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蒸馏法制备八角茴香油轻组分及其成分分析的研究
1
作者 尹团章 邵佩 +3 位作者 高胜寒 张磊 刘吟 吴昭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研究分子蒸馏法制备八角茴香油轻组分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油为原料,选取刮板转速、真空度和蒸馏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下八角茴香油轻组分的得率、反式茴香脑含量和反式茴香... 为研究分子蒸馏法制备八角茴香油轻组分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油为原料,选取刮板转速、真空度和蒸馏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下八角茴香油轻组分的得率、反式茴香脑含量和反式茴香脑的提取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八角茴香油轻组分得率的主次因素为:真空度>刮板转速>蒸馏温度,不同的真空度对八角茴香油轻组分得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影响八角茴香油轻组分反式茴香脑提取量的主次因素为:真空度>蒸馏温度>刮板转速;八角茴香油轻组分的GC-MS分析共鉴定出38个成分,主要为反式茴香脑、柠檬烯、芳樟醇、龙蒿脑、大茴香醛、茴香甙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HCA),八角茴香油轻组分与重组分间区分较为清晰,二者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存在规律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油 分子蒸馏 轻组分 反式茴香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家刚 杨松 +3 位作者 伍玉菡 朱倩 杜京京 江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桂花净油分子蒸馏馏分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智鑫 郝丹丹 +5 位作者 卞建明 谢秋涛 孙亚丽 汪凯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6-285,共10页
为了探究分子蒸馏技术纯化桂花净油的不同馏分挥发性成分与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 为了探究分子蒸馏技术纯化桂花净油的不同馏分挥发性成分与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P-value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important in the projection,VIP)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桂花净油的轻组分、重组分和残留物组分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馏分中共检测到8大类挥发性成分共73种,其中醇类22种、醛类5种、酸类10种、酚类3种、酮类5种、酯类17种、烷烃类5种、烯萜类6种。各馏分中醇类物质的种类与相对含量最高,是桂花净油挥发性成分的主要贡献物质,且各馏分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相对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建立的三种馏分挥发性成分判别模型,分类准确率为98.2%;并在分析确定出三种馏分27种差异性挥发物成分(VIP>1)后,对轻组分14种、重组分9种和残留物组分11种的关键香气贡献成分(ROAV>1)进行香气轮廓分析,轻组分与重组分、残留组分相比,表现出的花香味、甜味以及松木香味更为强烈。轻组分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相对含量最多,香气特征中的桂花花香味最为浓郁强烈。本研究采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桂花净油各馏分挥发性成分差异与香气特征,为桂花净油分子蒸馏各馏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技术 桂花净油 化学计量学方法 气质分析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提取紫斑牡丹精油及其成分抗氧化能力分析
4
作者 应梦云 施建羽 +3 位作者 沈清宇 林富聪 余雯 叶秋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1期180-186,202,共8页
为优化紫斑牡丹精油提取工艺,分析精油成分与抗氧化能力。采用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 为优化紫斑牡丹精油提取工艺,分析精油成分与抗氧化能力。采用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精油的得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所得精油含79种主要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香叶醇,占总含量的14.664%;包含采用常用方法提取的牡丹精油中少见的雪松醇。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的牡丹精油不仅对DPPH·、ABTS^(+)·、·O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亚油酸酯质过氧化的作用。综上,采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能获得更高品质的牡丹精油,有利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精油 亚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精油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精制胡椒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5
作者 蒋云聪 张玉涵 +2 位作者 魏占姣 齐立军 武亚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266-271,共6页
以胡椒精油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对分子蒸馏精制胡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精制前后胡椒精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分分析,并进行感官评价。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分子蒸馏工艺为主罐温度60℃、真空度7Pa,进液速度30ml/min... 以胡椒精油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对分子蒸馏精制胡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精制前后胡椒精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分分析,并进行感官评价。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分子蒸馏工艺为主罐温度60℃、真空度7Pa,进液速度30ml/min。精制后的胡椒精油含有16种主要成分,感官评价精制后的胡椒精油无腥臭味、蒸煮味,胡椒特征风味、果香味明显,头香清新,尾香持久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精油 分子蒸馏 正交试验 超快速气相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子蒸馏姜黄精油收率及其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惠芳 陈跃新 +3 位作者 梁立娟 苏文潘 吕平 冯春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5-267,共3页
超临界萃取的姜黄油在分子蒸馏温度为80、100、120、14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获得姜黄精油,将姜黄精油分别进行GC-MS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获得的姜黄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随着分子蒸馏温度升高,姜黄精油收率也... 超临界萃取的姜黄油在分子蒸馏温度为80、100、120、14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获得姜黄精油,将姜黄精油分别进行GC-MS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获得的姜黄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随着分子蒸馏温度升高,姜黄精油收率也随之升高,100℃以上时收率差异很小,温度越高颜色也越深。综合考虑姜黄精油的收率、外观性状、成分及其含量,分子蒸馏温度选择以100℃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姜黄精油 GC-MS 分子蒸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对高酸值花椒籽油脱酸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6
7
作者 马传国 王兴国 +2 位作者 张根旺 刘元法 乔国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2,共3页
利用分子蒸馏装置对高酸值花椒籽油进行脱酸表明脱酸效果显著 ,重馏份 (油脂 )的得率高 ,对酸值在 10mgKOH/g~ 4 0mgKOH/g花椒籽油进行脱酸 ,得到的油脂酸值均小于 4mgKOH/g ,同时所得到轻馏份 (脂肪酸 )酸值均在 192mgKOH/g~ 198
关键词 分子蒸馏 花椒籽油 高酸值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孜然精油成分分析及超临界萃取联合分子蒸馏纯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雪芳 戴蕴青 +4 位作者 李淑燕 陈芹芹 姜莎 曹阳 倪元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0-234,共5页
利用超临界联合分子蒸馏技术提取纯化孜然精油,采用GC-MS和双柱复检法对孜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质谱库检索联合保留指数法分析,DB-5柱上共鉴定出44种组分,INNO-WAX柱上共鉴定出39种组分,其中20种组分在两只柱子上共同存... 利用超临界联合分子蒸馏技术提取纯化孜然精油,采用GC-MS和双柱复检法对孜然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质谱库检索联合保留指数法分析,DB-5柱上共鉴定出44种组分,INNO-WAX柱上共鉴定出39种组分,其中20种组分在两只柱子上共同存在。以正十二烷为内标物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孜然油中主要呈香物质(β-蒎烯、对伞花烃、γ-萜品烯、枯茗醛)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4种芳香物质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6。经过分子蒸馏纯化后,孜然精油主要成分枯茗醛的含量由纯化前的11.48%提高到30.30%,纯化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MD) 内标标准曲线法 定性 定量 芳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忠义 雷正杰 +1 位作者 王鹏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进行萃取与分离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从超临界CO2 萃取物中鉴定出16种成分 ,经分子蒸馏后 ,得到4种主要成分 :二烯丙基二硫、3_乙烯基_1,2_二硫代环己_5_烯、2... 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进行萃取与分离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从超临界CO2 萃取物中鉴定出16种成分 ,经分子蒸馏后 ,得到4种主要成分 :二烯丙基二硫、3_乙烯基_1,2_二硫代环己_5_烯、2_乙烯基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子蒸馏 超临界二氧化碳 化学成分 提取 气相色谱 质谱 分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和分子蒸馏技术对玫瑰精油提取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琦 李斌 +3 位作者 孟宪军 刘辉 柯大俭 金玉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提取玫瑰精油,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得到高质量的玫瑰精油。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h,温... 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提取玫瑰精油,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得到高质量的玫瑰精油。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h,温度40℃,压力16MPa。初步确定分子蒸馏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60℃、真空度800Pa、转速250 r/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香精油 超临界CO2 分子蒸馏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富集甜橙油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35
11
作者 刘克海 陈秋林 +1 位作者 谢晶 王锡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0-203,共4页
采用分子蒸馏法(短程分子蒸馏器)富集甜橙精油中的特征香气成分,如癸醛、辛醛、芳樟醇及巴伦西亚桔烯等,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通过各参数优化比较,最终确定分子蒸馏条件为温度30℃、压力150Pa、转速200r/min、流速8mL/... 采用分子蒸馏法(短程分子蒸馏器)富集甜橙精油中的特征香气成分,如癸醛、辛醛、芳樟醇及巴伦西亚桔烯等,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通过各参数优化比较,最终确定分子蒸馏条件为温度30℃、压力150Pa、转速200r/min、流速8mL/min。在此条件下,各成分富集结果为辛醛(由0.46%提高到1.55%)、癸醛(由0.59%提高到9.11%)、芳樟醇(由0.71%提高到5.84%)、巴伦西亚桔烯(由0.24%提到高7.96%)。分子蒸馏技术可用于甜橙油特征香气成分的高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富集 甜橙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联合分子蒸馏技术提纯乙酯化鱼油中EPA及DHA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文 田龙 +1 位作者 王志祥 杜起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4-88,92,共6页
联合尿素包合法及分子蒸馏技术对乙酯化鱼油中的EPA和DHA进行提纯。尿素包合试验中考察了脲酯比、醇脲比、结晶温度及结晶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选择试验条件为脲酯比2∶1、醇脲比4∶1、结晶温度0℃及结晶时间1 h进行尿... 联合尿素包合法及分子蒸馏技术对乙酯化鱼油中的EPA和DHA进行提纯。尿素包合试验中考察了脲酯比、醇脲比、结晶温度及结晶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选择试验条件为脲酯比2∶1、醇脲比4∶1、结晶温度0℃及结晶时间1 h进行尿素包合试验,得到EPA及DHA总纯度为63.5%的产品,回收率为48.5%。分子蒸馏试验中考察了蒸馏温度、预热温度、内冷温度、刮膜器转速及进料速率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选择在蒸馏温度90℃、预热温度40℃、内冷温度15℃、刮膜器转速360 r/min、进料速率2 mL/min及真空度0.1 Pa的条件下对乙酯化鱼油进行二次提纯,产品中EPA及DHA总纯度为78.9%,回收率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包合 分子蒸馏 乙酯化鱼油 EPA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馏分GC-MS分析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庆 茹庆国 +3 位作者 林红梅 李辉 刘艳 吴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后各馏分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方法用分子蒸馏设备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表征各馏分的化学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其化学组成的差异,用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后各馏分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方法用分子蒸馏设备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表征各馏分的化学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其化学组成的差异,用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各馏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当归挥发油经分子蒸馏后得到6个馏分。GC-MS结果显示藁本内酯是各馏分的主要成分。PCA结果显示各馏分除了在Z-藁本内酯上的差异外,馏分6中的油酸和馏分5中的Z-氧代环十七碳-8-烯-2-酮与其他馏分有较大差异。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各馏分都有抗氧化能力但有差异,而且对馏分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无依赖性,馏分6和馏分5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可能与其所含的特异性成分有关。结论本研究可为当归和其他中药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挥发油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分子蒸馏对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GC-MS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张忠义 王鹏 +1 位作者 雷正杰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出33个化合物 ,分子蒸馏蒸出物检测出27个化合物 ,主要成分均为2,7_二甲氧基_3,6_二甲基萘、γ_芹子烯、大根香叶烯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超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白术 挥发油 提取 分离 GC-MS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二氧化碳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富集华山松籽油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剑霞 王昌禄 +3 位作者 吴志建 陈勉华 王玉荣 李风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对华山松籽油先进行乙酯化,然后利用刮膜式分子蒸馏器对其中的亚油酸进行富集。考察了进料速率、进料温度、蒸馏温度和刮膜转速对华山松籽油中亚油酸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刮膜式分子蒸馏技术提纯华山松籽油中亚油酸的最佳工艺条件... 对华山松籽油先进行乙酯化,然后利用刮膜式分子蒸馏器对其中的亚油酸进行富集。考察了进料速率、进料温度、蒸馏温度和刮膜转速对华山松籽油中亚油酸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刮膜式分子蒸馏技术提纯华山松籽油中亚油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05~115℃,进料速率60~80 mL/h,进料温度55~60℃,操作压力1.0 Pa,刮膜转速200 r/m in。经过四级分子蒸馏,可以将华山松籽油原料中的亚油酸纯度由原来的63.3%提高至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籽油 分子蒸馏 亚油酸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分离废次烟末致香成分及在烟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艳芹 袁凯龙 +11 位作者 夏琛 吴键 周国俊 段太成 储国海 蒋健 尹洁 刘金莉 史春云 胡安福 卢昕博 陶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8-1454,共7页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CO_2萃取的废次烟末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GC-MS结果显示,三级分子蒸馏(80、120、160℃)共鉴定出52种化学组分。80℃轻组分段鉴定出15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8.91%;其次为酯类,占总量的0.6...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CO_2萃取的废次烟末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GC-MS结果显示,三级分子蒸馏(80、120、160℃)共鉴定出52种化学组分。80℃轻组分段鉴定出15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8.91%;其次为酯类,占总量的0.606%。120℃轻组分段鉴定出26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1.42%;其次为酮类、醇类和烃类,分别占总量的4.16%、2.87%和0.74%。160℃轻组分段鉴定出26种,以醇类为主,占总量的67.97%;其次为杂环类,占总量的11.57%,烃类、醚类、酮类、酯类、醛类分别占总量的7.9%、4.09%、3.77%、2.80%、1.89%。不同馏分段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性,充分体现了分子蒸馏选择性富集的特点。感官评吸表明,80℃轻组分和120℃轻组分按照质量比8∶2调配后,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口腔较舒适,有甜香显现,吸味较纯净,评吸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废次烟末 致香成分 感官评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分离油茶籽油油酸乙酯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伟 李湘洲 +1 位作者 吴志平 毛鹏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以酯交换反应制备的油茶籽油脂肪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分子蒸馏参数对油酸乙酯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蒸馏温度100℃、蒸馏压力10 Pa、进料速率150 mL/h、刮膜转速180 r/min条件下,一级分子蒸馏重组分中油酸乙酯含量为8... 以酯交换反应制备的油茶籽油脂肪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分子蒸馏参数对油酸乙酯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蒸馏温度100℃、蒸馏压力10 Pa、进料速率150 mL/h、刮膜转速180 r/min条件下,一级分子蒸馏重组分中油酸乙酯含量为88.3%,回收率为64.6%。二级分子蒸馏轻组分中油酸乙酯含量为91.3%,总回收率为50.6%。分离得到的油酸乙酯各项指标可满足中国药典CP2010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油酸乙酯 分子蒸馏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籽油分子蒸馏脱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龙英 金青哲 +2 位作者 朱跃进 张士康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研究了茶叶籽油的分子蒸馏脱酸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刮膜转速、预热温度为因素,以酸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对茶叶籽油分子蒸馏脱酸工艺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在真空度0.5~2.5Pa、冷凝温度20℃条件下... 研究了茶叶籽油的分子蒸馏脱酸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刮膜转速、预热温度为因素,以酸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对茶叶籽油分子蒸馏脱酸工艺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在真空度0.5~2.5Pa、冷凝温度20℃条件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30℃,进料速率1。7mL/min,刮膜转速110r/min,预热温度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叶籽油酸值(KOH)为O.38mg/g,氧化诱导时间为1.73h,脱酸率达92.49%。与传统碱炼脱酸工艺相比,分子蒸馏脱酸工艺在脱酸的同时,还能提高茶叶籽油中生育酚与植物甾醇的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分子蒸馏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宝辉 张学佳 +2 位作者 纪巍 范印帅 柳荣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综合评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设备,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评价;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了未来分子蒸馏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分子蒸馏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新分离技术,向... 综合评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设备,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评价;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了未来分子蒸馏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分子蒸馏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新分离技术,向人们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技术 特点 设备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技术纯化孜然精油工艺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雪芳 甘芝霖 +3 位作者 李淑燕 陈芹芹 梁峥 倪元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9-144,共6页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孜然油树脂进行纯化研究,考察蒸馏温度与蒸馏压力对孜然精油得率及枯茗醛含量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孜然精油得率及枯茗醛含量最佳操作条件和二次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蒸馏温度和蒸馏压...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孜然油树脂进行纯化研究,考察蒸馏温度与蒸馏压力对孜然精油得率及枯茗醛含量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孜然精油得率及枯茗醛含量最佳操作条件和二次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蒸馏温度和蒸馏压力对精油得率和枯茗醛含量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数值优化法综合考虑2个试验指标,得到的最优纯化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77℃、蒸馏压力122Pa,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34.24%,枯茗醛含量为3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纯化 孜然油树脂 孜然精油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