35例为剖宫产。自然分娩组初产妇AOP、HPD大于剖宫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OP、HPD预测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以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162例初产妇AOP、HPD中位数分别为132°、4.1 cm,AOP≥132°、HPD≥4.1 cm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分别高于AOP<132°组、HPD<4.1 cm组(P<0.05)。127例自然分娩初产妇的AOP、HPD中位数分别为133°、4.3 cm,AOP≥133°组、HPD≥4.3 cm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分别短于AOP<133°组、HPD<4.3 cm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AOP、HPD与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参数AOP、HPD可用于指导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二者与产程有关,能够为分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二维超声 会阴 分娩方式 产程 预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蕾 胡成文 +3 位作者 许芳 王晓利 张艳 刘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23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医院产科两个病区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4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5-6月... 目的探究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23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医院产科两个病区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4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5-6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LEARNS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育儿胜任感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后42 d内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7 d的抑郁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减轻其产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S模式 初产妇 育儿胜任感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勤 韩晓霞 +1 位作者 赵文君 张秋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64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56例初产妇采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 目的观察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64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56例初产妇采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各产程时间、心理状态、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SAS、SDS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自然分娩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可显著缩短初产妇各产程时间,有效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同时利于初产妇母亲角色的转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P 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评估的产前心理弹性支持与健康教育对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诗昱 丁娟 倪文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量化评估的产前心理弹性支持与健康教育对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待产的106名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名... 目的分析基于量化评估的产前心理弹性支持与健康教育对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待产的106名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名。对照组施以常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的产前心理弹性支持与健康教育。对比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娩当日与分娩1个月后,2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均高于入院时,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的CD-RISC评分均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SD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的产前心理弹性支持与健康教育可以显著缩短高龄初产妇的产程,降低母婴产后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高龄 量化评估 心理弹性支持 分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菲 张梦 唐艳荣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3例初产妇,根据产后42 d有无PFD分为PFD组(43例)和无PFD组(160例)2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孕晚期血清松弛素... 目的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3例初产妇,根据产后42 d有无PFD分为PFD组(43例)和无PFD组(160例)2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孕晚期血清松弛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相关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系数γ、比值比(OR)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PFD影响的交互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及二者联合预测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价值。结果PFD组自然分娩产妇占比高于无PFD组(P<0.05)。PFD组孕晚期血清松弛素为(657.33±178.56)ng/L高于无PFD组(460.81±142.35)n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分娩、血清松弛素均是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相关危险因素(P<0.01)。自然分娩产妇血清松弛素高于剖宫产初产妇(P<0.05)。单独孕晚期血清松弛素所致OR为132.000,单独自然分娩所致OR为6.919,孕晚期血清松弛素与自然分娩联合所致OR为198.000,交互作用OR小于单独孕晚期血清松弛素与单独自然分娩OR的乘积,为次相乘模型,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对自然分娩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孕晚期血清松弛素联合分娩方式预测PFD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P<0.05),预测敏感度为86.05%,特异度为86.87%。结论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影响符合次相乘模型,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对自然分娩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联合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分娩方式可提高对初产妇产后早期PFD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分娩方式 初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 交互作用 自然分娩 Logistic回归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IMP-1、VEGF水平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薇 谢雪玲 +1 位作者 孔国爱 陈慧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 oproteinase-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 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 oproteinase-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 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7月220例PSUI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病例组,根据尿垫试验结果分为轻度组158例和中重度组62例。另纳入同期220例无PSUI的自然分娩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入组者血清TIMP-1、VEGF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PSUI患者血清TIMP-1与VEGF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TIMP-1、VEGF对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血清VEGF水平、年龄≥35岁比例、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0.01)。PSUI患者血清TIMP-1与VEGF呈负相关(r=-0.671,P<0.05)。TIMP-1是PSUI患者疾病程度加重的保护因素(P<0.01),VEGF是PSUI患者疾病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P<0.01)。TIMP-1、VEGF单独及联合预测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57、0.808、0.901,其中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1)。结论PSUI患者血清TIMP-1低表达,VEGF高表达,且TIMP-1、VEGF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在预测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自然分娩 初产妇 病情程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关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冬冬 嵇秀明 杨秀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以苏州市立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诊的78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以苏州市立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诊的78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记录2组的泌乳开始时间、乳头疼痛程度、泌乳素水平、泌乳量、纯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泌乳开始时间较早,产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低,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7 d后,2组的泌乳素水平和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干预7 d后的泌乳素水平和泌乳量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产后7 d、1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情况均更优(P均<0.05)。干预7 d后,对比2组的护理满意率,研究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可促使其尽早分泌乳汁,减轻其乳头疼痛,改善其泌乳素水平、泌乳量、纯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初产妇 循证案例分析 标准化护理程序 泌乳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模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19
作者 吉珂萌 李志珍 +2 位作者 闵辉 孙丽萍 赵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3-76,98,共5页
目的探索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模式的潜在分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初产妇53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产前应对量表、分娩态度量表、无法忍受不确定... 目的探索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模式的潜在分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初产妇53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产前应对量表、分娩态度量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和简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基于潜类别分析探索初产妇恐惧应对模式潜在类别,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初产妇分娩恐惧发生率为55.3%,其分娩恐惧应对模式分为5种:无恐惧-无准备(2.1%)、轻度恐惧-应对不良(16.7%)、轻度恐惧-准备缺乏(64.9%)、轻度恐惧-有准备(10.3%)、中度恐惧-逃避分娩(6.0%)。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分娩自我效能是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行为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恐惧应对行为模式多样化,医护人员应重视轻度恐惧-应对不良、轻度恐惧-准备缺乏和中度恐惧-逃避分娩初产妇的应对方式,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积极应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 恐惧 分娩恐惧 产前应对 不确定性 应对不良 潜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指法着力点的会阴保护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平燕 樊雪梅 +5 位作者 周春秀 李六兰 叶宁 刘婧岩 支军 周文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53,58,共4页
目的探讨2种指法保护着力点的会阴保护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9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4例。对照组以距离会阴后联合2 cm处为指法着力点进行适度会阴保护,观察组以胎儿额骨最高点与会阴中心... 目的探讨2种指法保护着力点的会阴保护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9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4例。对照组以距离会阴后联合2 cm处为指法着力点进行适度会阴保护,观察组以胎儿额骨最高点与会阴中心腱交汇点为指法着力点进行适度会阴保护。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程度、伤口缝合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会阴水肿情况、产后48 h会阴疼痛程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伤口缝合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48 h会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 h会阴水肿程度、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胎儿额骨最高点与会阴中心肌腱交汇点为指法着力点的适度会阴保护技术能有效保护会阴,降低会阴损伤程度,提升产妇产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阴道分娩 胎儿额骨 会阴中心腱 会阴保护 指法保护 会阴损伤 产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