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疼痛控制的互动式舒适护理策略在创伤性骨折患儿中的应用
1
作者 冯亚青 李娟 +1 位作者 李亦嘉 钟志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骨折患儿实施互动式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控制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创伤性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结合疼痛...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骨折患儿实施互动式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控制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创伤性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结合疼痛控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互动式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恢复相关指标、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应激障碍及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局部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儿童焦虑量表(SCAS)、儿童抑郁量表(C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分均较同一时间对照组更低(P均<0.05),且2组均较同组术后第1天更低(P均<0.05)。结论互动式舒适护理结合疼痛控制对创伤性骨折患儿的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应激障碍,还能提升康复依从性,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儿童 互动式舒适护理 疼痛控制 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蔡丹 张永香 +1 位作者 张红健 张丽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比例随机分入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比例随机分入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在护理前和护理40 d后的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间关节活动功能(Lysholm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和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40 d后,观察组的关节活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将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运用于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能够改善其关节活动度,缓解其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电脑骨创伤治疗仪 康复护理 关节活动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刘永宏 张小利 +3 位作者 陈志平 郭衬好 卢钊锴 梁浩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血回输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对照组行异体输血,... 目的:探究自体血回输对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对照组行异体输血,研究组行自体血回输。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输血反应发生率以及失血和输血情况。结果:术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更短(P<0.05);两组术后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OP)均更低(P<0.05)。两组术中总失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输血量更少(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输血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自体血回输 异体输血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输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和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付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对比伤科接骨片和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取本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病人6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使用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的34例病人设置为X组,使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的3... 目的:对比伤科接骨片和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取本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病人6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使用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的34例病人设置为X组,使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的34例病人设置为Y组。比较两组创伤性骨折病人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肢体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炎症状况变化。结果:(1)Y组病人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4.12%较X组76.47%更高,P<0.05。(2)Y组病人骨痂生成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X组更短,P<0.05。(3)两组病人治疗后的VAS、肿胀评分较治疗前下降,FMA、FIM分值较治疗前上升,且组间对比可知,Y组病人治疗后的VAS、肿胀评分较X组更低,FMA、FIM分值较X组更高,P<0.05。(4)两组病人治疗后的IL-4、IL-6、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值较治疗前下降,且组间对比可知,Y组病人各炎症因子指标值较X组更低,P<0.05。结论:较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对创伤性骨折病人开展伤科接骨片治疗,疗效更佳、康复时间更短,且疼痛、肿胀、肢体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炎症状况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接骨片 骨愈灵胶囊 创伤性骨折 疗效 康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营 张刚建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将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将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的骨关节功能、结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线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胫骨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外侧平台后倾角均大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创伤性骨折,可增强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较好,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结构、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创伤性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其荣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根据镇痛用药分组,A组(氟比洛芬酯)40例,B组(氨丁三醇)40例,比较疼痛程度、炎性反应、镇痛疗效与安全性。结... 目的:分析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根据镇痛用药分组,A组(氟比洛芬酯)40例,B组(氨丁三醇)40例,比较疼痛程度、炎性反应、镇痛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疼痛程度比较,A组术后各时段疼痛低于B组,炎性反应比较中A组炎性因子指标低于B组;镇痛疗效比较中A组优良率为95.00%,B组为72.50%,A组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比较,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B组为32.50%,A组安全性较好。结论:在急性创伤性骨折治疗中,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疼痛,减轻机体炎症,镇痛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创伤性骨折 镇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吉忠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聊城鲁西骨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 目的: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聊城鲁西骨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创伤护理 急诊 创伤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患儿急性应激障碍的叙事疗法研究
8
作者 尹莹 朱晶 +5 位作者 汪云云 左淑娟 武凤芹 王国琴 段勇贤 马海龙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患儿急性应激障碍的叙事疗法研究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骨科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儿共114例,随机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病例均进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患儿急性应激障碍的叙事疗法研究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骨科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儿共114例,随机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病例均进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叙事疗法干预,两组均持续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经干预后的急性应激障碍反应指数、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PTSD-RI、焦虑、抑郁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TSD-RI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PTSD-RI水平相较于对照组降幅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且焦虑水平降幅相较于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抑郁水平降幅大于对照组,但两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为(56.9%),明显高于对照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疗法可有效降低儿童创伤性下肢骨折急性应激障碍反应指数、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疗法 儿童 创伤性骨折 急性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
9
作者 王旭 徐魁伟 +1 位作者 冯殿发 张晓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水平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取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71例为延迟愈合组,按1∶1病例对照形... 目的 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水平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取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71例为延迟愈合组,按1∶1病例对照形式选取创伤性骨折术后正常愈合患者71例为正常愈合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MP-9、PGC-1α、BSA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骨折愈合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对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延迟愈合组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97,95%CI:1.020~1.180)、糖尿病(OR=2.121,95%CI:1.078~4.173)、骨质疏松症(OR=3.933,95%CI:1.242~12.451)为影响创伤性骨折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BMP-9(OR=0.950,95%CI:0.919~0.981)、PGC-1α(OR=0.969,95%CI:0.954~0.983)、BSAP(OR=0.837,95%CI:0.750~0.935)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联合预测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大于BMP-9、PGC-1α、BSAP单独预测的0.778、0.791、0.788(P均<0.05)。结论 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降低与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密切相关,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联合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骨形态发生蛋白-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折延迟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行中药熏洗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对骨折愈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刘忠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药熏洗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对骨折愈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7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比较...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药熏洗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对骨折愈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7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各项手术指标(肱骨踝上骨折愈合时间、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尺桡骨骨折愈合时间、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踝上骨折愈合时间、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尺桡骨骨折愈合时间、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药熏洗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促进价值,而且可预防各类并发症,同时可缓解疼痛程度,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中药熏洗疗法 临床效果 骨折愈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吴美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ARS)理念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患肢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ARS)理念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患肢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EAR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患肢疼痛、肿胀评分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肢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患肢疼痛评分与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总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ARS理念应用于创伤性骨折康复干预中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患肢疼痛与肿胀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S理念 创伤性骨折 疼痛程度 肿胀程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阳艳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22年5月-2023年10月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单位为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目标人群为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经过筛选,获得研究对象120例。随机进行分...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22年5月-2023年10月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单位为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目标人群为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经过筛选,获得研究对象120例。随机进行分组,60例进入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60例进入观察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单项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清CRP、IL-1β、TNF-α、PCT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清CRP、IL-1β、TNF-α、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骨折延迟愈合单项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沟通方式、护理及时性、护理针对性、住院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感染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创伤性骨折 围手术期 院内感染 炎症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栾尊一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高新尊一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两组,40例/组。为髓内钉内固定...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高新尊一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两组,40例/组。为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为螺钉内固定组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螺钉内固定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P<0.05)。螺钉内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P<0.05)。螺钉内固定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AM)、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高于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P<0.05)。螺钉内固定组患者视觉模拟评估法(VAS)的评分低于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P<0.05)。螺钉内固定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缓解其疼痛度,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骨创伤性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14
作者 张凤英 郭丹 阮娇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以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使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价其出院准备度。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涉及年龄、文化程...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以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使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价其出院准备度。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涉及年龄、文化程度、骨折原因、骨折类型、骨折至就医时间、婚姻状况、创伤成长水平、疼痛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出院指导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信息。先对上述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归纳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4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的RHDS评分为(152.36±16.3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创伤成长水平、疼痛程度及出院指导质量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离异/丧偶/未婚、创伤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分<70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评分<100分均是影响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女性、年龄≥60岁等均是影响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通过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此类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ID、Ghrelin、miR-133a在创伤性骨折中的表达及与延迟愈合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吴昊 罗良雨 +1 位作者 邓新恒 毕楷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在创伤性骨折中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饥饿素(Ghrelin)、微小RNA-133a(miR-133a)的表达以及与延迟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收治的60例患有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在创伤性骨折中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饥饿素(Ghrelin)、微小RNA-133a(miR-133a)的表达以及与延迟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收治的60例患有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正常愈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MID、Ghrelin以及miR-133a水平,分析三者与延迟愈合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N-MID、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且miR-133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期、Ⅳ期患者N-MID、Ghrelin水平低于Ⅱ期患者,且miR-133a高于Ⅱ期患者(P<0.05);Ⅳ期患者N-MID、Ghrelin水平低于Ⅲ期患者,且miR-133a高于Ⅲ期患者(P<0.05);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N-MID、Ghrelin水平呈正相关(r=9.409,P=0.003);N-MID、miR-133a水平呈负相关(r=-6.442,P=0.013);Ghrelin、miR-133a水平呈负相关(r=-5.677,P=0.019),N-MID、Ghrelin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呈正相关,miR-133a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呈负相关。结论N-MID、Ghrelin、miR-133a水平都与创伤性骨折的愈合程度有关,创伤性骨折患者中miR-133a过度表达抑制N-MID、Ghrelin水平,从而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检测血清N-MID能评价创伤性骨折的恢复情况,Ghrelin可作为预测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饥饿素 微小RNA-133a 创伤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曾喜华 邓尔倚 +3 位作者 梁丽萍 霍英 何影 邱玉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索疼痛控制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 76例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护理满意... 目的探索疼痛控制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 76例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77、9.960、19.565、33.82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4.8±2.3)周短于对照组(16.5±2.6)周,护理满意度(94.3±6.2)分高于对照组(88.7±7.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减轻疼痛感,建构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控制护理 创伤性骨折 视觉模拟评分法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6例创伤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一力 卢秀叶 杜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的不同监测方法对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DVT的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贵玲 刘春永 +3 位作者 彭颖皓 刘玉玲 黄宪章 李双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进行D-二聚体(D-D)不同检测方法的数值差异比较,探讨D-D水平值对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DVT护理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3种不同的方法动态监测... 目的进行D-二聚体(D-D)不同检测方法的数值差异比较,探讨D-D水平值对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DVT护理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3种不同的方法动态监测D-D水平值,并以此作为DVT护理干预的执行参考。结果 3种方法中,两组患者D-D水平值均于术后6 h明显升高,且术后4 d D-D水平值明显高于入院当天和手术当天。在术后6 h及术后4 d,观察组D-D水平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3种不同方法动态监测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病人的D-D水平值,为不同医院提供最佳的D-D监测方法;结合D-D水平值合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老年创伤性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彩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一般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个别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一般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个别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外伤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创伤性骨折 抑郁焦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玲 朱秋红 隋桂英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 了解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后心理健康状况 ,为骨折后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林克个性问卷”(EPQ)、“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 ,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 目的 了解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后心理健康状况 ,为骨折后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林克个性问卷”(EPQ)、“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 ,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在焦虑、敌对、恐怖及情绪不稳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病程 1周内的患者躯体化症状较突出 ,随着病程的延长 ,焦虑症状减轻 ,强迫症状突出。结论 医护人员应在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 ,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 ,对促进骨折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性骨折 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 心理疏导 艾林克个性问卷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