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RIH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湿润流域的应用
1
作者 许钦 刘露霖 +4 位作者 龙杰 金晨 蔡晶 林晓清 张坤 《人民珠江》 2024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水文模型的发展趋势,南京水文研究所模型(NRIHM)是架构灵活的集总式水文模型,为探索基于NRIH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湿润流域开展水文模拟的可行性与适应性,在湿润地区南大洼—沙河集嵌套流域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基于NRIH...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水文模型的发展趋势,南京水文研究所模型(NRIHM)是架构灵活的集总式水文模型,为探索基于NRIH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湿润流域开展水文模拟的可行性与适应性,在湿润地区南大洼—沙河集嵌套流域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基于NRIHM产流模型构建思路构建了一层产流模型与二层产流模型,利用天然试验流域观测成果进行了栅格点尺度的产流模拟验证,对比模拟结果发现二层-抛物线的组合方式模拟效果更优。基于此种产流计算方法,构建了具有二层土壤结构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长江滁河水系沙河集水库以上集水区为研究流域开展应用,率定期和验证期平均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0和0.86,平均洪峰、洪量相对误差也均低于20%,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实际径流过程,初步证明了该模型在湿润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IHM产流计算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文模拟 产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加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计算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庞超 周祖昊 +4 位作者 刘佳嘉 石天宇 杜崇 王坤 于新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大流域、长序列模拟计算时间长、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引入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产流过程的并行化。选择鄱阳... 针对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大流域、长序列模拟计算时间长、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引入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产流过程的并行化。选择鄱阳湖流域为实验区,采用计算能力为8.6的NVIDIA RTX A4000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提出的基于GPU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算法具有良好的加速效果,当线程总数越接近划分的子流域个数(计算任务量)时,并行性能越好,在实验流域WEP-L模型子流域单元为8712个时,加速比最大达到2.5左右;随着计算任务量的增加,加速比逐渐增大,当实验流域WEP-L模型子流域单元增加到24897个时,加速比能达到3.5,表明GPU并行算法在大尺度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GPU的并行算法 物理机制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 计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热平衡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阚光远 李纪人 +3 位作者 喻海军 丁留谦 何晓燕 梁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7,共13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水利部“四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无径流资料区(简称无资料区)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水热循环产汇流理论、模型构建与求解、模型参数率定三个方面入手,改进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了耦合...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水利部“四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无径流资料区(简称无资料区)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水热循环产汇流理论、模型构建与求解、模型参数率定三个方面入手,改进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了耦合热量平衡的流域产汇流理论,揭示了水量热量动力学过程耦合机理和水热循环通量量化关系。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物理机制水热平衡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实现了流域地表温度和水位的分布式数值模拟。明确了模型结构和参数的物理意义,降低了需要率定的参数个数。将参数率定目标由径流量转换为地表温度和水位,综合利用遥感反演和台站观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将研发的模型在江西赣江流域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物理机制,数值求解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实现了无资料区参数率定和水文模拟,为无资料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热平衡 数值方法 定量遥感 无资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彬 包松林 +3 位作者 聂帅 白音 刘子嘉 赵文贵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山丘区在经历短时强降雨时,极易暴发山洪,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水文资料匮乏,导致其预报难度大。对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小流域进行整合分析,重新划分了5935个小流域分区作为洪水预报分析单元,针对不同下垫面和气候条件分析各小流域分区... 山丘区在经历短时强降雨时,极易暴发山洪,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水文资料匮乏,导致其预报难度大。对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小流域进行整合分析,重新划分了5935个小流域分区作为洪水预报分析单元,针对不同下垫面和气候条件分析各小流域分区的产汇流特性,以分布式水文模型集群为主对小流域洪水进行分析研究。选取锡伯河试点流域进行应用分析,在该试点流域内洪水模拟预报精度良好,能够满足地区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需求。此研究成果可逐步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进行试用推广,为全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洪水预报 小流域分区 山洪灾害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地形特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鹏 邱平 +5 位作者 何展昌 禹聪 赛志高 刘大鹏 王开正 唐鸿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32-641,共10页
降雨型浅层滑坡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坡度往往作为最重要的山坡地形特征被用于大量的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估工作中。然而,坡顶至坡脚之间的复杂地形变化对降雨过程中的山坡水文响应过程有重要影响,但在以往的降雨型浅层滑坡... 降雨型浅层滑坡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坡度往往作为最重要的山坡地形特征被用于大量的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估工作中。然而,坡顶至坡脚之间的复杂地形变化对降雨过程中的山坡水文响应过程有重要影响,但在以往的降雨型浅层滑坡研究中往往被忽视。运用一种耦合坡体稳定性模型和分布式山坡水文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形特征对降雨型浅层滑坡的影响,模拟102组不同坡度、坡型和曲率组合的山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坡体稳定性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平均坡度增大总体上会增大坡体失稳的风险,在降雨过程中影响坡体安全系数骤降的时刻和位置;在降雨结束,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中影响坡体安全系数回升的时刻和位置。(2)坡型控制着坡体失稳的位置分布,凹坡和凸坡的失稳往往分别发生在坡顶和坡脚;上凹下凸型(S1)山坡的失稳往往同时最先发生在坡顶和坡脚,并逐步向中部曼延;上凸下凹型(S2)山坡的失稳往往最先发生在坡中,并逐步向两侧蔓延;平坡往往容易在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坡。(3)山坡曲率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失稳区域、欠稳定区域、基本稳定区域和稳定区域在不同深度下的面积比例。(4)坡型和曲率主要通过控制山坡各点局部坡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来影响降雨型浅层滑坡的失稳位置、深度与时刻。通过数值模型试验阐明了在相同平均坡度的条件下坡型和曲率的差异也会导致边坡失稳状态的变化。因此在未来的降雨型浅层滑坡风险易发性评估和滑坡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中需进一步考虑坡型、曲率等地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浅层滑坡 地形特征 坡型 山坡曲率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邓芳芳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了使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岩溶地区,针对岩溶地区的水文特性,对分布式模型加以改进,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岩溶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讨论了改进后的模型汇流时计算时间步长与最优计算次序对汇流的影响。模型构建时考虑到了岩... 为了使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岩溶地区,针对岩溶地区的水文特性,对分布式模型加以改进,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岩溶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讨论了改进后的模型汇流时计算时间步长与最优计算次序对汇流的影响。模型构建时考虑到了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中裂隙水与管道水对流域汇流的影响,从而对模型加以改进,使模型在物理意义上与汇流实际情况更加接近。以广西凤山县乔音河流域为例,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岩溶地区 时间步长 最优计算次序 乔音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22.6”北江特大洪水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杨武志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10期58-62,69,共6页
为提升精细化洪水预报能力,强化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基础支撑,将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22.6”北江特大洪水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北江流域内29个水文站点的洪水过程和洪峰流量模拟效果良好,较好反演了“22.6”北江... 为提升精细化洪水预报能力,强化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基础支撑,将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22.6”北江特大洪水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北江流域内29个水文站点的洪水过程和洪峰流量模拟效果良好,较好反演了“22.6”北江洪水过程,在北江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经飞来峡水库断面入库洪水还原分析,北江上游三大水库和飞来峡水库联合调度有效削减了下游洪峰流量。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精细化洪水预报能力,强化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22.6”北江特大洪水 还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编码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佳嘉 周祖昊 +1 位作者 贾仰文 王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以第二松花江作为实例进行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结果表明:拓扑属性表法、多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编码方法在河段单一汇流、多河段汇流支持方面优于其他编码方法;在直接计算相邻上下游子流域编码方面,拓扑属性表法可以直接查找获取,二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码编码方法可直接计算,Pfafstetter编码和多叉树编码均需要遍历整个编码体系进行搜索获取;在判别任意2个子流域上下游关系方面,Pfafstetter编码和干支拓扑码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不同编码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编码要求选择适宜的编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Pfafstetter编码 二叉树编码 多叉树编码 干支拓扑编码 子流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可应用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建军 纳磊 张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7,共6页
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是水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利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4—2006年的实测资料,在分析了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检验,然后利用率定好的参... 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是水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利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4—2006年的实测资料,在分析了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检验,然后利用率定好的参数,对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中的可应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出:参数Cn对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敏感,Cn的取值是决定模型模拟精度的关键;洪峰滞时对洪峰出现时间为一般敏感;模型率定期的确定系数在0.75-0.87之间,模型验证期的确定系数在0.73-0.82之间;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分布式水文模型 小流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官司河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降雨—径流过程 被引量:13
10
作者 于澎涛 徐德应 王彦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共9页
由于地理要素 (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 )的空间异质性 ,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尤其是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 ,也存在着空间分异。本文根据森林水文过程和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形成机理 ,建立了通用性较强的官司河分布式水文模型。官... 由于地理要素 (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 )的空间异质性 ,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尤其是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 ,也存在着空间分异。本文根据森林水文过程和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形成机理 ,建立了通用性较强的官司河分布式水文模型。官司河模型根据流域内部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把流域分成一系列的单元和作用层 ,以单元和作用层为基本单位 ,连续计算每个单元和作用层的水文过程和水文要素变化 ,包括降雨输入、冠层截留、枯落物层吸水、入渗、蒸散、壤中流、地表径流等 ,进而得到流域水文的时空变化。用此模型模拟了四川绵阳官司河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 ,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司河 降雨-径流过程 森林水文 分布式水文模型 森林生态效益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9
11
作者 芮孝芳 黄国如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55-58,共4页
分析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背景.借助于GIS技术讨论了下垫面特征空间变化的表示方法及子流域划分技术.在分析现有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归纳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文... 分析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背景.借助于GIS技术讨论了下垫面特征空间变化的表示方法及子流域划分技术.在分析现有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归纳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文学理论的若干进展,探讨了确定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汇流参数的理论途径和方法原理.最后指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值方法、测雨雷达技术和水文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分布式水文模型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数值方法 测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雷达测雨用于三峡区间的洪水预报 被引量:18
12
作者 许继军 杨大文 蔡治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8,共7页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区间洪水过程,以尽量减小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降雨信息缺失是洪水预...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区间洪水过程,以尽量减小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降雨信息缺失是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雨量站稀疏的山区,雨量站观测的降雨信息难以充分表征降雨空间变化。为此,进一步尝试利用雷达测雨数据作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输入,通过对2个小流域的示例研究,结果表明雷达测雨能捕获降雨的空间分布,它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相结合,是提高洪水预报精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洪水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雷达测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2
13
作者 郭良 唐学哲 孔凡哲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4期38-41,共4页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研究方法,包括基于DEM的子流域划分及特征提取、无资料小流域单位线分析、山洪灾害预警预报软件设计、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思路等,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山洪灾害 预警预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玉 李致家 杨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以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降雨和流域内水利工程的现状应用情况进行降雨径流与洪水过程预报研究,同时对息县、鲁台子、蚌埠、蚌埠以下淮北以及淮南流域进行参数率定.预报模型在2003年淮河大洪水预报中进行了检... 以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降雨和流域内水利工程的现状应用情况进行降雨径流与洪水过程预报研究,同时对息县、鲁台子、蚌埠、蚌埠以下淮北以及淮南流域进行参数率定.预报模型在2003年淮河大洪水预报中进行了检验,取得了较高的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域 淮河流域 洪水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5
作者 梁钟元 贾仰文 +2 位作者 李开杰 牛存稳 王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回顾洪水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洪水预报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改进方向:①明确模型的物理参数;②推广模型预评估机制;③正确使用预报校正方法;④加强水文过程机理研究;⑤研究无资料、少... 在回顾洪水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洪水预报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改进方向:①明确模型的物理参数;②推广模型预评估机制;③正确使用预报校正方法;④加强水文过程机理研究;⑤研究无资料、少资料地区的预报方法;⑥针对不同流域的不同特点,研制开发新模型;⑦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洪水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战友 李兰 +2 位作者 朱灿 武见 代荣霞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2期70-73,共4页
为提高洪水作业预报精度和及时程度,采用以GIS为基础的LL-Ⅱ分布式水文模型,选用增江流域应用较好的新安江水文模型进行洪水预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L-Ⅱ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更好。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新安江模型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质监测数据的补充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佳 张新华 +3 位作者 雷晓辉 王浩 王立新 王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水质现状监测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水质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监测频率低、监测难度大、影响因素复杂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采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补足,并追根溯源分析污染物来源。以都... 水质现状监测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水质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监测频率低、监测难度大、影响因素复杂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采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补足,并追根溯源分析污染物来源。以都匀市剑江河流域为例,基于水文气象、下垫面数据及仅有的2010-2014年的四个断面不同步的水质数据,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总磷污染物。结果表明,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不仅可以补足剑江河流域四个监测断面同期的总磷数据,还可以追根溯源得出该流域总磷污染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同时可以分析出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污染类别的占比,该流域中肥料流失为主要污染源,尤其是丰水年的污染占比高达近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数据 分布式水文模型 剑江河流域 插补延长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晁丽君 李致家 +1 位作者 李巧玲 沈洁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6,34,共5页
为了探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国内半干旱半湿润流域的应用,研究模型径流模拟在中小尺度流域的合理性与适用性,采用基于连续栅格单元演算的分布式水文模型CASC2D,对县北沟流域1983年~2007年8场洪水和栾川流域1961年~1998年... 为了探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国内半干旱半湿润流域的应用,研究模型径流模拟在中小尺度流域的合理性与适用性,采用基于连续栅格单元演算的分布式水文模型CASC2D,对县北沟流域1983年~2007年8场洪水和栾川流域1961年~1998年8场洪水进行了径流模拟。对模拟精度、特征值等方面进行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在县北沟流域和栾川流域均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且县北沟流域的模拟效果比栾川流域好;模型适用于中小尺度的半干旱半湿润流域,在超渗产流与混合产流流域均能取得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CASC2D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调水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夏军 叶爱中 +1 位作者 王蕊 王中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7,95,共8页
变化环境下区域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区域水安全和水资源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应用基础。本文开展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联系的跨汉江、黄河和海河多个流域的区域水循环模拟、环境变化影响与水安全研... 变化环境下区域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区域水安全和水资源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应用基础。本文开展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联系的跨汉江、黄河和海河多个流域的区域水循环模拟、环境变化影响与水安全研究。重点论述了跨流域调水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LDTVGM)的研究与展望。目的是探讨变化环境下跨流域调水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的建立,发展区域水循环动力学-非线性系统-多源不确定性分析与综合的理论与影响评估方法,为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水资源安全及应对措施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地下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EasyDHM在西江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卫红 雷晓辉 +1 位作者 张峰 孙甲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1,共4页
从模型建立和参数率定等方面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西江流域的应用情况,通过模型验证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流域水情形势分析,从而为珠江流域统一调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